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咸阳底张村十六国墓M54 发掘简报*

2023-07-0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 2023年2期
关键词:前室泥质墓葬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9~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项目建设中,发掘墓葬380余座,其中十六国时期墓葬发现16座。因M54墓葬中首次发现带佛像的陶连枝灯,较为重要,现简报如下。

一、位置与地层关系

发现M54的底张墓群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底张村,M54位于底张村北500米处。发掘工作于2009年2~3月进行。该墓与M53、M 52呈东西向“品”字形分布,其东3米为M52,其南3米为M53,根据十六国墓葬的分布规律以及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布局关系,可以判定其为一小型家族墓地(图一、二)。

图一 底张M54 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M54 家族墓地分布图

该处地势平坦,地层关系明确,可分3层:

第①层为耕土层,厚约0.15~0.2米,土色黄褐,土质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系、现代砖瓦碎块、生活垃圾等。

第②层为扰土层,厚约0.2~0.25米,土色浅黄褐,土质较为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系、草木灰及近代砖瓦残片等。M54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为垆土层,厚约0.7~0.75米,土色深红褐,土质较致密,内含蜗牛壳、料姜石等。M54打破此层。

二、墓葬形制与结构

M 5 4 为斜坡墓道多室土洞墓,平面呈“十”字形,坐西向东,方向90°,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后室、过道及南、北侧室等部分组成。东西总长37.7米,墓道开口距现存地表深0.45米,墓室底距现存地表深11米。该墓被盗严重,皆为早期盗扰,分别位于甬道入口顶部、前室及北侧室,深至墓底(图三)。

图三 底张M54 平、剖面及封门正视图

(一)墓道

位于墓葬最东端,西连甬道。斜坡土圹式,平面为长方形。墓道前端坡度较缓,坡度25°,后端较陡,陡坡面上挖凿约15个宽窄不一的台阶(脚窝),台面平整,有2厘米厚的踩踏面。南北两壁留一级生土台阶,位于开口向下0.5米处,台面宽0.4米;西壁留两级台阶,分别位于距开口1.2、2.3米处,二级台阶与南北壁台阶相连,台面宽约0.45米。墓道底部较平,至封门前形成一个约1米长的平台。墓道壁面经修整,平直光滑,南北壁中部各开凿一宽带凹槽,从东向西呈波浪形斜下至甬道口,凹槽宽0.4~0.5、进深0.04米,用途不明。墓道内填较硬的深褐色五花土,未经夯打。墓道水平长27.4、直线长26.4、口宽2.04、台阶以下宽1.15、底宽1.2、深11米。

(二)封门

位于甬道入口处。封门用条砖横向错缝平砌,共19层,每层用砖3~4块,墙体外弧,宽于甬道入口。8层以下保存完整,9层以上因盗扰被破坏,仅北部残存11层。封门砖散布于墓室填土中。砖长38、宽18、厚9厘米。封门原高1.8、面宽1.2、墙体厚0.18米。

(三)甬道

东接墓道,西连前室。平面呈长方形,拱顶。甬道口两侧各有0.1~0.15米的收分,以示门洞。壁面从约1米起券,拱顶弧高0.32米。甬道顶、壁面均铲平,修整光滑,地面与前室齐平,踩踏平整。地面中间有两道东西向凹槽,从墓道穿封门砖下经甬道至前室东部,内各置圆木一根,凹槽相距0.15、长3.28、宽0.1~0.12、深0.05~0.08米。甬道内填较松散的花土及淤土。甬道宽1.05、进深2.4、通高1.36米。

(四)前室

东接甬道,西、北、南三壁经过道与后室及两个侧室相连。平面呈正方形,穹窿顶。四壁原经铲平,竖直光滑,由于盗扰及长期进水淤积,现已多处垮塌,坑凹不平,仅近底部保持原样。四壁约从1.8米起券,顶已全部崩塌,地面踩踏平整。四壁及地面涂抹一层白灰。前室内填深褐色五花土、淤土、塌土等,土质较致密。前室宽2.78、进深2.86、原通高约2.2米。

