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环境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贵人香’酒石酸降解的影响

2023-06-27张彦芳朱燕芳郝燕王玉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贵人酒石酸土壤湿度

张彦芳, 朱燕芳, 郝燕*, 王玉安,*

(1.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兰州 730070;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兰州 730070)

河西走廊地处世界葡萄生长的黄金纬度带,该区光照资源丰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等,有助于高质量葡萄酒原料的生产[1],是我国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之一[2]。葡萄果实中酒石酸含量与成熟期温度呈紧密负相关,葡萄浆果成熟期高温干旱会使酒石酸的分解作用加强。在葡萄浆果发育成熟期,正值该地区高温。高温主要是由于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属温带干旱性荒漠气候,沙漠云量少,太阳辐射削弱少,辐射较强,热资源较为丰富[3]。沙漠植被覆盖少,大部分太阳辐射射向地面,同时沙质土壤导热快,使得白天气温高,进一步加强了葡萄果实中酒石酸的代谢[4]。因此,在特定热环境下,酿酒葡萄中酒石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亟需研究。

‘贵人香’是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酿造干白和冰白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有机酸的含量是评价白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质量的白葡萄酒需要较高的酸度来支撑酒体,尤其是高糖的冰白葡萄酒,需要较高的酸度来平衡酒体[5-6]。因此,酸的含量对白葡萄品种非常重要。白葡萄酒中的有机酸主要包括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7],其中酒石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葡萄浆果的酿酒品质。酒石酸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一般不会被代谢,使葡萄酒的pH维持在3.0~3.5[8],从而决定葡萄酒的颜色、氧化特性和微生物的稳定性,而且也为葡萄酒提供骨架物质[9],同时参与葡萄酒味感平衡,影响葡萄酒的陈酿潜力[10]。因此,研究河西走廊‘贵人香’葡萄果实中酒石酸含量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成熟葡萄中,酒石酸的质量含量可以高达15 g·L-1,在葡萄盛花后1个月内,酒石酸大量积累,之后没有新的酒石酸合成,在葡萄果实生长至成熟过程中,其质量含量呈下降趋势[11]。本试验在河西走廊东部酿酒葡萄产区进行,探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特定热环境各气象因子对果实中酒石酸变化规律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材料

本试验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皇台酿酒葡萄基地进行,该基地中心海拔1 600 m,年平均温度6.9 ℃,≥10 ℃有效积温3 100 ℃,年降水量191 mm,年平均蒸发量2 130.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724.8 h。葡萄园土质以沙质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

1.2 试验设计

首先,在试验地放置1个CAWS2000温室小气候观测站,监测2021年7—9月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土壤湿度和地温的变化,并记录数据。然后,以酿酒葡萄品种‘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为试验材料,每小区种植20株,重复3次,随机排列。

1.3 指标测定

1.3.1 葡萄园热环境的监测 采用CAWS2000温室小气候观测站监测‘贵人香’生长葡萄园的光照、温度、湿度、太阳紫外线、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5、10、15、20、40 cm处的土壤湿度和地温。

1.3.2 酒石酸含量测定 在‘贵人香’浆果速长期(7月)、浆果转色期(8月)、浆果成熟期(9月)采集果实样本,即分别在7月6日、7月22日、8月6日、8月17日、9月2日、9月16日、9月24日每天9∶00—10∶00采集酿酒葡萄果实,分别于不同果穗上、中、下3个部位采集共50粒果实,重复5次。果实采摘后立即用液氮速冻,放到干冰中带回实验室,放置在-40 ℃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在7月22—23日、8月17—18日、9月16—17日,从9∶00开始每隔4 h采集1次果实样品,采样时间为9∶00、13∶00、17∶00、21∶00、1∶00、5∶00、9∶00,即1个昼夜。

采用 RIGOL L3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济南赛畅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测定葡萄果实中的酒石酸含量,仪器的操作及参数设定参照参考文献[12]。酒石酸提取方法:称取约0.3 g样本加入1 mL水过夜提取,10 000 r·min-1离心取上清,用针头式过滤器过滤于带有内衬管的样品瓶内待测,进样体积10 μL。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采用Excel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西走廊‘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气象因子的变化

