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献编目教学现状研究

2023-06-28李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5期
关键词:编目图书馆学文献

李莉

[摘           要]  以网络信息检索法为主,对我国的文献编目教学理论研究现状和10所高校的文献编目课程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文献编目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有利于培养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图书馆的文献编目工作服务。

[关    键   词]  高校;文献编目;信息描述;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137-04

一、概述

从国内外图书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文献编目一直是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的主要技术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杨玉麟在《信息描述》教材里提出:“文献编目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将大量原本处于无序状态的传统印刷型文献和其他非印刷型文献实体信息资源有序化,使之形成便于使用的文献信息系统。”[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的对象由传统的实体馆藏转为实体馆藏与网络信息资源并重,由于信息描述的内涵和外延比文献编目能更好地满足文献编目的对象变化需求,因此,信息描述的概念应运而生,信息描述是对文献编目概念的继承和发展。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信息资源的形式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2]目前,编目工作专业技术岗在图书馆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编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工作。虽然图书馆学专业的编目课程更名为信息描述,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仍然是以文献编目为主,所以,本文的研究主题仍然叫文献编目。从哲学上来讲,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因此,研究高校文献编目教学现状,不仅有助于文献编目理论的研究,更有助于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编目工作的开展。

二、文献编目教学理论研究现状

关于文献编目教学理论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在CNKI和维普数据库里检索与文献编目教学的相关词条,得出部分相关数据,详见表1。

同时,据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研究的数量上来看,整体数量偏少,同时也说明研究的主体偏少。二是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的文章内容集中在图书馆的文献编目工作上,其次是信息化、数字化及元数据等内容,关于文献编目教学的文章很少。三是从研究的时间范围来看,2000年以前和202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极少,甚至为0,关于文献编目课程教学的文章大多集中在2000—2010年之间。四是从文献编目到信息描述这一概念的演化发展阶段来看,在图书馆学界,信息描述的称谓还是没有完全取代文献编目,且还是以文献编目的称谓为主。虽然我国的图书馆学专业教学已开展了几十年,但是在数据库里检索相关教学成果时,以“信息描述+教学”为主题,检索不到所需信息,只有以“文献编目+教学”为主题,才能检索到少量所需结果,并且关于文献编目教学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十年前。综上,鉴于文献编目在学术界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特意对文献编目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三、文献编目课程教学现状

在各高校的图书馆学专业教学中,文献编目教学的课程名称不太一致,多数高校的课程名称为信息描述,少数高校的课程名称为信息组织。笔者选取了国内十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方式调研了这十所高校的文献编目课程情况。详见表2。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一是文献编目课程的名称大多数为信息描述,并且教学使用的教材都也是信息描述;二是文献编目课程教学与信息组织课程紧密相连,少数高校只开设了信息组织课程,多数高校同时开设信息描述和信息组织课程。

目前文献编目课程教材的内容包括信息描述基本理论相关知识、机读目录、实体文献信息资源描述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其中实体文献信息资源的描述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文献编目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逐渐被重视,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储、检索及利用问题也随之出现,于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也变得和传统的编目工作同等重要。文献编目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传统的编目为主演变为与元数据并驾齐驱。在新的环境下,本门课程把传统的文献编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合并在一起,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文献编目技能、熟悉MARC字段,还要掌握标记语言、元数据、RDF等基本概念,要理解并掌握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手段。

四、存在问题

(一)观念问题

近年来,教材更新不及时,知识老化严重,整个学科大背景更倾向于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现在倡导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然而很多有实用价值的图书馆学专业课程并没有开设。由于近年来图书馆学专业和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实质一致,于是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开设编目这门课程,而是更多偏向开设信息类课程,比如信息组织、信息存储等,比如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对于传统的文献分类及编目课程不是很重视。

(二)教材问题

目前,高校文献编目课程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信息描述,笔者特意调研了信息描述教材的基本情况,详情如下:(1)杨玉麟先生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04年出版,是一本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类课程教材。本书全面介绍信息描述基本理论,包括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方法,重点讨论利用CNMARC格式对文献进行信息描述的方法,MARC格式中检索点的选取与描述等。(2)鞠英杰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10年出版,本教材包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格式、机读目录(MARC)格式和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元数据理论,对于现代网络信息描述所使用的标记语言、网络资源描述框架和元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3)吴丹主编的《信息描述实验教程》于2016年出版,是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实驗教材,本教程基于文献编目到信息描述这一概念的演化,希望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与信息描述理论课程的配合,提升学生的信息描述基本技能,深化学生理解文献编目的概念。(4)吴丹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22年出版,本教材在文献信息编目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环境,将语义信息组织、关联数据等众多网络信息描述的新内容纳入其中,本教材适用于信息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5)宛玲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22年出版,本书属于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列教材,本书系统介绍了《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SBD统一版、IFLA图书馆参考模型、UNIMARC书目格式及规范格式、RDA、MARC21、《信息与文献资源描述》以及现行有效的《文献著录》系列、《中国机读书目格式》等。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学所用的文献编目课程教材还是杨玉麟先生主编的《信息描述》,该教材出版距今已近二十年的时间,很多知识也需要更新,教材里的部分信息描述规则和现实中的文献编目规则有较大的变化。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教材内容方面的问题(印刷错误、编目规则变化等),且目前学术界的权威专家很少继续研究文献编目课程教学情况方面的内容。