(五)过道

前室南北及西壁修建过道连接侧室与后室。三个过道的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平面近长方形,拱顶。约从1米起券,拱顶弧高约0.2米。地面与侧室地面基本平行。三个过道因盗扰破坏及渗水淤积均已垮塌,唯南侧室过道东壁及部分拱顶保持原状,壁面平直光滑。南侧室过道长1.32、东西宽0.96、通高1.2米;北侧室过道长0.96、东西宽0.94米,原高不清;后室过道长1.8、东西宽0.92~1米,原高不清。后室过道地面及四壁涂抹一层白灰。

(六)南、北侧室

位于前室南北两侧偏东,形制结构及壁面修整情况基本相同。南侧室保存较好,平面近方形,盝顶直壁。从约1.2米处起顶,盝顶四刹面斜直平整,多已垮塌,刹面长度不清。四壁上部垮塌,下部保持原样。地面与过道地面齐平,比前室地面略高,踩踏平整。进深2.57、东西宽2.55、原通高约2米。北侧室面积较南侧室小,顶部已全部坍塌,结构不明。填土中发现少量白灰块。进深2.05、东西宽2.1米,原高不清。

(七)后室

位于墓葬最西端,东经过道与前室相通。平面略呈长方形,穹窿顶。原经铲平修整,四壁基本竖直,并在光滑的壁面上涂抹一层白灰面,因长期渗水冲刷,脱落严重。四壁约从1米起券,顶已坍塌。地面与前室地面齐平,平整光滑。后室内填满淤土及塌土,并发现大量白灰块。进深2.35、南北宽2.96米,原高不清。

三、葬具、葬式

M54为多人合葬墓,在前室、南北侧室及后室发现有棺灰痕迹,皆为木质葬具。

前室及南、北侧室的葬具数量、结构已不清。前室东南角发现墓主下肢骨、脊椎骨数节,与随葬品堆于一处。北侧室东北角发现已朽成粉末的墓主骨骸,与白灰渣混杂一起,推测墓主入殓时在棺底垫有白灰,起防腐作用。

后室地面满布黑色朽灰,灰层较厚,尸骨无存。从实际发掘观察,似放置木棺3具,在后室南壁下东西向放置1具,在西壁下及中部并排南北向放置2具,但是木棺的结构及尺寸已不甚清楚,木棺棺灰上均叠压厚厚的一层白灰渣,与北侧室棺内白灰作用相同。在后室东南角棺灰上叠压厚厚的草木灰堆积,推测墓主入殓时头下枕有草木灰包一类的物品。

四、随葬器物

该墓出土随葬品50件(组),有陶器、铁器、漆木器等。由于盗扰破坏,有许多器物已挪位或残碎,散布于各室地面或填土中。经发掘,原摆放位置大体上可分六组:第一组置于甬道内,器类有陶罐、仓、铁镜等;第二组置于前室东北角及北侧室入口处,器类有男女侍俑、狗、鸡、猪、灶、车轮、磨、铁环等;第三组置于后室内,器类有铁剪等;第四组置于前室南壁下,器类有陶马、灯、女侍俑、牛车、壶、鸡、井、碓等;第五组置于南侧室东壁下,器类有陶灯、牛、马、碓等;第六组置于南侧室西北角,为2件漆器,一件呈黑色,形状不规则,只残留痕迹;另一件为红色,经打包室内清理修复,为一多子盒,器表涂红色朱砂(图四~七)。

图四 底张M54 前室器物出土情况

图五 底张M54 后室器物出土情况

图六 底张M54 北侧室器物出土情况

图七 底张M54 南侧室器物出土情况

1.陶俑 26件(套)。器类有武士俑、男女侍俑、牛车、鞍马、鸡、猪、狗等。

武士俑 2件。泥质灰陶,模制,制作较粗。形制基本相同,均残缺不全,M54:49仅存一脚。标本M54:28,残存双腿、上身的背面、一手。上身着齐胯鱼鳞纹裲裆甲,背披方形鱼鳞纹护甲,腰系窄革带。手半握拳,拳心有插孔,原持物已失。双腿穿窄筒裤,半弓步,脚穿圆首厚平底靴。通体原涂白彩。上身残高14.5、肩宽12、两腿残高19.5和13.5、手残长3.5厘米(图八,1;图九)。

图八 M54 出土武士俑、女侍俑

图九 武士俑(M54:28)

