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幸福十年

2023-06-27沈惠勤

老年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花甲之年小家庭春潮

□沈惠勤

(拍摄者/许松盛)

当今时代的发展,体现在个人的命运中。如果用坐标中的抛物线表示,我想,我从知命之年跨越到近花甲之年的这条线,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属于昂扬向上的态势。可能,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在这十年里都像蓬勃成长中的春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时代的美好。

(拍摄者/郁大波)

其实,这种幸福指数的狂飙突进并不属于偶然,而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显现,前数十年一直在默默地奋斗、积累,当量变突破之后,便收获了质的飞跃。我们这些“60后”是十分幸运的一代,青少年时代赶上了改革春潮,然后在人生的美好岁月里竭尽所能地在各行各业努力。时代赋予我们成长的沃土,我们就长出了自己的风景,尽管我们都是普通人,但伫立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可以自豪地向着世界堂堂正正地挺直腰板,说一声“我是中国人!”

是的,我是中国十四亿分之一的一名极其普通的教师,四十年耕耘在教育领域,祖国的春潮渗进这片芳草地,我在前三十年感受到的是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一所农村小学迅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省实验小学。近十年,学校更是有了飞跃发展,建起了粉墙黛瓦的教学楼,置身现代化的教室内,像乐园;建设了亭台廊榭的向诚园,容身微自然的景观中,像花园。我爱上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不知老之将至,乐在其中。

至于个人的小家庭,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犹记得十年前,全家鼎力合作买了汽车,购了楼房,当站在高高的楼层,隔着活力岛看到前方华灯初上时玉宇琼楼般的高楼大厦,真是感慨万千:想年少之时这里曾是田野一片,时隔数十年跃然变成一个现代化城区,如同梦幻一般。

美满的生活中,家中添了第三代,我荣升为奶奶,虽然工作尚未退休,但全家已经四世同堂,长辈们都铆足了劲,每个人都在为着这个小家庭尽自己所能。我们深知,一个家庭便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把自己的小家庭搞好就是对社会的尽责,我们责无旁贷。

除了在学校大家庭尽职做好一名教师,在自己的小家里尽好多重角色的本分,我在这十年中还收获了一份文学果实。这原本是我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以前一直忙碌于繁琐的小教工作,但正是这份工作让我在与学生的双边教学中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特别是在辅导学生作文中,我渐渐练就了对文字的敏感,在与天真活泼的孩子相处中也常葆一颗幻想的童心,竟然在这十年中爱上了文学,我引领学生一起写童话,渐渐地,自己也写了散文,写了小小说,见诸报刊的频率也提高起来。

我还参与到家乡街道的历史文化研究小组中,先后担任副主编和执行主编,从《黄土桥》内刊到《撷采渔乡》三部曲,倾注了自己一腔热情。我逐步积累文字,著书《姑苏渔姑情》。

凭着这些努力,我实现了从相城区作协到苏州作协,再到江苏作协的三级跳,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这让我坚信,努力就会有回报,这是我这十年极为欣慰的事,既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借了时代的东风,我是以一名家乡女儿的身份在记录时代的浪潮呀!

从青少年时代走近花甲之年,最美好的时光正好与这个辉煌的时代同频共振,我目睹家乡由一个渔乡变作生态园。

(照片为作者本人)

近十年,我完成了人生走向老年的蜕变,但人老心不老,依然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我的心间已蓄足了十年美好生活的能量。当我徜徉于家乡三角咀湿地、荷塘月色、植物园、梅花园等景点,怎能不满怀欣喜之情,舞动自己的一杆拙笔呢?

尽管能力有限,但我就是爱写,写家乡的变化,写时代的磅礴气象在这片土地上滋养的美丽风景,写我们为之所做出的各种奋斗,写新时代中我们扬眉吐气的生活,尤其要写我们近十年的喜人变迁,我见证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从农村的小屋搬进了高楼,过起了城市生活,出行有汽车,养老有保障,工作有动力……

这十年让我体会到了个人的幸福,折射的是时代的伟力。愿每个人都能乘上高速列车,与时俱进,奔向美好的新生活。

猜你喜欢

花甲之年小家庭春潮
春潮奔涌东方阔
“小家庭年夜饭”吃出别样“年味”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小家庭年夜饭”在上海走俏
“老年打工人”喜欢什么工作?
沉默与孤独——《春潮》电影解读
草原春潮
论“小家庭”时代的家风建设
开启新的一天
花甲之年穷变富毫无保留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