APP下载

共生视角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23-07-04刘威栗子琼张艳李凤廷

农业与技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联合体共生产业化

刘威栗子琼张艳李凤廷

(1.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2017年国家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明确提出并确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战略地位的国家层面支持政策。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000多个,支持带动农业企业1.3万家(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网站)。但是,目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仍然存在“融而不合”“共而不享”和“大而不强”等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联合体自我对照及时发现问题和补齐发展短板,也有助于政府持续跟踪评价联合体发展水平,出台相关引导支持政策,这是学术界、政府和联合体参与成员都关心的热点问题。

1 文献回顾

目前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的研究中,汤文华以安徽、河北、江西等地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平均利润作为联合体绩效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要素融合配置、功能合联、联盟共治和利益联结机制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绩效的影响[1]。更多学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构建了多维度、多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孙正东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分析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效益的基础、机制以及评价框架,借助最小成本模型和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分析联合体运营效益[2]。李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AHP),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构建了联合体运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3]。还有研究关注了联合体内部的协同效应,从契约分工、收益链接、要素流动、流量效应、共享效应、目标价值共创等维度进行评价[4-6]。姜启军和王凡基于治理模式视角,从流量效应、共享效应和目标价值共创效应3个维度评价协同效应,运用组合赋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协同效应内涵和表现评价[5]。

现有成果为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启示,较为强调联合体的发展规模扩张、效益增加等“数量”指标评价,忽略了联合体内部合作关系紧密度、成长性、运行稳定性等合作“质量”的提升。同时,现有研究多为主观经验构建评价体系,普遍缺乏理论依据,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需要斟酌。与生物共生系统类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由农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成员共同构成的合作网络,大、中、小规模的合作成员在不改变原有主体性质前提下,以签订契约为基础,形成公平公正、高效协同的分工合作关系,并创造产生了新的共生能量。因此,以生物共生理论为指引,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的共生理论基础

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合作网络视为一种共生系统,可以从共生经济性、共生稳定性、共生紧密度和共生成长性4个维度衡量其运行绩效。其中,经济性是联合体形成的前提,紧密度和稳定性是联合体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成长性是联合体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

2.1 共生经济性

与分散经营相比,联合体合作的初始动因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或者规避风险。如果组建联合体后的收益呈现“1+1<2”的结果,必然导致联合体内部成员忠诚度下降、成员退出,直至解体;如果收益呈现“1+1=2”的结果,则联合体的吸引力一般,一旦外部市场风险加大,也将面临合作破裂的可能;如果收益呈现“1+1>2”的结果,且局部风险或整体风险明显降低,此时联合体经济性特征最为显著,对于内部和外部成员吸引力达到良好状态。

2.2 共生紧密度

联合体合作紧密度是指参与成员之间的合作频率、合作深度和合作方式的总称,以反映联合体内部合作关系属于松散型还是紧密型,具体包括合作目标一致性、合作交流互动性、合作方式纵深性3个方面。

合作目标一致性是指参与成员与联合体整体的合作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是否认可和保持一致。如果参与成员对联合体目标不能达成共识,不能完全认同联合体经营的价值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则个体的投机主义将难以避免,伴随出现违约率高、农产品质量下滑、以次充好、隐蔽个体行为等利己主义倾向,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破裂。

合作交流互动性是指一定时期内联合体内部是否保持较高的合作频率,通过频繁的交流合作、信息分享和情感认同,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按照社会互动理论,成员之间互动频度(次数)越多,关系越为密切,越有可能由“弱关系”走向“强关系”。

合作方式纵深性体现在合作时间、合作次数、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方面。从合作时间及次数来看,联合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不是短期内的一次或有限次数合作,而是长期目标导向下的重复合作和多次合作;从合作内容来看,不仅限于农产品收购、农资代购、技术服务等传统合作内容,而是为成员提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金融信贷、科技推广、生活服务等综合服务,不断拓展内部合作内容,进而增加成员互动交流次数和信任程度;从合作方式看,联合体不仅是将原本的外部市场交易改变为内部合作,而是通过股权连接、超产分成、利益分成、保底(二次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将不同参与方利益进行深度“锁定”或“捆绑”,最大限度避免合作中的投机行为。

2.3 共生稳定性

联合体运行稳定性主要体现在经营业务及收益稳定性、参与成员稳定性、外部风险抗干扰性等3个方面。

其中,经营业务及收益预期稳定性是指联合体的主营业务相对稳定,且能够获得长期的稳定收益。相对于收益的大幅波动,联合体成员更期望于稳定收益。原因在于,收益的剧烈波动必然带来风险的成倍增加,这是联合体成员不愿意承担的。如果联合体主营业务不够稳定,或者业务范围涉及过广,则会导致收益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进而降低成员的持续合作预期。