女侍俑 6件。可分二型。

A型 4件。形制大小相同,泥质灰陶,前后合范模制,体中空,制作较精。标本M54:8,俑身直立,身形高大瘦削,头梳十字形假高髻,脑后髻下倒插白色梳篦,浓发上梳挽于髻下,鬓发浓厚外张,下垂覆耳齐颈。鹅蛋形脸庞,面颊圆润,五官清秀,宽额细弯眉,双眼皮,凤目微眯,高鼻梁,小翼悬垂,小嘴紧抿,面带悦色,下颌挺起,细脖颈。身穿多层高交领右衽阔袖襦衫,颈后层领外翻成平台,肩头加宽带箍,胸系宽带抹胸,衣襟、袖口加双重宽襕。下裳着高腰曳地长裙,裙阴刻八道双线条纹。两臂曲肘,双手隐袖内环抱胸前。发髻施黑彩,通体涂白彩。通高34.8厘米(图八,2;图一〇)。

图一〇 A 型女侍俑(M54:8)

B型 2件。形制大小相同,头部均残缺。泥质灰褐陶,前后合范模制,体中空,制作较精。标本M54:15,直立状,身形较肥胖。身穿多层交领右衽阔袖襦衫,颈后层领外翻成平台,肩头加窄带箍,衣襟、袖口加宽襕。胸系宽带抹胸,裙带头垂于腹前。下裳为高腰曳地长裙。两臂曲肘,双手隐袖内环抱胸前。上衣原涂黑彩,已脱落。残高18厘米(图一二,3)。

男侍俑 4件。均泥质灰褐陶,前后合范模制,体中空,制作精良。以帽冠可分二型。

A型 头戴高圆筒形帽,2件。形制相同,均残存头部。标本M54:18,脑后帽沿上翻,前沿加窄带护额。面相浑圆,五官清秀,两颊圆润,细弯眉,凤眼圆睁,高鼻小翼,小嘴厚唇紧抿,下颌挺起,细脖颈。帽冠、头发施黑彩,面容涂白彩。残高8厘米(图一二,1)。

B型 头戴盝顶形高髻帽,2件。形制相同。标本M54:19,直立状,两腿叉开。帽帔人字形分开下耷护耳,帽边沿饰斜线纹。面相浑圆,五官歪斜,细弯眉,丹凤眼,塌鼻阔翼,大嘴厚唇微张,粗短脖颈。上身内衬圆领衫,穿双层交领右衽中袖齐胯襦衫,下摆、袖口加宽边,腰系宽带;下裳大裆筒裤,裤口加宽边;脚穿厚平底圆头履。两臂曲肘,双手上下相对抱胸前,右手握拳,似持物,左手五指张开。帽子、上衣原似涂黑彩,多已脱落。通高19厘米(图一一;图一二,2)。

图一一 B 型男侍俑(M54:19)

图一二 M54 出土男女侍俑

牛车 2套。由陶牛和陶车两部分组成,根据陶色分二型。

A型 1套2件。泥质灰陶。标本M54:31,陶牛,左右合范模制,体中空,制作精细。直立状,头小额宽嘴短,长角前下卷成环状,尖锥状小耳平伸,双眼圆睁,鼻孔扇张,嘴微张,作喘息状,粗短脖前挺,颈上无领革。体肥臀圆,盆骨高凸,扁长尾下垂,尾梢外翘,四腿粗壮,四蹄墩厚。体长35.5、通高17.5厘米。标本M54:32,陶车,模制兼手修,制作精细。由车身和2件车轮组成。车体高大,后舆略呈横长方体,顶呈覆瓦状凹面卷棚,前后出宽檐,檐边翘起,棚顶阴刻三道双线宽带箍,并用黑彩描画。车厢两边封闭,外壁面涂黑彩,并阴刻双线宽带纹,前挡中间开方形窗,后挡靠右边开长方形门,车门、窗四边框阴刻或用黑彩勾勒双线宽带。前舆呈横长方形凹槽,外壁面涂黑彩。箱内底中间两边各钻相对的二孔,穿毂以辖控车轴,箱外底中间相对两边穿孔阴刻双线宽带(象征车轴位置)。车轸为“井”字形出头,前端上下横轸左右两出头上各钻相对圆孔一个,孔内原插物已失。车辕已残缺,从前舆两边及前档两底角相对的圆孔分析,辕应为木制。两个车轮与身分离,车轮呈圆饼形较薄,已变形不规整,外轮辋较宽高凸,共16根放射状辐条,圆锥状车毂较长,中心钻有穿透贯轴的薮孔。车体长23、车轮径15.5、厚0.9、通高21.5厘米(图一三、一五)。

