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

2023-06-26赵永刚

学周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性教学应用价值

赵永刚

摘 要: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教育的德育必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加强应用实践性教学,不仅能改善僵化的教学模式,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意识。本文主要分析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的价值,从创设实践性案例情境、设计资料收集任务、开展角色模拟活动、实施项目化实践四个方面论述具体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措施,以期为相关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水准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0-002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0.009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实践性教学引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并懂得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造良好的开端。因此,教师应当明晰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的价值,根据课程目标、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需求深挖课程中潜藏的实践资源,采用新颖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实践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和实践精神。

一、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的价值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理论知识和教学需求,采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材料设计开展讨论、操作、角色模拟等形式的实践探究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实践领悟职业道德思想和法律知识。实践性教学具有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等优势,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及完善其职业素养,经过调查学情和研究理论实践,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主动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以往教师局限于讲授道德或法律概念,课程的实践成分不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性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能够显著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理论和概念,引入学生熟悉的、贴近职业和社会的真实案例,将道德与法律知识寓于生动的案例,减轻课程教学枯燥感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深入研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兴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渗透职业道德和基本规范,以及与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实践性教学立足行动导向理念,能够促使学生亲身体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加强应用实践性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很有帮助。如在课程教學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职业道德或法律事例,组织学生实践参与角色模拟和扮演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让他们建立是非观、荣辱观,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职业人才,从而持续完善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1]。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精神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具备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及能力。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强调知、信、行相统一,与课程教学的目标高度契合,为此,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精神。如教师可以将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和学生的专业整合起来,开展项目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运用道德与法律知识技能探究解决实际的职业项目,促使学生逐步将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且乐于付诸实际行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实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知、信、行合一。

二、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实践性案例情境,促进课程教学理实一体化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探索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路径。真实案例是优质的实践性教学材料,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激趣导学的作用,满足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期待。因此,在新时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力创设实践性案例情境,利用真实的、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炼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从而促进课程教学理实一体化,达成初步应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创设实践性案例情境时,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精心选择案例材料,案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社会实际,材料类型以图片、图文结合、短视频为宜。如果案例数量较多,教师还可以使用PowerPoint,将案例素材整理成PPT课件,便于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展示。教师展示案例材料的同时还应该设计提出相关的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分析案例,也可以鼓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相似案例,顺利推进实践性教学[2]。如在教学关于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时,教师创设实践性案例情境就可以用预先编制好的PPT课件,展示不同职业领域的优秀人物案例,学生了解了案例中的人物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人物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你还知道关于他们的哪些事迹?”学生交流讨论之后,教师继续提问:“案例人物来自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的职业,老师今天将他们列在一起,他们身上有什么共通之处?”学生作答:“他们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实际行动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随后,教师向学生渗透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作用,学生初步领会之后,教师再展示一则公交司机上班时因为与乘客发生口角而酿成交通事故的案例,学生合作熟悉案例内容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案例中的公交车司机受到了怎样的处罚?”学生回答:“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教师追问:“能否运用职业道德规范解释公交车司机为什么被判如此重刑?”学生交流之后反馈:“司机当班时的职责是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案例中的司机完全明确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但是他却顾着与乘客争吵、厮打,没有注意车辆的安全行驶,这意味着丢弃自己的职责并且违反法规,是严重的失职表现。”这样在实践性案例情境的带动下,学生就能扎实地识记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意义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态度[3]。

(二)设计资料收集任务,为学生提供手动实操的机会

将实践性教学引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关键在于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协作并用,全身心投入课堂,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给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需要用到大量资料,以往这些资料普遍由教师负责准备,学生只是被动浏览。在实践性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不妨将收集资料转化为实践活动环节,以任务的形式分派给学生完成,促使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和做充分结合,通过学生动手实操、筛选资料,无形中增强学生识记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效果,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设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收集资料的任务时,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流程适时给学生发布收集资料的主题、类型和要求,给学生提供信息化的搜索设备,组织学生合作动手收集和筛选资料。学生初步完成收集资料的任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组际之间共享资料,围绕课程主题探讨收集资料时收获的思想启迪,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境界和法律意识。如在教学关于塑造职业形象的内容时,学生初步了解礼仪的含义之后,教师就可以发布资料收集任务:“同学们,礼仪是人们在社会和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那么个人礼仪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彰显个人魅力呢?请大家5人一组收集相关资料。”学生立即动手参与收集资料,教师期间需要引导各组学生,围绕礼貌、礼节、仪表等方面筛选资料,几分钟之后,各组示意完成资料收集,教师组织各组将资料汇集到一起,相互交流分享,同时提出深度思考问题:“同学们,从大家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哪些?”学生探讨之后反馈:“仪容仪表整洁得体、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饰搭配合理、表情舒展自然……”教师认同之后追问:“那么遵守个人礼仪有哪些意义和作用呢?请大家结合获取的资料阐述。”有学生认为遵守个人礼仪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作用,在职业活动中遵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能够促使职业形象更佳,增进职业人际交往。还有学生认为遵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发展职业活动和各种事业。这样通过收集资料的实践,学生就能将职业道德礼仪的重要性内化于心,并懂得自律和约束,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4]。

