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山村20万里路:一个人,移动药房,永不打烊
2023-06-30海霞
海霞
2022年末,乡村药剂师郑志会将自家药店一万多片布洛芬药片免费派送给留守老人的新闻登上了热搜。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只是郑志会一人一车穿行山间给留守村民送药的日子里,极为普通的一段经历。
使命必达:山间多了移动药房
2022年末的最后一天,天才蒙蒙亮,田野里白霜皑皑。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下洋村,郑志会早早起床,轻手轻脚地吃了一碗泡面,测了抗原,走进房间看了一眼安稳沉睡的老母亲和三岁多的小女儿囡囡,放心地拿起车钥匙,准备出门。
“你真不能再出去了,家里老的小的都阳了。”妻子郑亚苹心急如焚地堵在大门口。“我没阳,天天测呢。”郑志会才惊愕地发现,素日身强体壮的妻子,阳了后没几日,一脸憔悴。“就因为你没阳,才更不能走呀。家里店里这会儿哪都离不开人。”
情急之下,郑亚苹提高了音量,不想,女儿被惊醒,哭着喊“妈妈”。“我争取早点回来!”趁着郑亚苹去抱女儿的空当,郑志会赶紧跨出大门,一路小跑,进到车里,一脚油门,朝山里进发。
车里放着他的药箱和所剩不多的散装布洛芬药片,还有爱心人士捐赠的抗病毒口服液。他得赶紧把它们送给山里的留守老人。
小小的村庄,如豆子般散落在山间。郑志会每天都开着他的代步车,来回在山间穿梭,给这些村的留守老人和孩子送药。这一切,始于2018年初夏。
那天夜里十点多,郑志会在下洋村的药房里工作。电话响了,传来老人的说话声。山里信号不好,听筒里的声音忽远忽近。郑志会揪着一颗心,仔细听老人说话:“我肚子痛得难受,家里没有人,能不能请你送点药来?”郑志会挂了电话,快速找到药就开着自己的老旧面包车,直奔老人的村子。
回来的路上,繁星满天,一如老人作别他时含着泪的眼睛。回到家,郑志会久久睡不着。老人把自己当成救星般的眼神,一直在他脑海萦绕。
山里缺医少药,郑志会小时候也曾经历过。那是他读小学的一个夜里,突然他肚子疼得满地打滚,是堂哥背着他,急匆匆跑下山,赶到镇上的诊所,才止住阑尾炎发作的痛苦。途中四周漆黑一片,诊所的那盏灯,犹如生命的曙光,令他倍感温暖。
1972年,郑志会出生在三门县一个高山上的农民家庭。父亲身体残疾,母亲辛苦拉扯大三兄弟。初中毕业后,郑志会干过木工,种过地,采过草药。后来,他和同镇姑娘郑亚苹结婚,两人生下大儿子天天。十多年前,他考取了药剂师证,在亲友的帮扶下,在下洋村开了一间乡村药房。
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郑志会却患了一场大病,切除了脾脏,终生要服用抗病毒药。打那以后,他消瘦虚弱,快走几步都会气喘。郑亚苹心疼丈夫,总是抢着把能干的活都干了,尽量让他多休息。
那次进山送药回来,郑志会打听到珠岙镇二十多个山村的村民买药不便,便去复印店打印了100张宣传页,宣传药品免费配送。他在当地多个人口聚集的村镇张贴。有村民上门买药,他也会塞进一张名片,并宣称:“24小时服务,不收配送费。”
慢慢地,打他电话要送药的人多了起来。郑志会说到做到,无论远近,金额大小,都使命必达。
见丈夫开着破面包车在山里跑来跑去,郑亚苹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也担心会惹来闲言碎语。郑志会摇头说:“我会注意身体,我行得端坐得正。”
可很快,郑亚苹的担忧就应验了。周围几个村里有流言,说郑志会打着送药的幌子骗老人的钱。只有郑亚苹知道,免费配送药品赔了本也没赚到吆喝。贴油钱耽误工夫就不说了,有时送药过去,老人不在家,他还得拖着生病的身体在田间地头找一圈。有时候,看到有的老人实在困窘,他连药钱都不收了。每次提及这些,郑志会总对妻子笑笑,说:“藥不值多少钱,但耽误用药是大事儿。”
