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的宁德和时代
2023-06-30孙锋
孙锋
破世界动力电池保有纪录、破续航纪录、破上市速度纪录、破募资纪录、破创业板市值纪录……比世界上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成功,曾毓群创造了太多前无古人的輝煌,大概率也少有来者。他理应得到更多的掌声。但遗憾的是,大家关注最多的还是他福布斯的排行、他的个人资产、他爱赌的那一面。
这些标签当然很重要,却不是曾毓群身上最动人的东西。他最动人的是一段故事:小曾毓群还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岚口村里拔草、锄地。他的父亲看他双手磨出一巴掌水泡,就问他是想读书还是想种地?他回答说想读书。
那个年代能走出大山,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被拐,一个是读书。小曾毓群回答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故事的动人之处也恰在这时开始。
读“死”书方面,1985年,他以第一名成绩从宁德一中毕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并在日后一直读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读“活”书方面,他作为门外汉解决了新科专业人士没有解决的氟利昂清洗剂问题,解决了20多家专业机构和公司没有解决的电池鼓包问题。
前者已经可以让他成为少数人中的少数人;后者最终让他成就了宁德时代,成了“宁王”。
当我们谈论作为“宁王”的曾毓群时,不仅要看到他的成功有多么惊人,还要看到他曾经有多么的微不足道。而这个过程才是商业、天赋、贵人、努力共同作用,改变人生的迷人之处——我们曾经和他一样面临过同样的选择,读着同样的书,吃着同样的饭,但结果就像光打到了三棱镜上。
跟着我们的讲述,不妨带入一下我们自己。当我们成为曾毓群,我们会如何选择,能否百战成王?而真实的曾毓群,为何能从一个山里娃,43岁成“王”,50岁坐拥万亿产业,进而“控制”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上篇 人生从负极开始
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就像手机里的电池图标,从底部的负极慢慢积累能量,达到巅峰的正极,释放自己的能量场。
更重要的是附加题
曾毓群小时候考试,经常会遇到附加题。他对于正常的100分不是很看重,但非常在意附加题能不能做出来。他觉得,只有附加题都做对了,才能发挥自己能力,展现自己水平。
1989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毕业后,曾毓群开始了“远航”。第一站,是去家门口的一家国企上班。3个月后,他辞掉工作,去了东莞。
改革春风吹醒了他们这一代。曾毓群又迥异于同时“苏醒”的其他未来企业家,去辞职创业。他选择从国企跳到日企,赚更多的工资。
宁德属于福建的“老少边岛穷”,他的家乡飞鸾镇岚口村属于宁德的“老少边岛穷”。直到他人生的17岁起,才在上海只见过4年“世面”。
大二时参加一次活动,他见到了台上很多在各个领域均有所建树的校友、学长侃侃而谈,这让刚从宁德小城步入上海没多久的曾毓群深感震撼。但指望2年后的曾毓群有多么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无异于给刚出生的婴儿一部智能手机。敢脱离体制,投身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曾毓群已经是鹤立鸡群。
新科磁电厂的主业是做硬盘读写磁头,曾毓群的岗位是技术工程师。巨大的领域跨越似乎并不妨碍他发光发热,同时他也迎来了自己步入社会重要的一道附加题。
90年代初,氟利昂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遭到全球抵制。新科的主要客户之一IBM,要求新科停止使用氟利昂清洗剂,改为去离子水洗剂,否则就要在新科产品上贴上“本产品使用了破坏臭氧层的清洗剂”的特殊标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新科品牌和社会形象。
本来在新科,这个事情是由另一个名叫Cleanness(清洁)的部门负责,日企的工作风格让他们墨守成规,他们并不主动。曾毓群觉得自己公司的产品如果被贴上特殊标签的话,肯定也会影响自己,便主动请缨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边要完成本职工作,一边还要研究解决这个困扰全球的业界技术难题。能够挺过去并解决了,就是机遇,否则就是问题。
站在2023年的曾毓群,回望90年代初的自己,要多么庆幸自己答对了这道给自己出的附加题。从那以后,全公司的磁头清洗,就摆脱了氟利昂,全部改为去离子水。曾毓群也被提拔,接管了Cleanness部门。
10年后,他又做了一道关乎他日后成王与否的附加题。只不过这次,他完全属于被动。
1999年,陈棠华、张毓捷、曾毓群,受中国香港新科的联合创始人梁少康邀请(请注意其他三人),成立了ATL公司。ATL的全名是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中文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香港,但实际生产在东莞白马,专做电池业务。
ATL完全是先有概念,再有团队,更没有技术和产品的公司。梁少康出概念和钱,陈棠华、张毓捷、曾毓群3个不懂电池技术的人,负责成立公司和做电池产品。
弥补一窍不通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不管是技术还是人才。人才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决的,所以只能从买技术上下手。当时,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是聚合物锂电池。这个技术专利属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专利的购买费用是100万美元,约等于ATL全部资金的40%。
但该花还是要花。四人一致同意,“买!”
