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

2023-06-27席艺心

艺术大观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发展历史民族声乐中国

席艺心

摘 要:对于民族声乐来说,其中包含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精华,其风格和唱腔技巧能够得到充分的融合,既具有革新精神,也体现出了发展的规律性、内在性,为了更加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声乐,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历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历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6-000-03

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特点,中国民族声乐在历史发展中,随着人民群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不断提升而持续发展,既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也具有深厚悠远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经过数次继承、借鉴、沉淀之后,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越来越丰富,并能呈现出更加鲜明的风格特点。掌握其中的发展历史和风格特点,有利于提升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效果,也就更有利于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20世纪以前的民族声乐发展史

(一)远古时期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最原始的声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属于人类与自然进行积极抗争的结果。根据《淮南子》可知,中国最早有记载的音乐为歌、舞、乐融合的形式,且歌唱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可见数千年以前中国的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形成形式独特的、可以充分反映人类生活的、以生产劳动为主要主题的音乐形式,且在情歌、祭歌以及劳动号子等方面,均保有多首完整的曲目,虽然整体形式较为简单,但是音阶、音高、节奏等均已经呈现出了固定的模式[1]。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以歌唱为主的音乐形式受到广泛关注,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共有歌曲305首,其中,“风”中包含民歌15首,流行范围在我国今河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区域,整体上以北方为主,且该部分属于诗经整体中的精华部分。并且进入西周时期以后,“大司乐”诞生,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音乐学校,其中包含音乐表现、音乐教育以及音乐行政三个方面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要求严格,且针对歌唱时的气息调整也愈加严谨,在《史记·师乙篇》中即已经记载了较为完善的歌唱技术理论,可见,当时歌唱家的歌唱水平已经较高,同时声乐教育逐渐形成系统。并且根据考证,在这一时期,我国声乐基本处于歌、舞、乐一体的模式,但是仅歌唱部分较为成熟,舞蹈具有一定的巫术性质,主要来自当时的迷信思想和仪式,伴奏乐器则较为简单,所以也可将这一时期称为“古歌时期”。

(三)秦汉时期

汉武帝时期为我国民族声乐以及民歌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乐府”为专门的音乐机构,主要从事歌曲创作、民歌收集、乐器制作以及演奏等工作,并在此时兴起了“相和歌”的演唱方式,初期仅为一人唱、三人和的无伴奏歌谣,后期发展成为一人唱、众人和的歌谣,且其中加入伴奏,代表作品包括《木兰词》《孔雀东南飞》等。且除乐府歌谣以及相和歌以外,琴歌、饶歌等声乐艺术形式,可谓我国大型交响合唱的鼻祖,其诞生时间在欧洲康塔塔大合唱之前的1000余年。到三国、两晋时期,中国声乐艺术进入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上承秦汉风格、下启隋唐艺术,属于民族声乐融合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也融合了两个时代的风格。与此同时,西域音乐文化逐渐流入我国,且佛教传入并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僧人尝试将原本为梵音的佛教歌曲译为汉文,并使用中式曲调进行演唱,这一类形式的歌曲对后续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以及作曲风格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隋朝实现南北统一,新型民间歌曲“曲子”诞生,其中可以随意填词,《杨柳枝》即为其中经典作品。在唐代,“变文”诞生,其属于一类说唱形式,早期主要应用于宗教宣传,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基础[2]。

(四)宋元时期

宋代是我国戏曲和各类曲艺发展的重要时期,说唱艺术不断趋于成熟,诸宫调等大型演唱形式兴起,并以此为基础快速形成了杂剧艺术,《西厢记》即为杂剧中的重要代表作,属于典型的将歌唱与歌舞进行结合的声乐形式。到南宋,宋词受到广泛关注,其属于音乐与文学进行结合的新型音乐文学形式,将音乐旋律融于其中,可称为“曲牌”,如《菩萨蛮》《念奴娇》《卜算子》《点绛唇》等均属经典。直至元代音乐出现,歌舞与戏曲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民族声乐就此划分为两个类别。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杂剧和元杂剧均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但是相比宋杂剧,元杂剧在曲调和内容上都得到了丰富,并且呈现出了歌剧的特点。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元代声乐演唱中已经包含了合唱、齐唱,对唱以及独唱的形式,与现代声乐表演形式较为相似。

(五)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民族声乐已经发展成为不同的戏曲、歌唱、曲艺形式,并且根据形式、唱法、风格,可以将戏曲划分为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和昆山腔四个类型,明后期,梆子腔也十分流行。清代中期,京剧形成,又称“皮黄腔”,嬉皮腔要求情绪高亢、唱腔明朗,二簧腔则更加追求柔和与沉稳。在此阶段,歌曲也十分丰富,官方和民间广泛地收集、整理和出版民歌,使其发展过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如由冯梦龙选编的《山歌》《挂枝儿》等,其中包含歌词的数量达到800首以上[3]。

