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软岩隧道分段式注浆预加固技术

2023-06-29冯长青胡曾强魏小清罗亨李游

四川建筑 2023年1期
关键词:袖阀孔口管束

冯长青 胡曾强 魏小清 罗亨 李游

依托G0615线久治(青川界)至马尔康段高速公路工程,采取改进的水平袖阀管束实现分段注浆技术,实现超长注浆、稳压注浆,提高了隧道预加固效果。从工艺原理、施工操作要点、技术特点、效益分析等方面,展开阐述该技术的特征,以期为隧道预注浆加固的提供借鉴与参考。

隧道; 分段式注浆; 袖阀管束; 预加固

U455.49 B

[定稿日期]2022-05-09

[作者简介]冯长青(1978—),男,本科,工程师,从事隧道施工工作。

高原由于地质构造发育、大温差等因素造成围岩极破碎、风化严重,隧道工程常遇软岩大变形、涌水、突泥、坍方等灾害,若不及时封闭,极易造成洞内涌水突泥、地表塌陷等重大灾害,为了保证隧道开挖的稳定性,运用多种手段开展隧道预加固是非常必要的[1-6]。

注浆措施在掌子面预加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有效改善工作面围岩参数,改变围岩应力,从而达到一定的围岩稳定性。但不同类型围岩的注浆效果差异较大。常规注浆工艺针对高原薄层千枚岩,围岩致密,孔隙度小,容易出现注浆不均匀、扩散不良,影响注浆加固的作用和效果[7-9]。目前注浆技术的缺陷表现在:一次性注浆长度一般不超过6 m,导致一次注浆加固范围小,注浆次数多,堵水效果有限[10-12]。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发出了高原软岩隧道分段式注浆预加固施工技术,采用改进的止浆措施、水平袖阀管束注浆系统,优化注浆工艺,提高注浆质量和效率,已符合在高原软岩隧道分段式注浆、隧道预加固、隧道减压排水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应用推广前景。

1 工艺原理

采用水平袖阀管束分段、保压注浆,即通过在止浆墙上安装直接108 mm孔口管,采用钻机钻100 mm孔(图1),成孔后下3根25 mm水平袖阀管,袖阀管間隔1 m开孔,每根袖阀管开孔位置错开(图2),(如:15 m孔开孔范围分别为0~5 m、5~10 m、10~15 m),连接注浆机,注入双液浆套壳料封堵袖阀管与钻孔间间隙,钻孔内有浆液冒出即可停止,反复进行2次后。孔口安装止浆塞,开始注浆作业,按照不同开孔位置袖阀管从内至外逐一进行注浆,整孔注浆完成后拆下止浆塞。这样实现了分段注浆,确保有效注浆压力。

2 操作要点

2.1 设钻孔平台及钢管加工

采用28 m长的脚手架平台,脚手架钢管50×5 mm,长4~6 m。采用8根缆绳稳固支架,并在钢管底部提供了一个方形垫片。

2.2 浆液配制

配制水玻璃双浆,先将浓缩水玻璃放入搅拌槽,然后加水,用波美度计测试,将浓缩水玻璃配制成40 Be标准浓度水玻璃液,边加水边搅拌。

2.3 施工混凝土止浆墙

止浆墙施工位置一般在距隧道掌子面后3~4 m处开始,呈阶梯式设置,止浆墙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2~3 m,直至浇筑完成至洞顶;线路两侧的侧壁分层预埋6~8组200 mm排水钢管,并配有止水闸阀。在隧道掌子面止浆墙上钻有排水孔,排水孔的数量根据实测水量设定,排出的地下水通过隧道排水槽排出。

2.4 首循环初支加固

为防止注浆过程中浆液沿主支管倒流,引发初支变形,第一道循环注浆止水墙及钻机操作平台施工完成后,在隧道掌子面后方10 m范围内沿主支管进行径向注浆。径向注浆加固范围为4.2 m。

2.5 钻孔布置

根据确定的衬砌类型边界线开挖隧道开挖轮廓线,根据扩散半径的要求,设计终孔间距3~4 m,计算孔口的坐标位置,以及钻孔成孔时隧道轴向的水平偏转角。

2.6 安装孔口管

在止浆墙处钻一个1~2 m的浅孔,然后安装孔口管,孔口管的长度1.5~2.0 m,保证其外露长度不小于20 cm。

2.7 安装止浆套筒

通过法兰盘将止浆套筒安装在孔口管上,止浆套筒上装有泄压阀。

2.8 钻孔

通过止浆套和高压球阀开钻,通过钻至设计深度,加水冲刷钻渣和砂,待钻渣全部冲净后停止钻进。

2.9 下袖阀管束

袖阀管采用25 mm钢管,间隔1 m开孔,每根袖阀管开孔位置错开(如:15 m孔3根袖阀管,这开孔范围分别为0~5 m、5~10 m、10~15 m)。

2.10 注套壳料

连接注浆机,注入双液浆套壳料封堵袖阀管与钻孔间间隙,钻孔内有浆液冒出即可停止,反复进行2次。

2.11 安装止浆塞

将止浆塞推入止浆套筒,套上压盖并连接螺栓,确保止浆塞内外壁与套筒外壁连、止浆塞内壁紧密结合以达到止浆效果。

2.12 注浆

按照不同开孔位置袖阀管从内至外逐一进行注浆,达到设计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可以停机,对下一个阀管进行注浆。一般情况下,最大注浆压力控制在4 MPa以内。