(三)信息技术问题

随着传统文献编目内容与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方式的结合,文献编目课程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标记语言、元数据等概念的引入,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挑战。学生在学习传统文献编目的信息描述方法时,甚至对MARC格式的基本结构(记录头标区、地址目次区、数据字段区及记录分隔符)以及各个字段的理解都有困难。同时,在实际的编目工作当中,各项标准的制定也不够成熟、不够规范、不够系统和完善。马胜利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描述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一文中提道:“无论是对于传统的印刷型信息资源,还是对于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要对其进行较好的著录,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相关著录标准作为其著录准则。而我国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即便是对于印刷型信息资源,现有的著录标准也大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制订的,其编排体系、名词术语等都是针对手工编目的。”[3]2023年出现的ChatGPT,无疑将影响现有的信息组织方式。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检索与知识挖掘研究所的专家指出:“需要提出新的信息描述框架和组织模式,在AI生成内容快速增长的未来,构建面向多模态信息的增量式信息描述框架与组织模式,具备从互联网、领域数据库等复杂来源持续记录和描述的能力。通过语义层面对多源多模态信息进行关联,实现大规模高质量动态资源的有效利用。”[4]因为在信息服务工作中,如何利用ChatGPT生成的信息并提供相关服务信息,是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

(四)师资问题

正如上文所说,信息描述对象的变化,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文献编目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内容,尤其是要精通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方法。据笔者所了解的信息来看,武汉大学有专业的教学师资团队在专门研究信息组织这门课程,专门讲解信息描述里的各种信息技术概念,比如元数据、标记语言、RDF以及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等知识点。一般普通高校的文献编目任课教师都只具备图书馆学专业背景,而不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尤其缺乏网络信息资源描述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且部分文献编目任课教师大多要兼顾图书馆的基本业务工作和教学工作,也缺乏对外培训交流的机会,很难学习到优秀的教学经验,所以师资水平有限。

(五)实践问题

文献编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文献编目课程必须安排好理论和实践课的内容。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些高校专门设置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些高校只开设了理论课。类似武汉大学等一些高校的文献编目教学,更倾向于结合大数据环境,将语义信息组织、关联数据等众多网络信息描述的新内容纳入其中,紧跟目前该领域的前沿热点。无论信息技术环境如何变化,鉴于编目工作在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文献编目课程的实踐环节必不可少。

五、应对措施

(一)革新观念

文献编目课程是图书馆学专业极为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图书馆的文献编目工作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有更多的理论成果来支撑实践教学。文献编目课程以信息组织和分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文献编目能力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最终目的,是一门图书馆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学专业的发展也出现很多变化,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数据化的发展前景,需要培养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图书馆事业服务,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服务。现在提倡全民阅读、人人阅读的社会环境,加上图书编目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和图书馆的基本业务,所以本专业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图书馆事业和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完善教材

王松林在《关于文献编目教材改革的几点想法》中提出:“新时期的文献编目教材应从讲手工编目为主转向以讲计算机编目为主,在注重书目文档的基础上加强辅助文档的介绍和论述,以及逐步引入元数据研究成果的改革设想。”[5]于是2004年杨玉麟的《信息描述》教材应运而生,自然也就成了后期直到现在各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文献编目的指定教材。但是该书出版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沿用至今,无任何知识内容的更新。鉴于现如今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环境的发展,文献编目课程的教材有必要进行知识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孙更新曾在《关于文献编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强调:“不断更新编目教材的内容,传统内容要与现代内容有机结合,编目理论与编目方法有机结合。”[6]因为文献编目事业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所以,要正确处理传统内容和新内容的关系,在保留传统理论方法的精华时,也要多融入文献编目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成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描述教材里关于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章节内容应该实时更新。如果之前的文献编目教材不能及时更新完善,那么可以用吴丹主编的《信息描述实验教程》作为辅导教材,同步纳入授课内容里。因为《信息描述实验教程》能对具体的文献编目方法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方法进行有效且直观的补充,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献编目这门课程。

(三)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2004年版本的《信息描述》教材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的信息描述方法的介绍,还有一部分是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方法介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的概念也随之在变化发展。同时也导致信息描述方式的变革,即传统的卡片目录—机读目录—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所以,担任文献编目教学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拥有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比如对标记语言、元数据等概念的掌握。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学生学习信息资源的描述方法。

(四)加强师资力量

任课教师要想达到教学预期目标,那么必须同时具备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编目实践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教师将自我的知识顺利传输给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多向优秀教师汲取教学经验,多看看优秀教学案例,多参加教学交流培训活动等等。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教會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编目课程的热情和兴趣。

(五)注重文献编目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文献编目课程的内容包含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两大版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术知识。在实际的图书馆及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中,有专门的文献编目技术岗位,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岗位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献编目理论知识。比如卡片目录的制作,机读目录各个字段的理解和掌握,DC元素的应用等。就笔者所承担的文献编目课程,除了强调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之外,笔者还专门协调图书馆编目工作岗位上的老师,安排16课时的上机实践编目课程,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指导,并设置相应的实践作业及考试。

六、结语

高校图书馆学专业开展好文献编目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学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有利于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文献编目工作的建设和发展。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图书馆学专业只有培养出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及管理科学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能在图书情报等信息服务机构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2]杨玉麟.信息描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马胜利.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描述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9):104.

[4]陆伟,刘家伟,马永强,等.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J].图书情报知识,2023,40(2):6-9,70.

[5]王松林.关于文献编目教材改革的几点想法[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1):49.

[6]孙更新.关于文献编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4(5):34.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编目图书馆学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