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 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3-06-25朱淑玉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精读一体化课外阅读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区分精读和略读的同时,纳入课外阅读,助力学生实现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一体化,理解阅读内容,获取阅读方法,锻炼阅读能力,实现阅读的提质增效。基于此,教师应立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点,遵循多样原则,运用适宜策略,进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文章将以教学原則和教学策略为重点,论述小学语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4-0028-03

引  言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语文素养为中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方式,编排听、说、读、写内容,融入知识点和能力训练,形成系统的学科逻辑[1]。同时,统编语文教材注重阅读教学,在区分精读、略读的同时,纳入课外阅读,形成一体化的阅读教学体系。教材是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依据。根据统编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师可采用“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方式实施教学。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精读、略读与课外阅读

1.精读

精读是一种课型,是教师在课堂上,以文本内容为基础,以基础知识点、阅读方法为重点,应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剖析、品味、理解文本内容,习得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方法,锻炼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

2.略读

略读同样是一种课型,是教师在课堂上依据学生精读情况,以文本内容为基础,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引导学生迁移精读经验,使用适宜的方式,浅层次地剖析文本,习得知识,认知文本,内化经验的教学活动。

3.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教材外、课堂外甚至语文课程外的阅读活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设置了诸多课外阅读内容,如“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阅读链接”等。

(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

“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是指教师以统编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各单元阅读教学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紧密联系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创设多样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灵活转化为阅读经验,继而内化为阅读能力的一体化的教学体系[2]。

有效的“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可以使三者建立密切的联系,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形成阅读教学合力,让学生体验多样的阅读活动,做到读、学、用相结合,达到“1+1+1>3”的效果,切实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基于此,教师要遵循多元原则,应用适宜策略,进行小学语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价值。

二、小学语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原则

(一)遵循整体性原则

与传统教学相比,“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具有整体性特征。有效进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整体性,解决“耗时多,收效少”的问题,切实让学生站在整体角度进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增强知识掌握能力[3]。因此,教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进行小学语文“精读·略

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文本场景、细节蕴含着父母之爱。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父母之爱,建立个性认知。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重作用下,教师紧扣两篇精读课文,以细节(事例)和人物描写方法为重点,应用批注式阅读策略、文本细读法等,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体会父母之爱,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掌握多种阅读策略和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略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阅读时,有的学生使用文本细读法,将注意力集中在细节描写,感受其中的父母之爱。最后,教师把握课后时机,为学生推荐相同主题的文本,如《我的母亲(节选)》、《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多样策略或方法进行阅读,抓住文本细节之处,探寻不同篇章中的父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增强对父母之爱的认知。

如此进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做到读用结合,切实理解阅读内容,掌握阅读策略或方法,储备阅读经验,增强阅读效果。

(二)遵循主体性原则

阅读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要利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建构良好认知,发展学习能力。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多,时间长,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进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时,教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利用适宜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发挥潜能,

积极体验阅读活动。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设置了三篇精读课文《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一篇略读课文《池子和河流》和一篇课外阅读《叶公好龙》。这些寓言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寓言故事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借助人物的一言一行描述了不同的场景,揭示了相关道理。扮演角色是以学生为本的活动,也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方式之一。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乐趣,激发阅读欲望。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以学生为本,应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化身为故事中不同的主人公,利用语言、动作等,展现具体场景,建立文本认知,同时锻炼多样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精读和略读课文后,把握课后服务契机,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阅读、改编《叶公好龙》。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发挥主体性,扮演角色,探究文本内容,获取阅读乐趣,锻炼多种能力,提高发展水平。

(三)遵循迁移性原则

心理学将“迁移”视为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迁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方法、经验等应用于具体情景中,实现新旧知识碰撞,建构知识体系。同时,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精读课就是给学生一个例子或方法,让学生在感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学会举一反三;略读课是让学生将精读课中习得的知识、方法、经验运用于略读课中,学会自主阅读。实际上,精读与略读、课外阅读之间是举一反三的关系。因此,教师要遵循迁移性原则进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介绍了预测策略。围绕此策略,

