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横州市粮食安全发展策略探讨

2023-06-30莫般

食品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州市功能区粮食

莫般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是否能独立自主、国民经济是否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由此可见,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问题与政治稳定,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全局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全球化的大背景让粮食安全问题也很受关注,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加剧粮食的危机,使其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也让粮食问题成为各国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通过梳理广西横州市粮食安全中的现状,针对现状进行探析解决策略,旨在推动广西横州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顾名思义是指人们能随时随地买得到维持生命与保障健康的食品,与人民的切实利益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也与国家的存亡息息相关。任何国家想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就需要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做好粮食安全的发展工作。对此,文章通过深入广西横州市粮食生产的现状进行探析,旨在能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助力广西横州市粮食安全的发展。

1.广西横州市多地农村粮食生产功能区现状

1.1农业结构调整与播种面积减少

广西横州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受到了市场与资源的双重制约,农作物结构调整,减少了稻谷等粮食的播种面积,增加了诸多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作物。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横州市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呈现出持续下降和产量减少的特征。尤其是粮食市场化改革,当地的村民只想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不断调整传统农业种植结构,使传统的农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有关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等播种面积大力增多,直接加剧了粮食安全的问题。

1.2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现阶段,农村土地出现了诸多撂荒现象,究其原因是受到劳动力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让诸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数为老人、小孩、妇女等人,直接导致了劳动力的不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结构逐年递减。由于劳动力不足,留守的劳动力多精力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又过大,导致耕地种植的质量直线下滑,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1.3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粮食的生产,中央一号文件也屡次提到有关农业的政策,通过采用农业减税、免税、加大粮食补贴、发展多功能等惠农措施,以此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由于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农田自动化管理成本的提高,直接压缩了农民种植与销售粮食的利益空间,而补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严重伤害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农民认为种粮食平均亩产利润收入比其他经济作物收入低。久而久之,农民开始将种粮食土地转变为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旨在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了粮食生产的不足,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

2.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控力度

2.1加大宣傳,落实粮食生产功能

要想更好地解决广西横州市粮食生产出现的“非粮化”问题,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提高社会与国民对粮食生产安全性的认识,借此来提高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确保粮食能实现稳定发展。首先,要大力宣传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作用,强调功能区不能种植其他农作物。通过信息化手段,在广西横州市农业信息官网上设立相关的科普栏目,做好宣传报告的相关活动,加强经验交流,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做法等能普及到非功能区,促使粮食稳定生产。还要指导与督促各地建立有关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的内容和管护主体,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重点落实维修资金,对路段、水渠、泵站、电网等进行及时维护,确保基础设施完好运作,保障功能区能长久发挥作用。通过加强宣传引导的形式,尊重农民及生产主体的意愿,使其参与到种粮的热潮中。

其次,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对农田“非粮化”的耕地实施跟踪、调查及反馈,依据其收获的实际情况,给予农民合理的处置期,避免以往过程中的“一拔了之”的态度。正确地处理好粮食整治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还可以通过采取激励政策,坚持以政策引导,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政策给予农民一定的补贴,如粮油规模种植补贴、贷款补贴、订单良种奖励、政策性保险等,以此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要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让农民积极参与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建设及规划中,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率,从而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2.2强化功能区的管理与维护

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与提标需要加大管理与建成后的维护费用,落实专项资金,借助明确的使用规范让管护责任能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管理维护工作。一是要在建设中做到严管质量、进度有序,严把项目质量关,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让粮食生产功能区能朝着方便化与成效化方向发展。二是落实粮食生产功能的管理、责任与人员。同时,功能区的基础设备、配套设施等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审批维修费和维修,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能生产更多高质量的粮食。

其次,要强化资源的整合投入。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是政府为了保证民生与社会稳定的迫切需求,利用多渠道与多元化整合资源的方式。一是上级部门领导需要充分考虑到地方财政的有限性,在广西横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中,给予粮食生产上充分的资金倾斜。二是整合农业的综合开发。对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中低产农田等进行一一改造,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提标实施改造。依据功能区的实际生产需求,结合横州功能区建设的目标,打破原有的体系,在农业部门资金基础上,实现对多部门资金的高度整合,如科技创新、扶贫资金等,针对未全面完善的功能区进行集中提标,打造出一批高质量、机械化、高产能的规范化生产经营功能区。三是需要积极地调动农村的农户、规模主体及社会力量能参与到功能区的建设中,并加大金融信贷等部门对农业的支持,降低资金信贷的门槛,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

