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慢性荨麻疹当代中医学术团队研究
2023-07-03沈宇弘周绍荣郭菁怡
沈宇弘 周绍荣 郭菁怡
(1.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上海 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多出现皮肤瘙痒,风团为等症状[1],病程长。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主要和肥大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有关。西药治疗常以抗过敏为主[2],但容易反复,且存在服药后嗜睡等副作用[3],中医治疗可通过辩证治疗和个性化治疗[4],通过汤药、针灸等方式缓解患者症状,存在一定优势[5]。结合计量文献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当前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治的研究进展,也能够分析主流研究方向背后的学术传承,对于梳理总结中医临床诊治的思路脉络具有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了解具有代表性的慢性荨麻疹临床诊治的的当代中医学术团队,为慢性荨麻疹的中医临床诊治流派提供循证基础,同时为开展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诊疗的高质量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病名确定 在知网(CNKI)上检索慢性荨麻疹的同义词汇,通过前期专家咨询和初步的文献阅读,确定:慢性荨麻疹、荨麻疹、瘾疹、风疹团、风团、风疙瘩、风疹块、风瘙瘾疹、鬼饭疙瘩、赤疹、白疹、风痦痛、风瘰、疙瘩风、隐疹”作为检索词。
1.2文献搜索 检索数据库为中国知网CNKI。检索年限为2005年至2021年。检索日期:2022年10月13日。检索策略:TI=(慢性荨麻疹+荨麻疹+瘾疹+风疹团+风团+风疙瘩+风疹块+风瘙瘾疹+鬼饭疙瘩+赤疹+白疹+风痦痛+风瘰+疙瘩风+隐疹)and KY=(风药+风血相关+针刺+益肾固味汤+自血+针灸+当归饮子+通络+热敏灸+穴位+埋线+刺络+放血+桂枝+走罐+消风散+芪丹息敏+耳针+从脾辩治+中药+益气活血祛风汤+拔罐+消荨麻汤+抗敏+脾胃+封脐+温阳+薯蓣丸+针刀+敷脐+身心同治+刺血+敷贴+麻黄+山海棠)。初步纳入文献654篇。
1.3作者和文献核心信息提取整理 将654篇文献正则表达式“Ad.+”提取作者信息,使用Excel 2016对文献篇名、作者信息进行整理。
1.4核心作者遴选和测评标准[6-10]依据文献整理的结果,计算每位作者的发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Z指数。最终纳入候选的核心作者共计37位,对应发文144篇,总被引频次共计1717次。此外本研究使用H指数作为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学科领域影响力的辅助参考指标。
2 结 果
2.1慢性荨麻疹核心作者候选人遴选 使用SPS软件对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发文数及被引频次进行分析,两者相关系数R为0.818,因此对发文数和被引频次赋予两者同样重要的评价程度[6]。得到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z)与该作者发文量(x)及被引频次(y)之间的计算公式:zi=(xi/x×100)×0.5+(yi/y×100)×0.5。根据综合水平值计算,纳入综合指数(z)≥100的作者作为核心作者候选人,共计13位。见表1。
表1 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具体情况
2.2中医诊治慢性荨麻疹重要学术团队分析 使用社会网络分析,首先使用Ucinet软件“N-派系”分析模块,对37位核心作者候选人进行“2-派系”的聚类分析,找到共同发文关系,其次,根据层次聚类图,应用Netdraw软件对37位核心作者候选人进行社交网络可视化处理[9],形成合作关系脉络图。根据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中心节点计算情况,计算团队H指数平均值并删除独立发文作者,最终归纳出中医诊治慢性荨麻疹的4个学术团队。见表2。
表2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重要学术团队
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37个核心作者中Z指数大于100者,共得到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的4个学术团队,其H指数均大于5,为优秀的研究团队。
3 讨 论
本文结果发现,共有1279位研究者发表中医诊治慢性荨麻疹的文献共计2083篇。其中,核心作者候选人共37人,占全部研究人员的2.9%;这些核心作者候选人合计发表文献144篇,占检索到文献总量的6.9%,作为该研究领域的代表。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学术团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计量文献计算,学术影响力较高。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在2005年至2021年间的高质量的研究团体偏少,虽然有很多新兴研究者,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但难以同时满足研究产出和研究质量,致使Z指数和H指数偏低,因此应当继续开展研究,不断积累;再者,部分研究者虽然积极参与研究论文的创作,但缺乏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论文,因此,创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创作思路应当拓展。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也反映出中医药诊治慢性荨麻疹的研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
本研究使用计量文献和网络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于中医药诊治慢性荨麻疹的主流学术团队和学术思想进行了梳理,使用发文频次和被引频次作为筛选基础,通过梳理合作者之间的网络脉络,对学术团队的确定和划分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9],据此可进一步梳理慢性荨麻疹诊疗的研究进展、方向和趋势等,推动临床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展,从而加快对于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主要使用H指数对学术团队的影响力进行评价,从而筛选重要的核心作者,这对于新兴团队和比较优质的新文献不利,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创立更为客观公正的指标纳入高质量研究。从同类的研究看来,计量文献研究学术团队主流思想和发展前言的检索的完整程度决定了最终的研究结果准确度[11],因此有赖于开展进一步的真实调查、访谈,对于学术团队的学术思想进行更为准确的凝练,以助推中医诊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水平和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