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进党校讲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课

2023-06-23姜德文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想认识党校水土保持

[关键词]党校;水土保持;培训教育;思想认识;履职能力;履职水平

[摘要]各级党校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水土保持培训教育,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的重要工作。党校水土保持课要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征程、生态文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主题紧密结合,教育和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培养各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城市化过程中水土流失与生态保护新问题,抓好乡村水土保持,推进乡村振兴。从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协同监管、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0941(2023)04-0027-05

2023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1],明确指出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明确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将水土保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同时,水利部在《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2]中部署了开展水土保持进校园、进党校、进社区相关工作。因此,新时代党校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水土保持教育培训十分重要,当前和今后为各级党校学员讲授水土保持专题教育课将是重要工作之一。

1党校的水土保持课一定要与时代发展主题紧密结合多年来,一些领导和专家总有同一类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讲党校的水土保持课,不知如何提高学员的听课兴趣,增强对他们思想的触动,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与互动。党校学员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是水土保持主管机关、管理单位、从业单位的人员,授课教师不能把党校水土保持课当作水土保持专业课[3],而是必须以时代发展主题和指导思想为课程的主线,并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去贯彻、落实。

1.1深刻理解并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校水土保持教育的主线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水土流失防治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干部及党校学员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扎实践行,要牢固树立和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强调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綠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的战略路径;强调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整体治理。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要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1.2深入学习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土保持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关于水土流失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必须整体思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长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对于黄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我们要全面思考和落实系统治理部署,上游围绕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措施;中游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科学布局水土保持措施,提升蓄水保土能力,减少入黄泥沙量;下游做好人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管,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2面向党政领导干部及学员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课程

2.1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要求,2016年12月,中组部开展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推荐活动,最终有133门课程被评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其中包括水利部推荐的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专家主讲的“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评审专家认为,该课程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系统介绍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探讨了保护水土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数据翔实,论述清楚,讲解逻辑明晰,有助于学员提升专业能力,推动生态治理能力的提高。

该课程内容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当前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促进广大农牧区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部分讲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调结构、转方式、换动力的重要变革中将发挥积极促进作用,要深入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理念和思想,通过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打造越来越多的“金山银山”,实现绿色发展。第三部分讲的是新时期要创新水土流失防治、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泛吸引民间资本,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科学合理流动,形成更大合力;要因地制宜布局治理措施,将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经济收益有机结合,努力做到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共赢,实现新的科学发展;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控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还要大力强化监测评价,推进信息化,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2.2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水土保持在线课程

根据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总体部署及水利部专题教材制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指导下,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专家筹备并授课的《城市里的水土保持》《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文明——解读新水土保持法的法条体系》等水土保持课程专题片,于2017年2月开始在共产党员网《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栏上线播出(专题片网址分别为https://dygbjy.12371.cn/2017/02/22/VIDE1487728113304747.shtml、https://dygbjy.12371.cn/2017/03/28/VIDE1490692263098234.shtml)。各地、各单位广大干部、相关人员在开展学习、研讨、培训、宣传时,可充分调用这些课程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的提升,积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社会监督。

《城市里的水土保持》专题片(时长30min),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的突出问题,以调查统计资料和典型事例,讲述了城市水土流失加重城市内涝、加大城市雾霾、恶化城市生态环境,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加重城市环境污染等突出危害;根据中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下简称《水土保持法》)相关规定,讲解了加快城市水土保持立法、修订完善城市规划、制定城市水土保持标准规范、加强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等措施及工作建议;结合北京等地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介绍了通过铺装城市地面生态透水装置和布设雨水集蓄、入渗措施修复城市水系和雨洪系统,以及建设下凹式绿地、控制施工场地扬尘与泥浆等具有城市特点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文明——解读新水土保持法的法条体系》专题片(时长30min),从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水土流失预防、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投入机制、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违法行为的处罚、责任追究和代履行制度等10个方面,讲解了《水土保持法》的法条体系,帮助全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3党校的水土保持课要让党政领导干部坚守生态文明政治责任

3.1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广大基层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中国的发展已经不是“唯GDP论英雄”的时代了,必须改变观念,树立起新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将生態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等举措,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综合考评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生态文明体制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等基础性制度框架。

3.2领导干部要尽职尽责,避免造成生态环境损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受到惩罚。

中共中央2015年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了党委和政府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一是规定了追究党政主要领导责任的8种情形,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力,致使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突出或者任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的;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等。二是规定了党政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的5种情形,如:指使、授意或者放任分管部门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等。三是规定了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责任的7种情形,如:批准开发利用规划或者进行项目审批(核准)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对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的等。四是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干预、插手建设项目致使不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得以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等5种情形,追究其责任。

在课程讲解中要以案释法,如中央查办的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秦岭北麓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案、深圳弃渣场特别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案例、近几年中央环保督察及中纪委查办的生态损害案例,以及全国首例水土保持公益诉讼案等。要分析案例情形,剖析问题根源,吸取深刻教训,增强基层干部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4提升各级干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意识与履职能力