没想到,花大价钱买来的专利有一个重大缺陷。按照该技术做出来的电池,充放电几次,就会出现鼓包问题。他们联系贝尔实验室,对方的人双手一摊,说这个问题他们也无法解决。并且全球已经有二十多家知名企业,都买了这个专利,但是谁也没能解决充电鼓包的问题。
其他二十多家的钱可以打水漂,而对于初创的ALT,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无疑是灭顶之灾。
陈棠华是化学博士,对材料科学很熟悉;张毓捷是电机博士,对电力系统很熟悉;而曾毓群的专业是船舶工程,他只能打下手,起到凝聚团队的作用。3个门外汉实在走投无路,就在原本就狭小的ATL厂房里逼仄的楼梯间不断做实验。他们从100多页电解液手册中发现,聚合物锂电池最被业内诟病的地方是沸点很低,85℃就到上限了,而在购买自贝尔实验室的配方中,有些物质的沸点能到93℃。电池膨胀问题可能就来自那些高沸点的物质。
成了。只用了2个星期,试过几十种材料,他们不可思议地解决了贝尔实验室和其他二十多家专业企业都没有解决的难题。
我们总对小喽啰挑战绝顶高手的戏码感兴趣。如果这个小喽啰是我们自己,前面已经倒下了20多个武林高手,我们还有没有信心和勇气,捡起身边的树枝继续?
3个贵人
我们并不否认在人生必答题上,每个人都要有做满分的心态。曾毓群从日企普通技术人员,一路做到中国人能做到的最高职位,本身就说明了他在必答题方面的投入和成绩。
关注曾毓群在必答题和附加题上成长的,不只日后必将浩荡的世界动力电池历史,还有3个人。
1994年,曾毓群迎来了一位新的顶头上司,就是张毓捷。这位名字同样带“毓”字的山东人,美国圣母大学博士毕业,曾在福特和IBM工作。到东莞新科之后,他就任总监职位,后来又升为总裁级。
张毓捷曾自称,是一个又“懒”但又想“赢”的人。所以比他小25岁,新科那个敢自我挑战的曾毓群,就入了他的法眼。
1年后,曾毓群又迎来了人生另一位“师父”,张毓捷的大学同学陈棠华。
陈棠华到新科之后,成为曾毓群的顶头上司。与张毓捷的洒脱性格不同,陈棠华更缜密,更勤勉。用张毓捷的话来说:陈棠华严于律己,是制度的建立者。而他自己活得自在,是制度的破壞者。
曾毓群就穿梭在两位风格迥异,而又知识渊博、人脉广泛的师父跟前,不断积累自己的能量值。
陈棠华对曾毓群高度认可。除了在工作方面对曾毓群大力指导以外,他还安排曾毓群去美国考察,并推动曾毓群去华南理工大学读在职硕士。1999年,他又大力提拔年仅31岁的曾毓群为总监,让他成为了新科历史上最年轻,也是公司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总监。
推动曾毓群去华南理工大学读在职硕士,可以说是曾毓群人生和日后的宁德时代发展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同年,他经陈棠华推荐,认识了第三个“贵人”:陈立泉。
1999年,陈立泉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员。ATL还没成立时,陈棠华就邀请陈立泉参加ATL成立的论证会,并在ATL做电池试验的时候,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改进方案。
陈棠华对陈立泉的水平有深刻认知,请陈立泉为ATL公司培养2名博士。那时候,中科院物理所还没有过招收在职博士的先例,但是在陈棠华的大力推动下,中科院和物理所最终都同意了这一要求。
虽然是开放了这个口子,但是入读博士的考试并没有放松要求。在陈棠华推荐的2位候选人中,只有一位通过了考试,就是刚拿到硕士文凭的曾毓群。
也正是在他录取的那一年,陈立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很多人唏嘘曾毓群的爆棚运气,遇到了人生至关重要的3个贵人,但很少有人了解,或者刻意忽略他背后的努力和坚强。有些人如同是ATL制造的消费电子电池,“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而还有些人则是充电2小时,通话5秒钟。
人自贵而贵人。
赌徒?
