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2023-06-23陈君梅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时代特征高考作文中华民族

陈君梅

技法点拨

“文以载道”,近年来,高考作文受时代文化的影响,要求考生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象、彰显时代特征,引导考生关注大千世界,关心社会生活,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因此,善于从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发现问题本质,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见解,成为近年来高考作文考查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考生要使作文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社会主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而著”,对考生而言,意味着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写作时,考生要倾听时代的声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和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发声。

2.要关注社会热点,注意搜集、整理、积累彰显鲜活时代特征的生活素材。

高考作文冲刺备考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如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的事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性,是写好考场作文的源头活水。

3.要注意搜集、整理、积累带有当今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的鲜活的语言。

考生要将鲜明的时代气息反映到作文中,使语言鲜活灵动,就要将时代特征鲜明的词句巧妙地“借用”到作文中。运用这样的语言,不仅可以使作文准确形象,而且新鲜幽默,以形传神,生动活泼。

4.要加强贴近生活、紧扣现实的生活随笔训练。

考生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的习惯,有效地积累各方面的材料,注重思考,自觉地挖掘这些材料里的思想意蕴,并变通地运用到生活随笔中。写作时,无论是主旨立意,还是语言风格,都要有自己的个性色彩,都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范例分析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2月18日,某知名教授在一所中学进行演讲时,输出的价值观大多和功利相关,甚至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

有一位高三学生抢过话筒反驳,称“他的眼里,只有钱!”“崇洋媚外!”“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事引发网络关注。有人批评青年学生莽撞,有人赞扬他敢于站起来发声。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评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示例一】

心有烈火,敢于发声

◎程肇升

一位知名教授在中学演讲时,被一位高三学生当众抢过话筒反驳。事件一出,引起热议。有人批评青年学生莽撞,不懂世事;有人赞赏他勇敢,敢于指责不正之风。在我看来,当今青年心中有一团明亮的火焰,勇于发光,敢于燃烧,去发出自己的声音,难能可贵。

尊师重道,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但尊师重道的前提是,师者为人师表,道是至理箴言。该教授当众宣扬读书是为了赚钱,话语中还充斥着崇洋媚外、低俗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不是宣传功利主义的对象。既然“师”枉为人师,“道”是邪道歪理,那就应当有人站起来发出驱散黑暗的声音!而这位青年学生理想的烈焰,不仅重创了黑暗中的妖魔鬼怪,也唤醒了一批心灵麻木的人。在站起的青年身上,我们看到热血,看到光芒。

青年是时代的未来,不应畏缩不前,而要能够发声,勇于发声,敢于发声。面对该教授的胡言乱语,这位学生抢过话筒,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全场掌声雷动。一百年前,也有一位青年,目睹国势衰微、民族危亡,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这样的青年有千千万万,敢于向黑暗发声,向权威挑战。1925年,鲁迅的“青春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唤醒了许多心中愤懑而又不敢发声的人,让他们敢于站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青年的理想与力量。青年有自己的思考,面对违背人民价值观的人、事、物,会发声,会怒吼,会爆发排山倒海的力量!

青年能在众声喧哗的环境中明辨是非,有上青天、揽明月的意志,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是国家的幸事、民族的幸事。当今青年应心有远大理想,明辨是非,不惧黑暗,挑战權威,敢于发声。

鲁迅先生希望青年创造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进,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表达出来。当今青年当秉此志向接过建设社会主义的接力棒,永葆心中的烈火,驱除黑暗,让光芒照耀中华的每一寸河山。

【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21)班】

◆点评

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前提。这篇作文写出了考生对世界的感受、认识,反映了自己的观点、看法,符合“真善美”的标准,明辨是非对错,有充沛的“朝气活力”。

时代在飞速发展,考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能对时事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现了青年的勇气、使命与担当,同时使作文显得有时代气息。

【写作示例二】

掌声为何响起

◎陈 奕

近日,某知名教授在演讲时,因其演讲内容的功利与低俗而引起在场学生的不满。其中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夺过话筒,反驳其观点。他激昂地表示:“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收获了全场的掌声。

在我看来,这全场的掌声是为这位同学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仍然保持清醒而响,是为他质疑与反抗权威的勇气而响,是为他赤诚的爱国之心而响。

在事情发生以后,许多网友抨击这位学生。近年来,学习功利论日益荼毒着学生群体,其实,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宋代赵恒的《劝学诗》中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似乎读书就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可我却认为,这位发言的同学与台下鼓掌的同学,他们都有难得的清醒。读书学习应以建设社会、报效国家为主要目的。张载曾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育,于个人,在培养正确“三观”,促进自身发展;于国家,在培养建设社会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张载所言,是古今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也为教育应当培育出怎样的人提供了指引。从古至今,我们需要的是为民请命、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建功立业、心怀大义的英才,而不是金钱至上、精致利己的小人。这位发言的同学看清了那位“专家”的错误,台下鼓掌的同学自然明白。

勤于思考,明辨是非,敢于在权威面前发声,是一种难得的精神。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早在千百年前就教导学生面对德仁,就算是老师,也不能迁就退让,要敢于质疑。面对权威,我们不能盲从,而要坚持明辨是非。我想这也是台下响起热烈掌声的原因。广大青少年要有“赶不正之风下台”的勇气,让清风正气洋溢校园。

忆往昔,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青年周恩来曾坚定表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局势风云变幻。青年终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以赤诚的爱国之心,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之中。因此,当这位同学以满腔爱国之情说出那句“我们读书,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候,台下观众会给以热烈的掌声。

当代中国青年并非麻木者、袖手旁观者,他们有“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坚定,有“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热情,更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之心。

掌声为何响起?我想你我心中已有了答案。

【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21)班】

◆点评

社会在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就要求考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探寻事物的本质。

这篇作文抓住热爱祖国的本质,从社会热点问题着手,站在理性的高度,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文题材料中的现象,激浊扬清,分清现象和本质,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猜你喜欢

时代特征高考作文中华民族
充分认识品牌时代特征 努力提高品牌创建水平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高考作文两关注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