郑亚苹起初并没有太在意,可随着丈夫往返山里的次数不断增加,坑洼不平的山路很快就将那辆破面包车“整”下岗了。不过,面包车下岗了,丈夫送不了药,倒也可行。然而,郑亚苹想错了,郑志会跑去买了一台手动挡的代步车,还说是手动挡好爬坡。郑亚苹渐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了。
有一天,天刚擦黑,郑亚苹正准备打烊,郑志会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她心里一惊,上前接过药箱,发现药箱开裂,底部全是泥。原来,旅游鞋太滑,郑志会爬坡时摔了个屁股墩,药箱被地上的石块磕破。郑亚苹又好气又心疼,说:“你这真是赔了钱还折了兵呢。”第二天,她默默地上集市给丈夫买了两双防滑布鞋。她没阻止郑志会上山,还有个原因,她发现丈夫上山久了,胃口好了,气色红润了。
跑的次数多了,郑志会发现,这大大小小的村落,散居的都是老人,年轻人都进城了。山路坑坑洼洼,鲜见人烟,不赶路时,他看到有小路,会把车停靠在路边,沿路“探险”。有一次,他沿小路进山,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发现一对独居的老夫妻。老两口年过八旬,过得极苦。自此后,郑志会每隔半个月就来探望他们,给予他们帮扶。
有了这次“淘宝”经历,郑志会开始有意寻找住在偏僻村庄的留守老人。有一次,他在山村里发现年过七旬的汪伯。村里人都搬走了,整个村落就他一个人。郑志会留下电话,让汪伯有事随时打给他。相识后,郑志会只要去汪伯家周边,总要绕上一圈,给他量血压测血糖,交代他吃药的注意事项。郑亚苹看着每天忙进忙出的郑志会,只能支持。
以店养店:“药神”背后有贤妻
接触的老人越多,郑志会越发现,老人们不懂吃药,总任意增加剂量。他只好将老人的药分成两份,用红黑笔做上标记,红的早上吃,黑的晚上吃。
为了更好追踪老人们的服药记录,郑志会做了一个送药登记本。他发现有的老人药品过期了还在吃,还有的药物保存不当坏掉了也吃。老人们的“安全用药”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此,他自发到各个村里给老人讲安全用药的知识。他还自掏腰包买了300个小药箱,装上创可贴消毒棉球,老人能回答出讲座的知识,就奖励一个小药箱帮他们存药。对于过期药,他发起“以旧换新”的活动,免费为老人更换。
郑亚苹发现,那些说他们骗老人钱的流言,再也没了市场。不仅老人信他们,不少在城里上班的年轻人,也主动加了郑志会的微信,联系他帮忙给留守在村里的老人送药。
免费配送越多,贴进去的钱就越多。郑志会成天在山里跑,也没法好好看店。郑亚苹心里着急,有一次,她冲郑志会吼:“这一天天的,一家老小也要生活呀,哪能尽干赔本买卖!”吼也吼过了,吵也吵了,没效果,郑志会还是挎着药箱就跑了。
没办法,郑亚苹干脆自立门户,在另一个村开了一家小药房,“这个店你可别打主意。”郑志会也答应得好好的。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到郑亚苹的店里来“补货”,还时不时跑来找她要个三百两百去加油。郑亚苹非常无语。
眼见丈夫一天天不在药店,还不着家,高龄怀着二胎的郑亚苹,只能自己开着电动车去县里做产检。每次去都是急匆匆的,就为赶点回来看店。
那会儿,儿子天天正上初三,郑亚苹跟郑志会商量:“别人家长都会去学校参加家长会,你能不能抽空也参加一下,给儿子一点鼓励?”郑志会嘴上答应着,可每次开家长会他都没时间去。送儿子上学放学,郑亚苹从来不敢指望他。孕妇要心平气和,郑亚苹只能强忍怒火,不跟丈夫红脸。
妻子的默许,让郑志会更加有恃无恐,他的业务渐渐拓展到隔壁的旁亭镇,一个山更陡路更烂的镇子。有的老人家住在山脚,车子不能进,郑志会要蹬着石头垒成的台阶过去。一天跑下来,很有些吃力,他便给自己弄了根木棍做拐杖。