(三)开展角色模拟活动,塑造学生的职业操守与法律观念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的根本意图,是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实践体验,促使课程的思想理论入脑入心,进而融入学生的行为层面。教师必须加强开展体验感、参与感较强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上述目的。角色模拟活动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特点相适应,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和体验,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形式。为此,基于创新实践性教学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师应该重点开展角色模拟活动,以相关的教学案例为蓝本组织学生用角色模拟的方式重现案例情景或事件,引导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作出正确判断和反应,从而塑造学生的职业操守和法律观念,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角色模拟活动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案例,以案例为背景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如果是职业道德案例,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案例中的职业活动和行为;如果案例是法律方面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模拟诉讼、辩论会等形式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感悟和内化职业道德思想、法律知识的机会。如在教学关于法律程序时,学生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之后,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一则刑事诉讼案例,并引出角色模拟活动:“同学们,案例属于哪种诉讼?”学生回答:“刑事诉讼。”教师发布任务:“下面请大家根据案例内容和刑事诉讼的流程,合作扮演不同的司法机构和角色,模拟演练本案的刑事诉讼流程。”学生参与角色模拟活动期间,教师要不间断巡视、适时提问,如某组演练法院宣判阶段,教师提问:“法院的宣判依据是什么?”学生演练被告提起上诉,检察院提起抗诉,教师同样也要引导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说明依据。学生完成案例诉讼的角色模拟之后,教师再设置拓展问题:“如果遇到案例中类似的纠纷,你会选择怎样的解决方式?”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深入思考和交流,一致认为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公平正义。这样通过开展角色模拟实践活动,能夯实学生的程序正义观念和法律意识,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能懂得学法、守法、用法[5]。

(四)实施项目化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引入实践性教学,教师应该紧密衔接道德和法律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着力培养学生践行职业规范和法治精神的意识和能力。项目化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同时也能联系职业道德与法律理论和学生的专业实际,锻炼学生实践应用应对和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新时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实施项目化实践,为学生创设职业活动场景,组织学生以团队为单位研究解决方案,通过实践大幅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实施项目化实践时,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知识要点,在项目中预设职业活动中可能遭遇的问题、烦恼和挑战,发布项目内容和要求之后,组织学生合作研制应对方案,以此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如在教学关于职业责任意识的内容时,教师实施项目化教学时就可以创设一个工作场景:“同学们,假如大家在工作岗位上发现设备存在运行问题,你会怎样应对和解决?请大家分小组研究应对方案。”学生参与项目化实践探究期间,教师应该巡视课堂,重点引导学生从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两个方面讨论项目问题的解决流程,并尽量处理好细节。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在应对方案中分别编写了设备运行的详细问题、可能存在的原因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一致决定形成报告呈交给设备主管领导,由领导进一步检修和处理。各组学生出色完成项目实践之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自由交流对专业职责的认识,这样通过有效的实践锻炼,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就会趋向完善[6]。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应用实践性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主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还能培养学生实践职业道德和法律的精神。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实践性案例情境,促进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设计资料收集任务,为学生提供手动实操的机会;开展角色模拟活动,塑造学生的职业操守与法律观念,同时实施项目化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从而实现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圆满应用实践性教学。

参考文献:

[1] 蔡素芬.“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2(23):61.

[2] 林晖.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策略[J].学园,2022(3):34.

[3] 蔡佩.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堂主题式教学初探——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1(14):159.

[4] 覃晓虹.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优化途径[J].广西教育,2021(6):120.

[5] 陈新蓉.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探析[J].法制博览,2021(3):26.

[6] 顾美华.实践性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5(20):243.

[责任编辑 李 媛]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性教学应用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