图一三 陶牛车(M54:31、M54:32)

B型 1套2件。泥质红陶。标本M54:43,陶牛。合范模制,体中空,制作较粗劣。与A型基本相似,唯体小,双眼模糊,嘴较长,长扁尾下垂贴尻。体长27.5、通高13.5厘米(图一四,1)。标本M54:11,陶车,仅残存1件车轮,器形大于32号车轮。

图一四 M54 出土陶牛、鞍马

图一五 陶牛车(M54:31、M54:32)

鞍马 3件。编号M54:35、38、42,均泥质红陶。形制大小相同,合范模制,体中空,制作较精。标本M54:35,马作直立状,粗短颈高挺,勾首挺胸。马额宽嘴短,棱角分明,两勺形小耳外翻上竖,额顶两耳间平伸出尖锥状角刺。菱角形双眼高凸大睁,警视前方,鼻孔圆张,扁柱状短嘴紧抿。马体肥臀圆,尖锥状长尾翘起,四腿粗短直立,四蹄墩厚。马面上络头堆塑圆泡饰,马背上置高两桥垂直鞍,鞍两侧垂长方形障泥,下垂过马腹,与两前腿粘连,鞍后左右出两条模糊的宽鞦带贴臀。鞍面原似涂白彩,已脱落。体长37.5、通高27.7厘米(图一四,2;图一六)。

图一六 陶鞍马(M54:35)

陶狗 2件。左右合范模制,体中空,制作较粗劣。依陶质、形制可分二型。

A型 1件。标本M54:9,泥质红陶。直立状,挺颈抬头。头小颈细,额宽嘴短,圆饼形双耳贴面,五官模糊,柱状短嘴微张,颈上似带窄项圈,略显瘦削,肋骨刻划清晰,钉状短尾上翘。四腿细长直立,四蹄呈薄饼形。体长14.3、通高9.5厘米(图一七,1;图一八)。

图一七 M54 出土动物俑

图一八 陶狗(M54:9)

图一九 陶公鸡(M54:41)

B型 1件。标本M54:33,泥质灰陶。直立状,抬头挺颈,头大颈粗,嘴前伸,钉状小耳前翻平伸,额宽嘴短,菱角形双眼凸圆睁,警视前方,眼眶、鼻梁刻划精细,鼻孔扇张,扁短嘴大张,作吠叫状。颈带麦穗纹宽带项圈,两前胛套穿菱形护衣。体肥臀圆,肋骨刻划模糊,尾已残断,前、后腿粘连成片状。体长约18.2、通高11.7厘米(图一七,2;图二〇)。

图二〇 陶狗(M54:33)

陶猪 3件。左右合范模制,体中空。依陶质、形制可分二型。

A型 2件。泥质灰陶。形制相同,大小稍有不同,制作较精细。直立状,头前伸,猪面满布皱纹,叶形耳前翻平伸,三角形眼凸圆睁,扁长嘴微张,獠牙外露,粗短颈臃肿,浓长鬃上竖,鬃毛刻划细腻。体肥臀圆,镙钉状短尾翘起。前、后腿粘连成片状。标本M54:12,通高9.6、体长18.4厘米(图一七,3)。标本M54:16,体长20、通高10.1厘米(图一七,4;图二一)。

图二一 陶猪(M54:16)

图二二 陶母鸡(M54:14)

B型 1件。标本M54:47,泥质红陶,制作不精细。直立状,头前伸,饼形耳下耷贴面,小圆眼凸睁,短嘴微张,粗脖臃肿,浓鬃上竖。体肥臀圆,钉状短尾,四腿粗短。体长14.7、通高7.3厘米(图一七,5;图二三)。

图二三 陶猪(M54:47)