参与成员稳定性是指参与成员的参与时间、成员数量和种群类型相对稳定。如果联合体内部成员经常发生变动,参与成员的持续留存率偏低,表明联合体的吸引力偏低,导致联合体成员数量逐步减少,使得联合体共生能量减少。当然,成员的不稳定也有可能由联合体主动淘汰参与成员所致,但这种行为如果持续发生,也将给现有成员传递不良信号,导致共生系统不稳定。同时,如果参与成员数量不是逐步减少,而是无限制地快速增加,超过了联合体共生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将引起共生系统失衡。

外部风险抗干扰性是指联合体在受到外部风险冲击时,能够快速恢复至原有均衡状态,保持农业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由于外部风险对联合体的冲击通常并不是一次偶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风险持续累积和扩散的过程,相应的共生风险也呈现出由小到大、由点到局部、由局部到全部的特征。如果这种风险未提前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救,将导致联合体超出最大的“弹性”区间,进而走向解体。尤其是联合体中的中小成员,由于抗风险能力较低,在遭受外部干扰冲击和经营环境变差时,更倾向于提前“逃离”风险而选择退出,导致整体风险进一步放大和加剧。

2.4 共生成长性

联合体成长性通常体现在规模扩张、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空间拓展、新生成员孵化衍生。

其中,规模扩张是评判联合体成长性的显性指标,具体体现在经营规模或产出规模持续扩张;如果联合体经营规模扩张较快,新的成员不断加入,共生发展能量不断产生,表明联合体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如果联合体经营规模增长势头减缓或者经营规模变小,表明联合体成长乏力,对于未来经营预期不佳。

发展能力增强是指联合体通过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能够突破单个成员的发展边界或能力限制,实现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广、优势品牌塑造、销售半径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或者说,联合体成员之间应当具备一定的优势互补性,才能实现产业链条上的价值“嫁接”,产生原来单个成员不具备的新发展能力。如果仅是相似的成员之间联合,经营规模虽然有所扩张,但这种联合对于整体的发展能力是没有益处的,甚至会加剧联合体内部的同类竞争。

发展空间拓展包括产业发展空间和地域发展空间2个层面。其中,产业发展空间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吸纳的成员不再单纯是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领域也逐步由单一的农业经营向工业、商业、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地域发展空间是联合体超越原本的地域限制,按照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势整合不同地区合作成员,进而从外部获得更多的增益能量。在此逻辑下,某个联合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越高、跨地区资源整合能力越好,则代表其成长性越强;反之,如若某个联合体涉及业务仅限于农业且本地化经营,表明其发展空间较为受限,发展的成长性相对欠缺。

新生成员孵化衍生是指联合体成员内部信任逐步增强,通过合资、合股、业务细分、市场共享等方式,为满足特定的消费需求或内部分工需求,涌现出一定数量的新生成员。新生成员的数量越多、产生速率越快,表明原有联合体簇群的衍生扩张能力越强,这也是不断推动联合体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反之,如果联合体经过长年发展,仍依靠原有经营模式和内部成员维系竞争优势,没有新生的成员被孵化出来,无法为未来发展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将大概率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窘境。由此可见,一个联合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原有联合体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率,更体现在新成员生成的数量、质量和频率。

3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由于目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合作关系松散、利益联结不紧密、经营不稳定、风险承担不均衡、内部管理机制缺乏等突出问题。借鉴我国各地区示范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办法,结合已有文献的评价指标,构建了涵盖4个维度16个指标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1 共生经济性

3.1.1 生产成本降低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和成员分工细化,能够显著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幅度越大,反映联合体运行效果越好,对内部成员的吸引力越强。

3.1.2 盈利能力增强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区域市场控制、资源高效配置和销售规模扩张等方式,以增强整体的盈利能力。获得的农业收入和平均利润率越高,反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盈利能力越强,合作产生的共生能量越多,综合竞争优势越明显。

3.1.3 农户受益效果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约农户年获得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的幅度越大,或者加入联合体后的收入增加越多,反映带农惠农效果越明显。

3.1.4 农业经营规模

联合体土地流转面积越大,反映联合体规模经营程度越高,对于本地优质农产品的垄断能力越强。

3.2 共生紧密度

3.2.1 产前互动程度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为成员提供统一采购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与农户与合作社进行产前互动。产前互动频率越高,彼此之间更容易相互了解,越是倾向于形成紧密型合作关系。

