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收信人
2023-06-30闫岩
闫岩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农大师生备受鼓舞。校园中,随即掀起了一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
“科技小院”展
步入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二楼展厅前方正中赫然矗立着一面红色主题墙,“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的回信”展卷其上,回信旁边书有“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醒目大字,“科技小院专题展览”从这里开始顺序展开……
“科技小院”牌匾的照片被制作成了展板背景,虽然色彩作了淡化,但牌匾上斑驳的印记仍清晰可见,“科技小院”四个字的风格也充满了年代感。细读介绍文字可知:早在2009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带着团队师生走出校園,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河北曲周的田间地头,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地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于是便有了第一个科技小院——曲周白寨科技小院。
继续往后看,许多照片生动呈现了同学和农民在一起的场景:一起在田间挥汗如雨,围坐一桌共享农家饭,一起拍“全家福”,共庆丰收……与这些照片并列的是村民为表达感谢和认可向农大师生赠送的礼物,这些礼物有亲手书写的感谢信、真诚而热情的拥抱,还有——“科技小院”的名字。农民说:“你们把科技带到我们农家小院,不如就叫‘科技小院。”
纵观琳琅满目有关科技小院的数据可知,现如今,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牵头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累计引领全国建立1048家科技小院,从1.0版的精准帮扶模式,发展至2.0版的产业扶贫模式,再升级为3.0版的乡村振兴模式。10多年来,先后有800余名校内外导师和1500多名研究生参与到科技小院的建设和运行中,制定技术规程113套,创新单项技术284项,田间观摩辐射8万余人,累计线下培训农民20余万人。
在刻画着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一步步足迹的展板前,一本本薄厚不一的“科技小院工作日志”高高垒起,这是扎根科技小院的同学记录的在小院中每一天工作、学习的情况。随手翻看几页,其中的文字清新、简洁,又碰撞得很生动:乡土味的笔触书写着农民提出的问题、自己遇到的疑惑,严谨的科学语言又凝结着每天的收获和思考。安静的氛围之中,几名翻看日志的师生正沉浸其中,他们或用手机拍照记录,或凑近品读、交流低语,表情、动作中难掩赞许与振奋。
思政大课讲
5月5日晚,中国农业大学与浙江大学两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政课教学,课上两校同学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我们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所有农大青年一道,切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使命!”正在四川省青神县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进行岗位实践的硕士研究生崔凯铖分享了其深入参与农村区域调研实践,服务乡村基层治理的心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他深刻地感觉到,正是深入乡土的过程让他对“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农大,像这样的“大思政”课不止一堂:资环学院与农学院“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主题团课,植物保护学院“生逢伟大时代,勇当强农先锋——全国植保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理学院“共学回信精神,共话青年担当”的暖亭行动……科技小院的同学在这些“大思政”课堂上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践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分享他们饮田间露水,晒地头骄阳,播种希望种子,奋战抢收农忙的鲜活故事。“我们‘自找苦吃,是为了让未来的农民少受苦,我们志在乡村,是因为我们深知振兴路远。未来乡村大有可为,未来农大人必有作为。”学子们如是说。
“你问我答”
“新时代如何在服务‘三农中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
“科技小院的培养模式有何特点?”
“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小院师生如何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如何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的丰富内涵?青年人如何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
……
随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不断深入,农大借助一直以来坚持开展的“你问我答”活动形式,组织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为青年答疑解惑。校领导干部带头研究、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解答师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困惑,推动师生学深悟透。
第一时间学、一体贯通学、联系实际学,一系列学习活动逐步将总书记回信字里行间的殷殷期待,化成了农大师生“我们都是收信人”的责任担当:守知农爱农初心,担强农兴农使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刻准备着。请党放心,强农有我!
责任编辑:马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