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线术联合改良切口引流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分析
2023-07-03何燕平高红梅
何燕平 高红梅
(1.靖边县人民医院肛肠科,陕西 靖边 718500;2.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肛肠科,陕西 榆林 719000)
肛瘘又被称为“肛门直肠瘘”,一般是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1-2]。肛瘘多见于20~40岁男性,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属于肛肠科较难治疗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3-4]。高位复杂性肛瘘传统手术方式虽然疗效确切,但治疗过程中易对患者肛门括约肌群及肛垫形成损伤[5]。本文旨在探究挂线术联合改良切口引流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5.49±4.30)岁,病程2~23个月,平均病程(8.91±1.29)个月,外口距肛缘(8.18±1.29)cm;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6.01±3.35)岁,病程2~23个月,平均病程(9.02±1.19)个月,外口距肛缘(8.21±1.19)cm。纳入标准:均符合高危复杂性肛瘘诊断标准;18~65岁;临床资料齐全完备;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外伤所致肛瘘;并发肛门直肠手术史者;并发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手术耐受性较差者;瘢痕体质者;并发精神疾患者。本研究通过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切开缝合引流术,将探针从外口探入,沿瘘管切开管壁,暴露瘘管后,清除管壁、坏死组织,修剪并清洗创面,缝合确保无死腔遗留,处理完内口且止血后,外垫无菌敷料。研究组行挂线术联合改良切口引流术,使用探针由瘘管主外口进入,使用探针在内口相应方向的肛缘上制造放射状梭形小切口,小切口的长度小于4 cm,切口内缘距肛缘大于3 cm,注意不要破坏肛门括约肌,如患者瘘管走行特殊,可适当增加切口,对管道实施冲洗处理,对已感染的肛腺和肛窦进行清除后,于两侧黏膜出进行结扎,确保肛瘘小切口与内口间至瘘管组织无张力丝线束。对内口进行修剪后,清洗管腔,放置引流条,外垫无菌敷料。术后均进食流食,控制排便24 h,排便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常规静滴抗菌药物,术后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6-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情况;采用Hihunem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进行评估;采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采用Wexne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情况;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评估两组术后1 d、7 d、14 d的患者疼痛度。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术后肛门功能、临床疗效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肛门功能及临床疗效比较n=3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感染2例,肛门水肿、出血各1例)(χ2=4.242,P<0.05)。
2.4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比较 术后,研究组Wexner评分(4.24±1.21)分与对照组的(4.39±1.08)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Wexner评分(0.87±0.21)分低于对照组的(1.68±0.19)分(t=16.921,P<0.05)。
2.5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术后1 d、7 d VAS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肛瘘是肛肠疾病诊疗的重点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青年人发病率较婴幼儿与老年人更高[9-10]。高位复杂性肛瘘属于肛瘘分类的一种,因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一直是肛肠科治疗难度较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括约肌切断术和括约肌保留术式是高位复杂性肛瘘常用术式,为减少对括约肌损伤,临床上多采用挂线方式,经多年改良,挂线术已发展为临床上较为成熟的手术方式[11]。但随着该术在临床上的推广,也有报道指出行该术患者术后括约肌损伤明显,出现漏气、漏液甚至漏稀便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评价。
本文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开展切开缝合引流术的患者,联用挂线术与改良切口引流术的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更低,在手术时间方面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过术后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与薛万里等[12]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相较于传统术式,一方面其切口更小,对患者造成创伤更低,更易于患者术后康复,第二是放射状的创面为引流提供了良好条件,能够显著降低瘘管压力,对患者括约肌的刺激和损伤更小,三是改良切口更够为医师提供更好的术中视野,便于增生组织和瘘管的清除,四是挂线法能够促进基底组织的生长,避免大范围肛周组织的切除,进一步降低了创伤范围。上诉优势使研究组患者得以恢复更快、随访肛门功能更好。
综上,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联合挂线术与改良切口引流有助于降低患者术中创伤,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