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角色探讨

2023-07-04邓筱筱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角色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摘 要】钢琴伴奏在不同的艺术歌曲中有不同的角色呈现,并且其角色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陪衬和从属角色到重要甚至独立角色的角色变化过程。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角色可以简单概括为陪衬角色和主导角色,主导角色可进一步分为总领性、连接性以及独立性角色。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人声和伴奏完美地结合,才能使艺术歌曲具备更加动人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钢琴伴奏;角色;艺术歌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6—095—03

钢琴伴奏和艺术歌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音乐史的角度来看,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在其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并发挥部分作用。尽管一开始时其发挥的作用十分微弱,但随着艺术歌曲创作和表演的发展,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演奏中发挥的作用也渐趋显著。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伴奏是作曲家根据艺术歌曲的情感和内涵,配合歌曲主旋律与歌曲的风格、节奏等进行精心创作的。只有钢琴伴奏和歌曲演唱有效地配合,才能使艺术歌曲呈现更好的表现效果。如果钢琴伴奏者不能清楚地认识到钢琴伴奏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就不能发挥出其重要作用,不仅不能增强艺术歌曲的表现力,还易使歌曲的演唱失去精髓。只有正确地把握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角色,明确其发挥的作用,才能够将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提高演唱的艺术魅力。本文由此出发,主要对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角色呈现进行分析。

一、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发展过程

钢琴伴奏自艺术歌曲诞生之初就被运用到歌曲的表演过程当中,随着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的发展,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也呈现出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艺术歌曲是一种融合了文学与音乐等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明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倾向,这类歌曲重视意境的营造,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从形式上看,艺术歌曲主要由人声演唱和乐器伴奏组合而成,其中钢琴伴奏是自艺术歌曲诞生之初就被普遍使用的伴奏类型。从表演的角度来看,艺术歌曲的演出由歌唱者和伴奏者共同完成。在艺术歌曲发展的过程中,钢琴伴奏的角色和作用也一直在变化。

在艺术歌曲刚刚出现的时候,伴奏对歌曲表现的作用并不受重视,人们更关注的还是歌曲的演唱。这个阶段的钢琴伴奏较为简单,以低音伴奏为主,伴奏是从属于歌曲的演唱的,起着陪衬声乐演唱的作用。进入古典音乐时期后,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开始利用钢琴伴奏来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作曲家在谱曲时会选用不同的伴奏织体来配合歌曲的主旋律,使歌曲在表现上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增强了其艺术效果。尽管这一时期的钢琴伴奏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形式,但其角色依旧是从属于歌曲演唱的,依然是承担着衬托和渲染的角色。[1]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将音乐与诗歌等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增加了艺术歌曲的抒情性。这一时期的钢琴伴奏已经逐渐从原来的从属角色进化为与艺术歌曲演唱有同样重要作用的角色,钢琴伴奏的地位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也有更多的作曲家意识到了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并在谱曲的过程中以更为精巧的构思来丰富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2]。20世纪以来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独立性角色有了更多的体现。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作曲家们使用的谱曲技法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鋼琴伴奏的创作方面,各种伴奏织体、风格调性等的丰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歌曲的表现力。在钢琴伴奏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一些作曲家也逐渐创作了一些独立性更强的钢琴伴奏作品,并将其加入艺术歌曲之中,一些艺术歌曲中还出现了篇幅较大的钢琴伴奏片段。

纵观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角色演变,可以看出其经历了一个从边缘性角色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引导性角色甚至是主导性的角色的过程。虽然总的发展情况可以这样概括,但是在音乐发展过程中,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其钢琴伴奏也会存在差异。许多作曲家主要是从歌曲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等角度来进行曲谱创作的,其中的钢琴伴奏也是作曲家为了增强整首歌曲的艺术表现效果而精心设计的。因此,对钢琴伴奏的角色和其发挥的作用要形成一个灵活的认知:钢琴伴奏在不同的艺术歌曲中有不同的角色呈现,并且其角色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其担任的角色也各不相同,在有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发挥着重要的衬托作用,在增强歌曲表现效果上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在有的歌曲中,钢琴会作为歌曲表达情感或形象的主要部分被演奏出来。不同内容、主题、风格的艺术歌曲,其中钢琴伴奏的地位与角色是不同的。