2.1.1 河西走廊‘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温湿度的变化 对葡萄果实的优劣起主导作用的是生长环境中的气象因子,其中最典型的是温度和湿度。在‘贵人香’葡萄果实的不同生长时期,其温、湿度的变化趋势和到达最高值、最低值的时间有差异。由图1可知,在果实速长期,7月1—9、12—25日期间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变化平稳,全月日最低温度波动幅度大;全月日平均温度在19.7~26.5 ℃之间,19.7 ℃出现在7月27日,26.5 ℃出现在7月20日;全月日最高温度在21.2~37.1 ℃之间,21.2 ℃出现在7月11日,37.1 ℃出现在7月30日;全月日最低温度在9.5~19.8 ℃之间,9.5 ℃出现在7月1日,19.8 ℃出现在7月21日。全月昼夜温差在3.8~25.3 ℃之间,3.8 ℃出现在7月11日,25.3 ℃出现在7月30日, 15 ℃以上的天数达22 d。除7月11日外,日平均湿度、日最高湿度和日最低湿度在7月变化较为平稳,全月日平均湿度在44%~68%,全月日最高湿度大多在75%~85%之间波动,日最低湿度大多在20%上下波动。

图1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生长环境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Fig. 1 Chang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long-term growth environm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rries

由图2可知,果实转色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呈缓慢降低的趋势,全月日平均温度在14.3~24.3 ℃之间,14.3 ℃出现在8月27日,24.3 ℃出现在8月1日;全月日最高温度在18.4~35.9 ℃之间,18.4 ℃出现在8月30日,35.9 ℃出现在8月1日;全月日最低温度在7.0~16.4 ℃,7.0 ℃出现在8月28日,16.4 ℃出现在8月18日。全月昼夜温差变化幅度较大,在4.6~22.2 ℃之间,4.6 ℃出现在8月11日,22.2 ℃出现在8月1日,15 ℃以上的天数达15 d。全月日平均湿度在45%~89%,日最高湿度大多在79%~100%之间波动,日最低湿度大多在30%上下波动;全月日最高湿度变化平稳,日平均湿度和日最低湿度变化幅度较大。

图2 ‘贵人香’葡萄浆果转色期生长环境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Fig. 2 Chang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during berry color transition

由图3可知,果实成熟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变化趋势平缓,全月日平均温度在14.3~23.6 ℃,14.3 ℃出现在9月15日,23.6 ℃出现在9月12日;全月日最高温度在17.7~29.5 ℃,17.7 ℃出现在9月15日,29.5 ℃出现在9月1日;全月日最低温度在5.6~15.7 ℃,5.6 ℃出现在9月29日,15.7 ℃出现在9月13日。全月昼夜温差在3.5~22.5 ℃,呈先降后升的趋势,9月1—15日之间,昼夜温差从19.7 ℃降低到3.5 ℃,9月15—30日昼夜温差从3.5 ℃升高到22.5 ℃,15 ℃以上的天数达10 d。全月日平均湿度、日最高湿度、日最低湿度整体呈缓慢降低的趋势,日平均湿度在45%~92%,日最高湿度大多在73%~100%之间波动,日最低湿度在12%~73%。

图3 ‘贵人香’葡萄浆果成熟期生长环境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Fig .3 Chang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rry at maturity

综上说明,温、湿度在速长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到达最高值的时间均较早,降到最低值的时间较晚,有利于积累光合产物,而昼夜温差的变化均不同。

2.1.2 河西走廊‘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其他气象因子的变化 由表1和表2可知,在果实速长期的日照日累计值为30.39 h,均高于果实转色期和果实成熟期。每个月风速、日照小时累计、日照日累计日均值的变化规律比较平稳。总辐射和总辐射极大值的月平均值最高均在7月,分别为268.91和356.27 MJ·m-2,7月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5日,为309.23 MJ·m-2,最小值出现在7月25日,为222.62 MJ·m-2;8月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8月1日,为270.88 MJ·m-2,最小值出现在8月5日,为205.94 MJ·m-2;9月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9月1日,为290.25 MJ·m-2,最小值出现在9月14日,为134.47 MJ·m-2。二氧化碳含量、最高二氧化碳含量和最低二氧化碳含量的平均值最高均在8月,分别为2 391.51%、2 449.68%和2 337.10%,9月居中,7月最低。7月二氧化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25日,为2 234.31%,最小值出现在7月1日,为1 102.92%;8月二氧化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31,达2 642.25%,最小值出现在8月1日,为2 166.96%;9月二氧化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14日,达2 625.72%,最小值出现在9月20日,为2 091.96%。

