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导联错接心电图特点

2023-06-26米艳王春婷莫念春罗海龙周丽刘红燕韩诗云陈林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下肢导联示意图

米艳 王春婷 莫念春 罗海龙 周丽 刘红燕 韩诗云 陈林

规范的心电图采集操作是正确分析心电图的基础。 随着心电网络、远程心电技术的普及,心电图采集人员与心电图诊断医师出现分离,加之心电图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认真程度的差异,临床上出现肢体导联错接的情况已不少见[1-4]。 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的操作中,左右上肢错接多于其他形式的导联线错接。 12 导联心电图的肢体导联错接形式多样,使心电图图形变得复杂难辨[2],特别是在心脏解剖结构发生异常的情况下,采取波形分析并根据“是否符合Ⅱ=Ⅰ+Ⅲ”的规则来判断导联线是否错接,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为此,本文以一名37 岁健康男性为例,对肢体导联线的正确连接和23 种错误连接方式进行了心电图描记,并根据心电图的3 个双极标准肢体导联和3 个加压肢体导联的特点以及Einthoven 三角示意图,对23 份肢体导联错接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总结。

1 肢体导联正确连接心电图

以一名37 岁健康男性肢体导联正确连接的心电图为例,心电图肢体导联部分见图1A。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 肢体导联连接的方式见图1B,肢体红色电极放置于右上肢(RA),肢体黄色电极放置于左上肢(LA),肢体绿色电极放置于左下肢(LL),肢体黑色电极放置于右下肢(RL)。 肢体导联极性见Einthoven 三角示意图[5](图1C),Ⅰ导联由红色电极R ( -)和黄色电极L ( +)组成,Ⅱ导联由红色电极R ( -)和绿色电极F( +)组成,Ⅲ导联由黄色电极L( -)和绿色电极F( +)组成,aVR导联为由中心电端0 电位至红色电极R 的电位差,aVL 导联为由中心电端0 电位至黄色电极L 的电位差,aVF 导联为中心电端0 电位至绿色电极F 的电位差。 扫描OSID 码可查阅彩图。

2 肢体导联错接的心电图

肢体导联由R、L、F、N 四个电极分别连接于左右上肢和左右下肢形成,按照排列公式可知有种情况。 由于左右下肢无电位差,因此不论哪两个电极分别连接于左右下肢,将这两个电极对换后并不会影响心电图的图形及Einthoven 三角(Ⅰ′、Ⅱ′、Ⅲ′、aVR′、aVL′、aVF′为错误连接后所形成的新的导联)[6-7]的组成,因此共有12 种心电图表现。

图2为肢体导联以RLNF(字母顺序:第1 个字母接右上肢,第2 个字母接左上肢,第3 个字母接左下肢,第4 个字母接右下肢)方式连接,即左右下肢错接,与正确连接(RLFN)的心电图对比的电极连接示意图及所形成的Einthoven 三角示意图。 如图2 所示,肢体导联电极按RLNF 方式[3]连接,对Einthoven 三角无影响,心电图无变化。

图3为肢体导联以RFLN、 RFNL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 的心电图对比。 以RFLN 和RFNL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Ⅱ,Ⅱ′ =Ⅰ,Ⅲ′ = -Ⅲ(“ -”表示镜像改变), aVR′=aVR,aVL′=aVF,aVF′=aVL。

图3 肢体导联以RFLN、RFNL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4为肢体导联以RNLF、RNFL 的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的心电图对比、肢体导联电极连接示意图及所形成的Einthoven三角示意图。 根据图4,RNLF 和RNFL 连接时,由于N 电势为0,形成原三角一条边RL(RF)的新的Einthoven 三角,L 和F 电势差为0,电偶中心点由a点移到了直线RL(RF)的中点b点;由新的Einthoven 三角示意图可见,Ⅰ′ = Ⅱ′ = Ⅱ,Ⅲ′=0, aVR′= -2aVL′= -2 aVF′,aVL′=aVF′ =Ⅱ/2。

图4 肢体导联以RNLF、RNFL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电极连接示意图及Einthoven 三角示意图

图5为肢体导联以LRFN、LRNF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 的心电图对比。 以LRFN 和LRNF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 - Ⅰ,Ⅱ′ = Ⅲ,Ⅲ′ = Ⅱ,aVR′ = aVL,aVL′=aVR, aVF′=aVF。

图5 肢体导联以LRFN、LRNF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6为肢体导联以LFRN、LFNR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的心电图对比。 以LFRN 和LFNR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Ⅱ,Ⅱ′= -Ⅲ,Ⅲ′=Ⅰ,aVR′=aVF,aVL′=aVR,aVF′=aVL。

图6 肢体导联以LFRN、LFNR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7为肢体导联以LNFR、LNRF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的心电图对比。 以LNFR 和LNRF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 -Ⅲ′ = - Ⅱ,Ⅱ′ =0,aVL′ =-2aVR′= -2aVF′,aVR′=aVF′=Ⅱ/2。

图7 肢体导联以LNFR、LNRF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8为肢体导联以FRLN、FRNL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的心电图对比。 以FRLN 和FRNL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Ⅲ,Ⅱ′ = -Ⅰ,Ⅲ′ = -Ⅱ,aVR′ =aVL,aVL′=aVF,aVF′=aVR 。

图9为肢体导联以FLRN、FLNR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 的心电图对比。 以FLRN 和FLNR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Ⅲ,Ⅱ′= -Ⅱ,Ⅲ′= -Ⅰ,aVR′=aVF,aVL′=aVL,aVF′=aVR。

图9 肢体导联以FLRN、FLNR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10为肢体导联以FNLR、FNRL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 的心电图对比。 以FNLR 和FNRL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0,Ⅱ′ =Ⅲ′ = -Ⅱ,aVF′ = -2aVR′ =-2aVL′, aVR′=aVL′=Ⅱ/2。

