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船舶修理质量控制

2023-07-02席惠军

广东造船 2023年2期
关键词:供方质量保证质量检验

席惠军

摘    要:本文以提高船舶修理质量为目标,通过船舶修理质量现状调查分析,找出船舶修理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运用质量管理方法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提高船舶修理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关键词:船舶修理;质量控制

中圖分类号:TB932                                 文献标识码:A

Weaknesses and Solutions in Quality Control of Ship repair

XI  Huijun

( Guangzhou South China Shipyard,  Guangzhou 510715 )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hip repair.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ip repair qua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weak links in quality control in ship repair.Through the u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specific solutions are fou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hip repair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Key words: Ship repair;  Quality control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船舶制造和修理第一大国,随着国内外航运业蓬勃发展,船舶修理业也蒸蒸日上,船东、船舶修理企业和相关方日益高度关注船舶修理质量。本文通过船舶修理质量现状调查分析,查找船舶修理质量控制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薄弱环节进行原因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加强船舶修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修理过程质量控制,提升船舶修理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

2    船舶修理质量控制现状

船舶修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船舶系统和装备修理复杂,修理质量控制难度大。船舶修理一般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质量经理负责修理质量控制。

船舶修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体实现过程见图1所示。

船舶修理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 图1 船舶修理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

通过分析和排查,在船舶修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水平低

船舶修理厂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保持水平低,运行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和具体运行两张皮现象,无法有效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部分品控员工没有定期进行质量知识培训;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证计划和措施落实不到位。

2.2   质量控制策划不全面

因修理周期短,修理前技术准备不充分。对船舶技术状态基线、技术标准和要求等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修理技术方案》和《质量保证大纲》等编制不全面。

2.3   外包工程和外购件质量无法保证

外包工程和外购件(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参差不齐,因供方为外单位,体系运行情况无法监督管理,船舶修理企业无法对其进行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跟踪,质量控制点少,一般只是进行最终检验,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4   质量检验文件编制不全面

质量检验文件编制不全面,未能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未明确各级各类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和内部沟通的方法,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责和接口的关系。

2.5   现场管理不够科学

船舶各系统和装备复杂,施工单位多,船机电等各工种交叉作业,没有进行科学的现场管理。

3    解决方案

3.1  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1)船舶修理企业应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必要时邀请船东和相关方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审核,确保体系审核质量;定期进行第三方审核,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定期对与质量有关的员工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汲取各先进船舶修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精华,不断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质量职责和权限》、《战略管理办法》、《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和《外包过程控制程序》等各类程序文件,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船舶修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船舶修理质量;

(2)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每年初制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年底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情况》进行发布,对优胜者进行嘉奖;

(3)按照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积极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方法;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以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塑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建立三个层次的绩效改进方法:运用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QC小组活动,改进产品绩效;运用体系认证、基础管理验收等,改进过程绩效;运用战略管理和标杆对比等方法,提升整体绩效;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制定培训教育年度计划,组织员工参加技术培训和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交流,定期召开技术、质量评审会,QC小组成果发布会;

(4)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报刊、网络、参观交流、专家诊断等形式,及时推广员工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实现知识共享,同时对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标准加以推广和执行。

3.2  编制相关技术文件

为确保产品质量,修理前进行动静态工程勘验是做好船舶修理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认真仔细的勘验,掌握装备的具体状态和技术参数,编制《合同》、《修理技术方案》、《技术规格书》、《修理工程明细书》和《质量保证大纲》等技术文件;船舶修理企业应从船舶建造单位或船方获取船舶完工图纸资料,在修理前进行技术交底,编制《船舶修理工艺》和《检验项目明细表》指导修理工作。

以上技术文件必须经船东、船舶修理企业和相关方充分沟通,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签字确认,并发放给相关单位和人员,作为船舶修理的执行标准。

《质量保证大纲》是船舶修理质量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必须由船东和船舶修理企业法人代表亲自签署。其中,主要规定了质量工作原则与质量目标、管理职责、质量信息的管理、技术状态管理、人员培训和资格考核、文件和记录的控制、顾客沟通、采购品控制、外包过程控制、工艺管理、工艺设计输入与输出、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修理可靠性工作、工序质量控制、关键过程控制、特殊过程控制、修理进度控制、监视和测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装备管理与防护、产品质量检验、过程检验、系泊试验、不合格品审理、修后质量保证等25个方面的具体质量要求,船舶修理企业在产品实现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质量保证大纲》,确保产品质量。

3.3   加强外包工程和外购件质量控制

外包过程和外购件质量控制是船舶修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船舶修理企业应对外包工程和外购件(供方)实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准入制度,月度、季度和年度定期从经营范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3个方面对供方进行严格监督审查,符合船舶修理企业《供方管理制度》要求才能承接外包工程和外购件,监督审查不符合船舶修理企业要求的应及时踢出船舶修理企业《供方名录》;外包工程和外购件(供方)与船舶修理企业签订《外包工程和外购件承包合同》时,必须签订《技术协议》、《技术规格书》、《检验项目明细表》和《质量保证大纲》作为合同附件,并由船舶修理企业按照以上文件要求严格监督其执行,具体要求从人、机、料、法、测、环等方面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控制,确保供方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运行,使外包工程和外购件质量符合船舶修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合同要求。

3.4   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过程控制质量

(1)根据合同和工程明细书要求,编制《质量检验规程》、《质量检验验收细则》、《质量检验项目明细表》、《系泊试验大纲》、《航行试验大纲》、《船舶修理工程勘验控制程序》、《采购器材和外包件进货检验控制程序》、《船舶修理检验验收制度》、《柴油机修理程序》、《关键过程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质量会议制度》和《产品保修和用户访问服务制度》等程序文件,规定质量检验流程,按照以上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程序文件要求进行质量检验验收工作,不断完善质量检验制度,确保船舶修理过程控制质量。

(2)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自检、互检和专检):工作者自检;班组长或技术员互检;质检员专检。确保产品一次报验合格率在99%以上,经自检、互检符合要求后,填写产品验收单向质检员报验,质检员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检验合格后在产品验收单上签署检验结论,并签名和加盖个人检验印章;对未实施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向下工序运转和交付,除非得到法人代表的批准,并签署书面决定;最终的检验和試验,应在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按规定要求完成并符合要求后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按规定完成后且结果符合规定要求、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并按规定由质检员验收签字后,产品才能交付。对一次报验不合格的专检项目,升级报验,并进行质量责任追究处罚。

3.5   加强现场管理

按照GB/T 29590-2013《企业现场管理准则》,运用现场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贯彻一心、二效、三节的管理理念,针对质量工作的特点和特殊需求,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严格程序,采取6S管理和目视化管理等各种工具和方法,实现现场管理区域定置规范化、目视管理标准化、设备维护全员化和检查考核日常化,确保质量服务得到快速提升。

4    结束语

通过对质量控制薄弱环节的解决方案的实施,细化和完善《修理技术方案》和船舶修理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体系和作业文件98项,严格各个过程的作业规程和质量控制,强化现场管理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自上述方法实施以来,一般质量问题由10个下降为2个,严重质量问题由1个下降为0个,一次报验合格率从95%提升到99%,顾客满意度从90%提升到98%,有效提高了船舶修理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伍爱.质量管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林,段一泓,孙静.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马林,龚晓明,岳刚,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务[M].北京:中国标

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供方质量保证质量检验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焊接技能评定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要求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中国船级社大力推进海外供方认可服务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与监督标准构建探索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上海种子质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如何建立供方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监查在AP1000依托项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