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2023-07-01佚名

小读者 2023年12期
关键词:脚麻燕雀三候

□佚名

节气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最早确立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 月21 日至22 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进入夏至节气。当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为全年最长。对黄河流域而言,夏至的到来意味着夏季已经过半。

夏至三候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意思是到了夏至时节,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到来后便鼓翼而鸣,而半夏这种喜阴的药草开始出现。

夏至节日

夏至是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古时称“夏节”“夏至节”等。清代之前,夏至日曾全国放假,人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中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夏至民俗

吃面

在夏至期间吃面,是中国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之一。这是因为夏至到来后,新麦“登场”,所以,此时吃面有尝新之意。同时,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俗话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此古人认为,在夏至时节吃面条这种长长的面食,可以把白天“吃短”。

祭地

夏至时节祭地是古代皇家的重要活动之一。《周礼》中有“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的记载;汉武帝时期立庙祭祀,这可从《史记·封禅书》中的记载看出来:“夏至日,祭地祇,皆用乐舞。”修建于明代的北京地坛,是我国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

戴枣花

夏至时节戴枣花是江南地区的旧俗,在戴枣花时,年长的妇女还会说一句“脚麻脚麻,头上戴朵枣花”,据说是为了治疗腿脚不适。

夏至诗歌

夏日三首·其一

[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

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

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

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

直欲渔樵过此生。

夏至日作

[唐] 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名师点评

本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中心明确。作者以夏至为主题,从“节气由来”“夏至三候”等五方面,向读者介绍夏至节气,通过列数据、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与夏至有关的历史、民俗等。

·链 接·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夏至当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天日出最早、日落最晚。每年夏至前后一周左右,也是观赏北极光的最佳时间。你想知道在哪里可以观赏最美的北极光吗?请扫右侧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猜你喜欢

脚麻燕雀三候
等一下
节气与物候
节气与物候
脚麻是怎么回事
鸿鹄安知燕雀之志?
树蛙和燕雀
圈里事儿
立冬,原来“冬”是这个意思!
叫妈妈
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