陶鸡 2件。泥质灰陶,合范模制兼手工修整,体中空,制作较粗糙。标本M54:41,陶公鸡。鸡体肥硕,表面坑洼不平。直立状,抬头挺颈,头顶长条形高冠,帷帘状双耳贴面,小圆眼凸睁,锥状短喙,细长颈高挺,颈下垂小珥。叶形双翅贴腹,宽扁状长尾上翘,尾梢下垂,两腿直立,两腿间圆筒形撑,方形底座,双翅、长尾上羽毛刻划清晰。通体涂白彩。体长14.6、通高12厘米(图一七,6;图一九)。标本M54:14,陶母鸡。制作精细,表面光滑。头顶冠低矮,圆饼形耳贴面,颈下无珥,尾宽扁,通体羽毛刻划细腻。体长13、通高11.5厘米(图一七,7;图二二)。

2.陶器 21件。

陶罐 8件。其中M54:30仅残存底部,无法修复成形。多泥质灰陶。可分四型。

A型 1件。标本M54:4,大侈口,窄折沿竖斜,尖唇,束矮颈,广肩微鼓,上腹圆鼓,下部斜收成小底,底向内凹。通体满饰瓦阶状弦纹。口径10、腹径20.5、底径9.5、高19.5厘米(图二四,1;图二五)。

图二四 M54 出土陶器、漆器

图二五 A 型陶罐(M54:4)

B型 4件。可分二亚型。

Ba型 3件。形制基本相同,唯大小稍有不同。小侈口,窄折沿,沿内略凹,方唇,细高颈,广鼓肩,深腹圆鼓,小底略向内凹。标本M54:3,通体满饰模糊的瓦阶状弦纹。口径8、腹径21、底径11.8、高21厘米(图二四,2;图二六)。标本M54:5,口径8.5、腹径19.6、底径12.4、高18.1厘米(图二四,3)。

Bb型 1件。标本M54:6,侈口较直,宽折沿斜刹,方唇,高细颈,广肩微鼓,腹下收,大平底内凹。弦纹模糊。口径6.2、腹径20.5、底径13.5、高20.1厘米(图二四,4)。

C型 1件。标本M54:36,喇叭形口,圆唇,细高颈,颈底部一道凸弦箍,广鼓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成小平底。折肩处刻划两道阴弦纹,肩部刻划模糊的放射状斜线纹,腹壁刻划网状纹。口径9、腹径14.5、底径7.5、高16.5厘米(图二四,7;图二七)。

图二七 C 型陶罐(M54:36)

图二八 A 型陶仓(M54:29)

D型 1件。标本M54:37,泥质黑皮陶。喇叭口,圆唇,细矮颈紧束,广溜肩,球形腹,平底。素面无纹。口径6.7、腹径14.5、底径9.3、高15厘米(图二四,8;图二九)。

图二九 D 型陶罐(M54:37)

陶仓 2件。泥质灰陶。可分二型。

A型 1件。标本M54:29,仓盖呈伞形,矮圆管状顶,有穿透圆孔,盖出宽沿,与仓体粘封,盖面满饰瓦阶状弦纹。仓体筒形,腹壁斜直,上粗下渐细,平封底内凹。腹壁中部饰二凸三阴的宽带箍。盖沿下凿一个不规则圆形进粮口。盖径17.5、底径8、高18.5厘米(图二四,13;图二八)。

B型 1件。标本M54:2,与A型相似,唯仓体中部内瘪束腰,腹壁有明显轮制旋痕。盖径16、底径9.5、高18.5厘米(图二四,14)。

陶井 1组2件。标本M54:34,由井和桶两件组成,井为泥质灰陶,桶为泥质红陶,轮制兼手修,制作较精。井呈提梁罐形,井筒口微侈,沿面下斜,颈略束,深腹,腹上部圆鼓,下腹斜收,平底微内凹。口颈上附粘高弓弧形圆柱状架梁,梁顶用泥条粘接一“U”形支架,架壁上钻相对的轴孔,内嵌扁圆形轳辘。通体无文。桶口沿加宽带箍,深腹,尖圜底,口内粘方横条提梁,腹外壁满饰半环状凸弦纹。井口径11.5、底径7.5、通高21厘米,桶口径4.5、高4厘米(图二四,12;图三〇)。