最后,需要不断健全监管与检测体系,达到追根溯源的效果。具体而言,是在进行建构粮食生产功能区,强化对功能区的监管体系,如利用遥感技术、地理定位系统、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建立起动态化的监测体系,并通过构建粮食全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对产品的入库管理、档案记录、产品检测、合格证等,从而为粮食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全程可追溯,更好地保障粮食食品质量的安全。

3.粮食安全发展策略

3.1建设现代化农业,提高粮食生产质量

粮食安全直接关系民生与国家的存亡,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观念,将粮食生产作为具有大好前景的事业。首先,需要创新制度,支持粮食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在实践中优化传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探索出全新的土地流转形式,通过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功能,实现对土地的新型规模管理与经营,使耕地集中到粮食领域的龙头企业与种植能手中。同时,还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对粮食品种培育力度、支持力度,借助高精尖的技术,提高粮食加工产品的质量。还可以鼓励企业与农户携手合作,共同签约粮食订单,通过研发、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有效地规避市场中出现的风险,实现粮食产品附加值的增长。

其次,要增强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的生产水平,实现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借助科技力量推动农业关键技术创新,进行科研攻关,如对新品种进行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新品种的培育,促使粮食品种的扩繁能力、生长能力不断增强,让粮食能在高质量的品种培育、高效培养模式、农业资源的利用等层面取得新突破,形成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粮食品种。

最后,要增强对农户的粮食补贴和奖励政策,以此来提高农户种粮的生产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解决劳动力不断减少的问题,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及购买农机的补贴。在已有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对农户的补贴规模,并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相关政策,让粮食的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还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通过建立农作物风险规避、补偿机制、灾后恢复机制等,确保粮食基金政策安全。通过这些政策,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减少撂荒现象的产生,鼓励与引导更多青壮年劳动力留下来,提高粮食的安全生产质量。

3.2建设高质量产业带,带动粮食产业发展

建设粮食安全的产业带,需要将重点放在高质量和一体化上,完善国家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借助粮食生产功能区与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让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管理,不断提高粮食的生产水平。首先,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对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并不断提升高标准的农田建设,培育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优化粮食的生产布局与种植的结构,让粮食资源能转化成优势产业,实现粮食安全与数量、质量、结构及产业等安全相对接。

其次,是打造粮食品牌。通过在发展中推动粮食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协调发展,并实现粮食的优产、优购、优储、优加及优销等系列联动形式,让粮食产品朝着规模化经营发展,打造出良好的品牌效应,实现对粮食产品的培优,提升品质及打造平台,建设出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此外,还要建设现代化的粮食产业体系,让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促使高层次与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3.3强化粮食生产技术,建设高质量推广队伍

一直以来,人才都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培育足够多的农业型人才,才能确保农业的后续发展具有充足的动力。首先,要正确认识到人才建设对广西横州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定期的视察与考核,将优秀的农业人才引进到农业部门中,以此来补足人才的短板,全方位地夯实三农的基础,培育出新型的农业科技人才。其次,要加大力度与高校进行合作。如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资金的投入,开创粮食科研项目,并通过举办高校人才与职业农民的交流会,提高农业创新和农民的职业素养。号召高校培养农业定向生,实现专业对口人才的培育,并引导大学生进入粮食种植、企业生产一线参与实践,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粮食生产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经验,了解更多农业知识,促使其热爱农业,使其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业人才。

3.4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国土地虽然辽阔,但耕地面积较少,加上人口众多,造成人均耕地面积过少,而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也会直接造成耕地退化、沙化等,致使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减。对此,要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地運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首先,要健全土地保养制度,不断改善土壤结构。要在广西横州市粮食生产区内提倡与动员农民发展冬种绿肥作物,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提高肥力,使无机肥与有机肥实现良好融合,更好地增加土地的有机质含量,促使土地提高自身的培育、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改造低产田,提高复种的次数。充分利用本地的大型猪、牛、鸡场的粪便等资源作为肥料,不断改善粮食生产区土壤的结构。

其次,要采用耕地轮作、用养结合的形式。为了能更好地增加粮食的产量,农户会增加粮食的种植期,导致农田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况,过度耕作导致农田出现地力下降、质量退化、有毒物质倍增等。因此,很有必要采取耕地轮作措施,用养结合,不断地改善粮食生产区的土壤结构,保护地力,确保粮食的高质量生产。

结语

综上所述,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对经济建设还是社会稳定,都有着诸多的影响。有鉴于此,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目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并积极地采取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方能保障广西横州市的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州市功能区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书画展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我的粮食梦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基于TOPSIS的新疆15个地州市碳排放经济效率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