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法创新引领绿色建造

2023-06-25高精松赵思远卢晨旭

华北电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法变电水池

高精松 赵思远 卢晨旭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万物竞茂,北京送变电公司各项电网工程也迎来建设高峰。4月27日,北京东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现场人声鼎沸,吊车、泵车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现场穿梭忙碌,一副“火力全開”的施工景象。

“今天我们正在安装的是4号主变B相变压器,同时正在进行的还有消防水泵房和水池施工。”项目总工申成成介绍道,“当前正值春季施工高峰,现场任务很重,大家都铆足了力气,想把进度往前赶一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送变电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电网建设领域精益管控,深耕细作,争当电网发展最强建设者,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争创“两个标杆”贡献送变电施工力量。

全机械化施工 提升建造效率

2022年,北京东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现代智慧标杆工地”,在这里,处处体现着“绿色建造”的智慧。

在距离4号主变施工区域东南侧约30米处,是北京东扩建工程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施工区,它是决定工程能否按期投运的关键点。申成成告诉记者,消防水池容积为2000立方米,土方开挖量约为8000立方米,混凝土方量约为1500立方米,钢筋总重量约为230吨。按照正常施工计划,这样的消防水池施工工期至少需要45天。

送变电公司为给后续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在采取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作业方式的同时,增加机械化施工投入力量,最终仅用21天就完成了从基坑开挖到顶板混凝土浇筑的全部作业,创造了送变电公司变电工程消防水池施工速度新记录。

近年来,送变电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工法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在2021年-2022年20项全面推广应用工法中,送变电公司应用了15项。通过健全工法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应用电建钻机、螺旋锚旋拧及钻孔一体机、微型桩履带式潜孔钻机、高原深基坑作业智能一体机、座地双摇臂抱杆、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设备、HGIS不停电就位移动桁架等设备,稳步了提升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水平,为安全高效完成电网建设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全面推进机械化施工,以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技术装备初步实现了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2022年送变电公司月均参建人员1800人,较2021年下降33%,竣工投产14项工程总长883公里,较2021年增长40%,真正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预计2023年底,线路工程整体机械化率可达到82%。

推进工法创新 建强绿色底色

在大力推广机械化施工过程中,送变电公司始终将“两个标杆”建设融入电网建设实际工作,聚焦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方式,加强工程质量管控、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不断压降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益,全面推动绿色建造水平提档升级。

3月22日,作为冀北地区首个应用螺旋锚基础工艺的工程,廊坊固安—柳林220千伏线路工程顺利完成首基螺旋锚基础试点施工,在冀北电网区域内实现了“零的突破”。

螺旋锚基础是一种深入土体抗力的锚固结构,原理是将螺旋盘焊接在锚杆上,通过对螺杆施加扭矩将螺旋锚“拧”入地下。旋锚基础不必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可显著降低输电线路基础的能耗和碳排放,与同电压等级相同承载力的灌注桩基础和掏挖基础相比,其综合碳排放量最少可减少50%。

为使该项技术安全可靠应用于现场施工,送变电公司对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严把事前培训交底、事中工艺管控、事后检测验收等各项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做好监督记录,对施工扭矩、锚杆位置及倾角等重点工序做到严格把控,及时校核施工参数。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验收,确保质量满足承载力要求。

2023年,送变电公司以机械化施工为抓手,深入实施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动,加强数控配料机、环切型岩石基础成孔设备、杆塔施工多维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系统等创新工法的研究与应用,夯实安全根基,提升工程质量,提高建设效率。截止目前,该公司已在在建工程应用各类工法创新项目15项,线路工程整体机械化率达到78%,变电工程整体机械化率达到93%,风险精益管控率达到80%,有力助推了工程建设的提质增效和冀北公司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猜你喜欢

工法变电水池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勘 误
小区的水池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水池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潜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