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育数字化实践的“南京样本”

2023-06-25潘东标

在线学习 2023年2期
关键词:重塑教育部数字化

潘东标

● 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解决发展方向问题。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要求,我们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在全球视野下主动识变、求变、应变,把重塑智能时代的教育形态作为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行动”的发展路径。

● 理念先导,管理先行,解决领导认识问题。自“十三五”起,我们面向全市600多所中小學的1400多名校长和信息(电教)中心主任等开展了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对109名中小学首席信息官培养对象进行了专题培训,1280位中小学教务、德育、总务主任开展管理者信息化应用专项培训。针对关键人物,开展精准培训,为“十四五”全面推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实践路径,真正打通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 区校协同,均衡推进,解决发展主体问题。“十三五”以来,南京市完成两轮中小学、幼儿园全体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在均衡化推进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区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深度融合的切入点,进行特色化发展。建邺区、江北新区被教育部确定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鼓楼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玄武区是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实验区。

● 应用为王,融合创新,解决发展根本导向。夯实数字基座,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迭代和国家云平台等五级平台融合创新;拓展应用场景,以新技术赋能新课程标准落地,赋能五育并举;提升数字素养,尤其提高教师数字技能;强化安全防护,做好实施数字化战略的保障。更“课程”、更沉浸、更个性、更智慧、更赋能正成为未来学习空间的新特征。未来教育的场景会更加开阔,也重塑着未来教师的素养。我们将在提升教师数字技能的基础上,提升教师“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流程,用设计思维变革学习,用移动互联网创生资源”的能力。

猜你喜欢

重塑教育部数字化
重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李沧:再造与重塑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数字化制胜
重塑灵魂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