图三〇 陶水井(M54:34)

图三一 A 型陶灯(M54:24)

图三二 A 型陶灯插座间佛像

图三三 B 型陶灯(M54:44)

图三四 A 型陶灯及佛像特写(M54:24)

陶灶 1组2件。标本M54:17,由灶台、甑两部分组成,泥质红陶,模制、轮制兼手修,制作较粗糙,灶面凹凸不平。单眼灶,平面呈“凸”字形,灶台较低矮,灶前壁下部为拱形火膛口,火膛上竖“凸”字形薄片挡火墙,挡火墙顶由两边向中间叠涩内收成三级台阶状。灶面中部为圜底锅(釜),上置盆形甑。边沿浮雕一盝顶形五级台阶状烟囱,顶中心钻一出烟孔,烟囱前雕刻成阶梯状缓坡烟道。灶面锅台周围堆塑雕刻出竹畀、曲柄勺、小锤、笤帚、刀、案几、铲、刷、鱼、肉片、各种蔬菜等。甑为深腹盆形,敞口,宽平折沿,深腹,腹壁斜收成小平底,底上钻七个圆孔,通体素面。灶挡火墙高8.5、宽9.5厘米,灶体高5、长17、宽20厘米,甑口径9.4、高3.2、底径3.2厘米(图二四,5;图三五)。

图三五 陶灶(M54:17)

图三六 B 型陶灯(M54:44)

陶碓 2件。其中M54:45为泥质灰陶,仅残存杵杆前端摏头及一个羊角形支架。标本M54:39,泥质红褐陶。手制,制作较精。由支架、杵杆两部分组成。支架为梯形薄地板,前窄后宽,前端圆弧。地板中后部两边竖立两个羊角形支架,两支架中下部卡杵杆。地板前端上堆塑一深腹钵形臼窝,后端凿一凹槽。杵杆呈长方形薄片,四棱角斜削,前端下部堆塑一柱状摏头,正对臼窝。通体素面无纹。地板长12.8、宽3.2~3.5、厚0.8厘米,杵杆长13、宽1.8、通高6.5厘米(图二四,10)。

陶磨 1件。标本M54:13,泥质红陶。仅存上扇,手制较精细。薄圆饼形,顶面不平整。中间堆塑一圆圈状粮斗,斗中间横长条形搏插。内面中间为圆形磨堂,外圈刻划放射状席纹磨齿。直径10.6、厚1厘米(图二四,11)。

砖帐座 1组2件。形制大小相同。用半截条砖制成,在砖面中心钻一穿透的圆孔,用以插帐柄。标本M54:50-1,长21、宽17.5、厚9.5、孔径4厘米(图二四,9)。

陶灯 2件。依造型可分二型。

A型 1件。标本M54:24,泥质灰褐陶,模制、轮制兼手修,制作精美。灯由灯架及8个灯盏组成。灯架分为底座、柄、插座、中心灯盏4段。底座呈覆盆形,底沿加厚,腹下部饰4道阴弦纹,顶沿饰两道绳索状宽带箍;灯柄呈圆筒形,腹壁等距阴刻三道双线宽带纹,并钻有8列小圆孔,每列6孔,柄用红、白彩纵向相间涂抹;插座整体呈一腰鼓状,中间束腰,上下两个鼓墩的边沿均加宽带箍,各钻4个插孔(共8孔),插孔上下相错;中心灯盏呈一高柄豆形,豆盘敞口,平沿,沿边加厚,浅腹,平底,柄为圆筒形。在上、下插座及中心灯盏之间形成两节束腰,上下束腰间各堆塑4尊佛像(共8尊),佛像位置上下相错,8尊佛像形式基本相同,头梳双重螺髻,面容慈祥,五官清秀,褒衣博带,双手参合置胸前,作禅定式,结跏趺坐于二重仰覆莲台上。灯盏呈浅腹钵形,敞口,圆唇,浅腹,大内凹底心,外底粘接“S”形长曲柄,上粗下渐细,柄梢削尖,横插于插座圆孔内。陶灯整体呈一簇盛开的莲花。通高63.6厘米(图三一、三二、三四)。