3.2.2 产中互动程度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为成员提供统一培训、技术服务等方式与农户进行产中互动。联合体与农户的产中互动频率越高,越是有利于增进合作关系。

3.2.3 产后互动程度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为成员提供统一销售、产后烘干、农产品储藏等方式,与农户进行产后互动。联合体与农户的产后互动频率越高,越是有利于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联合体内部关系越紧密。

3.2.4 利益联结关系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保底收购、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方式,与内部成员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联合体内部成员利益联结形式越多、合作程度越深,反映联合体内部关系越是密切。

3.3 共生稳定性

3.3.1 合同履行率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与成员签订种养合同,确立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联合体内部履约成员占比越高,反映联合体履约程度越好,联合体内部稳定性越强。

3.3.2 成员忠诚度

联合体持续合作成员占比越高,反映合作主体忠诚度越高,运行环境越稳定。

3.3.3 成员满意度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对组织运行、民主管理、归宿感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影响着参与成员的合作积极性。内部成员主观评价满意度越高,反映对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认可度越高,整体运行稳定性越强。

3.3.4 风险防范措施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从盈余中提取风险准备金,并建立共同风险基金,或者通过购买农业保险等方式,能够有效化解经营风险。联合体风险防范措施越完备,风险抵抗能力越好,则运行稳定性越强。

3.4 共生成长性

3.4.1 农户带动效应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衔接小农户,带动农户成长,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联合体带动农户数量越多,反映联合体对小农户的吸引力越强,农户带动效果越明显。

3.4.2 农户生计能力提升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和举办讲座,提升了农户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获得新兴职业农民认证的占比越高,反映农户生计能力增强效果越明显。

3.4.3 外界支持力度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的合作网络不局限农业产业链,更需要整合科研院所、产业协会、电子商务平台、金融信贷企业等外部力量。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获得的外界支持力度越大,反映联合体可“撬动”的外部资源越多,未来发展潜力越大。

3.4.4 品牌辐射影响力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品牌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半径。品牌辐射范围越广,销售半径越大,反映联合体产品知名度越高,联合体成长能力越强。

4 基于ANP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指标影响关系确定

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复杂系统决策。此处考虑到同一层级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跨层级指标之间也存在联系,故采用ANP决策方法。选取11名专家对各指标影响关系进行评价,其中,高校专家5人,农业部门工作专家3人,粮食部门工作专家2人,龙头企业专家1人。

4.2 评价模型构建

基于评价指标影响关系,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将系统元素划分为3个层级。其中,第1层级是目标层,第2层级是准则层,第3层级是指标层。在评价模型中,每个层级的指标相互关联,一个指标对其他指标产生影响;下级指标受到上级控制层指标影响,且受同级指标的相互影响;只有关注各个层级、各个维度的协调,才能协调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有效、可持续发展。

4.3 评价模型权重分析

根据专家评价结果,构建目标层和指标层之间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相应的指标权重值,见表2。

表2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值排序

在目标层中,权重排名由高向低排列依次为共生经济性(0.363)、共生成长性(0.257)、共生稳定性(0.231)和共生紧密度(0.149)。可见,共生经济性是反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的核心因素,促进联合体做大做强仍然是当前政策引导的主要方向;共生成长性和稳定性也要重点关注,分别反映联合体的未来发展潜力和成员稳定合作的意愿;共生紧密度反映内部互动程度和利益联结关系,也要予以适当关注。

在共生经济性指标中,内部子指标权重排序依次为整体经营收入增加、农户收益增加、土地流转面积和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由此可见,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拓展收入来源渠道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联合体的发展的关键。

在共生紧密度指标中,内部子指标权重排序依次为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统一品牌销售农产品比例、统一技术服务次数、统一采购农资比例。由此可见,内部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协作分工的合作关系,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共生稳定性指标中,内部子指标权重排序依次为履约成员比例、成员持续合作比例、成员满意度评价、共同风险基金提取。由此可见,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合作协议,引导成员遵守契约约定,进一步提高成员履约率,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有效保障。

在共生成长性指标中,内部子指标权重排序依次为带动农户数量、外部主体参与数量、带动职业农民认证、产品销售半径。由此可见,发挥龙头企业的惠农带农效应,提供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以吸纳更多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中小成员加入,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发展的基础。

5 结语

本文针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的问题,采用生物共生理论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基于经济性、紧密度、稳定性、成长性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支持引导政策制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规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指标权重数据获取主要通过专家主观评价,可能受选取专家对象的影响,需要增加专家调查的数量。同时,在每个准则层下选取了一个关键指标作为准则层,个别指标存在遗漏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补充和丰富。

猜你喜欢

联合体共生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