有一次,天天在后备厢里看到这根木棍,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就随手扔到门口。郑亚苹捡起来:“那可是你爸的‘战斗武器,可别弄丢了。”听到妻子的揶揄,郑志会不敢言声,羞涩地埋头,默默干活。
偶尔,郑志会和妻子讲村里老人的不容易。这些老人也重情义,郑志会的车厢里常被新鲜瓜果蔬菜塞满,有时还有牛奶和各种饮料,那是晚辈给老人们买的,他们舍不得喝,却舍得给他。
这些,郑亚苹也知道。有时,电话打进来,郑亚苹正好接到,会及时转告郑志会。在集市上碰到老人们,老人们都拉着郑亚苹的手夸郑志会:“你有福气,找了个好丈夫。”听到这些,郑亚苹也觉得自豪。可不就是嘛,谁家没有老人,谁又不会老呢?郑亚苹渐渐想通,也不再因为送药的事跟郑志会置气了。
2019年4月,郑亚苹生下女儿囡囡。囡囡刚出生就因腹部肿胀紧急转院到杭州市儿童保健院。那时正在刮台风,天气闷热异常。郑亚苹刚办好住院手续,安顿好女儿,郑志会便低声对她说:“我先回去送紧急药。这一变天,好几个老人就来了电话。”
郑亚苹沉下脸,低声吼道:“小的在病床上躺着,我也没出月子,还送药?你是什么人呐?”郑志会安慰她:“咱妈在路上了,她会照顾你们的。有事给我打电话,高铁就一个多小时,我忙完马上就过来。”郑亚苹抹了一把泪,喊道:“忙完?你什么时候忙得完?你不要来了,安心送你的药,省得给我添堵。”然而,郑志会还是离开了。
60多岁的刘玉菊大姐患上恶性肿瘤,治病花光了积蓄,外地丈夫跑了,留下她和女儿相依为命。平时,刘大姐独自在家,周末,女儿学校不上课,会回来照顾她。郑志会帮她申请了低保,又写申请帮她女儿免了学杂费。刘大姐把郑志会当弟弟一般。
这天,郑志会将自己跟妻子闹别扭的情况跟刘大姐说了。刘大姐劝他赶紧给妻子打电话赔礼道歉。郑志会忙完后打电话,可连拨几次,妻子都没有接。郑志会心怀愧疚,这次是真把她惹急了。他当即坐高铁赶回医院。幸好囡囡没什么大碍,母亲也一直在劝慰郑亚苹。郑亚苹板着脸,啥也没说。
2020年,浙江省开展“送药上山进岛便民点”项目,郑志会的药店因诚信经营,被指定为便民服务点。获得了有关部门的支持,郑志会腰杆“直”了起来。疫情初期,郑志会一天跑好几个村去送药,还义务给老人们宣讲防疫知识。
老人们更加把郑志会当成了亲人,他们不知道打120,但记得小郑的电话。一次,郑志会刚刚上床,汪伯打电话来,才说了自己是谁,电话里就传来嘶嘶的杂音。郑志会立即驱车赶过去。山上一片漆黑,只有他的车灯穿透前方的黑暗,一路跋涉。
等他赶到时,汪伯已口吐白沫,直直地倒在床边。郑志会将汪伯背下山,让他平躺在汽车后座上,风驰电掣地往医院赶,帮汪伯捡回来一条命。后来,郑亚苹得知此事,也是感慨万千。
只要平凡:一人一车勇闯山河
山里购物不便,郑志会不但给老人送药,也捎带在山下买日用品,帮忙修电器,换水龙头。日程不赶,他也会坐下来给老人们讲讲日常保健。他还借助公众的力量,应老人的要求,给相关部门递交报告,帮村里修建了水泥路,通了公交车。
那段时间,郑志会忙得脚打后脑勺。同居一室,郑亚苹也要靠手机和他联系,女儿见他面生,一见就哇哇大哭,弄得郑志会手足无措。那笨拙的样子,让郑亚苹把吐到嘴边的气话又咽了回去。
日复一日行走在了无人烟的山路上,郑志会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一人一车孤勇向前的日常。
2021年9月,超强台风灿都登陆浙江,他送药上山时,还没有下雨。下山时已是傍晚时分,天将抹黑,狂风肆虐。早先被雨水冲刷过的路面泥泞不堪,车子在泥泞上挪动,像飘荡在江上的船。郑志会有点慌,他深吸一口气,慢慢往前挪。这里的每一条山路,他都深谙于心。他知道前面不远处就是一个上坡接一个下坡,天气恶劣,路狭窄湿滑,搞不好就会翻车。他憋着一口气,一路冲上坡,又溜下坡。正暗自高兴时,眼前冒出一堆山体滑坡留下的土石。他紧急刹车,车子一个180度大翻转。有那么一刹那,郑志会脑子停止了运转,闭上双眼,漆黑一片。