教材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在课堂上,教师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立足点,引导学生预测“老屋会怎样做”。在预测的过程中,学生细读文本,发现根据,由此进行验证,理清故事内容,同时习得预测策略,学会阅读。之后,教师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思考“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借此进行预测,继而阅读文本内容,判断预测内容与故事内容是否相同。例如,有的学生在阅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发现了“常常”二字,由此预测“胡萝卜先生因为胡子长得快,要经常修剪”。在预测后,学生阅读文本,找寻相关内容,加以验证。通过这样迁移预测策略,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汲取预测经验,明白

“无论预测结果怎样,都要做到有根据”。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迁移机会,做到学以致用,还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丰富阅读经验。

三、小学语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制订系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教师要在整体性原则的指引下,站在单元整体高度,制订系统的教学目标,指明教学方向。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设置了精读课文《桥》《穷人》,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课外阅读《童年》。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指明,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要关注人物、情节、环境,感受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发挥想象力,编创故事,理解故事情节、环境塑造之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感受小说的生活性。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小说的情节、环境描写,留心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了解人物形象,感受美好的精神品质。基于此,在进行本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环境、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掌握小说阅读方法。为此,教师制订如下教学目标:(1)诵读《桥》中的短句,借助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描摹老党支部书记形象,感受他忠于职守,沉着冷静,果断指挥的高大形象;(2)有

感情地朗讀《穷人》中的人物对话、心理描写句子,品味这些句子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3)默读小说,理清小说的故事脉络、情节,依据具体环境、情节、人物描写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4)了

解小说独特的表达方式,感知这样表达的好处。

在教学目标的作用下,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将构成一个整体,避免出现不同课型“各自为营”的问题,增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效果。

(二)采用联动的教学模式

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尽管各有侧重,但三者之间有共通之处。如学生可以迁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实现精读、略读、课外阅读联动。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

“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多样的阅读活动,习得学法,灵活运用,巩固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设置了《猎人海力布》(精读)、《牛郎织女》(略读)、《中国民间故事》(课外阅读)。单元教学目标为了解民间故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可应用联动教学模式。

在组织精读课教学时,教师创设四项活动。活动一:初读故事。学生快速默读故事内容,了解发生在海力布身上的事情。活动二:复述故事。教师鼓励学生回顾故事内容,试着进行复述。在复述时,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或树形图,展现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出现遗漏。针对此情况,教师组织讨论活动,鼓励学生交流“怎样才能使故事不遗漏,怎样转述人物对话”。教师组织阅读活动,促使学生探寻方法,积累经验,可以更好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学生解决部分问题,了解复述、转述方法,能够为进行创造性复述奠定坚实基础。活动三: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此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海力布从“劝搬家”到“说实情”这一过程。活动四:练习缩写。学生化身为导游,向“游客”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通过体验这四项活动,学生既掌握了故事内容,又掌握了复述方法,锻炼了复述能力,为自主阅读《牛郎织女》《中国民间故事》做好准备。

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在《牛郎织女(一)》(精读课)上引导学生回顾《猎人海力布》阅读经历,使用快速阅读法了解故事内容,发现简写内容,并补充完整。之后,教师以《牛郎织女(二)》和《中国民间故事》为重点,提出自读任务,如“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将故事内容改编为连环画”。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迁移阅读经验,试用适宜的方法理清故事内容,创造性地进行复述。如有的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梳理《牛郎织女(二)》和《中国民间故事》的具体内容;有的学生就利用转述法,完善思维导图,完整地复述了故事内容;有的学生化身为讲述者,向他人讲述《牛郎织女(二)》和《中国民间故事》。

这样的联动教学使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从“学法”到“用法”再到“固法”,实现了学用结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储备阅读经验,锻炼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效果。

结  语

总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立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点,紧扣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关系,遵循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系统设计教学目标,善用联动教学模式,实施“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助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杨倩.小学语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一体化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2.

贾钰婷.基于“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郭凌霄.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朱淑玉(1987.7-),女,安徽芜湖人,

任教于芜湖市翰文学校育才分校,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精读一体化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