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测体温
2023-06-28陈迦南
陈迦南
为落实防疫保健工作,我园要求班级教师每天监测孩子们的体温。一天上午,我正在给孩子们测体温,年级组组长有事找我,我便离开了一小会儿。等我回来时,看到丹丹正举着额温枪有模有样地在给小朋友测体温。见我走过来,丹丹得意地说:“老师你看,我也会测体温,我刚才给好几个小朋友测过了。”孩子们已经上大班了,这几年每天都测体温,他们对此已非常熟悉,在角色游戏中也常出现测体温的情节。丹丹说:“老师,我帮你给小朋友测体温吧!”一旁的安安说:“老师,我也想帮忙。”我感到无法拒绝她们的这种热情,就让她俩轮流给小伙伴测,而我一边指导,一边帮助她们记录测量结果。
初次尝试自己测体温
丹丹先给小伙伴测。每测完一个,她就和安安一起查看体温计上的数字,然后报给我。在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丹丹测出的数值偏低,她连续测了两个小朋友,数值都低于36度。我故作不解,问道:“咦,这两个小朋友的体温怎么那么低呀?看,琪琪只有35度多一点,可可连35度都不到。之前我测的那些小朋友都高于36度。”安安说:“是不是我们看错数字了?”丹丹说:“不会的,我和你看的是一样的,没有错。”“那是怎么回事呢?”安安不解地问。我建议道:“丹丹,你再给他俩测一次试试。”于是,丹丹又举起额温枪。这一次测到的两个数值都有变化,但也都没有超过36度。我对安安说:“要不你也试一试?”安安又测到了两个新的数值。几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所以。我说:“让我也来测一测吧。”我测到的两人的体温分别是36.5度和36.3度。为什么几次测量会得到不同的数值?丹丹说:“老师,我看到你刚才给可可测的时候把她额头的刘海拨开了,但我和安安都没有这样做。”安安说:“老师,你测的时候把体温计对着小朋友的额头,对得很准,刚才丹丹测的时候没对准。”丹丹对安安说:“你也没对准,而且你测的时候体温计离小朋友有点远。”我说:“你们俩都观察得很仔细。没错,想要准确测出体温,要把体温计的探头对准小朋友的额头,不能离小朋友太远,也不能贴着小朋友的额头。如果小朋友的额头有刘海或有汗,要把刘海拨开,把汗擦干。”
这天午餐前的集体分享交流环节,我说了丹丹和安安帮助我给小朋友测体温的事。很多孩子都看到她俩和我一起给小朋友测体温了,有几个孩子的体温就是她俩测的。我请她俩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她俩都表示给小朋友测体温很有意思,也很想下次继续给小朋友测体温。听了她俩的分享后,有几个孩子也表示想帮忙给小朋友测体温,还有人建议班里可以增加一个测体温的值日生。
我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而是与搭班教师进行了讨论。我们感到有点纠结。虽然孩子们有意愿来帮忙做班级的体温监测工作,但如果测体温的方法不够科学、规范,就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产生卫生保健方面的隐患。我们不禁想打“退堂鼓”:就让孩子们在“小医院”游戏里自己拿道具玩玩算了,真正的测体温还是别让孩子们来做了。但我们转念一想,这几个孩子热情满满地想为大家服务,我们真的要给他们泼冷水吗?用额温枪测体温虽然有一些要领,但掌握起来并不是很困难,孩子们真的做不了吗?自己测体温这件事对于孩子的发展没有价值吗?我们常说要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现在机会不是来了吗?想到这里,我们觉得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与此同时做好必要的指导。
关于如何正确测体温的讨论
孩子们对于测体温有一定的经验,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对已有经验进行梳理,为他们自主测体温做好经验准备。
教师:测体温前要准备什么?
唐唐:要学会用体温计。
祎祎:要准备好记录的表格和笔。
澈澈:要会看体温计上的数字,还要会写,这样才能记录下来。
可可:测体温要测得准一点,上次丹丹给我测,只有34度,这也太低了!
教师:那么怎样测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数字呢?
丹丹:我知道,体温计要对准额头,不能离得太远。
安安:离得太近也不行,不能贴着额头。
教师:没错,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那你们知不知道多少距离比较合适呢?
丹丹、安安:(用手指比画长度)大概那么多吧。
教师:老师查了一下,体温计的说明书上寫着要大约3厘米的距离。老师拿来了一把尺子,这里有一个数字0,还有一个数字3,0到3之间的这个长度就是3厘米。你们可以用手指来比一比。看,3厘米差不多是两根手指的宽度。测体温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丹丹:额头有刘海的话要把刘海拨开。
教师:是的。还有,如果小朋友刚运动完,额头上有很多汗,那就要先把汗擦干,休息几分钟以后再测。那么,你们怎么知道自己测得准不准呢?