二、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角色呈现

从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不同艺术歌曲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角色体现往往有所不同,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角色是动态变化的,除了烘托、陪衬,也有主导主题和情感等作用。钢琴伴奏往往是作曲家根据艺术歌曲的内涵和旋律节奏等精心创作出来的,其与人声演唱共同促成了动人的音乐艺术表现效果。下面就将对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角色进行简要分析。

(一)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陪衬角色

钢琴伴奏在许多艺术歌曲中发挥着重要的烘托和陪衬作用。在担任艺术歌曲中的陪衬性角色时,钢琴伴奏主要是配合歌唱者的人声,以丰富多变的音色和伴奏形式衬托人声,增添艺术歌曲演唱的魅力。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充当陪衬性角色时,主要的作用有烘托歌曲的艺术气氛,营造歌曲意境;渲染歌曲情感,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在人声和伴奏之间形成对比,增强歌曲的立体效果。

首先,作为营造意境和烘托气氛的陪衬角色,钢琴伴奏的形式多种多样。作曲家往往采用不同的伴奏织体,与歌曲的节奏、旋律配合,融为和谐统一的整体,进而发挥其烘托作用。例如,在由意大利作曲家巴萨尼创作的《安睡吧,安睡吧》这首艺术歌曲当中,作曲家采用了柱式和弦的钢琴伴奏形式,使歌曲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舒缓平静的旋律和节奏,营造出了宁静祥和的乐曲氛围。伴奏与歌词紧密结合,将整首歌作为一首美好的安眠音乐的艺术魅力全面地呈现出来。又比如,在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创作的歌颂自然的《春之歌》当中,歌曲的钢琴伴奏采用的是较为密集的织体,同时搭配贯穿全曲的三连音节奏,使整首歌曲的节奏欢快活泼,烘托春天万物复苏的欢快场景,营造出了轻松喜悦的歌曲氛围。

其次,作为渲染情感,增强表现力的陪衬角色,钢琴伴奏主要是通过变化钢琴弹奏的节奏、速度等对歌曲的情感进行烘托和加强,进而呼应歌曲情感的变化。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创作的艺术歌曲《敞开你的心扉》基本上以相同的钢琴伴奏织体贯穿整首乐曲,同时配合欢快的节奏,使整首乐曲呈现出进行曲的风格,流露出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热情、激昂的情绪。在歌曲的高潮部分,作曲家采用跳音的钢琴弹奏技巧,助推歌曲的情感进入高潮,歌曲情感表现的力度更为强烈,热烈的气氛达到了顶点。在这首歌曲中,钢琴伴奏对歌曲情感的表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伴奏形式的变化不仅使音乐的层次感增强,前后的对比也使得情感进一步深入,伴奏与人声的良好配合使得歌曲的感染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最后,作为形成对比、增强立体效果的陪衬角色,作曲家多使用复调的技巧创作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使伴奏和人声彼此交错,从而增强作品表现的立体感。复调形式的钢琴伴奏主要表现为对人声的模仿或是与人声形成对比。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小夜曲》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其伴奏使用了复调的手法,用钢琴伴奏来对人声的主旋律进行模仿,从而使人声和伴奏艺术性地对应求爱的男子和他期盼的爱人的回答。在歌曲旋律进行的过程中,人声和伴奏一“问”一“答”,这种类似于二重唱的形式增强了歌曲音乐声响和情感表现的力度,将主人公内心的迫切和激动的情绪展现了出来。

(二)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主导角色

除了衬托性角色,由于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受到了作曲家的更多重视,钢琴伴奏在一些艺术歌曲中也常常承担起主导性角色,主要表现为引出或是总结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连接歌曲前后部分,增强歌曲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独立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或形象等。下面将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主导角色分为总领性角色、连接性角色和独立性角色三个部分来分别展开论述。