4.1培养各级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健全和完善法制、依法治国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学习提高的重要教育内容。保护水土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党校讲课要根据《水土保持法》以及配套法规、规章等,向各级干部宣讲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依法推进和落实水土保持各项工作。《水土保持法》共有7章60条,对党政领导干部授课不能照本宣科,一些专业性的规定并非授课重点,必须从如何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更好履职尽责方面作交流。应以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编写并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释义》为蓝本,重点从国家的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及考核奖惩制度、地方的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及工作部署、预防生产建设活动造成人为水土流失、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依法监督管理、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講授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应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法律规定,从而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4.2基层干部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落实生态文明及水土保持要求

中央的顶层设计要靠基层干部,特别是一线领导干部去落实。通过党校学习,领导干部要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4],不能认为本行业、本单位不属于生态、水土保持领域,就没有这方面责任。比如,宣传文教等行业要协同加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宣传和中小学科普教育等,助力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思想意识;司法、政法、纪检、监察等部门对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及危害、导致严重生态损害的事件,要协同加大案件查办、执法、惩处的力度;工矿、园区、企业界要增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坚决防止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及生态损害;工信、招商引资、综合政务等部门要转变观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牧)业、林(草)业、国土资源、生态环保、城建等部门要按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明确的任务,各负其责,协同做好治理、监督、监测、管理等工作;发展改革、财政等综合部门要在规划计划、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上,支持和推动本地区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形成各部门、各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工作的机制,共同完成国务院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批复文件中提出的“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目标和重任。

4.3抓好城市乡村水土保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4.3.1党校学员要关注探索城市水土流失与生态问题

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些地方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盲目大规模新建城镇和扩张城区,城市地表大面积硬化,忽视水土资源保持和生态保护,出现了城市内涝、城市雾霾、城市热岛效应与极端灾害天气、城市水功能与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城市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的新问题,加强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已刻不容缓。一是加快城市水土保持立法,明确城市各功能区的水土保持目标任务,划分城市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建立城市相关发展规划的水土保持协调机制,实施事前宏观调控,建立最严格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实现项目和过程监管全覆盖;二是探索和创新城市水土保持技术与管理方法,加强建立城市土石方综合统一管理制度,减少不必要的挖方和弃方,保护、利用好城市极为珍贵的表土资源,对雨水雨洪采取渗、拦、蓄、排、调等适宜城市的水土保持措施;三是建立城市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机制,积极治理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监测、评价、公报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四是落实法律责任,对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灾害的事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4.3.2乡村振兴将成为基层党校学员深入探索的主战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要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提升紧迫感、使命感,把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天蓝、地绿、民富的新农村。党校要为学员讲授水土保持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举措,一方面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守住绿水青山成为永远的“金山银山”;另一方面要创新水土保持治理与生态修复措施,打造“金山银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重、人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严重、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加重及农村污水、垃圾危害大等突出问题,结合农村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条件,讲解和借鉴全国各地探索和创建的水源保护型、绿色产业型、生态休闲型、和谐宜居型、健身康养型等生态清洁小流域,打造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5学习落实二十大精神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是当前党课教育的重要内容

5.1水土保持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当前和今后,水土保持党校课程要让学员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扎实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为重要手段,大力促进乡村振兴,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促进水土流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提升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思想,在更大平台、更大空间科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升生態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路径和措施,全面提升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平;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评价及实现机制,扩展流域、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推进绿水青山长期、稳定转换为“金山银山”;提升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探索完善水土保持碳汇价值评价指标与核算方法,落实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等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合力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5],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5.2加强党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

经过党校学习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落实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全面领导的具体措施。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要做好统筹协调,水土保持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个学科,要按中央要求建立健全地方各级政府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抓好对各地各部门工作的督促落实,各级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协同,增加水土保持投入,确保重点任务的落实;三要强化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按照中央要求加强水土保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充分发挥司法保障监督作用,健全水土保持监管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机制,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同时建立并畅通公众监督和举报渠道,构建全社会监督机制;四要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的普及教育、中小学和社会的水土保持科普宣传与文化建设,创建和推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提升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学员的专业化水平,使其更好地胜任领导工作。各地要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要求,将水土保持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全面、扎实落实水土保持进党校的学习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EB/OL].(2023-02-06)[2023-03-10].http://www.swcc.org.cn/sbyw/20230206/74002.html.

[2]水利部印发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EB/OL].(2023-03-03)[2023-03-10].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192937794/17120bb4202002029x.

[3]乔殿新,土小宁,梁月,等.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试点工作主要成效与思考HYPERLINK"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SB201809003.htm"t"https://www.cnki.com.cn/Article/_blank"[J].中国水土保持,2018(9):1-3.

[4]蒲朝勇.关于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22(2):1-6.

[5]姜德文.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J].中国水土保持,2022(1):1-4.

[作者简介]姜德文(1959—),男,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二级教授,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首席专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工作。[收稿日期]2023-03-12

(责任编辑徐素霞)

猜你喜欢

思想认识党校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立足写字教学,培养学生书法学习兴趣
浅论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体育教学
认识重要性,掌握好方法,是学好数学的法宝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