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
2023-07-02邹栋林李亚
邹栋林 李亚
摘 要:文章在分析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育人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基于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育人的具体做法,包括校企共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三阶段”合作育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以及如何构建合作育人利益分配机制、推进校企文化相融合等,对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2022年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关于推动现代職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的先后出台,展现出国家职教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而要办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是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依托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1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育人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协同创新中心内各企业提供的用人需求调研样本,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而根据岗位任务打造课程体系。同时,便于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将企业实例编入教学内容,有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能接触企业真实案例,掌握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其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更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目标。
1.2 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校企共同拟定,教学资源由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过程由校企共同实施,可使学生在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教学做一体化”中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更好地在协同创新中心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对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并融会贯通,进而提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并将具备较好的职业迁移能力。避免出现学校所学的知识、所分析的案例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上岗后还需企业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培训才能适应岗位需求的情况。
1.3 有利于组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育人的关键是校企双方如何共同组建教学团队。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教师可受聘在中心内的企业,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工艺和技术,并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思维。同时,也便于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和案例引入到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接地气”,做到有的放矢。而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也使聘请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更为容易,有利于组建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从而保障校企合作育人的顺利实施。
1.4 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校企共同育人,通过企业文化的浸润、企业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学习、跟岗和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使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将会更加了解学生,更加关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更加主动地帮助学生成长,这些都必将增加学生对企业和将来所从事岗位的了解和认同,从而达到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用得上、留得住”的要求,稳定企业关键岗位技术人员队伍,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2 当前校企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双方对合作育人理念把握不全面
校企合作育人应当是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以就业为导向,将企业生产环境融入教学环境,着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而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企业一般认为仅需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即可,对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培养过程没有兴趣参与。另外,企业从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对学生培养进行投入,有些企业提供的岗位技术含量也较低,更多希望以较为低廉的薪酬去学校选取高素质的学生。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往往倾向于按照既有模式按部就班地培养学生,偏向于讲授较为成熟、通用,但相对落后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较好、较快地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因此,容易导致校企合作育人难以深入。
2.2 校企双方的育人方法不匹配、不协调
高职院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是“教”与“学”相互融合。即老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某课程的目标定位,将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教”给学生,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是老师需要学生掌握的,接受知识的过程是被动式的。而企业的师傅带徒弟模式,通常是师傅对操作方法、工艺步骤进行示范,徒弟能学到多少,往往是由徒弟自身决定,即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式的。因此,当接受学校“被动式”教育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通常并不能很好适应,大多停留在到企业“去了”“看了”,但实际并没有能学到什么的状态,学校和企业采用的育人方法不能融合,做不到校企合作育人,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2.3 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虽然会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讨论,但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已预先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制订好,这些人才培养方案往往较多考虑学校的师资力量、实训设备以及较成熟的知识理论体系,而较少考虑技术进步、工艺改进、企业发展需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讨论的企业专家因为与学校联系不紧密,企业没有明显利益,所以不会主动提出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更不会提供相应资源。此外,校企合作育人缺乏对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形成根据企业贡献保证企业利益的措施,使企业想要获得的利益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从而削弱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
3 基于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校企合作育人实践
3.1 按照企业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强大的企业专家团队,经多次研讨、论证,可制订出符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能更好对接智能制造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同时,通过调研分析合作企业的各类岗位需求,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构建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职业迁移”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使各专业课程之间,以及专业课程与企业实习之间能更好地衔接,避免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的重复,并将企业文化、企业工艺技术和管理规范等融入课程体系。经优化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必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校企贯通、资源共享、无缝衔接的校企合作育人培养理念。
3.2 校企各司其职,实行“三阶段”合作育人
依托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我校对相关专业学生实行“三阶段”校企合作育人。
