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3-06-25宋淼张逸飞夏子
宋淼?张逸飞?夏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应当提高警惕,时刻提防网络诈骗。高校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频率较高的群体之一,本身还缺乏一定的社会常识和人生经验,因此容易掉入网络诈骗圈套,最终上当受骗,甚至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概述对大学生遭受电信网络骗局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安全作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也需要学生自身加强防范意识。因此学生个人应减少与网络上来历不明的人接触,加强个人防范意识。社会和家庭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尽可能减少学生上当受骗的可能。
一、何为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依托网络技术的新型施骗手段,过程中犯罪分子会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其中网络电信诈骗较为多见的是犯罪分子伪装成各类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不同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通常放出的虚假招聘信息中会有十分诱人的条件,以此来吸引更多人跳入圈套。校园内的大学生多数刚刚成年,且仍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还涉世未深,所以更容易被不法分子放出的虚假信息所迷惑,更容易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进行的过程中犯罪人员无需与受害者进行实地交易或面对面交谈,因而具有远程性和非接触性的特点。电信诈骗的实质是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内心贪念对其进行欺骗,其施骗过程因为受害人与犯罪分子仅涉及线上交流或线上经济来往,所以對犯罪分子的追踪较为困难。
二、电信网络诈骗现状
现阶段正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更愿意尝试新鲜潮流的事物,因而也是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一批人,自然大学生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一批人。且近年来网络诈骗的形式千变万化,各类的施骗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让人越来越难以识别。所以很多高校现在都会在校园内宣传,还会定期让学生学习如何预防网络诈骗,即便各高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但大学生被骗的事件仍反复发生。在近期公布的高校大学生电信诈骗调查问卷结果中可以发现虽然多数大学生已有一定的网络诈骗预防意识,也时常接受网络安全方面的学习,但仍有70%左右的大学生遇到过网络诈骗,而只有25%的大学生认为自身预防网络诈骗意识很好。
近年来网络诈骗愈发猖狂,施骗手段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不法分子施骗使用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相比于早年间使用的“家人发生意外急需医疗费”这类施骗手段而言,近年来的冒充公检法和冒充淘宝客服的手段更让人难以辨认,甚至部分犯罪分子真实掌握了受害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物流单号等个人信息,在如此多信息都能准确符合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直接上当,沦为不法分子的待宰羔羊。
三、研究大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现象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支柱,在其涉世未深时需要学校和家庭给予更多的保护,进行保护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永远活在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下无需担忧外在危险,而是不希望学生误入歧途,耽误学业和未来,所以在现阶段对其一边进行教育,一边实行保护,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成长,待学生成长为能对自己负责、能保护自己的成年人时,学校和社会也就可以放心将学生送入社会,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自然对大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让学校更好地制定防范措施,让学生能了解到最新的诈骗方式,以做好防范。
四、当前大学生遭受的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
(一)网络兼职诈骗
网络兼职诈骗是现阶段最为猖狂的一种方式,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在校大学生都已开始兼职或者想要寻找一份合适的兼职,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兼职也渐渐普及起来。网络兼职的好处在于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灵活、不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等。这些好处十分吸引在校大学生,但现今网络兼职的职位涉及面较窄,且较为难以寻找,所以给了许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比如现今网络上很常见的刷单、刷评论、拉人进群等是最常见的施骗方法,这些方法往往都会在事前给学生画饼充饥,许诺学生许多好处,让学生心甘情愿来做兼职,随后就找各种理由让学生支付会费或者垫付佣金,以此达到骗取学生钱财的目的。还有一种网络兼职套路会让学生填入自己的个人信息,让学生进行某项系统或者app的实名认证,并承诺在完成后支付给学生一定佣金,以此达到盗取学生个人信息进行售卖的目的。
(二)网络交友诈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全国上下的大部分地区都已接通网络,而人们也因此有了更多机会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其他地区的人的机会,而在其中就会混入不少的不法分子,企图通过网络交友进行诈骗。与其他的诈骗方式不同,网络交友式诈骗往往耗时较长,可若能成功其获利也更多。通常不法分子会使用的手段是先在网络上通过广撒网的方式大批量地寻找受害者,待受害者给予回应后会继续进行试探并开始示好,若受害者继续给予回应,不法分子则会开始下一步行动,网络交友施骗的主要方式是向受害者推荐赚钱方法或者向受害者借钱。
不法分子所介绍的赚钱方法可能在初期会让受害者赚取到一定钱财,这时受害者的贪念就被勾起,就会继续进行此类活动,而不法分子这时就会开始让受害者亏钱,可受害者的心理会让其继续往里投钱,直至亏空,这时一位受害者的价值也就被榨干,不法分子也就可以逃之夭夭。
若是通过借钱方式实行网络诈骗的不法分子,则会在初期十分注重和受害者的关系,会想尽办法和受害者建立信任,让受害者放下戒备,这时不法分子会开始编造故事建立悲惨人设以博取受害者同情,随后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和信任对受害者实施诈骗。
