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23-06-28周铭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5期
关键词:乡土职业院校校企

周铭

[摘           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新时代,我国乡村建设的要求发生变化,职业教育在推动乡村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从法律政策、办学模式和教育体系等方面梳理美、德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宏观上职业院校结构分布不均和微观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现实不匹配等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最终得出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和重视文化育人四方面的发展启示,致力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政策。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009-04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也将面临新的挑战。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职业教育法第十条指出,国家采取措施,支持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职业教育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必须肩负起教育强国的重任,紧跟国家发展趋势,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具体措施和主要特点,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发展的现状分析,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得出我国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推動乡村发展的启示,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国际视野

(一)美国

早期,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包括《莫雷尔法案》《史密斯-利弗法》等,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保障当地乡村发展和促进青年学习相关技能,涉及了实施职业教育相关的项目、提供职业教育所需的资金、宣传农业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等内容。《加强21世纪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指出,每年将为各州拨款总计高达10亿的美元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支持资金,以更好地提供来自农村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权利保障,以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充足的资金和规范的政策,为美国农村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和政策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乡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逐渐上升,美国通过改革职业教育模式来对乡村适龄青年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其教育模式主要包含社区学院和乡村学校合作办学两种。乡村学校合作办学的模式指的是不同学校之间增加交流,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以促进对农村青年职业教育的培养。但由于乡村资源分布不均、入学人数较少等原因,起初,部分位于美国乡村的学校以重组校区的方式达到合作办学的目的,但部分学者质疑重组校区的合作办学模式,使得部分偏远地区的乡村学生失去了其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不利于教育公平[1]。反之,社区学院在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是较为成功的办学模式,各州设立的赠地学院和工农学院,为乡村青年提供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传授实用职业技能,健全了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了美国乡村经济发展,成为美国十分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

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中,美国主要采用以学校为主体的驱动模式。美国的产教融合展现出“三位一体”的特点,其中,农学院是核心,围绕农学院开设农业实验站和农业推广站。这三大系统自成体系、分工明确,在协调合作中达到高效运行的效果。农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并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农业试验站则致力于农业技术的R&D与实践,农业推广站则致力于将这些科学成果推广到更多地方。协同合作、高效沟通的办学模式使得美国的产教融合中产业和学校实验室紧密联系,有利于三方沟通衔接,更利于产、教、学、研、用的结合。

(二)德国

早期,德国的教育法规定,只有完成九年或十年制中学学业并且接受了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才能够从事农业相关事务。除此之外,1969年,德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做出了更加全面的规定,要求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给予资金支持,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专任教师和培训人员、教学质量及教学评估等进行严格规定[2]。

德国发展至今已基本完成了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教育层次组成的分工明确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初等的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由农业职业学校实施,采用双轨制的教学方式,学制3年。学生在初等学习阶段,在学校进行相关涉农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在农业企业中接受师傅的指导,着重训练实践操作技能;中等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专科学校,学制3个学期,农村中职主要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师傅,其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管理类的相关知识,在涉农方面主要体现在从生产生活转向经营管理;高等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主要在1年制的高等农业大学和高级专业学校,本科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拥有继续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资格。

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中,德国主要采用校企双主体的驱动模式。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有着天然的主导地位,德国农业人才培养也遵循“双元制”的思想。合格的德国职业农民必须是集理论与实践操作于一身的新型职业农民,理论学习必须在相关的职业院校中进行涉农专业的学习,并且在学习期间进行更多的实践课练习,取得一定成绩后需要进行专业实习,由学校分配指定的农场或养殖场进行专业实习,经过长达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才能获得初级农民资格,最后还要经过长达5年的生产实践操作,积累生产经验,才能够考取农业师傅资格,获得国家承认的农民身份。由此可见,德国成熟的职业教育孕育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涉农人才的培养中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职业农民不仅要求能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更是懂科学、会管理的新型现代化农民。

(三)日本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种以企业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模式,“产学合作”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代表,即农业企业或合作社与高校签署了人才培养协议,并将部分科技研发委托给高校,以此来实现双方的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中掌握专业生产技术的专家到学校任专任教师,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具有良好理论基础的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给企业的技术升级和项目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日本政府对农业组织开展员工培训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日本政府不会直接干预农业组织的日常运转,主要是通过颁布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考核体系以及奖惩评判机制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3]。此模式极大地给予了企业自主权,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职业教育贴近社会生产和满足社会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起到了监控和保障作用。

此外,日本政府明确提出要把乡村建设成具有文化特色、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型农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日本政府通过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民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我国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职业院校宏观结构分布不均,涉农高校数量稀少

宏观上来看,首先,我国的职业院校存在供给侧结构性分布不均的问题,具有农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较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经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职院校共1489所,其中开设涉农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只有237所,农林类高职院校仅有54所。涉农高职院校数量较少且地区分布不均匀,发达地区较多,中西部较少。其次,高职院校对涉农人才培养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和认知误区,这种偏差会进一步影响涉农人才的培养。最后,校农合作比例低,较少涉农高职能够达到较高程度的校农合作,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涉农人才时必定存在缺乏实践指导的短板。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新时代生源更加倾向于产业相关专业,对涉农专业认知不足,导致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招生情况不佳。在此形势下,部分职业院校为保障生源,迎合综合性院校办学形势而减少涉农专业的设置,存在明显的“疏农”“去农”现象,在专项涉农职业院校规模小、数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出现职业院校专业“疏农”“去农”问题。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程度低,涉农专业脱离生产实践

