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乐和运动开启美好的一天

2023-06-28苗雪红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节目单晨间律动

苗雪红

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游戏开始了,前来参加该园“沉浸式”教研的教师们在各个活动区域自由观摩。大家在经过大班户外音乐表演区时被孩子们的表演吸引了。这天的表演中,不仅小演员们有道具,小观众们也挑选了各自喜欢的打击乐器、彩带和花球等作为道具。孩子们依次在节目单上画出各自将要表演的节目。教师退到后台,根据孩子们的节目单播放音乐。

在两个女孩表演合唱时,小观众们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其间,有的小观众情不自禁地起立伴奏、跟唱,二人合唱瞬间变为多人合唱,分不清谁是观众谁是演员。

旋律优美的合唱结束后,两个男孩的“街舞”表演开始了。音乐刚刚响起,小观众们就如同被节奏强烈有力的音乐从座位上“拎”起来似的,迅速起立跟着节奏一起摇摆。看得出来,两个表演者是即兴发挥,随乐而动,虽动作稚拙、招式夸张,但节奏不乱、力度到位,他们时不时还来几个“侧手翻”,赢得观众阵阵叫好声。路过的孩子也被吸引,挪不开脚步了……

在40多分钟里,所有小演员和小观众都积极参与其中,享受着表演的乐趣。尤其是最后一个歌唱节目,演化为全场歌表演大联欢,孩子们热情参与,自由组合、即兴伴舞,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其间,还有孩子担任摄影师,用手机拍照。

随后,在场地的另一侧,小班的晨间律动开始了。很多孩子在自由律动开始之前就找好了彩带、塑料小环等作为道具。在自由律动中,教师们没有了往日列队做操时的严肃,用眼神、表情、手势跟孩子们互动;孩子们自发拉手转圈,教师也和孩子们拉手共舞,还有孩子骑着羊角球随乐蹦跳。虽然孩子们的动作简单,多为蹦跳、弯腰、点头、挥舞手臂、跺脚,但是每个孩子都能自然而然随乐舞动、嬉戏,乐感十足。最后一曲为儿歌表演,孩子们根据儿歌内容集体同步表演。

以上是幼儿园放手让孩子自发进行音乐探索的活动实况。过去,晨间操环节均为列队完成固定操节,孩子们每天重复着教师事先排练好的动作。而现在,晨间操以孩子自由律动为主,最后以集体操节结束。教师采取先放后收的原则,让孩子既能尽情随乐表达,感受在音乐中自由互动的快乐,又能体验到集体同步表演中完美的秩序感。过去,教师对孩子们的音乐表演活动没有完全放手,孩子们的表演如同配合教师完成任务,小演员面无表情,小观众也百无聊赖。而现在,当教师把音乐表演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孩子时,孩子自己找道具,自己组队。各组自主商定节目,自己绘制节目单。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借助小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一起回顾、讨论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每一次活动后的讨论都会带给孩子们一些新的想法。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认为,孩子们自发的音乐活动非常灵动。在晨间音乐表演区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积极的同伴互动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晨间律动中,每个孩子的身体和情绪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反应能力。当音乐响起,孩子们的身体会诚实地响应音乐,随之,伙伴之间的合乐互动就开始了。他们通常的反应就是找朋友,拉圆圈跳舞。与固定操节相比,孩子们在自发的音乐活动中解放了身体,释放了内在的生命活力,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产生了积极的交往互动。教师们还发现,小班孩子受自发音乐活动的影响,显得更加活泼,情绪安定,与同伴互动更频繁,更容易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总之,晨间的音乐表演和律动唤醒了每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孩子们在音樂中自由地表达、交流和嬉戏,愉快的一天由此开启。

之所以注重孩子们自发的音乐活动,并从晨间律动和音乐区域游戏入手进行改革,是因为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对孩子内在的音乐性缺乏足够的重视。每个人生来就拥有感受音乐的能力,音乐与语言有共同的进化起源。婴幼儿时期是音乐能力的萌芽期,婴幼儿音乐活动的典型特点是交际性和自发性。孩子们渴望与成人或同伴共享音乐,集体氛围中的自由律动让孩子们的肢体语言与情绪表达得以同步,为孩子们提供了另一种强有力的自我表达方式,帮助孩子们借助音乐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一起感受和创造意义,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从而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从律动中获得的强烈而深刻的身体体验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在整个童年时期,儿童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支持着其身体、情感、社会、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儿童习得音乐技能,更是一种让儿童通过音乐去探索和感受世界的生活方式。教师乃至家长应珍视儿童与生俱来的音乐性,为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和支持儿童自发的音乐探究活动,保护并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绽放生命的灵性。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节目单晨间律动
幼儿园小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幽你一默
晨间咖啡
糊涂的我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到底谁先唱
生命的律动
论晨间谈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