张毓捷爱搓麻将,60岁生日的时候,友人送他一幅字“赌性坚强”。张毓捷偷着把它挂到了自己办公室。
“我的徒弟,也就是现任董事长,看到这4个字爱不释手,竟趁我不在时,把书法搬到他的办公室。我跟他说,这是我的生日礼物,有纪念价值,不能送你。”曾毓群对他说:“师父,我觉得我比你有资格拥有这4个字!”
张毓捷想了想,仍然觉得不合适,于是请人另写了一幅字送给这位爱徒,换了回来。那幅字是——
“赌性更坚强”。
闽商的标签一直是“爱拼才会赢”。曾毓群解释说:“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于是绝大多数人把这句话当成了圭臬,忽略了这5个字中更关键的3个字:“更坚强”。
喜欢做附加题本身就是赌,但能做出来,并做得漂亮,除了天赋,还有坚强。于是才有了他早期人生重要的两次附加题。
2007年,随着手机产业的繁荣,三星、OPPO、华为等,都大量采购ATL的消费电子电池。彼时的ATL消费电子电池比今天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做得更大。原来在东莞的两个厂已经不够用,急需扩大规模。
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招商引资,但宁德市早在2004年就跟ATL做了初步接触,并筹备了4年。曾毓群力主在宁德设厂。
投资宁德的决定,尽管得到陈棠华总裁、张毓捷副董事长的一致同意,在公司董事会仍然受到了强力阻碍,日本总部并不同意去宁德设厂。
曾毓群更坚强。他不仅不改初衷,还动员宁德籍的员工不去宁德设厂就集体辞职。
最终,总部只得同意。2008年3月,ATL在宁德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宁德市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直接改变了整个宁德的产业、经济和城市格局。
我们再回到“赌性更坚强”的“赌性”上面,来分析曾毓群力主去宁德设厂这件事情。
2002年,解决电池鼓包问题后的两年半,ATL首次实现了单月盈利,产品跻身全球顶尖的水平。为了快速发展,创始团队大幅出让股权,成为了公司的小股东,引入了汉鼎亚太、凯雷投资、英国3i集团等3 700多万美元风投。2004年,ATL打入苹果的供应链,为苹果公司新推出的颠覆性产品iPod,提供1 800万颗电池,一时风头无两。
但早先被ATL攻克的技术,其他企业也都逐渐掌握。相比老牌的电池厂商,ATL没有规模优势,原先的技术优势被追平后,竞争力消失。2005年,ATL的重要投资人凯雷资本着手退出。其他两家投资人,也跟着撤资。
陈棠华、曾毓群等人又没有那么多钱回购股权,只好到处找其他投资人接手。最后,东京电气化学公司出资1亿美元收购了ATL。
陈棠华、张毓捷、曾毓群等人,在一手创办的ATL失去了控制权。
能在宁德办厂则不同。2004年12月,时任蕉城区政协主席的钟家尧带队到ATL招商引资,他原是飞鸾镇的镇长。面对家乡来客,曾毓群召集了ATL的全部宁德员工,并且还专门邀了自己的父亲曾庆长,宴请钟家尧一行。
宁德是曾毓群的根据地。政府对ATL的认可,让他有更多转换空间。宁德新能源工厂的投资规模巨大,是整个ATL的未来所系。如果新工厂放在宁德,他们就有了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可能。同时,在总部面前就有了足够的话事权。
从某种角度讲,“更坚强”地力主在宁德设厂,曾毓群赌的是ATL的未来和控制权。
下篇 由正极至广大
曾毓群悄悄地把办公室的“赌性更坚强”,换成了“溥博渊泉”。他的身份也从负极的溥博输入,转换为渊泉式地从正极不断输出。动力电池的世界格局也在转换中,东方既白。
800页的独立攻略
2008年,曾毓群40岁了。他要想成为“宁王”,还有10年时间需要磨砺。第一关,就是如何从ATL独立出来。
张毓捷认为,消費品电池虽然不错,但经过几年发展成长的斜率太平;而如果改到动力电池赛道,成长斜率可能是消费品电池的3倍以上。他主张在宁德建消费品电池厂的同时,也要专门设立动力电池研发部,发力动力电池。于是,就在成立宁德新能源的2008年,ATL内部设立了专门的动力电池研发部,开始研发动力电池。
时代和命运原来是两节并联的电池,只有它们串联在一起,才会迸发加倍的能量。
基于对未来的产业布局,和对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经济增长中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考虑,国家对动力电池与消费品电池,是否为内资和外资,提出了不同的准入门槛和补贴政策。2011年,在张毓捷的主导下,ATL内部的动力电池研发部独立出来,组建为新的“宁德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CATL),简称“宁德时代”。
这家独立的公司,在股权结构上,由张毓捷、曾毓群等人全面主导,曾毓群出任董事长。日资背景的ATL,只是以“宁德新能源”的名义,占有宁德时代股权的15%。
曾毓群终于迈出了他成王的第一步。
这一年,他43岁。在他1岁那年,飞鸾镇的山风还吹不到他襁褓中的时候,距离宁德不远的深圳,有个人创立了另一家举世闻名的企业。
这个人叫任正非,那年他创办华为,恰好也是43岁。
第一步他走出来了。第二步,那就是要保证他能在独立中活下来。
2012年,宝马想要推出一款名为“之诺1E”的电动车,只计划装配几百辆车。由于此前宝马的其他系列电动车与韩国三星和德国博世都合作过,未能满意,所以想寻找新的供应商。于是宝马就拐弯抹角地找到了刚刚从ATL动力电池研发部转型而来的宁德时代。
区区几百辆车的预算,曾毓群却把它看成了关乎自己和宁德时代前途的大机会。
