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几种策略

2023-06-26梁湘珩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2期
关键词:庖丁解牛颁奖词群文

梁湘珩

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碎片化、浅显化的问题。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依据新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特点,针对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多教少学”的现象,笔者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开展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接下来,笔者就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为例,谈谈开展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几种策略。

一、设计议题,合理创设情境

文言文比较晦涩,一些中学生在阅读时往往觉得难以理解。在“畏难”情绪的影响下,他们不愿意深入阅读,很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难以获得真切、独特的阅读感受。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从实实在在的阅读实践活动中下功夫。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设计议题,创设情境。面对内容丰富的群文,教师首先要练好“引线之功”,紧扣单元的人文话题,设计可供讨论的议题,将分散的群文集合在一起。接着,在学生基本了解了每篇选文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不仅能高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而且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的教学为例。

导入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颗明珠般璀璨奪目。我们想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本单元的三篇选文展现了儒道两家的人生理想与价值选择。这些思想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甚至成为了中国人思想的底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学习这些课文,我们能深刻地体悟前人的智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议题:仰望中华文化之光,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

设计意图:导语与议题把本课的三篇选文统一在一个学习主题里,能让学生迅速找到阅读的“抓手”。精妙恰当的导语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较为持久的注意力和阅读期待。

情境与任务:学校的校报准备出一期国学专刊,主要介绍孔子、孟子和庄子。专刊会把这三篇文章刊登出来,请你疏通文章的内容,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形式,分别为孔子、孟子和庄子撰写颁奖辞。颁奖词要体现三个人不同的理想追求。

设计意图:让学生置身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要求他们撰写颁奖词,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孔子、孟子和庄子三个人的治国理想。真实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带入细读深思的学习状态。通过阅读文本,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探究价值的阅读任务能够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更加主动地接受经典作品的熏陶。

二、搭设支架,组织开展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为学生搭设向上攀登的“脚手架”,为其提供所需的理论框架、学习方法、研究策略等。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就能解决各种问题。

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的教学为例。

针对上文提到的撰写“颁奖词”的任务,教师可以搭建这样的支架:

1.在写颁奖词之前,要梳理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事。

2.在写颁奖词之前,要思考孔子、孟子和庄子具有怎样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追求。

3.在颁奖词中要使用第三人称。

4.颁奖词的内容要虚实结合,既要有观点、有事实,又要有激情。

5.颁奖词的语言要高度凝练,朗朗上口,适合电视传播的特点。

6.有关孟子的颁奖词范例:他游说执政者,却不忘一个“仁”字;他宣扬治国策略,却不忘一个“民”字。辗转诸国,四处游说,他将“仁”看得最重;唇枪舌剑,才思敏捷,他把“民”放在心中。他奔波于天下,为的就是天下。一串串脚印,留下的是他的智慧;一阵阵狂风,吹不走的是他的精神。仁者无敌!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他们在读懂文本、了解人物的基础上去撰写颁奖词。在如何撰写颁奖词上,教师也给予了他们以充分的指导,帮助他们明确了颁奖词的文体特点与写作要求。教师还提供了具体的写作范例,便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颁奖词的体式要求及语言特点。支架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方向与路径,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教师讲”为“学生学”,让教师从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破解了探究中的疑点、难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如:

1.孔子为什么对曾皙的说法喟然而叹?他对其他“三子”的说法又持什么态度?

2.文中四位弟子的说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孟子心中理想的社会是怎样的?

4.庖丁解牛时的一些具体状态(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视为止,行为迟”等)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以上问题都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了解儒家和道家不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

三、适时评价,丰富学生的体验

评价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不注重评价。不少教师虽然会对学生进行点评,但仍然是采用考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各种能力。终结性评价不仅无法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还忽略了学习的过程。群文对学生精神的濡养、对其成长的影响是难以在一张试卷上反映出来的。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评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首先,我们要重视评价的即时性,把评价融入教学环节。其次,我们要重视评价的针对性,要多与学生互动,对其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的教学为例。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孔子、孟子与庄子口中快乐的真谛的?你更认同谁的观点?

学生1:我更认同孔子的观点。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高贵。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获得了一种无法用金钱换取的快乐。

教师评价:的确,财富多的人并不一定快乐。你拥有正确的幸福观,老师要为你的理性和高尚鼓掌。

学生2:我更认同庄子的观点。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教师评价:享受精神自由带来的快乐,也是一种浪漫。老师为你点赞。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丰富、审美情趣是否高雅,往往难以呈现在试卷中。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言与行,了解其思想与观点,对其进行评价。

总之,在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适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一般项目《高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之成果,项目编号:2022YQJK484。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庖丁解牛颁奖词群文
寓言故事与道理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为逆行者写写颁奖词》教学设计
群文活动
好的评价如“庖丁解牛”
大地已为查干湖撰写了颁奖词
庖丁解牛:牛和马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