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话语意涵

2023-06-27桑建泉

学习与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智慧,是当代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表达,是各国人民希冀和平发展的价值诉求。作为探索人类美好生活如何建构的全球治理话语,开放创新构成其思想基础维度的话语特质,多维关怀构成其内容结构维度的话语特质,解释性与建构性兼具构成其功能引领维度的话语特质。在两个大局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话语影响力的路径在于:坚守其人类解放理论底色,注重阐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改善的一致性,通过回应人类重大现实关切繁荣发展话语体系。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话语意涵

[中图分类号] D610.4;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6-0034-04

话语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媒介,全球治理话语则承载着诉说治理理念和表达治理主张的重要功能。自地理大发现拉开世界一体化的序幕以来,全球治理话语便开始在维系国际秩序稳定与推动国际秩序变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影响国际局势的巨大作用,世界多国尤其是各个大国极为重视全球治理话语的理论生产与思想阐释。纵观全球,现今国际秩序格局依然是资本逻辑在兴起后宰制全球的状态延续,而全球治理体系的诸多不合理之处终归可以回溯至资本逻辑至上的总源头。因此,超越资本至上的逻辑,以全人类立场提出新的全球治理话语既是冲破西方国际话语垄断的迫切要求,也是完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当务之急。当今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改善全球治理话语生态与完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时代创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话语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关于时代之问的中国智慧。纵观世界近现代史,现代化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实现前所未有重大跃迁的同时,也使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共同性的全球危机意味着,贫富鸿沟、发展失衡、暴恐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负面维度将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唯一选择则在于各国携手共建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进程仍在继续,特别是我们党在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绩,带领人民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非要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也非要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致力于凝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关于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共识。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并维护各国的主权平等,主张各个国家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切实尊重各国的发展现实性、发展阶段性与发展过程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表达。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流通提高了人类生活的便捷度与舒适度,使得“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1共同利益的现实性决定了以恰当话语表达其现实性存在的必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即以共同利益联结共同命运的逻辑进行了相应叙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主张将利益冲突限定在可控范围内并通过平等竞争、协商谈判等有序形式加以解决,强调各国应该共同努力以增加共同利益的存量,将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此外,人类共同利益的维护应以尊重各个国家的主权等核心利益为底线原则。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积极倡导者与坚定实践者,既实现了自身发展又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希冀世界和平的价值诉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联合国宪章》精神等相关理念的倡导之下,虽有地区纷争但人类从总体而言已走过70多年的和平时光。然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冲击人类和平状态的消极力量在当今时代依然不可小觑。不同于个别国家主宰世界秩序的霸道欲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世界人民对持久和平的美好希冀,映射出当代中国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秩序的智慧和担当。不难发现,“霸主”的定性思维是此类国家不断制造纷爭与事端的真实动因。因此,只有摒弃零和博弈的对抗性旧式思维,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长久和平;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和平不仅是避免与消除战争,而且是保持安全和发展的状态。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安全秩序之所以失范,与全球地区发展失衡以及文明之间的歧见密切关联。因此,化解威胁人类安全的多种不利因素,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共同发展及文明平等的最广泛共识,努力实现多元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话语特质

