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但求此生问无愧》
2023-06-29孟宏儒
◇孟宏儒
2023 年元旦刚过,张清同志便把他编著出版的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新作——《但求此生问无愧》送到了我的门上。令我深感抱歉、许久难安的是:由于疫情的关系,今已年逾八旬,身上还患有数种慢病的我,一个多月了都未敢出门,所以,张清同志来送书,我竟未能亲自面见其本人,有失礼义,权当自责!
一
连日来,我一面遵照医嘱服药养神,一面也心不由己地开始翻阅张清同志的新作《但求此生问无愧》。应该说,张清此人我并不生疏。记忆中,1975 年10 月,市委为贯彻之前全国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迅速抽调市直机关和厂矿企业1500 余名干部组成工作团分赴市郊农村各社、队,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当时,作为市教育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被市委文教部部长胡之江(系进驻阳泉市郊区义井公社工作团团长)点名,跟随他下乡,担任工作团办公室秘书,负责各类文稿的起草和材料的汇总等,历时一年左右。这样一来,全乡15 个村(当时叫生产大队)的书记、村长,便混得很熟,他们的声音笑貌、个性特点,以及所属各村的基本情况,毫不夸张地说,我都了然于胸。特别是张清本人,我知道他是1968 年7月榆次农校毕业的返乡青年,由于他为人忠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又做人低调,好学上进,有广泛认同的群众基础和村里老干部们的一致推荐,所以,返乡不几年,就很快入党,并先后担任了村党支部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年仅24岁便挑起了义东沟村这个拥有3300口农业人口的大村,又是阳泉市农业战线多年的老典型的支部书记的重担。这不仅在义井乡,就是在阳泉市整个农业战线也可以称得上是独一无二了。
令人惊喜的是:这位自称为“刚24 岁出头的”“毛头青年”的张清主政义东沟后,着意把自己的家乡作为新的课堂,把朴实的农民当成自己的老师,虚心向每一位干部学习,充分调动各级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同时注重科学种田,培养人才;更注重以身作则带头实干。因此,几年时间,义东沟村的经济总收入、集体提留、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口粮供应、农民的人均收入等各项指标均获得大幅提高,交出了一份领导和群众都比较满意的答卷。于是,1976 年12 月,张清以阳泉市唯一一名农村基层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合影留念。后来得知:此次会议不久,张清同志就被调任阳泉郊区义井公社党委委员、公社副主任了,而且是市、区委领导共同研究决定的,意义非凡。
二
三十二年后,也就是2008 年9 月的一天,已升任阳泉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的张清,突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当时我已退休,但仍被市政协返聘,以顾问的身份参与《阳泉政协》期刊和《阳泉市政协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还受市关工委的聘任以常务副主任的身份主抓在青少年中开展的“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以及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身份参与研究会研究地方文化、编辑出版文史著作的工作),同我商谈关于编辑《义东沟村志》的相关事宜。
最初,我以为他是代表村委会来请我参与指导村志编修的。作为阳泉市史志战线的一名老兵,出于个人的专业趣好,也出于一种责任担当,更出于组织和社会上对自己的信任、尊敬,我于2002 年退休后至今,又20个年头了,一直是退而不休,发挥余热,除自己主编出版了十多部文史著述外,还受聘以顾问、特邀编审身份参与策划、指导编辑出版了《阳泉革命老区概览》《阳泉市工会志》《中国共产党阳泉历史》《平定县国营商业志》《阳泉市卫生志》等50 余部史志著述,总字数达2000多万言。其中,有不少是单位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甚至担任主编的。万万没有想到,已荣任市人大副主任多年的张清同志会亲自担任他的家乡《义东沟村志》的主编兼总纂。
业内人都知道:编史修志是中华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编修一部上乘的史志著述,其内容、其体例、其结构、其时限、其行文、其配图,乃至总体设计、制作等,均是有章可循,讲究规矩的,专业性很强。一言以蔽之:主编不好当,总纂任务大。张清这位市级高官,一肩挑二任,这可真不是好挑的一副重担啊!