在同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推动了人们对于文化和娱乐的追求,曲艺说唱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关注,其属于我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主要采用语言对内容进行表达,生活气息浓厚,且在不同区域均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如京韵大鼓、河西大鼓、河南墜子、四川渔鼓、山东琴书、东北二人转等,均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特色,特别是不同区域的歌唱技法、风格以及发音特点均各不相同,为民歌声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二、20世纪以后的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史

(一)早期

进入20世纪后,我国民族声乐逐渐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形式逐渐多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日本音乐以及东南亚音乐在我国的传播范围更广、产生的影响更多,使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中蕴含了更多的新元素和更加丰富的审美情趣。

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诞生,其属于我国现代首家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这一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原本在我国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以美声为主的西方演唱形式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并在我国音乐院校中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同时聘请外籍教师教学。西方演唱方式使我国民族声乐受到深远影响,且教学体制、管理模式以及音乐发展方式等均逐渐发生变化[4]。

(二)20世纪50年代

50年代是我国民族声乐进入20世纪之后发展的第一个巅峰。在旧社会,多数人的生活穷困、艰难,对于艺术普遍不重视,民族声乐仅能承袭传统形式的曲艺、民歌、说唱等,而在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成立,人们的创作热情高涨,民族声乐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推动民族声乐艺术形式转折,中国歌剧表演和民歌表演两种新的艺术形式诞生,并且诸多老艺术家对于新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著作原本为地方戏曲演员的艺术家,随时代发展转型成为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并且在艺术家的推动下,民歌演唱和歌剧表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晋剧的关注者则相对减少,转型进行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家数量逐渐增加。特别是部分老艺术家进行过系统的戏曲表演学习,所以在进行民歌和歌剧的演唱时,可以对神、情、形、声、腔、字的“六艺之美”进行充分体现,所以表演的民歌和歌剧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5]。

(三)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全国各地逐渐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声乐也随之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7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文化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同时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民族声乐发展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且有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民族声乐专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并使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声乐进入20世纪之后发展的第二个巅峰,在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演唱风格,均发生了大幅度的转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即为传统真声唱法逐渐向混声唱法进行过渡,使民族歌曲的演唱技法更加多元化,同时专业人士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参考西洋唱法,并逐渐构建起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专业理论体系。这一时代的歌唱家,多具有传承、探索、创新、发展的精神,不仅积极参考前辈歌唱家的演唱技法,还尝试使用更加科学的发声方式,使民歌演唱技法得到优化,所以可以认为,这一代歌唱家对于民歌演唱模式的改进,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时代的诸多民歌作品,也呈现出了十分显著的新时期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特点。并且在这一阶段的歌剧中,不仅充分呈现出了当代的新式演唱技巧,且促使我国歌剧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民族声乐歌唱家的演唱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声乐作品以及歌剧作品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歌唱家的演唱风格也更加趋于多样性。

(四)当前

当前,即为20世纪之后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第三个巅峰,这一阶段的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术已经更加成熟,并且具有更加完善的演唱理论作为支持,不同歌唱家之间的演唱风格也更加鲜明。并且从实际来看,当代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西洋唱法,特别是从腔的角度来看,当代我国民歌歌唱家在演唱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采用唱腔、节奏、韵律、音色对歌词中的人及物的情感、神态进行表达,不仅连贯协调,且十分富有民族特点,呈现出了精致婉转的演唱效果,也就能够将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充分传递给观众。同时,当代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趋于完善,所以可以认为,当代民歌歌唱家多经过完整的学历教育,其在歌唱事业上的成功与其专业的求学道路具有密切关联性,歌唱家的培养与科学合理的教育系统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密切关联性,所以可以将现代歌唱家的专业发展经历,作为当代声乐教育模式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参考,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发展[6]。

三、结束语

我国民族声乐具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整体上形式多元、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不仅值得全面继承,更是有必要对其中的艺術价值进行感受和挖掘,从而更加充分地传承民族文化,并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创新和丰富其艺术内涵。并且,在我国进入近现代以后,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的外国音乐形式逐渐对中国声乐产生影响,使中国声乐在形式、内容等多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将中西方的声乐特点进行有机融合,使二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可以形成具有多元化特点的新型民族声乐,更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声乐得到创新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吴琳娜.多元化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审美取向探讨[J].戏剧之家,2022(12):73-75.

[2]赵晨静.中国民族声乐教学近十年的发展概述[J].戏剧之家,2022(12):118-120.

[3]殷进良,李悦.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J].当代音乐,2021(04):196-198.

[4]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音乐,2007(04):147-150,168.

[5]宋菲菲.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变迁阐述[J].魅力中国,2018(27):226.

[6]杨丁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9(07):70-71.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民族声乐中国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叩问灵魂的乐章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当代民族室内乐发展的宏观思考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