可可:如果体温很低就是不对的。
澈澈:很高也不对。
可可:体温很高就是发烧了,超过37度就发烧了。
琪琪:多测几次就对了。
教师:没错,如果测到的体温很低,不到36,那么你们要检查一下是不是体温计没有对准,是不是距离太远了。如果测到的数字大于37,那么你们最好再测几次。如果测得的结果都是高于37,你们就要马上报告老师。
在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测体温前,我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交流、分享经验,并帮助孩子们总结、提炼,让孩子们在认知上对如何正确测体温有初步的了解。
我问孩子们还有什么需要教师帮助准备的,孩子们提出,他们不认识记录表上小朋友的名字。于是,我对记录表进行了改版,在姓名前增加了一栏学号信息,加大了格子,并提供可以夹住记录纸的垫板,以方便孩子们记录。
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
孩子们通过自荐和投票,推选丹丹和安安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先来担任值日生,给全班小朋友测体温。她们商量,一个人负责测,一个人负责记,记的人要帮着测的人看看测得对不对,测的人也要帮着记的人看看记得对不对。
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在实际操作时一定还会出现许多问题。我想,不必担心出现问题,因为这正是孩子们学习的机会。
·我不想排队了
周一上午做完早操后,丹丹和安安一回到教室就开始做准备:拿出体温计、记录表和笔,并按教师教过的方法给体温计的探头消毒。她们面前很快排起了长队。只见丹丹拿着体温计给小伙伴测体温,将体温计上显示的数字报给安安,安安则根据小伙伴自己报出的学号,在记录表上找到相应的格子进行记录,两人做得像模像样。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问题:由于两个孩子测量和记录的速度有点慢,排队等候的人越来越多,排在前面的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她俩是怎么测的以及在记录表上记了什么,所以好几个人挤在一块儿;排在后面的小朋友等得无聊了,开始玩了起来,搞得队伍都不成形了。丹丹的嗓门越来越大:“不要挤了,好好排队!”
第一次自主测体温好像进行得并不那么顺利。分享交流时,我引导孩子们对刚才发生的情况进行复盘。很多孩子提到了排队的问题:“队伍太长了,像一条蛇一样,而且前面的人测得很慢,我都不想排队了,想去玩了。”“我排队的时候还有人插队!我说他了,他不听。”“有的小朋友在玩,都不知道好好排队。”那么排队问题怎么解决呢?有的孩子迁移以往的经验,认为需要制定规则,比如,要排直,不能插队,排队时不能玩;要把这些规则画下来,做成规则牌,就像班级公约那样。
可是,制定公约就能解决问题吗?从孩子们谈论的内容来看,他们都懂得排队的规则,排队时发生矛盾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队伍过长所导致的消极等待。那该怎么解决呢?
教师:刚才有小朋友说,前面的人测得太慢了,他都不想排队了,想去玩了。澈澈,你刚才也排在后面,你怎么想?
澈澈:是啊,我都等得無聊极了。
教师:那怎么办?怎么才能让队伍短一点,让排队时间不用那么长?
博博:可以一批一批来测,按学号轮流。
豆豆:那样会更加慢的。
远远:只要分开过来就行,不要一下子过来那么多人。
澈澈:可以增加一个测体温的人,那就快了。
琪琪:记录的人也再加一个。要不就男孩一个队,女孩一个队?我们再选两个男孩出来,给男孩测。
我接纳了孩子们的建议。刚好班里还有一个备用的体温计,我便请孩子们再推选出两个男孩一起来完成测体温的工作。我还建议孩子们自主分批来测体温,如果看到排队的人多就先去玩一会儿,等人少了就赶紧来测。这几个办法一施行,测体温的效率提高了不少,消极等待的现象减少了。
·我没时间玩了
这天,凯凯跑来告诉我,负责给男孩测体温的居居不见了。我在建构区找到了正在搭积木的居居。我问他怎么在这里玩,没去给小朋友测体温,他回答:“我去给小朋友测体温就没时间玩了呀!”我问:“你走了就没人给男孩测体温了,怎么办呢?你看,他们都在排队了。”他回头看了看,沉默了一会儿,说:“找别人去测吧。”我说:“可是,上次你报了名,说想帮忙给小朋友测体温,大家觉得你能做好,就都推选你。这周你是值日生,大家需要你。”看着他不作声,我继续说:“测体温这件事非常重要,如果不测,可能有的小朋友发烧了大家都不知道呢!”听了我的话,居居站了起来,说:“好吧,我去。”
在那天的分享交流环节,我把居居的困扰讲给孩子们听,引导孩子们意识到值日生为了帮助大家测体温牺牲了许多自己游戏的时间。孩子们说:“我们去排队的时候动作都快一点,让居居可以赶紧测完,那他就能玩了。”“看到没人排队了就马上去测,不要等着值日生来找。”孩子们纷纷表示会好好配合,让测体温的工作快速完成。