当时,宝马提供了800多页德文版的电池生产标准文档,并且派出工程师驻扎到宁德时代,共同开发这款新的电池。而曾毓群建立了当时全亚洲最大的测试中心,投入了几乎全部的人力与资源,专攻宝马项目。
他提出,虽然宁德时代是一家刚起步的公司,但是客户是世界级的,拥有世界级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他们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是世界级的标准。所以,宁德时代也必须以世界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他要带头吃透这些文件,将其消化,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到时候宁德时代对动力电池的理解和技术水平,就上升到了国际顶级的标准。
事实证明,这一步他又“赌”而且“坚强”对了。“成为宝马供应商”“开发了令宝马满意的电池”这两点,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动力汽车市场上,都可以称之为金字招牌。
2015年3月,工信部又给宁德时代带来了助攻,当月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这份文件被业内称为“动力电池白名单”。新能源车要想获得补贴,必须使用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所生产的电池,在这份白名单上,清一色都是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接连拿下了宇通、吉利、上汽、金龙、长安等汽车厂商的大单子。当年,宁德时代电池的出货量,就超过了韩国的三星和LG两位国际巨头,一举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重要玩家。
成王
新王登基,旧王主动让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当时的动力电池市场,一直存在多种技术流派,比较主流的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材料。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企业,大部分选择了更廉价的磷酸铁锂,但曾毓群偏偏看中了成本高,但续航能力更强的三元锂。
1995年依靠生产镍镉电池起家,在2003年比亚迪就成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2016年,比亚迪以7.1GWh的销量稳居国内动力电池榜首,高于宁德时代的6.8GWh。
比亚迪才是那个时代的“电池王”。
2023年,全球瞩目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92岁的沃伦·巴菲特告诫投资者,“机会往往来自其他人做蠢事”。
巴菲特一向看好比亚迪。而在2016年9月,比亚迪销量稳居国内动力电池榜首的时候,董事长王传福却做了一件至今需要商榷的事:他信誓旦旦地宣称要“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及,“比亚迪的电池暂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既然比亚迪不对外供货,那么除了比亚迪之外的其他车企,自然都得有求于宁德时代。到了2017年,宁德时代则以12.0GWh的动力电池销量成为全球第一,反超比亚迪的7.2GWh。
比亚迪的拿手好戏是磷酸铁锂,这种电池的好处是循环寿命高、不易自燃、成本低,缺点是不耐寒冷、能量密度低。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好处是比磷酸铁锂更耐低温,能量密度高,但缺点是寿命和安全性都不如磷酸铁锂,成本上差了一些。
二者差距很难一时间拉开,宁德时代更大的反超优势却“从天上掉了下来”。
2017年,国内开始鼓励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时间更长的车型,正式把能量密度调整系数引入到补贴计算公式里。120wh/kg的能量密度就可以拿到最高1.1的补贴系数,到2018年,能量密度的最高补贴标准提升至160wh/kg,补贴系数也随之提高至1.2。
以400km续航的车为例,当时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120~140wh/kg之间,补贴达到了5.5万元,毫无疑问这个政策开始让大家追求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天生短板的磷酸铁锂电池根本达不到要求,瞬间就被判了个死缓。之前一直着重研发磷酸铁锂的比亚迪,也不得不将自家旗下的车换成三元锂电池。随着宁德时代与大部分的车企展开合作,到了2018年,宁德时代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池供应商,超过了松下和比亚迪。
2017年,宁德时代营收达近200亿元,净利润高达42.88亿元。11月,公司向创业板提交了上市申请书。2018年6月,宁德时代以前所未有的过会速度,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天,公司就以786亿元市值,一跃成为创业板市值第二大股票,并一路上涨到最高市值1.6万亿元。
50岁的曾毓群,登上了动力电池世界的铁王座。
坐江山比打江山更难
客观地说,宁德时代的成长与暴发,一半是靠个人和一群人的努力,一半是遇到了政策与时代的红利。
当这种红利逐渐退散,宁德时代如何继续坐稳自己的铁王座?