开放创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思想基础维度的话语特质。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唯物主义话语的当代创新。众所周知,人类解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话语,但人类解放旨在通过经济解放、政治解放、文化解放等实现人类发展的自主与自为,其本身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当代人类的解放要务在于找到通向人类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构建起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过渡型联合体。运用反映当今时代特征的话语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恰当地表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使命。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优秀传统话语的创造性转化。经过漫长岁月积累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贡献了众多蕴含民族发展经验的智慧话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世智慧在当今仍然因其广泛适用性、可转化性而备受推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疑内蕴了和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表明了中国希望通过贯彻与执行和睦合作理念,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良善交往秩序的美好愿望。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广泛汲取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开放式创新。近现代西方学者如滕尼斯、涂尔干、鲍曼探讨了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体问题。当然,西方学者的共同体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着本质区别,但这些探讨对推进当今学界共同体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维关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容结构维度上的话语特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体现了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的人类关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建构过程中,中国将始终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其中,持久和平话语关涉国际政治层面。世界近代以来的两次世界大戰、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局部热战,皆与霸权争夺、国家结盟如影相随,国家之间要实现持久和平,应该真诚相待、相互尊重,通过对话解决矛盾分歧,建立超越结盟型的伙伴型相互关系。普遍安全话语关涉国际安全层面。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皆面临全球性安全隐患的威胁。在恐怖主义、全球疫情等危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各国应在危机预防、处理机制、舆论应对等方面充分沟通并相互合作。共同繁荣话语关涉世界经济层面。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处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期,各国应在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产品上加快合作与交流的步伐。开放包容话语关涉世界文明层面。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的相互交流,最终推动了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事实上,各种文明都是不同族群的伟大实践成果,之间理应相互平等。基于此,我们倡导各种文明共赏共鉴,而非灌输“文明对抗”。清洁美丽话语关涉世界生态问题。长期以来,以工业化模式为代表的西式现代化道路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资本逐利本性导致了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人类需要在共同呵护生存环境的基础上谋求长远型可持续发展,即在反思西式现代化道路弊端的体悟中探索出更加符合历史规律的人类现代化之路。

解释性与建构性兼具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功能引领维度的话语特质。近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启示我们: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时代发展潮流,而资金、商品、人才在21世纪的快速与高频流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边界,彻底将人类的整体发展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人类大规模现代化实践创造的各种先进技术设备亦成为地区问题演变成全球问题的传导手段,在棘手的全球性问题面前人类已然成为命运与共的整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1用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样态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马克思指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说明理论话语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对世界的解释力,更在于其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建构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建构力表现在其并不讳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发展与共赢,一方面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项目增加共同利益供给,同时其还倡导共赢、共享的理念以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话语影响力提升

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解放的理论底色。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会显示出其本身的巨大理论与话语威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国深刻洞察当今时代现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所提出的原创性话语范畴。为了解决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始终将追求解放贯穿于共同体话语之中。即使是马克思对共同体最高形态的向往性描述,也是按照解放的实现程度进行的,“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结合马克思共同体话语的相关论述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处于政治共同体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过渡,是“虚假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的过渡阶段。虽然在发展阶段上有历史的客观限定,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以人类解放为追求宗旨,然而解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人类逐渐摆脱外在束缚与各种异化力量的现实历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目标是在现有时代条件下提升人类整体生产力水平,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在条件,其弘扬与实践是对人类解放的当代现实促进。

注重阐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当代改善的根本一致性。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大而不强”的国家地位日益得到改变,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国际舆论场域时有“中国威胁论”的杂音。究其原因,不过是某些别有用心者根据所谓的历史发展经验而故意散播的主观臆断。纵观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之路,无不与侵略战争、军火贸易密切相关。于是,某些西方学者就理所当然地判定,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必然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今天的中国,既没有客观条件更没有主观意愿再去复制这条血腥之路。自近代开始,中国就不断饱受战争与侵略的折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论在经济损失还是在人员伤亡方面,中国都遭受了与其他各国相比更大的损失。可以说,战争已经让中华民族历经了难以承受之重。而且,正是在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大环境中,中国才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是和平与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因此,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更珍视与捍卫和平的国际环境。

在回应人类重大现实关切中繁荣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历史唯物主义主张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新世界既是对旧世界不合理之处的充分纠正,也是对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在内的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通过批判当代世界的不合理之处以建构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其影响力取决于其在21世纪对人类境遇的解释力与改变力。面对全球发展失衡、资本逻辑横行、环境危机凸显等人类重大关切,打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心的概念群显得尤为迫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已经适时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重要概念,这些概念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话语场域中形成了良性互动。针对未来国际场域不断涌现的新矛盾,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群不仅有助于对时代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更有助于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正确的方向变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桑建泉,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猜你喜欢

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对全球化下全球治理的批判性反思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