(三)以筹集善款为由进行诈骗
现阶段许多人通过互联网来寻求帮助,使得各式各样的公益平台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水滴筹”“公益众筹”“微博筹款”“微信筹款”等多种方式逐渐兴起,这些公益平台是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善款筹集,这也就让许多不法分子觉得有机可乘,不法分子通过虚构自身或者家人疾病、重大灾难事件,利用他人的信任和善良来骗取钱财,或是部分不法分子会假冒公益网站以及相关公益组织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对受害者进行诱导,骗取其钱财和物资。
(四)钓鱼木马诈骗,骗取巨额存款
这类诈骗往往较为简单粗暴,不法分子创立携带病毒的程序或者网站,随后进行简单包装就直接将链接或程序投放到网络中去,其中可能会通过邮件的方式投放链接诱导受害者点击,点开后违法分子通过虚假银行、电子商务等网站链接窃取用户账号密码隐私。通常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手机通讯录等信息,进而盗刷银行账户的资金、发送借款诈骗信息。
五、大学生频繁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原因
(一)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和依赖
在信息化时代下许多人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而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一批人更是与网络的联系十分密切,大学生的购物、交友、学习、工作等等方面都离不开网络给予的帮助,甚至可以说网络现在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CNNIC的调查统计报告中,截至2014年12月我国20至29岁年龄段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达到了31.5%。在各年龄段中占比是最大的。在2014年大学生就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而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一再发展,让学生生活与互联网联系得更加密切,这个数据中大学生所用互联网人数的比例也会只增不减,也正是在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率如此之高的背景下,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二)大学生个人消费观念及家庭经济情况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拥有了一定的经济自由,多数父母会通过每月给予固定生活费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花銷,而在大学生消费自主性提升的同时许多学生的消费观还未成熟,这很容易会导致大学生消费过度,甚至可能超前消费,让学生年纪轻轻就背上各种债务,同时多数学生家庭收入情况一般,且部分学生会碍于脸面不愿告诉父母,这时大学生就只得通过各类方式来赚钱,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而在寻找兼职的过程中就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并实施诈骗。
(三)大学生自身的独特性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将人的素质分为表层(知识、技能)和潜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动机等)两种。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黄金年龄,大学又是帮助人从青少年成长到青年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对许多事情的态度和做法都仍处在摸索试探阶段虽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大学生开始逐渐趋于成熟,但由于学生仍旧生活在校园中,仍旧无法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管控,所以他们还是没有办法直接接触社会,还是无法直接了解社会上的人和事。即便他们已经通过他人的讲述或者自己的了解懂得了一些社会的规则,但缺乏实践经验终究是纸上谈兵,在面对真正的不法分子时很难真正辨认得出,从而导致个人被骗。
(四)网络本身存在较大隐患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它在拓宽人们视野的同时也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相对于现实世界来讲,网络上的所有事物都是虚拟的,这就意味着网络上的事物很难进行监管,很多人在网络上的不法言论和不实新闻被肆意转发,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会给相关人员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失。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对网络的管控,但不法分子总能利用网络上出现的新漏洞进行违法活动,且许多网络上的不法分子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很懂得如何做不触碰法律,这也使得执法机关十分头疼。另外,各大网站对各自分管的网站监管不力,导致网站中漏洞过多,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让其能顺利侵入网站内部,进而盗取各种用户信息,以便于其开展活动。
(五)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大学生的年龄往往都在二十岁左右,这时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三观的构建也才刚来到最关键的阶段,大多数的学生为人处世还是偏向于理想化,此时的学生很容易因为一时冲动就做出一些不当的选择。虽然现今高校时常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社会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也很大,但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类骗局,学校的教育实效仍应继续提高。且目前为止许多高校进行的网络安全教育都较为形式化,往往高校教师或学校领导人只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或者在班群里发布消息,或转发几篇公众号推文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学生要提防网络诈骗,这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很显然无法应对至今越来越猖狂的网络诈骗行为,更无法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此类推文和消息都不是很关注,即便是会点开也只是简单阅读,不会深究其中的含义,更不会往心里去,而且现在大多数学校虽然已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主阵地仍是现实日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划分并不像现实生活中那么明显,往往更多展示的是双方的平等互动性,所以教师才只会简单通过班群提醒或者转发推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原因是多数教师对于如何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毫无经验,因此也就很难有相应的思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六、大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
