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能力和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2023-06-25孙继胜斯炎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孙继胜 斯炎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学生会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普遍存在工作缺乏积极性、创新性和服务意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等情况,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从如何选拔一支优秀的学生会队伍入手,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能力和素质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会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源质量 能力和素质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发展这一大环境下,很多高职院校都扩大了招生规模,但随着高职院校增多,加上不少本科院校也在有计划地进行扩招,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更加激烈。高职院校为了生存,增加了招生渠道,“3+2”(3年中專+2年大专)和分类招生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超过80%,普招(参加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普遍有所下降,这给学生会干部的选拔增加了困难。另外,学生会干部存在工作缺乏积极性、创新性和服务意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等情况,也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各项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能力及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不高,难以选拔出高质量的学生会队伍

当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存在“吃苦教育”不够的情况,大多表现为意志力不坚强,缺乏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他们在学习上怕吃苦,在工作上怕受累,在生活中怕被束缚。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很难按照既定的标准来选拔理想的学生会干部,要么学生学习成绩不达标,要么工作能力有限,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可能会担心处理不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愿意加入学生会。如果选人不当,不利于学生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会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生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经济条件有限,教育资源相对短缺,除了正常学习文化知识外,他们没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后,在组织和参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上存在难度,一旦疲于应付,就很难从实际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另外,很多学生本身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又不懂得时间管理,加入学生会成为学生干部后,繁杂的工作既占用了他们的业余时间,又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导致挂科现象严重,这又会影响他们评奖评优和入党等问题,一旦挫败感增强,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而且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需要老师督促学习,需要家长安排生活,主动性不强,导致在学生会工作中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三)学生会干部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够

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常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等,各高职院校从上到下都拨出很多经费、出台很多政策来鼓励相关部门开展形形色色的学生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然而落实下去基本上都成了任务摊派,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有些活动甚至因为报名人数不够而不得不取消。其主要原因是活动缺乏创新,吸引力不够。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组织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一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就想到演讲比赛,一进行劳动教育就安排打扫实训室。新一届学生会干部一直延续上一届学生会干部的工作作风、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案,不与时俱进,是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的。

(四)“官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不强

学生会干部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其本质是服务学生。但不可否认,学生会干部中部分人存在“官本位”思想,通常功利心和虚荣心较强,服务意识较差,很难做到深入基层,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

首先,很多学生之所以加入学生会,是因为他们清楚,很多高校的学生会干部在评奖评优、入团入党等方面都会有“特权”,而且学生会干部的身份还可以为他们日后就业增添砝码,这种不单纯的动机为日后工作中的“官本位”思想埋下了隐患。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家庭教育、学校管理模式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干部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从小就感受到“权利”带来的便利,对“权利”也就非常渴望。最后,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期表现平平,也没有当学生干部的经历。当成为学生会干部后,他们对学生会的职能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没有清晰的认识,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服务师生。

(五)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会指导老师经常会抱怨:“学生会干部一届不如一届。”究其原因,还是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干部只能做一些日常的、重复性的工作,比如维护晚自习纪律、统计早操出勤情况、送交材料等。一旦接触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通知和文件就头痛,不愿意详细解读文件内容,不能很好地领悟文件精神,更不知道如何去组织实施;一旦碰到大型活动的开展、突发事件的处理就会不知所措,不懂得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扬长避短、团结协作,不懂得要事先谋划、未雨绸缪。大小事情都需要指导老师参与解决,遇事没有周全的考虑,甚至出现瞎指挥、胡乱操作、隐瞒不报,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导致学生工作和活动不能顺利开展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能力和素质提升对策

(一)建立“优秀学生”档案,优化学生会干部队伍

优秀的学生会干部人选是确保学生会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虽然当前各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堪忧,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如何把这些学生选拔出来培养成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就成了各高职院校学生会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

