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独特的刀绘艺术语言
2023-06-27潘鲁生
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明。作为物质媒介,纸张广泛应用于书写和绘画,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比如“一纸云笺鱼雁远”,说的是信笺用纸;“青天一张纸,群雁飞来远”,讲的是丹青用纸。在诗人、画家笔下,纸承托了诗句诗意以及万物可观的状貌。纸本身不仅具有书写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辽宁沈阳艺术家王静发挥纸张媒材特性,通过纸上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新颖独特的刀绘艺术语言。
2018年9月,我随民协工作小组就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编撰工作到辽宁省进行民间文艺调研。应辽宁省文联之邀,沈阳市文联副主席王静在考察驻地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十几幅刀绘作品。纸面上呈现的花鸟小景细腻生动,山水意境宏伟开阔,画里透着盎然的生机。王静介绍,纸上刀绘画是她业余时间探索创作的,因为喜欢,一直坚持用刀绘画。基于纸的质感和刀绘韵味,我向王静建议:一是要学会做减法,画面构图要简约而不简单;二是多尝试纸上刀绘山水画,着重凸显山水磅礴大气之感;三是放弃钤印题款,寻找刀绘独有的题款方式。
王静进一步钻研刀绘技艺。一年后,我收到了她发来的20幅花鸟画照片,与之前的相比,精进不少,构图讲究了,内容简洁了,色彩也更为饱满丰富。画面上没有了之前过于抢眼的印章,取而代之的是比较个性化的刀绘式签名,与画面融为一体,视觉效果看上去更为和顺熨帖。透过这些技法娴熟的纸上刀绘作品,不难体会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女性艺术家经受了多少磨砺,她能挤出大段业余时间搞实验性创作实属不易。看到这些,我为她的进步感到由衷高兴。
我素来提倡绘画要学会用减法,通过减的思维构图着色,于一枝一叶、一花一果的描繪中表达情思感悟。王静的纸上刀绘是在做减法,不过她的减法与我所说的减法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王静的画在构图布局上简洁明了,寥寥数笔就能表达出胸中之意,与我初次见到的作品相比,没有了繁复拖沓,多了一分简约大气。这些画作讲构图,重意境,欣赏起来余味悠长。这是与我所说的“减”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她的画面形式是减中有增,以刀绘画,就是用刀做剥划消减,通过划去已有的色彩显现新的色彩,在减的过程当中增色。这是王静纸上刀绘最为突出的特色,如同平面设计中正负形的交错迭代,纸上刀绘实现了创作思维定式的突破和改变。所谓不破不立,用于形容王静的纸上刀绘创作再恰当不过了。减是减少、降低,王静的纸上刀绘刀减过后,不是减少,而是增多。通过刀减,画面上会出现各种样态的线条,直线、曲线、点线、射线皆有;通过刀减,会形成红色、橘色、咖色、蓝色、黄色、白色等虚幻迷离的色效;通过刀减,增彩增色增亮,使画面更为丰富饱满,内容也得到充实,臻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之境。
近30年的时间里,王静不仅用刀在纸上耕耘,还不间断地研究绘画用纸,改进纸张色相构成,形成了多元化的刀绘纸类型。王静新近创作的《东方红》《万山红》《长白圣境》《高山云雾》等巨幅山水画作气势磅礴、襟怀阔达。小景画中灵动的松鼠、生动的小鸟、跃动的白鹭、憨动的小企鹅,以及盛开的红玉兰、婆娑的绿荷叶、松软的新落雪、剔透的冬红果等,都令人心生怜爱喜悦之情。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中国美术的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寻根探源,任何艺术形式的出现都始于智者独具匠心的造物。纸上刀绘是王静独有的艺术创造,她在灵光乍现的时刻以刀代笔,描绘出心中的画图,并积数十载之功不断精研打磨,最终使其成为一种可以娴熟驾驭的艺术语言。
王静的刀绘艺术之路,有技法的精进,有情感的积淀,也有执着的坚守。祝福她未来的艺术之路走得坚实而精彩。
(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