第一阶段即基础知识与企业文化培养。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以学校内的学习为主,校内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授各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企业负责人以讲座及企业现场参观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为下一阶段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即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这一阶段,校内教师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和实训室的教学仪器设备,将专业知识及技能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企业技术人员通过企业现场授课的方式负责企业操作规范、工艺过程和管理流程的传授。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这一阶段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阶段即适岗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在这一阶段中,大部分学生将被推荐到协同创新中心内的企业进行跟岗和顶岗实习,由企业指派责任心强、技术技能水平高的一线技术人员指导,全面提升学生适岗能力、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少数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则会被推荐到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组,与企业研发人员、校内老师一起组成新产品开发或技术公关团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灵活应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尽快实现岗位提升或职业迁移。
3.3 人员互兼互聘,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罗克韦尔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企业为依托,打造一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双师型”人才队伍是校企合作育人的目标之一,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我校的具体做法是:一方面,进入协同创新中心的校内教师作为技术人员受聘于合作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受过正规科研工作训练、具有一定科研经验的优势,参与合作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各类标准制定和员工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借助企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对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行开发和改造,使之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还可以吸纳优秀学生进入自己的项目组,完成一些辅助工作,既解决项目团队人手紧张的问题,又可借以培养优秀学生。此外,校内教师还可以帮助同一课题组的企业技术人员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师受聘于学校,发挥自身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担任实训或综合应用类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同时,还可以帮助校内教师提升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的能力。因此,协同创新中心这个载体,实现了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目标,为打造双向流动、两栖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打下了坚实基础。
3.4 学习成果导向,创新学生评价方式
为更好地实施“三阶段”校企合作育人,我校创新了相关专业学生的评价方式。即:第一阶段是以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为依据,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第二阶段是理论加实训的综合评价,其中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以考试的形式考核,占30%;实践部分以现场操作的形式考核,占70%。对于在参加各类大赛并能获奖的学生,其相关课程可直接评定为优秀,且在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第三阶段则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评价。对于大部分进入合作企業进行跟岗、顶岗实习的学生,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出勤率、实习态度等学生素质方面的考核,企业指导老师则从工艺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实习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两位老师成绩的综合即为该学生的成绩,对于实习期间提出工艺及操作方法等可行改进措施的学生,直接评定为优秀。对于少数进入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组的学生,则由项目组的负责人根据学生在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工作付出与取得的成果、创新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发表论文或取得专利的学生则直接评定为优秀。这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又能体现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显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做、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做、我要学”。
3.5 基于资源投入,构建合作育人利益分配机制
当前,制造业的就业形式较好,各类企业都面临着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从而导致企业纷纷到高职院校招聘学生,有的甚至给出超出实际水平的高薪吸引学生,但学生入职后又以各种理由降低薪酬,或者将学生分配在与专业不匹配的岗位。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实施“三阶段”校企合作育人,对前期在学生培养方面对学校有投入的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学生进入实习和就业,也会挫伤积极性,从而导致校企合作育人后继乏力。基于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校企合作育人,对于进入中心的企业在签署协议时就对校企双方在合作育人方面的责、权、利进行明确。同时,对于在学生培养方面有投入的合作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的协调下,根据各企业每年的实际投入,在学校资源使用、科研成果分享比例、优秀学生就业推荐人数等方面进行分配。从而促使企业加大在校企合作育人上的投入,确保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能长期平稳运行,切实保证育人效果。
3.6 浸润企业文化,推进校企文化相融合
良好的育人文化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浸润优秀的企业文化,将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依托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我校一方面将优秀企业文化标识语上墙张贴,让每位学生抬头可见。同时,还经常举办职业体验和与企业、职场有关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等。通过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浸润,逐步形成了互融共通的校企合作育人文化,加深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另一方面,通过邀请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企业的优秀企业家给学生做讲座,对企业而言,是企业良好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近距离了解企业的机会;对学生而言,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促使自身在校期间根据企业要求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提升。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企业家身上学到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自身成长、成才。
结语
自罗克韦尔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依托中心的合作企业,我校逐渐摸索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育人新机制,通过实施“三阶段”育人,形成了稳定的“双师”队伍,取得了一系列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任君庆.新时代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9(12):99103.
[2]徐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5):6970.
[3]张晓平,纪升太.高等院校协同育人实践课堂中的常见问题探析[J].大学教育,2020(2):5665.
[4]李超颖,杨建民,宋清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7(5):91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下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Ca/2018/03/08);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研究——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课题编号:YB155)
作者简介:邹栋林(1979— ),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工学硕士,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