(一)社会和校园加强防范网络诈骗宣传
从社会层面上而言,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宣传教育功能,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曝光,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网络骗局行为,引导社会公民了解电信骗局,同时学习有关电信诈骗的预防知识。还要大力开展预防性宣传,提高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人群提防网络诈骗,呼吁全社会加大对电信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社会宣传也可以让年龄尚小的学生也懂得一部分网络安全知识,并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步深化对其的认识。因此,要建立系统的知识来防范电信诈骗,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逐步进行系统的教育。
高校是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学校应对其尤为重视,要尽力承担好责任,加强校内电信诈骗案件的宣传力度,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讲座的时候引入更多真实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网络安全重要性,还可以寻找校外法律专业人士,邀请其来到学校做讲座或者宣传网络安全知识,以此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然后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提高心理承受力。最后,学校方面应保管好学生个人信息和个人财产,起到监管者的责任。
学校还可以通过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比如定期举办各类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真实案例分析比赛、虚拟法庭审理过程、开设预防网络诈骗相关板块的视频的学习等等,同时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检测,通过在线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真的拥有了防范意识,测验大学生对防诈骗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开展与网络诈骗有关的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融入不同的诈骗中了解施骗人的套路和手段,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和防范意识。
(二)学生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作为在校大学生应适当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减少被不法分子盯上的概率。应充分了解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和判刑规则等等,但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接近 80%的大学生都不了解这些知识。因此,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增强法制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学会运用法律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还要增强保护个人隐私意识,不随意将个人信息披露给来历不明的人,提高自身判断力。在浏览网页和下载程序时应多加小心,确保下载和打开的是正规网页和程序,面对来历不明的电话、链接,不可随意相信,可以先进行简单判断,如果没有十全的把握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教师家长反映核实。巩固心理防线,保持理智。不要贪小便宜,学会拒绝诱惑;保持理性,不受不法分子的誘导,不向陌生人汇款或转账;一旦上当受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如何受骗,及不法分子的联系方式等详细资料,以便于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今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大学生作为最容易受到不法分子蛊惑的一类人必须时刻敲响警钟,家长和学校也应对学生网络使用多加管理,防止学生出现不当网络操作,导致钱财损失。此外学生也要积极学习了解各类施骗手段和施骗方法,以充实个人头脑。保护好个人信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为日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做好准备。社会上也要大力宣传网络诈骗案件,提醒全社会的人都要注重网络信息安全,以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受骗的可能,还众人一个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
作者单位:宋淼 张逸飞 夏子彧 北京警察学院
参 考 文 献
[1]吴俊,邵敏兰,吴宇珂.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安全教育研究[J]. 法制博览,2022(28):24-26.
[2]程子良,翁添富.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746名高校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2(05):58-62.
[3]向运琼,康芮果.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分析及防范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22(08):148-150.
[4]李元临.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策略相关探析[J].法制博览,2022(07):136-138.
课题项目:2022年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面临的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编号2022市创大学生项目8)。
宋淼(1979.01-),女,汉族,北京,北京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刑事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