1.总领性角色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担任总领性角色时,主要是通过弹奏整首歌曲的前奏和尾声来发挥作用的。在艺术歌曲中,作曲家会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等要素来创作歌曲前奏。前奏是艺术歌曲开始的部分,歌唱者需要跟随前奏的带领进入歌曲的演唱过程。钢琴伴奏常常充当着歌曲的引导者,并在前奏部分将歌曲的主题思想、情感基调等引发出来,并奠定整首曲子的基调。[3]除了歌曲的前奏,艺术歌曲的尾声部分又常常由钢琴伴奏来完成。尾声是在艺术歌曲的演唱已经停止后伴奏还在继续的部分,在一首艺术歌曲中也是较为重要的结构。在尾声部分,钢琴伴奏常常对整首歌曲的旋律等进行重复和延续,再现艺术歌曲的情感和主题旋律,从而起着总结、概括等作用。

2.连接性角色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连接性角色主要通过艺术歌曲的间奏部分来体现的。艺术歌曲通常有起始、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而在每段音乐之间会采用间奏的结构进行连接。艺术歌曲中间奏往往是由钢琴伴奏来承担的,这样的伴奏就担任了连接前后音乐的重要作用,表现着音乐的起承转合,暗示着歌曲的发展。

在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艺术歌曲中,作曲家通常从歌词内容出发进行谱曲,常使用的曲式结构多为二部曲式和三部曲式,作曲家利用这些曲式结构将歌曲的进行过程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在叙事性艺术音乐作品中,演奏的起、承、转、合体现了一首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在“起”的阶段,作品主要是对歌曲的主题进行陈述;“承”的阶段的演奏是对前一个部分的重复;到了“转”的阶段,演奏进一步发展,歌曲的情感和表现都将进入高潮;在“合”的阶段,歌曲重扣主题,进而结束音乐的演奏。这些不同的音乐表现阶段由间奏串联。这些间奏不仅能对前面的歌曲形成一定的补充,同时也引领着后面一段歌曲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变化伴奏的速度、转换伴奏织体等方式来开启下一段歌曲的演唱。

钢琴伴奏的连接性角色在许多叙事性艺术音乐作品当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我国作曲家黄自创作的《思乡》明显地采用了起承转合的歌曲结构。在这首《思乡》中,作曲家选用了二部曲式来进行谱曲,歌曲的前奏奠定了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歌曲的钢琴伴奏在开始阶段较为缓慢柔和,情感表现深沉而缠绵。歌曲的“转”和“合”两个部分之间是歌曲的间奏,这部分的钢琴伴奏使用了跳音的演奏技法,用来模仿杜鹃鸟的叫声,从而呼应前一部分深沉而又柔和的思乡之情,并顺势导引歌曲高潮部分更为强烈的思乡情感。就这样,伴奏的进行将歌曲前后部分连接了起来,使整首歌曲的完整性提高,内容和情感的层次感更为明显,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3.独立性角色

随着钢琴伴奏的发展,一些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也不断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在表现音乐上也拥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钢琴伴奏不只与歌声进行配合,作为歌声的陪衬来表现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了能够独立表现音乐的功能。[4]例如,意大利作曲家焦·巴·波龙奇尼创作的艺术歌曲《爱慕你,我多么荣幸》的前奏、间奏和尾声所采用的钢琴伴奏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一样的,其在承担原有的引导、连接等角色的同时,对独自表现音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另一位意大利作曲家洛蒂创作的艺术歌曲《请告诉我》采用了篇幅较长的前奏来表现音乐,这里的伴奏已经不仅仅承担引导歌曲的角色了,更发挥着重要的表现音乐主题的作用。这种钢琴伴奏在音乐中占据很大篇幅的作品也有很多。可见,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表现中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作用也更加明显。

三、结语

总的来看,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角色是多样化的,并且是动态变化着的,在不同艺术歌曲中有着不同的呈现。对于歌曲演唱和钢琴伴奏,不应该抱有谁更重要的看法,应该认识到这二者之间是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二者共同完成艺术表现,无论缺失了哪一个,艺术歌曲表现的完整性就会大打折扣。艺术歌曲的完美呈现应由优美的声乐和和谐的钢琴伴奏配合完成,只有将人声与伴奏完美结合,才能使艺术歌曲呈现出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參考文献:

[1]孙涛.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及角色定位——以艺术歌曲的伴奏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

[2]梁安琪.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檀伯才.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角色体现——以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何珏.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角色担当[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邓筱筱(198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湘南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

猜你喜欢

角色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关于动画人物角色设定中的服饰设计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