1.做好学生会的宣传工作

在一年一度的学生会纳新工作开展之前,应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将学生会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广大师生、培养人才的功能宣传到位,让新入学的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学生会。对于一些自身优秀但不愿加入学生会的学生,要积极引导,让他们意识到作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选拔体系

学生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优秀学生”档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选拔学生会干部。

首先,管理人员详细翻阅“新生入学登记表”,查看新生在中学时期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获奖情况以及特长等方面的信息,初步筛选出一些优秀的学生,建立“优秀学生”档案,做到心中有数,为干部选拔做准备。其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新生军训,从思想政治觉悟、意志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等多方面考察新生的综合素质,把军训中的“优秀学员”名单补充到“优秀学生”档案中去。最后,管理人员应多与各班级辅导员保持联系,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各班优秀的学生挑选出来,充实“优秀学生”档案。

(二)健全激勵机制,激发学生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完善学生干部考核细则

可以把思想品德、工作绩效、创新能力、团队意识以及获奖情况等几个方面设为一级指标,然后再将每个一级指标细化成若干个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用于对学生会干部的考核,由各部门部长按月完成本部门人员的考核后报主席团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存档,最终形成学期考核报告,以此作为奖励优秀学生干部和帮扶不合格学生干部的依据。

2.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

不可否认,很多学生会干部在职期间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离不开他们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付出应该有所回报,适当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可以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在日常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方面应该要结合学生会干部的实际情况和考核结果进行优先考虑。另外,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会干部,学校既要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也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最后,对于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橱窗等媒介来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头作用,也能收到精神激励的效果。

(三)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会干部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会干部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的养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工作指导,鼓励创新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把经验总结作为学生会的日常工作,让学生会干部养成在总结中发现问题、改进措施、创新方式方法的习惯。

2.创新活动内容和载体

每项活动正式开展前,学生会主席团连同各部门成员应集思广益,商讨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方案。如果会打乒乓球的学生不多导致乒乓球比赛无法举办,下次就可以把活动改成“吹乒乓球”比赛;如果参加摄影比赛的选手寥寥无几,下次就可以改成“校园生活随手拍”活动,在线提交作品,这样既可以增添趣味性,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学生会干部在一次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中获得成就感和工作自信心,让创新成为学生会工作不断进步的助推器。

(四)加强思想引导,提升学生会干部的服务意识

首先,在学生会干部的选拔过程中要严把“政审”关,争取把动机纯正、“三观”正确、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其次,根据学期考核报告,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干部,采取警告、降职甚至免职的严厉措施,以此来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让所有学生感受到公平公正。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校老师和学生会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学校老师和学生会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从上到下形成一种艰苦朴素、甘于奉献和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驰而不息地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五)增强提前谋划意识,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1.优秀人才早培养

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际工作锻炼。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不长,通常为2年,第三年会被安排去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因此,学校应按照“早发现、早培养、早压担子”的原则来培养学生会干部,避免出现“连级跳、高速升”的现象。新生加入学生会后,指导老师、主席团成员和各部门部长就要尽早通过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来选拔优秀的学生会干事,磨炼他们的意志,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其日后成为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做准备。

2.常规活动早谋划

针对“雷锋月”志愿者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系列活动、团日活动、运动会、元旦晚会等大型常规活动,学生会干部应树立早准备、早谋划的意识,避免出现临时应对、不知所措的情况。

3.突发事件早演练

高校是学生高度密集的场所,具有居住集中、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全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要做好预防工作,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或学生自身因素等各方面原因引发的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引导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理,有效自救和急救,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伤害降到最低。另外,每次开展活动前都应提供完整的策划书和应急预案,指导老师应督促学生会活动主办部门对于应急预案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实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生会干部是高职院校服务、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要力量,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实施者。各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选拔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会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学校的各项学生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孙炎令,胡宇飞.浅议“官本位”思想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影响[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2):110111,113.

[2]刘莉娟.大学生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01):97100.

[3]孙丽杰.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05):129131.

责任编辑:丁蔚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