表2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生长环境气象因子日均值的变化Table 2 Changes of daily mea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2.2 河西走廊‘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土壤温湿度的变化

如图4所示,在果实速长期,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温度呈缓慢升高的趋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均逐渐降低。在深度为5 cm时,土壤温度在21.1~27.7 ℃,21.1 ℃出现在7月1日,27.7 ℃出现在7月24日;深度为10 cm时,土壤温度在20.3~25.8 ℃,20.3 ℃出现在7月1日,25.8 ℃出现在7月23日;深度为15 cm时,土壤温度在19.8~25.3 ℃,19.8 ℃出现在7月1日,25.3 ℃出现在7月24日;深度为20 cm时,土壤温度在19.4~24.6 ℃,19.4 ℃出现在7月1日,24.6 ℃出现在7月25日;深度为40 cm时,土壤温度在18.6~23.7 ℃,18.6 ℃出现在7月1日,23.7 ℃出现在7月25日。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升高,土壤湿度在深度为40 cm时最高,达24%~25%;在土壤深度为5 cm时,土壤湿度在14%~16%;土壤深度为10 cm时,湿度在12%~15%;土壤深度为15 cm时,湿度在12%~14%;土壤深度为20 cm时,湿度在19%~20%。

图4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不同深度地温、土壤湿度变化特征Fig. 4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在果实转色期,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呈缓慢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深度土壤的最低温升高,最高温降低。在深度为5 cm时,土壤温度在17.3~25.9 ℃,17.3 ℃出现在8月27日,25.9 ℃出现在8月1日;深度为10 cm时,土壤温度在17.7~24.9 ℃,17.7 ℃出现在8月27日,24.9 ℃出现在8月1日;深度为15 cm时,土壤温度在18.2~24.3 ℃,18.2 ℃出现在8月28日,24.3 ℃出现在8月1日;深度为20 cm时,土壤温度在18.6~23.8 ℃,18.6 ℃出现在8月28日,23.8 ℃出现在8月2日;深度为40 cm时,土壤温度在18.7~23.0 ℃,18.7 ℃出现在8月28日,23.0 ℃出现在8月2日。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升高,且土壤湿度变化范围增加。在土壤深度为5 cm时,土壤湿度在14%~16%;深度为10 cm时,土壤湿度在11%~18%;深度为15 cm时,土壤湿度在12%~24%;深度为20 cm时,土壤湿度在18%~22%;深度为40 cm时,土壤湿度在23~24%。

在果实成熟期,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呈下降的趋势,变化幅度较为平缓,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与果实转色期土壤温度变化一致。在深度为5 cm时,土壤温度在14.0~19.9 ℃,14.0 ℃出现在9月18日,19.9 ℃出现在9月1日;深度为10 cm时,土壤温度在14.3~19.6 ℃,14.3 ℃出现在9月19日,19.6 ℃出现在9月1日;深度为15 cm时,土壤温度在15.2~19.4 ℃,15.2 ℃出现在9月19日,19.4 ℃出现在9月1日;深度为20 cm时,土壤温度在15.9~19.5 ℃,15.9 ℃出现在9月20日,19.5 ℃出现在9月2日;深度为40 cm时,土壤温度在16.1~19.2 ℃,16.1 ℃出现在9月20日,19.2 ℃出现在9月2日。在土壤深度为5 cm时,土壤湿度在15%~25%;深度为10 cm时,土壤湿度在13%~20%;深度为15 cm时,土壤湿度在12%~14%;深度为20 cm时,土壤湿度在18%~19%;深度为40 cm时,土壤湿度在22%~23%。

每个时期的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升高或降低,且转色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温度一直处于下降;土壤湿度的变化是一致的,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河西走廊地区 ‘贵人香’葡萄果实生长的3个时期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变化有着显著的节律性。

2.3 河西走廊‘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酒石酸含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2.3.1 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中酒石酸含量的变化 如图5所示,‘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酒石酸的含量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随着果实的成熟,7月5—22日期间,果实中酒石酸含量无明显变化;7月22日—9月1日期间果实中酒石酸迅速降解,酒石酸含量急剧下降,从14.57降低到6.59 mg·g-1;9月1—26日期间,果实中酒石酸含量略有上升,从6.59上升到7.62 mg·g-1。

