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进阶·反思:小学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策略
2023-07-01吴国忠
□吴国忠
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编写并发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学科核心思想》,该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八个主要的科学实践活动。“基于论据进行论证”作为八个主要的科学实践活动之一,强调了科学论证的重要性。科学论证是当由证据推论产生的科学主张受到质疑时,能利用一定的依据做出合理辩护的行为。科学论证能够深化科学概念的建构,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意识,学生缺少充分表达的机会。当实验结果与预设结论不一致时,为了能顺利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部分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提出的“主张”,使学生失去论证的机会。显然,这样的教学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与开展课堂论证活动,打造师生互动的课堂?
一、构建理解支架,初步展开论证
(一)调研前概念,探寻论证起点
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认识客观事物的生活经验,即前概念。为了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师采用以下三种调研方式了解不同学生的前概念。第一种方式即线上问卷调查。教学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困难,为后续开展论证活动提供依据。第二种方式即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开展差异化论证提供参考。第三种方式即通过作业、课堂自测了解学生对知识、方法等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
【案例1】
教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3 课《磁铁的两极》前,教师设计、运用线上问卷调查,对“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的学生认知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认为条形磁铁一侧磁力大,另一侧磁力小的学生约占53.3%;认为一侧磁力大,另一侧磁力小,中间磁力最小的学生约占20%;认为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的学生约占16.7%;认为从两端到中间磁力逐渐减小,中间磁力最小的学生约占10%。结果表明,学生对“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有一定认识,但不够充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须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二)创设有效情境,促使论证发生
Duschl与Osborne认为,学生开展论证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情境”。在有效的情境中,讨论主题的答案不唯一,可能存在多种解释。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常见的有以下三类:第一类为家庭生活情境;第二类为校园生活情境;第三类为情感需求情境。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科学概念和前概念,让学生通过实践、论证等形式对已有的科学概念进行巩固,对错误和片面的前概念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对课堂科学概念的理解。
【案例2】
在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第8 课《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增加楼道照明亮度为情境,让学生运用“电”单元的相关知识,设计两个开关控制两盏灯。课堂上,教师呈现了两种电路连接方案(如图1)。
图1
教师通过创设校园生活情境,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探讨上面两种电路连接方案,哪一种能解决楼道照明亮度的问题。学生不断探究实践,在组内和班级内对两种电路连接方案进行论证,在真实情境中辨析不同连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串联、并联电路的相关科学概念。
二、构建进阶支架,引领论证过程
(一)优化活动设计,凸显论证进阶
科学教学中,了解学生论证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论证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对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理解和论证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借鉴Gotwals等人的实践能力分层研究,将学生的论证能力水平分为三个层级,并对学生论证能力发展水平进阶表现进行梳理,如图2所示。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设计不同层级的进阶活动,是开展论证活动的有效策略。
【案例3】
教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教师根据学生论证能力发展水平进阶表现,设计了三个不同层级的论证活动(如图3)。活动一“研究橡皮筋、钢尺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为初级论证水平,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物体发声与振动有关;活动二“研究其他物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为中级论证水平,侧重于发展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能力,旨在帮助学生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经验层级进阶到关联层级,让学生学习论证技能;活动三“探讨发声物体是否都会振动”为高级论证水平,旨在让学生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关联层级进阶到系统层级,由此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图3
(二)借助关键提问,引领论证过程
论证过程就是学生表达理由、确认主张、区分主张和反驳主张的过程。关键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重点和难点而提出的系列关键问题。设计关键提问有助于学生聚焦探究目标,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关注证据,论证自己或他人的主张,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具体可分为三种基本策略:策略一为问题分解,逐步推进,即通过逐步分解科学概念及要解决的问题,让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操作性。策略二为逆向驱动,训练思维,即利用分析的方法,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策略三为增长经验,建构概念,即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事实证据,为建构概念做好准备。
【案例4】
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例,学生在观察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的运动状态后,继续观察鼓、音叉、水、吸管(带塞)、镲发声时的状态。教师借助关键提问(如表1),引导学生开展不同层级的论证。
表1
首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5 种不同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发现这些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论证水平由初级向中级进阶。其次,教师借助“这些发声的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一关键提问,让学生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促进学生初步建构概念。教师追问“生活中有没有物体发声时没在振动”,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论证,用逆向思维理解科学概念。最后,学生在全班交流中呈现各自的想法,通过观点碰撞,形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在论证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关键提问,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论证水平和科学概念理解水平逐步提升,科学素养不断得到发展。
三、构建反思支架,提升论证能力
(一)调动原有认知,学会论证反思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将有相同观点的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启发他们思考“我们这个学习共同体的观点是什么”“在探究活动中,什么样的现象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中的“证据”与需要论证的“观点”建立关联,激发他们的探究动机,使探究活动目标清晰,使论证能力的发展具有层次性。
【案例5】
教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3 课《磁铁的两极》之前,教师设计、运用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的认知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持有相同观点的学生组合成“学习共同体”,开展探究论证活动。课后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第二次认知水平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单位:人
从两次调查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获得证据。实践证明,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不仅能关注证据,关联观点,还能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在论证研讨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二)开发论证量表,诊断学习效能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会获取很多证据,有些证据描述实验现象,有些证据指向科学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记录表或论证量表,引导学生以书面方式呈现证据,梳理实验现象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联,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清晰。该方式还能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让教师对所教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概念的建构。
【案例6】
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第5 课《摆的快慢》的教学为例,在探究“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了论证量表(如图4)。教师借助论证量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把个人的推理论证过程记录下来。
图4
基于论证支架的论证量表具有记录方便、简单明了的特点。在论证量表的指引下,学生进一步关注实验,在探讨过程中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将其转化为证据。该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寻找事物特征或变化规律,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
总体而言,在科学教学中,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借助论证量表,设计有层级的论证活动,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论证能力和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