遵照张清同志的安排,我和郊区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马根全以特邀编审的身份参与《义东沟村志》的编修工作。具体来说,我主要是帮助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村志编委会成立后,于2008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委会上,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重点讲述了编修村志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体例规范等专业知识,并针对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做了回答,反映良好。此事在《但求此生问无愧》第三卷的“幸福人生新征程”第15页上有专文记述并配有照片。第二件事,是《义东沟村志》总纂完成后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完善,在送审前我又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认真把关。除个别细节上做了些修改外,总体感觉不错,曾写了审读意见呈上。
我是《义东沟村志》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见证者。2011 年7 月,洋洋135 万字的《义东沟村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后,在社会上引发很大反响,特别是市志办副编审周立业所撰写的“一部特色鲜明的志苑精品——《义东沟村志》”(刊于《阳泉晚报》2011年10 月29 日)和山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张海瀛所写的《一部高起点、高品位的村志——评阳泉市郊区义东沟村志》(刊于山西省史志办主办的《沧桑》2012 年第二期),不但对村志本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了志书的特点和价值,同时对志书的主编、总纂张清同志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实话实说,从《义东沟村志》2011 年7 月出版发行至今,又过了十二个春秋了,全市三个农业县区又有数十个农村编出了自己的村志,质量也大有提高。但是,能和《义东沟村志》匹比的还真不多。因为张清同志主编、总纂的《义东沟村志》不但倾注了他浓烈的爱乡之情,反映了他对农民、农村、农业的熟稔和认识的高深,视野的开阔,而且也真实地记述了一位由村到乡,又由乡到区,尔后又由区荣升到市,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步步高升的干部光辉历史,极富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因此,深受社会关注,获得广泛好评。
三
常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义东沟村志》出版后不到一年,也就是2012 年的5 月,市人大办公厅传出一个不好的消息:张清主任患了癌,要上北京去做手术。挺壮实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得了这种病?是不是主编《义东沟村志》太费心、太劳累了?张清同志及其家人怎样应对这突如其来的事变?作为结识多年,又同在一个办公楼上班的文友、同仁,牵念之心久久难以平复。
令人欣慰的是:六年来,经过全家人的积极护佑,阳泉医务专家和北京、上海名医大师们的精心治疗,以及单位领导、同事以及社会各界朋友的热情关怀,张清终于勇敢地闯过了这一关,取得了人生大考的又一胜利。
四
今年元旦后,张清亲自上门给我送来他大病后用两年的时间编著出《但求此生问无愧》的新作。翻阅后得知:这是一套反映作者一生成长、为官、做人、处事,带有自传性质的实录文集。全书共四卷,总字数近80万言。其中,除每卷书前设置彩页总共96 页,配照片300 余张,正文总计近1300 页,配照片500 多张,彰显图文并茂外,每卷前,还设有“箴言贞语”栏目,刊登侯润林、郭玉珠、武志明、史翠花、刘海峰、史友松等六位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仁、部属所写的对《但求此生问无愧》的评论和感言,真话实说,字字珠玑;每卷书的封面,均以弯弯曲曲的坡路和郁郁葱葱的劲松为背景,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而四个封底,又分别采用兰、竹、菊、梅“四君子”诗配图加以显示,品味高洁,超凡脱俗,极富匠心。
出乎所料,令我震惊的是:患了可怕的癌症,六年,长达2190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因患病消耗了30斤体重,为治疗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型检查,以致手术、化疗、服中药,从阳泉到北京,又到上海,一直与死神做着搏斗,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超强的意志,恐怕是难以取得张清这样的满意成效的。
从《但求此生问无愧》第四卷的“终身学习不悔路”中,张清详尽地记述了他一生渴望求知、酷爱学习的情况和感悟,并深情地总结道:“回顾过往,基本顺遂即受益于终身学习。而不甘落后是好学的动力,虚心求学是成长的基础,勤奋善学是成人的前提,敏学慎思是成熟的关键,学用结合是成事的保证,为学日益是成功的根本,终身受益是学习的结果。”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都十分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顺利、健康地成长、成熟、成才。张清之所以从一个农家子弟,发展成为荣任地市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务,无疑是与他的终身学习分不开的。而当我怀着极大兴趣,认真拜读了他第四卷全文后,相比之下,我这个科班出身、从小读书、中年当老师教书、后来从事史志工作编书、晚年又受托给人评书,先后与书结缘近七十个春秋的老书迷,看到人家张清只念了个中专,之后便一直为官从事行政领导工作,百忙中不忘求知,在实践中向老农民、老工人、老干部以及自己的同事学习,取长补短。读后我深感汗颜,自愧不如;同时,对结识了近半个世纪的张清同志,也刮目相看,强化了认识,因此,我顿生敬意,觉得他生性不凡,志趣独特,学养、品格都超群,值得点赞、颂扬。
五
至于退休后的晚秋生活,张清也早有准备,并设计了一套完整而极具特色的“创享长寿时代,追梦精彩人生”的实施规划,其具体目标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晚年生活享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价值感。所以,在他的新作中,我们看到他精心地种菜养花,钟情地学电脑、玩手机,认真地主编家乡的村志,专注地研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客观地总结和反思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成败得失;同时,也注重适度的健身,有选择的游览祖国的名山胜景,并抓紧时间敬孝百岁老母,关爱家妻儿孙。
有鉴于上述这一切,我不揣冒昧,拉拉杂杂,撰写了此文,愿与同好们分享,也期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张清其人,并向他学习,咱们大家都奋发有为,为国为民,《但求此生问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