在游戏和为他人服务中,孩子选择前者,这一点我完全可以理解。借着这次事件,不仅值日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为班级服务需要付出什么,其他孩子也更好地意识到了值日生的付出并萌发了“不要给他人添麻烦”的意识。
·体温计犯糊涂了
“老师,贝贝好像发烧了!”这天,可可拿着体温计慌张地跑来找我,说:“你看,37.9度!”我急忙过去摸了摸贝贝的额头,发现不是很烫。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我拿了另外一个体温计给贝贝复测,结果显示36.4度,并没有发烧。这时,好几个孩子都凑过来关心贝贝怎么了。丹丹说:“要不,我们把贝贝带到保健医生那里去看一下吧。”我想,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照顾生病的同伴,也可以让孩子们学一学保健医生是如何处理的,于是我欣然同意。我帮贝贝戴好口罩,也嘱咐其他孩子戴好口罩。几个孩子陪着贝贝下楼,而我则在后面跟着。到了医务室,可可向保健医生讲述了给贝贝测体温的经过。保健医生用水银体温计给贝贝做了复测,结果发现贝贝确实有点发烧,但好在体温不是很高。孩子们知道这个情况后,充满了疑问。
妙妙:为什么保健医生用水银体温计给贝贝测体温?
豆豆:我在家时就是把这种体温计夹在胳肢窝下测体温的,我妈妈说这种体温计测得最准了。
可可:为什么我们班的体温计和这个体温计测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
妙妙:会不会是电池没电了?
远远:电池没电的话,上面就不会有数字了。我觉得应该是坏了。
唐唐:一个是年轻的,一个老了喽!
暖暖:老的体温计犯糊涂了吧!
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保健医生为孩子们简单讲解了不同体温计的用法和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保健医生也发现我们班有一个体温计确实是使用年限比较长了,里面的电子零件可能老化了,会导致测量结果有些偏差。于是,保健医生给我们班换了一个新的体温计。
·好朋友生病了
我们发现,自从孩子们学习自己测体温后,很多孩子学会了关心同伴。有一天,妙妙被选为值日生给小朋友测体温。等所有小朋友都测过后,她看到记录表上好朋友豆豆的格子是空白的,于是跑过来问我:“老师,豆豆去哪儿了呀?她今天怎么没有来幼儿园?”我告诉她,豆豆妈妈刚刚打电话来给豆豆请假了,说豆豆身体不舒服,要在家休息。妙妙听说后感到挺失落的。那一周,妙妙在给小朋友测体温时一直在关注豆豆来没来幼儿园,结果到了周五,豆豆还是没来。她看到记录表上不仅豆豆的学号后面一整排格子都是空白的,而且从空格的数量来看,可可和凯凯有三天没来园了,暖暖也有两天没来园了。妙妙找到我,对我说:“我好想念豆豆,她一整个星期都没来上幼儿园,我想知道她怎么了,身体有没有好一点,下个星期能不能来上幼儿园。还有,我看到可可和凯凯也有好几天没来了,我也想念他们。”看到孩子这么关心班里的同伴,那天的集体教学活动后,我在手机上用微信联系上了豆豆奶奶和可可外婆,利用微信视频聊天功能,让孩子们和豆豆、可可连线。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候着对方:“有没有发烧”“哪里不舒服”“去医院了吗”,还叮嘱好朋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快点好起来”。听到豆豆说自己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下周一就能来上幼儿园了,妙妙兴奋得跳了起来。
小结与思考
在放手支持孩子学习自己测体温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感悟。其实,刚开始决定支持孩子自己测体温时,我思考这个活动对于孩子的发展价值在于:学习测量体温这一生活技能,学习正确地读出体温表屏幕上带有小数点的数字并学习正确地记录,培养为集体服务的精神和责任意识。然而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收获远不止这些。他们懂得了遵守规则能给所有人带来方便,能提高做事效率;他们知道了做值日生为他人服务需要付出很多,如果自己“掉链子”会给他人添麻烦;他们了解了发烧现象,学习了使用不同体温计的方法,知道了遇到同伴发烧要马上告诉老师并请保健医生来做进一步诊断;他们更加懂得关心同伴了,也拥有了更多健康常识。我们看到,孩子们新的经验就如雨后春笋般生发。他们通过主动学习,提高了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自我认同感,增进了同伴友谊。孩子自主测体温的行动还在继续,那么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抓住哪些教育契机助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呢?我们会继续观察,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