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心”法
2023-06-25王子威
我叫王子威,毕业于武汉大学心理学专业,现在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湖滨派出所的一名实习民警。与这身藏蓝色警服的渊源要追溯到大学里读到的一本《犯罪心理学》,书中生动地描绘了剖析罪犯心理、打击犯罪行为的案例,点燃了我心中正义的火苗。参警半年来,我又研读了《警务心理学》,再一次豁然开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一直思考如何能学以致用,把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将心比心”
遇到求助类警情,最需要共情能力,也就是同理心,将心比心。
2月2日晚19时许,警务站的同事带来一位求助老人。老人看起来五十有余,一进所就哆哆嗦嗦地对我说:“警官,我被骗了,现在没地方去了。”言语中情绪低落,眼神空洞。感受到他的无助,我立刻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老人家,您别担心。我是今天的当班民警,您遇到什么困难了,慢慢跟我说,分内之事我一定帮您解决。”听到这话,老人情绪平复下来,安心地坐下来说起他的遭遇。
原来,老人来自省内某地农村,经同村人介绍来到我们辖区的企业应聘散工,身上的钱只够买来武汉的车票,结果到了企业后,晚上却进不了宿舍。他以为被骗了,想回家又没钱买返程票。我问他:“那您有家人的联系方式吗?能不能让他们给您转点钱,我帮您操作买回家的车票。”“我只有一个女儿,但她不愿意跟我联系。”老人的言语中带着无奈和辛酸。我马上通过系统查到他和他女儿的相关信息,通过系统发现这位老人和我父亲年龄相仿,我的同理心油然而生。
我立即联系老人的女儿,但没想到她一听到她父亲的名字,直接挂断电话,再打回去她也不接了。
家人联系不上,老人的情况也不符合救助站的救助条件,天色已晚,今晚该如何安置老人呢?
解决老人当晚的住宿问题是关键。我先联系了中间人,可他远在村里表示爱莫能助。我通过他联系到了企业的人事经理,经过协调,她表示当晚可以让老人先住进宿舍,明天再补做体检看是否符合招工条件,但住宿需缴纳100元押金,老人出不了钱她也没办法操作。听到事情有了转机,我想都没想就答应道:“押金不是问题,我替他出!老人如果后续能工作,等下个月他发了工资再给我就行。老人家,您看这样行吗?”老人同意了,我通过手机把押金转给了人事经理,问题迎刃而解。“老人家,那您安心坐会儿,您的宿舍离我们所也不远,我等会儿出去巡逻,把您捎带着送过去。” 最终,一直看着老人拿着钥匙进了宿舍楼,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回去的路上,同行的马姐跟我说:“这个钱你恐怕拿不回来了。”“我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将心比心。群众没办法才向我们求助,我是警察不能不管,能帮一个是一个。”
我待世界以温柔,世界回我以安宁。没想到第二天下午,我就收到了来自人事经理的押金退款。我打电话过去了解情况。原来,老人已经通过了体检,明天可以开始上班。她的领导听说了老人的情况,表示不能让警官垫钱,就协调免除了老人的住宿押金。
“马姐,你看,老人住进去了,我的钱也还回来了!”我高兴地指着退款的屏幕截图向马姐炫耀着……
“度心攻心”
讯问中也要用到心理技巧。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攻心”策略,是讯问中突破口供最重要的方法。我管这叫“度心攻心”。
半年时间里,我遇到过供述心理各色各样的违法犯罪行为人。对抱着畏罪心理的初犯,我宣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进行“政策攻心”,说服疏导他们原原本本还原事实,释放犯罪压力;对抱着侥幸心理的在逃人员,我告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宣读法律条款,进行“震慑攻心”,加压震慑其逃避罪责抵赖顽抗的后果;对抱着悲观心理的重犯,我秉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原则,进行“情理攻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强情感感化,鼓励他立功改过,争取宽大处理;对抱着抵抗心理的累犯,我坚信“龙有逆鳞、人之软肋”的古训,努力从蛛丝马迹中找准其软肋,进行“点穴攻心”,打蛇打七寸。
在一次訊问吸毒人员的过程中,我发现对方经验老到,反侦查意识极强。面对尿检证据,他一直避重就轻,对于关键的吸毒环节避而不谈。讯问一时陷入僵局。我留意到他的手机屏保是他和儿子的合影,还留意到他有过领导经验。通过交谈,我意识到他心高气傲且注重形象,于是从家人和同事着手,聊到了以往同事对他现状的看法,聊到了他的选择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的影响,最终突破了他的心理防线,使他交代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以心换心”
派出所日常工作中,处理纠纷是家常便饭。现实往往是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缺乏换位思考。这种情形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辖区内金色港湾小区的一家商铺业主与物业公司因为电费及物业费纠纷闹到了派出所。
这家餐饮店铺在小区已经经营五年了,但去年生意惨淡,没法及时交全电费和物业费。物业公司催单发了几次,店主说一季度末才能补齐。物业公司不愿意妥协,以停电相威胁,店主不为所动,结果越闹越僵。新年一过,物业公司在没有通知的前提下,在餐厅周末营业晚高峰突然断了电,结果店里的生意黄了,冻货坏了。第二天,店主一怒之下冲到物业办公室,把办公室的大理石台面给砸坏了。
我把双方带到了调解室,先让双方各自陈述,然后询问对方是否属实,结果两边互不相让,互相指责。我见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开始语气缓和地从中主导调解:“各位,刚才两边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接下来听我说两句。大家坐在调解桌上,都是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来的,对吧?可现在这样争执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吧。从物业的角度,店主您想想,本来这是他们的工作,工作人员按规定收费,几次给您发了催款单,眼看着钱收不上来,领导追责,他们急了,方法也极端了些。但您冲到办公室把他们的台面砸坏了,把人吓着了。当然,我也理解您的不容易。从您的角度看,这两年生意不好,好不容易年后有好转,结果物业这边招呼也不打,说断电就断电,生意搅黄了,心情能好吗?但是不管怎样,您太冲动了,用的方法不合适也不合法。我看,你们都是邻居,而且也合作了这么多年,大家还是多替对方想想,各退一步,各取所需,和气生财。”经过我的劝导,双方同意好好协商。最终店主同意赔偿台面损失并当场补交5000元的物业费,物业承诺立即恢复供电。
解纷排难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先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考虑他们各自的情绪和需求,再引导双方互换角色,互相体谅,达成调解协议。
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派出所工作大有裨益,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这条理论指导实践、心理调节行为工作方法的探究热情。接下来,我会继续深入研究警务心理学,并将其应用到工作中,争取早日成长为全面过硬的业务尖兵、化解纠纷的行家里手。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湖滨派出所实习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