在动力电池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曾毓群曾经给员工群发题为《猪真的会飞吗?当台风走了,猪的下场是什么?》的邮件,警告大家要居安思危。2019年6月,行业的这场“台风”果然离去。工信部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针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设立的“白名单”正式取消。没有“保护”后,三星、LG等外资企业纷纷入场,世界巨头云集中国。
曾毓群在2021年4月,出席了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建校125周年活动。席间,红杉资本的校友问他了一个电池技术路线的问题。曾毓群很坦诚,他说宁德时代不能偏科,全部产业链都要做。宁德时代未来的业务将会聚焦于三大市场,以可再生能源和储能、动力电池为核心,逐渐覆盖无人矿山、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等以电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应用场景。
2022年年初,曾毓群手持巧克力并发问“来一块”的图片刷屏汽车界,这是宁德时代进军换电领域的海报。换电品牌“时代电服”和“巧克力”换电概念同步发布。曾毓群罕见为宁德时代代言,而手握基本所有车企电池订单的宁德时代,也成了统一换电标准的最合适选择。
实际上,曾毓群瞄准的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痛点,希望像统一手机充电器一样统一新能源汽车电池。
2022年12月20日,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在重庆举行合资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时代长安。同日,宁德时代还与阿维塔科技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先进电池技术为基础,打造业内领先的电池供应体系。
12月14日,宁德时代一天之内与华为、奇瑞两大巨头达成重要合作。其中與奇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与奇瑞集团将在产品、商务、市场推广、商业信息资源等领域展开全方面的合作。此前,宁德时代已大举入股奇瑞控股,成为其第七大股东。
据统计,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至少投资了阿维塔、极氪、哪吒、爱驰、拜腾、赛里斯等7家车企,正在形成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曾毓群为了巩固宁德时代的王者之位,不断与车企进行深度捆绑。
在小的方面,他极其关注客户的问题,特别是尖端技术问题。
宁德时代的大客户,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一直问他,有没有更便宜的锂电池?曾毓群说:“埃隆(即马斯克)整天都在谈论成本问题,我告诉他,我一定会有解决方案。”
他半辈子都是在解决问题。即便是在深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年报显示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对比2019年不降反升,高达357亿元。据专业报告揭示,中国锂电行业拥有博士学位的研究者,有近一半被他收入麾下。
在宁德时代《2022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中,曾毓群不无感慨地总结,宁德时代研发总投入超15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研发人员16 322人,其中硕博人数超过3 000人。在服务超过700万辆车的广泛实践中,宁德时代形成了以强大算力、先进算法、海量数据为基础,研发测试和实车反馈互相印证的研发闭环,建立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研发链条。其中,宁德时代发布的麒麟电池,采用第三代CTP技术,再次突破电池集成度瓶颈,轻松实现整车续航超1 000公里。
轻松吗?
天下苦宁王久矣
并不轻松。
在赚钱这件事上,“宁王”倒是没有让他的投资者失望。
2023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入账890亿元,一个季度赚的钱抵得上吉利、长安、长城大半年的营收,净利润98亿元,比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赚得多,成为全球电动车行业里的新晋“印钞机”。
真相还不止这些。一季度,宁德时代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同比增长了近40%,相比之下,它头部供应商们的应收账款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这意味着它能“免费”从上游拿到更便宜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获得更长的付款周期。以至于做正极的长远锂科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9.7%,做电解液的天赐材料提前预告今年净利润腰斩,石墨化龙头尚太科技关停了运营近15年的生产基地,磷酸铁锂正极供应商德方纳米毛利率跌至0.01%。
天下苦宁王久矣!