图10 肢体导联以FNLR、FNRL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11为肢体导联以NRLF、NRFL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 的心电图对比。 以NRLF 和NRFL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Ⅱ′ =Ⅲ,Ⅲ′ =0,aVR′ = -2aVL′ =-2aVF′, aVL′=aVF′=Ⅲ/2。

图11 肢体导联以NRLF、NRFL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12为肢体导联以NLRF、NLFR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的心电图对比。 以NLRF 和NLFR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 = -Ⅲ′ = - Ⅲ,Ⅱ′ =0,aVL′ =-2aVR′= -2aVF′, aVR′=aVF′=Ⅲ/2。

图12 肢体导联以NLRF、NLFR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图13为肢体导联以NFLR、NFRL 方式连接,分别与正确连接方式(RLFN)的心电图对比。 以NFLR和NFRL 方式连接会对Einthoven 三角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形成。 心电图肢体导联改变:Ⅰ′=0,Ⅱ′ = Ⅲ′ = - Ⅲ,aVF′ = -2aVR′ =-2aVL′,aVR′=aVL′=Ⅲ/2。

图13 肢体导联以NFLR、NFRL 方式连接的心电图与正确连接(RLFN)心电图对比

3 肢体导联错接的心电图特点

由Einthoven 三角定律可知,当面对一份心电图时,首先应判断是否有肢体导联错接;如果有肢体导联错接,其次要判断错接的肢体导联是以怎样的顺序连接的。 从表1 可以归纳出导联错接的心电图规律。

表1 肢体导联错接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图形特点

3.1 肢体导联无近似直线的情况

(1) Ⅰ′为Ⅰ:R、L 电极位置不变,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RLNF 或正确连接(RLFN)。

(2) Ⅰ′为Ⅱ:L、F 电极错接,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RFLN 或RFNL。

(3) Ⅰ′为Ⅲ:R、L 电极分别连于左上肢及双下肢中的一个肢体,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FRLN 或FRNL。

(4) Ⅰ′为镜像Ⅰ:R、L 电极错接,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LRFN 或LRNF。

(5) Ⅰ′为镜像Ⅱ:R、L 电极分别连接于双下肢中一个肢体和右上肢,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LFNR 或LFRN。

(6) Ⅰ′为镜像Ⅲ: R、L 电极分别连接于双下肢中的一个肢体和左上肢,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FLRN 或FLNR。

3.2 肢体导联有近似直线的情况

(1) Ⅰ′为直线:R、L 电极连接于双下肢。 若其余肢体导联都与Ⅱ导联有关联,F 电极连接于右上肢,则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FNRL 或FNLR;若其余肢体导联都与Ⅲ导联有关联,F 电极连接于左上肢,则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NFRL 或NFLR。

(2) Ⅱ′为直线:R、F 电极连接于双下肢。 若其余肢体导联都与Ⅱ导联有关联,L 电极连接于右上肢,则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LNRF 或LNFR;若其余的肢体导联都与Ⅲ导联有关联,L 电极连接于左上肢,则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NLRF 或NLFR。

(3) Ⅲ′为直线:L、F 电极连接于双下肢。 若其余肢体导联都与Ⅱ导联有关联,R 电极连接于右上肢,则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RNFL 或RNLF;若其余肢体导联都与Ⅲ导联有关联,R 电极连接于左上肢,则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为NRLF 或NRFL。

4 讨论

采集心电图的操作看似简单,但临床上出现肢体导联错接的情况并不少见。 当一份心电图用心电学知识解释不通时,应联想到可能是导联错接所致。 在面对左右手错接的心电图时,大部分有经验的医师可以即刻将其还原为正确的心电图,Ⅰ导联为镜像改变、Ⅱ和Ⅲ导联对调、aVR 和aVL 导联对调、aVF 导联不变,即为肢体导联电极正确安放的心电图;在判断左右手错接时,还应通过胸前导联的图形来排除镜像右位心。 当出现肢体导联其他的错接情况时,还原心电图变得更为复杂,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心电工作站只能对左右手错接的心电图进行转换,而当肢体导联出现直线时,可能存在N电极夹于上肢的情况,Einthoven 三角被打破,心电图将无法进行导联转换。 此时要想得到正确的心电图,恐怕只能重做,耗时费力。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研发出升级版的心电工作站系统,能够对其他肢体导联错接的心电图进行自动转换。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我们应考虑肢体导联错接的可能:①双极标准肢体导联几乎呈直线,提示N电极连接于上肢,或呈直线导联的两个电极连接于同一肢体;②aVR 导联的心电图图形未出现在aVR导联上;③Ⅰ、Ⅱ导联P、QRS、T 波均为负向;④心房颤动发生时,如果明显的颤动波出现在Ⅱ、Ⅲ和aVF 导联之外的其他导联;⑤P 波高尖出现的导联不是Ⅱ、Ⅲ、aVF 导联[4];⑥出现下壁心肌梗死图形,aVR 导联上的P 波方向不清时,应通过询问病史和结合临床,排除肢体导联错接的可能;⑦与以往心电图存在明显不一致。

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心电图采集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并注意减少导联线之间的缠绕,从而尽可能减少肢体导联的错接。 郑芳等[8]研究表明,将双下肢电极安置在同一夹板上并夹于同一侧下肢,可以避免绝大多数因下肢导联错接造成的伪差。

本文通过实例总结了肢体导联错接的心电图表现,以及肢体导联接错的心电图特点,希望能给心电图诊断医师以提示与借鉴,从而减少漏诊与误诊。

猜你喜欢

双下肢导联示意图
关于《心电图动态演变为Aslanger 样心肌梗死1 例》的商榷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