微观上来说,首先,职业学校涉农专业体系、课程设置与农业发展不匹配,专业链不能较好地对接产业链,与当地农业实践脱节。其次,教学方法上,多数高职院校依旧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形式老旧,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实践[4]。再次,师资生源问题,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涉农人才缺乏教学理论的储备,拥有大量理论研究知识的教师缺乏当下先进农业技术经验[5]。职业院校生源复杂、生源质量较差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性知识时被动学习程度高,而其他在职学生多为在职务工人员,缺乏学习兴趣,且对涉农专业知识培训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与资金。最后,社会实践方面,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前熟悉专业岗位的运作和适应就业环境,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缺乏创新动力,大多流于形式,导致涉农人才培养时缺乏实践能力[6]。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职业教育涉农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建设与产业发展脱节,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市场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普遍存在,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二是课程内容与乡村生活、生产实践脱节,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生产实践的关联度较低,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发挥不明显。

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供给不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型,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向规模经营转型。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和共性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但目前我国涉农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与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脱节,以传统农学、园艺学、林学为代表的涉农专业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度低,与新兴产业对接不充分、不深入,难以满足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乡土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课程建设缺乏特色和吸引力,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需求,且教学内容与乡土文化融合度低。有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农村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对乡村发展的政策解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乡村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足。

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知水平较低。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各类信息资讯传播速度非常快,各种自媒体平台层出不穷,而乡村文化也因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对现代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职业院校学生认为乡村文化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乡村文化会逐渐被时代淘汰。当前不少职业院校在开展专业教育时主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本土文化的学习非常欠缺。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对传统的乡村文化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专业教育时偏重于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养,传统的乡村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方面重视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

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政策支持,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乡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多项举措并行形成了我国农村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职业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梳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法律和政策演进,可以看出国家越早颁布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促进乡村发展,职业教育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力就越大,国家越重视职业教育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中就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看到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將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赋予职业教育承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使命与历史担当[7]。以政策为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筑牢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和稳固制度保障。

(二)继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坚持产教融合办学方式,强化农业企业在教学中的作用,破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因为多方主体参与而带来的多重阻碍,且要构建好产教融合的评价体系,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参与评价,使多方主体都能直接参与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教学。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都十分注重企业的参与程度,即使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仍然重视企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因此,政府、企业和学校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推动乡村建设中来,引入科技创新,学习新型农业知识,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使农业农村更加现代化、科技化。

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首先,强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其次,雙方人员要合作频繁、相处融洽。最后,要问询专家的意见,积极完善和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的升级转型。作为企业,要加深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在校企合作中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了解高职院校在培养涉农人才和农业技术研发中的理论优势,把参与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员工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模块,积极主动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去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作为学校,应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一线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贴近当下企业发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涉农型人才。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中为促进乡村发展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

(三)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化助农人才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适应。农校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涉农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立足涉农行业产业发展,科学设置涉农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与农民培训相结合。要从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入手,面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加强涉农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有效机制,选派骨干教师到涉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相结合。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密联系涉农行业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强涉农专业教学内容建设和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教学方式与方法创新相结合。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采取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涉农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要建立健全涉农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激励机制,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行动计划等活动;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对涉农职业院校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四)扎根乡土文化,推动职业教育文化育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在推动本国乡村发展时都充分参考了本国国情和社会现状。我国传统乡村社会所独具的家国情怀和民俗风情,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归属,这是我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立足我国独有的国情,重视乡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引入乡土文化。职业院校是文化育人的最佳阵地,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掘乡土文化,开发乡土教材,开设乡土文化课程,激发职业教育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情。

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乡土课程建设的支持与管理,具体体现在对乡土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支持,鼓励社会各个主体参与到乡土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来,加强对乡土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评估。学校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创新乡土课程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吸引与激励,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建校村企乡土课程建设经验交流平台,激发不同主体之间的思维碰撞,提升乡土课程建设的质量。在乡村层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将乡土中孕育的特殊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中,积极与各个学校、企业合作,共同致力于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Rojewski J W.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rural America:Problems and solutions[J].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1993,12(3):8-17.

[2]范安平,张释元.发达国家的农村职业教育:经验与借鉴[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93-95.

[3]张旭刚.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4):80-87.

[4]巫建华.农业职业院校以“双高”建设为抓手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21(4):15-22.

[5]范鹏丽,祁占勇.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职教通讯,2021(7):82-91.

[6]瞿晓理,刘燕.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乡村科技,2021(30):20-22.

[7]唐智彬,杨儒雅.职业教育助推乡村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0):26-33.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乡土职业院校校企
亲近乡土
乡土中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