B型 1件。标本M54:44,泥质红褐陶。模制、轮制兼手修,制作精美。仅残存灯柄上端、盘盏两部分,灯底座、主柄、中心灯盏均残佚。灯柄上端呈竹节状圆筒形,下粗上渐细,下端为子口,插套于主柄圆孔内,中部一圈凸圆箍,用以套承灯盘,顶中管孔用以插承中心灯盏柄,柄上有明显的旋痕及手修痕迹;灯盘敞口,浅弧腹,小平底,中心一圆孔,套承于灯柄的凸箍上,盘沿为八内向连弧,每弧尖上各粘一钵形灯盏,共8盏;灯盏敞口,浅腹,大内凹底心,盏下塑粘柱状长曲柄,柄末端粘接于盘内底。整个灯盘尤如一簇盛开的莲花。盘盏高9.8、盘底径19.4、柄上端长13.4、柄径3.5~5.6厘米(图三三、三六)。

2.漆多子格盒 1件。标本M54:46,出土时盖已残佚。圆形,共7格,中心格为圆形,外绕6个梯形格。经室内清理后观察,胎为木质,盒内涂暗红色漆。盒径24.5、器壁厚0.6、残存最高1.6厘米(图二四,6;图三七)。

图三七 漆多子盒(M54:46)

3.铁器 5件。锈蚀均较严重。

铁镜 1件。标本M54:7,铸造成形。镜体较薄,素宽沿,半球形钮,面凸背凹。背面纹饰锈蚀不清。直径16.8厘米(图三八,1)。

图三八 M54 出土铁器

铅帽铁钉 一组2枚。标本M54:23,一枚铁钉已残佚,仅存铅帽。另一枚浇铸成形,钉整体呈蘑菇形,铁钉四棱锥状,铅帽呈厚圆饼形。长14、帽径3.5厘米(图三八,2)。

长条形铁器 1件。标本M54:22,铸造成形。器呈长方形薄片。长24、宽3.8厘米(图三八,3)。

铁剪刀 1件。标本M54:21,铸造成形。剪柄为四棱铁条,曲折成桃形,“8”字形交口,单面开刃。长23.6、刀刃宽1.6厘米(图三八,4)。

铁环 1件。标本M54:20,用粗铁条锻打成形,截面圆角四棱形。环径4.8厘米(图三八,5)。

五、结语

十六国墓葬一般以单个墓葬、一组墓葬或一群墓葬的形式分布。一组墓葬一般2~12座墓不等,呈一排分布或前后分布,多为家族墓地。M54与M52及M53呈东西“品”字形分布,M53、M54位于西侧,M52位于东侧,M52的墓室位于M54的墓道之下,根据墓葬分布可初步判定三座墓葬为一家族墓地。

西晋时期墓葬多为前后室或前后室带1~2个耳室,前后室间有甬道连接。十六国继承和延续了这种形制,多为前后双室、双室带一个耳室或带两个耳室几种。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咸阳中铁七局发掘一批十六国墓葬,其中M1[1]的墓葬形制与M54基本相同。

M54出土的陶连枝灯,灯座上贴塑有8尊佛坐像,其造像样式不但具有浓郁的犍陀罗佛像造像特征,而且坐佛像的莲花座样式也与炳灵寺西秦时期的莲花座相似。后秦时期,姚兴推崇佛教,并于弘始三年(401年)迎来了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使得长安佛教大兴。佛教的兴盛同时也影响到墓葬随葬品的变化,将世俗的信仰带入到墓葬之中。

依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别是陶连枝灯灯座的佛造像特征,初步推断墓葬时代大约在4世纪后期至5世纪初的后秦时期。

领 队:刘呆运

发 掘:刘呆运 李 明 徐雍初 邵安定

周新利等

文物修复:王智龙 王小利

资料整理:刘呆运 王苍西

绘 图:党晓婷 刘君幸

照 相:刘呆运 李文发

执 笔:刘呆运 李 明 尚爱红 苏庆元

李 坤

[1]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十六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前室泥质墓葬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建筑首层扩大前室防排烟设计探讨
墓葬中的女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对于一类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的影响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防烟系统设计
某泵站厂房泥质粉砂岩地基固结沉降有限元分析
不同泥质配比条件下剩余污泥的深度减容研究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
高升油田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