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

2023-06-30

科学大观园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先驱织锦考古学

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内底上刻着的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已知“中国”二字最早的出处。但在我们今日的语境中,这并非“中国”的起点:在此之前,文明的火种早已遍布华夏大地;在此之后,中华文明更是在3000年间绵延不绝、奔流至今。

差不多一个世纪前,在时代的风云激荡中,一批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胸怀救亡图存的信念,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回望祖先曾经走过的道路,以期获得增进国人自信、重塑民族精神的力量,考古学、古人类学、地质学等学科先后在中国出现。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站上重新焕发生机的舞台。

1921年10月,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掘,中国考古学由此诞生。1929年12月,著名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了一具基本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中国古生物学就此奠基。这些新鲜事物在战乱和动荡中虽历经曲折,却仍得以落地生根、积蓄力量,最终开花结果,实现科学先驱和无数国人的夙愿。

百年以来,中国学者将现代科学与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相结合,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揭示了中国人和中华文明如何一路走来。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些研究展示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而这些特性也塑造出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特有精神标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上有另一个著名的“中国”。1995年,这件文物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印证了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区的联络交往。从西周的“何尊”到汉代的织锦,再到我们今天的笔端,“中国”一词的含义,从最初代表方位的“天下之中”,经过不断丰富和拓展,已经成为代表一个庞大共同体的符号。

回望来时的路,记得走过的路,才能走好通向未来的路。当我们不断凝视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我们才能感受到中华文明深刻的内涵和持久的力量,也才能在实现文明复兴的道路上获得不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先驱织锦考古学
循着先驱足迹 跟党走向未来
勇闯火星之登陆先驱
瑶族织锦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肿瘤预防事业的先驱
织锦古韵(七绝)
汉代织锦图案的排列方式研究
“比较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七
考古学是知识创新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