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多元表征 理解乘法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素养进阶习题展评与教学建议
2023-06-30程小凤
文|程小凤 姜 莹
一、习题展评
●习题一
1.习题内容
2.能力指向
指向运算能力和模型意识素养。主要表现为能根据真实的生活情境,写出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借助“舞蹈队员排队”的情境,考查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有序观察、思考问题,并根据信息写出对应算式,感悟同一乘法算式在情境中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可以不同,丰富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学情分析
分别选取某城区小学和某乡镇完小90 名学生参加后测。本题正确率为90%,其中用加法算式表示的正确率为100%,说明学生有着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10%的学生,对于“表示()个()”出现了错误,答案为“3 个4”或“2个6”,其错误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没能从“竖着数”的角度去思考,单纯从乘法算式的意义出发,或是脱离了情境实际,随意填写。
●习题二
1.习题内容
2.能力指向
指向几何直观素养,主要表现为能根据图形特征,选择对应的加法或乘法算式,或者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图形。建立形与数的联系,考查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审题能力、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3.学情分析
本题正确率为72.2%,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典型错误:(1)23.8%的学生,一幅图只找到一个对应的乘法算式,缺失对“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的意识,解题的完整性不够;(2)4%的学生,选择了“3+4”的算式,其错误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
●习题三
1.习题内容
2.能力指向
指向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素养。主要表现为通过图形、竖线、文字、算式等多元表征,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懂得一种意义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并运用乘法意义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考查不同思维水平层次的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3.学情分析
本题共3 小题,正确率分别为96.7%,34.4%,73.3%。从画图表征、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等多种维度,考查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学生的具体解题水平等级分析如下表:
从学生解题中可以看出,处于水平1 的学生达23.3%,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理解是不到位的。这部分学生能够通过乘法意义解决简单问题,但依据算式提出问题仍存在困难。水平2 的学生占比30%,这部分学生对通过“移多补少”法灵活建构乘法模型,依然存在着困难。
二、教学建议
1.创设真实情境,积累活动经验
水平图片人数 比例水平0:完全不能理解乘法的意义。22%水平1:第(1)小题能通过画图表示出乘法算式的一种含义,第(2)小题只选对一个,能运用乘法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3)小题无法提出与乘法算式对应的问题。21 23.3%水平2:第(1)小题能通过画图表示出乘法算式的两种含义,第(2)小题①②选对,能运用乘法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3)小题能正确提出运用乘法解决的问题。27 30%水平3:第(1)小题能通过画图表示出乘法算式的两种含义,第(2)小题①②④选对,能根据数的特点进行合理转化,并用乘法算式表达。第(3)小题能正确提出运用乘法解决的问题。40 44.4%
乘法意义的本质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情境,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入手,如习题中的“排队”“购物”等情境,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情境,经历“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感受“乘法模型”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如:习题一的“排队”情境,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结合圈一圈、画一画理解:横看2 个6 相加,加法算式“6+6”也可以用“2×6”表示,竖看6 个2 相加,“2+2+2+2+2+2”可以改写为“6×2”,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通过对比,感悟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渗透乘法和加法运算的一致性。
2.运用多元表征,促进意义理解
乘法意义的构建可以通过实物情境、图形、竖线模型、文字等多种表征范式。教学中,教师可注重操作性的活动,如“数数”“摆小棒”等,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征乘法算式的含义,比如习题三的设计,就包含了图形表征、文字表征等方式。提供同一算式不同情境的模型,让学生在掌握“乘法模型”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算式表示的结果相同,但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不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进行“移多补少法”等思想方法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