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
2023-07-03王婷
王婷
(兴义市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胸科手术在临床上开展较为广泛,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病死率较高,研究发现[1-3],术后剧烈疼痛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强围术期镇痛可减轻对患者呼吸运动、咳嗽排痰的限制,减少慢性疼痛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肋间神经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ESP)均是近年来开展较多的镇痛方案,本文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L)患者分别应用B超声引导下ESP还有术毕外科医师行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年至2022年10月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E组和S组,各30例。E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65岁,ASA Ⅱ~Ⅲ级26例;S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ASA Ⅱ~Ⅲ级24例。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Ⅲ级;术前心肺功能良好,且均要求术后镇痛;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局麻药过敏史、凝血功能异常、脊柱背部皮肤感染;严重心血管麻病,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全部都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所有患者入室后均连接持续心电监护,常规开放静脉通路,输注乳酸林格氏液,E组患者应用单次ESP,采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使用Philipscx50型彩色超声进行引导穿刺,定位T4棘突,向外侧移动探头2~3 cm,显露T5横突。于T5横突、竖脊肌深面间进行穿刺,注入0.375%罗哌卡20 mL。对E组患者进行麻醉的时候可以利用丙泊酚4~5 mg/(kg·h)和瑞芬太尼0.2~0.3 μg/(kg·min)之间。S组在关胸前术者在胸腔镜直视下行肋间神经阻滞。术毕外科医师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手术的位置可以选择在临近上肋间的位置进行神经阻滞,位置要尽量靠近脊柱侧,每肋间注射0.375%罗哌卡20 mL(三孔,三个点)。E组和S组在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持续至术后24 h镇痛配方为枸橼酸舒芬太尼2.8 ug/Kg+曲马多8 mg/K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配成150 mL,所有患者静脉镇痛背景剂量2.5 mL/h,PCA剂量3 mL,锁定时间30 min。
1.3观察指标[4-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痛疼程度情况;比较两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情况;术后24 h,采用自制满意度评价表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按压次数与首次按压时间的比较 E组在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的次数更少于S组,首次进行按压镇痛泵的时间长于S组(P<0.05),E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情况及满意度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1h、4h、12h、24hVAS评分比较 术后1 h、4 h、12 h、24 h,E组的VAS评分均优于S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比较分,n=30]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S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E组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各1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
3 讨 论
竖脊肌(ESM)又称骶棘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肉。ESP是近年来开展应用的躯干神经阻滞技术,有学者指出,其应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有效性、安全性较高[6-10]。本研究发现,ESP具有并发症少、镇痛效果确切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超声引导下,其阻滞成功率显著提高,但仍可能引起低血压、气胸等并发症,在操作时,可以发现,ESP的穿刺用时更短,穿刺深度更浅,可能是由于其超声图像更容易辨认。ESP穿刺时针尖在T5横突、竖脊肌深面间。ESP阻滞覆盖脊神经节段为T3~T8,药物可沿肋间肌、竖脊肌扩散,直至椎旁间隙神经,阻滞平面较广。
本文结果显示,E组在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的次数更少于S组,首次进行按压镇痛泵的时间长于S组(P<0.05);术后,E组的VAS评分均优于S组(P<0.05);E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
综上,超声引导下ESP和的毕外科医师行肋间神经阻滞都可以减少TL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但是相比较的话,ESP的术中低血压风险更低,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