2022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毫不客气地说:“电池厂商把所有利润拿走了,广汽一直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坐在台下的曾毓群没有露出一点点微表情。
供需结构失衡,是动力电池行业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蔚来汽车的李斌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因为这个问题而对宁德时代公开表示不满,甚至发飙。
在这方面,曾毓群显露出了他与福耀曹德旺、美团王兴、安踏丁世忠等闽商一样,霸气而又决绝的那一面。
曾毓群沈南鹏曾经开玩笑地问,蔚来、理想、小鹏他们如果想要电池,该怎么办,是需要跟你喝比较多的酒,还是需要多去几次宁德办公室?
曾毓群毫不掩饰地回答:“你付钱把生产线包下来,我就给你做了……或者谈一个长期的合作,你承诺产量波动在正负15%之内,大家就没事……没有钱的承诺是不认真的。”
这等于说,宁德时代不承担多造电池可能卖不出去的风险,所有风险由造车企业承担。
从本质上看,曾毓群的宁德时代和任正非的华为有很大的不同。宁德时代更像一个巨无霸的制造企业,它通过先期的技术垄断,网络上下游企业,建立了以“微笑曲线”为标准的全产业链格局。
短时间之内,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附加题。作答者,也只有曾毓群自己。不过,我们俨然从宁德时代6年左右的成长中,寻找到了他一条基本的解题思路——
不把下游企业风险揽到自己身上是核心一条。所以他始终坚持以低风险为导向的扩张手段。宁德时代给车企供货,车企需要包生产线,掏钱把生产线买下来,而且不是买一年,是签5年甚至10年的产能合同。通过加强产业链合作及协同,取得规模效应,降低制造的边界成本,极大稀释了企业产能扩张风险。
自建全产业链。2017年以来,除了下游投资,宁德时代还对外投资超40家企业,每年平均超过10家。涉及上游原材料、半导体芯片、出行共享、自动驾驶甚至保险金融等领域。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宁德时代希望在国内甚至国外形成自己可以掌控的上下游布局。
技术迭代。三元锂电池赌对了现在,但不一定能赌对未来。所以曾毓群“三元和铁锂全产业链都做”。同时还布局尖端技术,继发布与锂离子电池相互兼容互补的“钠离子电池”后,近期又发布了凝聚态电池——这正是他与导师陈立泉的新的研究方向。
建国际化供应链远交近攻。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保护主义贸易形式,曾毓群在德国建了当地最大的电池厂,并在全球寻求锂矿、新能源汽车品牌等上下游标的。
令狐,沖
曾毓群平时爱读书,尤其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他不爱郭靖、杨过等大侠,独爱令狐冲。
《笑傲江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那里有天下第一,有蝇营狗苟,有恩怨情仇,也有寻常人的儿女情长。令狐冲胸无大志、只想混得一世逍遥,把责任和担当抛之脑后。却在几大前辈的栽培下,他逐渐找到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完成了自己的侠之大义。
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和天下其他武功也不合群,什么破剑式、破刀式、平沙落雁式……讲究的是“破”。他不去构建什么宏大的招数法门,而从问题核心出发,“破解”所有看到的招式。
2023年上海车展,从理想汽车馆到达宁德时代馆,需要穿过室内广场,乘坐扶梯,距离并不近。因活动行程太满,曾毓群走得很快。原本他与理想董事长李想等十余人同行,但在经过一个闸机口时,检票出现问题,曾毓群只能先行离开。
快走约10分钟,曾毓群便回到宁德时代展台。他有时“被逼”着不合群。
在与沈南鹏的对话中,他曾经预测,到2030年,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做得好的话,可能占到50%~60%的市场份额,做得不好也有可能公司都不存在了。
按照现在电动汽车行业每年大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速,结合百分之五六十的市占率测算,2030年前后,宁德时代将是一家年营收几万亿元的超级企业,把现在的华为、阿里、京东等都远远甩在后面,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一骑绝尘的第一名。
当然,前提是宁德时代没有发生“公司都不存在了”那种风险。
陈棠华离开了,接着张毓捷也离开了。中国的动力电池行业也在离开和接棒中,完成了一次次充能和释能。如何才能保持“不败”。
只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