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痤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3-07-03张霞刘清民
张霞 刘清民
(1.杨凌示范区医院皮肤科,陕西 杨凌 712100;2.榆林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陕西 榆林 719000)
痤疮医学名词为寻常痤疮,属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好发于面颊、额头、下颌等常见部位[1]。目前临床对痤疮的治疗以抑制皮脂腺分泌、抗生素控制丙酸杆菌繁殖、激素水平调节、炎症控制等为主[2]。对于中重度痤疮则需要内服及外用药物联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抗生素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病原菌的耐药性普遍上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难度不断增加[3]。近年来,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方案采用中药清痤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中重度痤疮患者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12±3.52)岁;病程(2.14±0.18)月;中度痤疮28例,重度痤疮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1.14±3.48)岁;病程(2.19±0.22)月;中度痤疮29例,重度痤疮11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2014修订版) 》[4]中对痤疮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均了解参与本次研究内容及利弊,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它皮肤病者;入组前1个月有其它药物治疗史者;有药物过敏史和(或)对本方案所用药物有过敏史或禁忌症者;不信任中医药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精神系统疾病史者;生活不规律者;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抗生素阿奇霉素分散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3025 ,规格:0.1 g/片)治疗,0.1 g/次,1次/d,饭后温水送服,连续服用3 d休息4 d,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中医清痤方治疗,清痤方组成:炙枇杷叶、桑白皮、黄芩、连翘、重楼、丹皮、丹参、生山楂、枳壳、野菊花、蒲公英各10 g,生薏苡仁12 g,甘草3 g,加水煎煮,早晚温服,每日1剂,连续用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数量的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灼热、红斑等。
2 结 果
2.1性激素指标水平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T、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6.047、4.573,P<0.05);两组患者E2、FSH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8.307、4.02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2.2临床总有效率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2.972,P<0.05)。
2.3药物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患者出现皮疹2例、瘙痒1例,不良反应率7.50%;观察组患者出现皮疹1例、灼热1例、瘙痒1例、红斑1例,不良反应率10.0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5)。
3 讨 论
痤疮的基本病理为皮肤皮脂腺过度分泌,而当皮肤感染痤疮丙酸杆菌后,该病原菌有促使毛囊周围的细胞角质化程度的作用,从而堵塞了毛囊口,皮肤分泌的皮脂腺无法顺利排出皮肤而形成粉刺或微粉刺[5]。同时痤疮丙酸杆菌还可水解皮质中的甘油三酯形成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其周围的组织而形成炎症反应而出现丘疹、脓疱等病理产物。因此,临床治疗痤疮的脂肪应在抑制皮脂腺过度分泌的同时还应重视抗痤疮丙酸杆菌的治疗效果[6]。中医将痤疮归入到“粉刺”、“酒刺”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为肺经风热,薰蒸肌肤,致气血瘀滞,外犯肌肤而致,治疗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基本治则[7]。
基于上述分析,本方案采用自拟清痤方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在性激素指标改善、临床疗效方面的提升优势明显,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说明清痤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是更优的治疗方案,清痤方以炙枇杷叶、桑白皮、黄芩为君药,枇杷叶性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肺、胃经,是治疗肺热的经典中药,经密制的炙枇杷叶性甘对肺燥型咳嗽效果尤佳[8];桑白皮性甘、寒,入肺、脾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补虚之功[9];黄芩性寒,如肺、胆、脾经,具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功。该三药合用,强化清热解毒之功。连翘、蒲公英、菊花、重楼、白花蛇舌草均为历代医家善用之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药,诸药同为丞药强化君药清热解毒之功;丹皮、丹参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品,生薏苡仁、山楂清热利湿健脾,甘草调和诸药。整个处方围绕清热解毒这一基本治则[10],采用热毒的病因如燥湿、上火、气虚、血热等予以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清虚热药、清热解毒药,达到全方位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而发挥中重度痤疮患者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清痤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在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提升临床疗效方面更具优势,且并未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更为高效且安全的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