图5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酒石酸含量变化Fig. 5 Variation of tartaric acid cont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2.3.2 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中酒石酸含量的昼夜变化特征 在‘贵人香’果实速长期、转色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果实中酒石酸的昼夜变化特征如图6所示,在速长期7月22—23日,果实中酒石酸的昼夜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3∶00时果实中酒石酸含量最高,达15.13 mg·g-1;在1∶00酒石酸含量最低,仅为12.67 mg·g-1。在转色期8月17—18日,果实中酒石酸的昼夜变化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在13∶00时果实中酒石酸含量最高,达11.81 mg·g-1;在21∶00时最低,仅为7.84 mg·g-1。在成熟期9月16—17日,果实中酒石酸的昼夜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1∶00时最高,达9.01 mg·g-1;在9∶00时最低,为7.06 mg·g-1,酒石酸含量变化差异较小。

图6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酒石酸含量昼夜变化特征Fig. 6 Diurnal variation of tartaric acid cont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其酒石酸峰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其含量表现是一致的,速长期的酒石酸峰面积整体比其他时期高,并且越往后其峰面积越低。速长期的酒石酸峰面积最高和最低分别出现在13∶00、1∶00,为3 085.71、2 592.73 mg·g-1;转色期的最高值也出现在13∶00,达到2 404.32 mg·g-1,最低值出现在21∶00,为1 603.02 mg·g-1;成熟期的酒石酸峰面积最高值出现在21∶00,达到1 839.27 mg·g-1,最低值出现在9∶00,为1 443.05 mg·g-1。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贵人香’果实的酒石酸峰面积在转色期的变化差异比较大,其他2个时期的变化差异比转色期的小,说明转色期的酒石酸峰面积是多变的。

2.3.3 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中气象因子和土壤温湿度的昼夜变化特征 由图7可知气象因子的昼夜变化特征,昼夜空气温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空气湿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者变化趋势相反。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的昼夜温度变化均在0∶00—7∶00缓慢降低,且7∶00时温度为1个昼夜中最低,分别为17.8、16.0、8.5 ℃;在7∶00—23∶00,温度急剧升高,且均在16∶00时达到最高温,分别为34.3、26.6、23.3 ℃,夜间温度均大于15 ℃。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的昼夜湿度变化在0∶00—7∶00缓慢升高,且7∶00时湿度为1个昼夜中最高,分别为82%、93%、100%;在7∶00—23∶00,温度急剧降低,且均在17∶00时降为1个昼夜中最低,分别为30%、45%、53%。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总辐射值在7∶00—18∶00均是先升后降,在13∶00时达峰值,分别为944、857、892 MJ·m-2。二氧化碳浓度在0∶00—8∶00变化剧烈,7月22—23日的最大值在6:00,为2 504.00%,而8月17—18、9月16—17日的最大值分别在7∶00、3∶00,达到2 903.00%和2 923.00%。

图7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生长环境气象因子昼夜变化特征Fig. 7 Diurnal variatio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由图8可知土壤温湿度的昼夜变化特征,在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土壤深度5和10 cm处土壤温度昼夜变化剧烈,在深度为15、20和40 cm处,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不明显;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湿度的变化受昼夜的影响不明显。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的5 cm土层地温曲线的昼夜变化特征相似,均是先降低后升高,且9月17日的地温比其他2个时间的低。在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40 cm处的土壤湿度均较为稳定,均保持在24%左右,且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

图8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生长环境土壤温湿度的昼夜变化特征Fig. 8 Diurnal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2.3.4 ‘贵人香’葡萄浆果酒石酸含量与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如表3所示,‘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中酒石酸含量与日照日累计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4;与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温度、日平均5 cm地温、日平均10 cm地温、日平均15 cm地温、日平均20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0.836、0.748、0.741、0.731、0.708;与日平均湿度和日最高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和0.791。

表3 ‘贵人香’葡萄浆果速长期-成熟期果实酒石酸与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的相关系数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artaric acid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alue

‘贵人香’葡萄果实酒石酸昼夜值与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昼夜值的相关性如表4所示。果实中酒石酸昼夜变化与空气温度、5 cm地温、10 cm地温、15 cm地温、20 cm地温、40 cm地温、40 cm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4、0.798、0.807、0.810、0.806、0.791、0.626;与空气湿度、5 cm土壤湿度和10 cm土壤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0.691和0.910。