2.13 泄压

整孔的注浆完成后,在拆卸注浆管之前,先打开泄压阀释放压力,然后再进行拆卸,防止高压浆喷出。

3 所需材料与设备

3.1 材料

本工法涉及的主要施工材料包括、水泥浆、钢筋、混凝土、PVC管、袖阀花管、对中支架、排水管等。相关材料均需满足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并符合现场施工工艺对质量的要求,材料进场时查验出厂合格证及抽样检测。

3.2 主要机械设备

所采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如表1所示。

4 技术特点

(1)止浆墙面上钻设排水孔,止水墙浇筑前预埋108 mm引水管进行引水,边堵边排,以达到注浆均匀密实的效果,解决高压富水围岩水压高、注浆困难的问题。

(2)采用袖阀管束技术完成全孔注浆,可在提高有效注浆压力,实现分段注浆,提高注浆效果,降低工程造价。

(3)每循环注浆长度为15 m,与传统分段注浆段长相比,可减少2个注浆周期,施工速度提高1倍。

(4)采用局部或全断面分段注浆预加固,保证了隧道预加固效果。

5 效益分析

5.1 技术效益

止浆墙采用阶梯式施工工艺,減少止浆墙施工难度,节省涌水造成的清废量。在止浆墙面上钻有排水孔,在止浆墙浇筑前,预埋足够数量的108 mm引水管,实现了“注浆止水+减压排水+预加固”的综合技术效果。

5.2 经济效益

采用袖阀管束技术完成全孔注浆,提高了有效注浆压力,提高了注浆效果,降低了工程造价。纵向注浆加固每循环长度为15 m(含注浆墙),开挖长度为13 m,与传统注浆段长相比,减少了2个注浆周期,施工速度提高了一倍。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成本低、进度快的注浆施工新方法。

5.3 社会效益

采用局部或全断面袖阀管束分段注浆的预加固对隧道超前预加固,采用“堵”“排”水结合的注浆方法加固处于掌子面前方围岩,在掌子面设置排水孔,通过排水孔降低掌子面前方围岩水压,边排边堵,以达到注浆均匀、密实,加固软弱围岩的作用,解决了高压富水围岩中水压高、注浆困难问题,保证超前加固效果。

6 结束语

本技术采用改进的止浆措施、水平袖阀管束注浆系统,优化注浆工艺,提高注浆质量和效率。本工法已成功应用于G4216线屏山新市至金阳段高速公路XJ9标段以及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马边至昭觉段S2-1项目,其工艺原理、操作要点等通过研究、总结并经过工程实践检验,证明工序安排合理、组织严密、工效高,已较成熟,可靠性高。

参考文献

[1] 杜传球.炭质页岩隧道循环式高压注浆预加固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22(1):119-124.

[2] 肖龙生.浅埋偏压隧道进洞钢管桩注浆预加固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1(35):152-154.

[3] 刘继红.注浆预加固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地层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1,43(2):171-172.

[4] 邱坚,杨勋,陈羽凯,等.隧道浅埋段预加固措施研究与应用[J].交通世界,2021(Z2):137-140.

[5] 刘朝阳,孙晓迈,申梦华,等.隧道洞口施工地表预加固技术及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0):101-103.

[6] 唐军.隧道超前预加固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20-21.

[7] 陈溪. 软岩隧道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效应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20.

[8] 陈昕,张志强.全风化地层大断面隧道洞口预加固技术模拟分析[J].四川建筑,2020,40(2):59-60+63.

[9] 陈慧伟.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注浆预支护和预加固措施[J].交通世界,2019(17):97-98.

[10] 侯策源,陈添,薛宏平.砂卵石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预加固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9,56(3):172-176.

[11] 刘鹏飞.袖阀管注浆在古建筑基础加固与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土工基础,2019,33(2):137-140.

[12] 魏少强. 秦裕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及有限元分析[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袖阀孔口管束
改进型袖阀管注浆在黄河冲积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有机硅流化床换热管束的吊架装置设计
粗砂套壳料的袖阀管注浆场地试验研究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袖阀管注浆技术在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放开管束孩子的手
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拆卸问题与建议
加氢精制U形管式换热器管束泄漏分析与对策
袖阀管注浆法加固地基技术的改进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