等车子静止,惊魂未定的郑志会才颤颤巍巍从车窗里爬出来。此该,车子后轮距离悬崖仅有二十厘米不到。他一身冰凉,双腿一软,瘫坐在路上,半晌才摸出手机,含着眼泪,扯开喉咙给妻子打电话:“我听你的,以后再也不进山送药了……”
但是,没停几天,车子检修好后,他又照着连续几天接的电话订单收拾药箱。鄭亚苹看他那股兴奋劲儿,逗他:“说好的不进山呢?天天跟人说老人离不开你,我看,怕是你离不开他们吧!”
被妻子说中心事的郑志会,微微一笑。
他四处奔走,给老人带去了温暖和希望。他为老人发声,引来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团体关注到了山里的留守老人。他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老人洗口罩的视频,很快就收到爱心人士捐赠的口罩和爱心善款。他将这些钱换成老人需要的处方药,一一送到贫困老人手中。
当老人甜甜地问候一句“志会来哉”,郑志会心里暖暖的,像是给他平凡的人生里照进了一束光。
2022年夏季,郑志会作为“安全用药模范宣传员”出席“台州市药品安全日”活动。他分享了村里老人亟须专业医护的故事,但只字未提这四年多他跑了十几万公里,服务了五十多个自然村,一年穿坏六七双布鞋,每年要贴一两万元油钱,最远一单他跑了80多公里去到隔壁宁海县的地界……
2022年末,疫情放开,郑志会意识到情况严峻,早早进了六七十盒布洛芬,加上原有库存足有一万多片。但疫情来势汹汹,不到一个礼拜,就有很多人阳了,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女儿和快80岁的母亲。
他果断将店里所有的布洛芬药片拆分成6片一份,走村串户,挨个发给老人,并叮嘱他们,高烧才吃,三天不见效,一定要给他打电话。
每天6点不到,郑志会就匆匆出门,一天跑几十户,到半夜才回家。眼见着老人们一个个中招,他很焦虑,只想尽早把药快速送到老人们手中。
深受新冠病毒袭击之痛的郑亚苹十分担心,就怕他扛不住,天天劝他好生待在家,尽量躲开人群,远离病毒。可她的劝说,根本起不了作用。
郑志会没心没肺地说:“不怕,我接触的老人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会有事。我给他们送个药,再给他们讲讲怎么防护,好让老人们安心。”
一万多片布洛芬终于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派送完,又陆续收到爱心人士和社区街道捐赠的口罩、药品。2023年的第一天,郑志会和当地爱心团队进山,将相关物资发放给有需要的老人。
那天,郑志会忙到暮色沉沉。回家的路上,他脑袋便昏昏沉沉的。回家后一检测——中招了。他在床上昏睡了两天,做了好多梦。梦里,有几个他常打交道的老人来跟他说再见,他多次大汗淋漓地惊醒过来。1月4日,自觉清醒过来的郑志会,忙不迭地给村里老人打电话。果然,有老人没熬过这个冬天。郑志会心情沉重,对着山的方向祈祷老人们平安。
不久,有关部门通知他,他被评上2022年“浙江好人”,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项目奖励他一万元。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奖金到账了,我要马上去买几台吸氧仪,老人们急需这个……”
郑亚苹打心底为他高兴,但还是忍不住吐槽:“之前常在我店里拿药,时不时找我薅加油费,咋不给结清了呢?”郑志会赶紧找借口开溜,留给妻子一个不高大但伟岸十足的背影。
編辑/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