表4 ‘贵人香’葡萄果实酒石酸昼夜值与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昼夜值的相关系数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artaric acid diurnal value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urnal value

3 讨论

葡萄园的环境条件是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重要因子[13-14],其中日照、日均温度、温差、生长期总辐射等因子直接影响浆果品质[15-17]。月均温反映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18]。本试验中分析了‘贵人香’果实在速长期至成熟期与气候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使用1个温室小气候观测站观测了1年的气候因子变化,结果表明,每个时期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速长期的变化较大。在‘贵人香’果实速长期,全月日平均温度在19.7~26.5 ℃,7月1—9、12—25日期间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变化平稳,全月昼夜温差在3.8~25.3 ℃之间,全月日平均湿度在44%~68%之间。在果实转色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在全月呈缓慢降低的趋势,全月昼夜温差变化幅度较大,全月日平均湿度在45%~89%之间。在果实成熟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在全月变化平缓,全月昼夜温差在3.5~22.5 ℃之间,日平均湿度在45%~92%之间。日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果实中糖分的积累[19-20],本试验中,速长期昼夜温差15 ℃以上的天数达22 d,转色期15 ℃以上的天数达15 d,成熟期15 ℃以上的天数达10 d,表明在‘贵人香’果实生长发育的3个重要时期,较大的昼夜温差为优质葡萄酒原料提供了保证[21-22]。

本试验中,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中酒石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在7月22日—9月1日期间酒石酸含量迅速降低,从14.57降低到6.59 mg·g-1,表明在河西走廊东部‘贵人香’果实中酒石酸的降解主要在该时间段内,可能是由于葡萄果实中的有机酸合成受到抑制,不断降解和转化成糖,以及果实体积的增加对有机酸的稀释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3-24]。9月1—26日期间,果实中酒石酸含量略微上升,可能是通过提高酒石酸的含量平衡果实中的糖酸比。与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酒石酸含量的变化与日照日累计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温度、日平均5 cm地温、日平均10 cm地温、日平均15 cm地温、日平均20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平均湿度和日最高湿度呈显著负相关。

本试验中,速长期和转色期果实中的酒石酸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中午,成熟期酒石酸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晚上,但转色期酒石酸含量最低值出现在晚上,说明‘贵人香’果实中的酒石酸含量不仅在3个时期的昼夜变化趋势不同,而且在1天中含量的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也不同。在其速长期酒石酸含量的昼夜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3∶00时果实中酒石酸含量最高,在次日凌晨1∶00酒石酸含量最低,表明在1个昼夜中果实中酒石酸可能在13∶00至凌晨1∶00之间降解。转色期,酒石酸含量昼夜变化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在13∶00时果实中酒石酸含量最高,在21∶00时最低,表明果实中酒石酸在13∶00至21∶00之间降解。成熟期,酒石酸含量昼夜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1∶00时最高,在次日凌晨1∶00时最低,表明果实中酒石酸在21∶00至凌晨1∶00之间降解。通过与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昼夜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酒石酸昼夜变化与空气温度、5 cm地温、10 cm地温、15 cm地温、20 cm地温、40 cm地温、40 cm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5 cm土壤湿度和10 cm土壤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有研究表明,夜间15~20 ℃有利于葡萄着色,使葡萄具有均衡的糖酸比、pH以及香气物质,在河西走廊东部,在果实速长期-成熟期,夜间温度均可保持在15 ℃以上,更有利于优质果实品质的形成[25-26]。

综上所述,‘贵人香’果实速长期-成熟期,果实中酒石酸含量的降解主要发生在7月底到9月初,在果实昼夜生长发育中,酒石酸的降解主要发生在13∶00至次日凌晨1∶00。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对果实中酒石酸含量起主要作用的是日照日累计时数、日平均温度、5—20 cm日平均地温。对酒石酸含量的昼夜变化影响起直接作用的是空气温度、5—40 cm地温。本试验探究了河西走廊东部‘贵人香’果实中酒石酸的降解期,同时分析了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可为下一步通过不同栽培技术减缓酒石酸的降解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贵人酒石酸土壤湿度
真正的贵人
双重封闭对建筑用6463铝合金酒石酸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土壤湿度传感器在园林绿化灌溉上的应用初探
基于51单片机控制花盆土壤湿度
寻找你的职场贵人
四川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不同气候区土壤湿度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贵人
贵人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