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进程中大学出版社的作用

2023-06-22金鑫荣

现代出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特色化主体性

金鑫荣

关键词:自主知识体系;特色化;主体性;学理性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3.01.005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系统阐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原则方向、目标任务和现实要求,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并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着重突出“中国自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章中,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仍存在知识分散化、碎片化的突出问题,尚未建构起系统化、自主化的知识体系。自主知识体系不是“旧瓶新酒”,也不是“异地重建”,而是结合中国特色、强调“自主”创新的理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和“三大”体系相互成就,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以“三大体系”建设为理论基础和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应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内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体现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是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必然要求。

针对理论界、学术界、教育界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论断的贯彻落实和系统研究,作为出版界,尤其是致力于为高校教育科研服务的大学出版社,应该以怎样的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切实做好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创新服务和协同建设,着力推进和同频共振,前瞻规划和落地深耕,是当下应该思考的时代问题。

一、强调“以我为主”的中国特色原创性理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指出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这种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方面,是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重要生产领域。人类知识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精神生产的重要方式和内容。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零和博弈,不搞知识的“二元对立”,而是与现有所有的,包括西方的知识体系协同发展、共荣共存。人类现代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是欧洲文明。现有的西方知识体系建立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哲学革命等基础上,其核心构成了西方“现代性”。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一个包罗万象的现代范式仍出现于社会,其开始或许是15世纪,它强有力地延续到19世纪末,其建构围绕机械论的隐喻、决定论逻辑、批判理性、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理想、对普遍真理与价值的追求、建构统一的和综合的知识模式之企图,还有对进步与指向一种人类解放状态的历史运动之乐观主义信念。通过一系列的革命——地理的(殖民主义)、知识的(文艺复兴、现代科学与启蒙运动)、经济的(资本主义)、政治的(资产阶级民主)、技术的(工业革命)与艺术的(现代主义)——牛顿、康德及马克思的世界从根本上不同于但丁、阿奎那与奥古斯丁的前现代世界”。这些就形成了今天流行于全世界的以西方现代性为基础和本质的(西方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理论等等。所以,我们现在的知识体系,大都是奠定在西方现代性基础上的。这种基于西方现代性而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西方实践和西方文明为基础的,面对的是西方境况,解决的是西方问题,处理的是西方事务,因此必然具有局限性。我们在面对西方强势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时,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伟大的时代应该产生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改变了中国,中国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我们迈向了“强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新征程。在这样伟大的历史场景中,任何一种西方理论都解释不了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内在逻辑,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关注国计民生的原创性的理论建构可以符合并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因此,“以我为主”的研究范式理应成为展示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高校是理论创新的集聚地、知识创新的孵化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进程的理论先行和思想灯塔。1978年,南京大学青年教师胡福明起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译介、阐述的《走向未来丛书》《大趋势》《美的历程》,以及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学术界一大批中国优秀学者的原创性学术理论,科学阐释了中国实践伟大历史变革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行的道路,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理论和实践证明,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闭关锁国”的老路,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路。为此,大学出版的精品学术出版应该聚焦于“以我为主”、富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理论,关注从中国发展具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术成果,致力于解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突出彰显学理性阐释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破除对“西方中心论”、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迷思,全方位展示中國发展理论对于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视角、新体系、新方法,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时代的伟大战略构想提供生动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

二、研究中国特色知识体系的内在机理和学理阐释规律

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应时而变,如西方知识体系建立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哲学革命等基础上,其核心构成了西方“现代性”。古代中国“六艺”“经史子集”的知识图谱的分类,则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知识体系。中国两千多年科举制度压抑了人性的创造,更遏制了科学的发展。晚明以降中国四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使得现代科学体系与中国失之交臂,由此,近现代中国科学民主的启蒙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所谓“欧风东渐”,说的就是近现代西方的理论体系对现代中国的启蒙影响,“五四运动”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和理论洗礼。应该说,“五四运动”提倡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对于破除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历史痼疾、建立现代的知识体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苟日新,日日新”,时易势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短短几十年,我国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与世界140多个国家互成为第一大贸易国;部分科技发展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奋斗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伟大实践,这些“中国之治”“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重大理论硕果,展现的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东方智慧。历史已经清楚地表明,没有一种西方经济学或者其他理论能够解释这样的伟大历史事件,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机理上作学理性的阐释。为此,大学出版界应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组织、策划研究重大原创性学术论题的重大理论出版物,以特色学科为支撑,以重大议题为问题,以历史现实为观照,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的重大理论建树、重大理论创新、重大理论突破作科学缜密的学理性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历史逻辑,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出版界和理论界、学术界一样,不可辜负时代的馈赠,真正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三、探究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体性和兼容性

知识是人类社会的智慧结晶,而知识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知识体系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与自然、社会、人类个体综合作用凝聚成的科学思想体系。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是随着人类知识的渐次演进、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为人类所共同拥有。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强调创造知识的主体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或排斥知识的兼容性,需要广泛吸收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知识,融汇中西文化的精髓,打通不同文化的壁垒,采撷异质文化的精华,不断丰赡、增强自主知识体系的合力,真正建立起自主知识体系的“四梁八柱”,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架构。为此,出版界要特别关注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科学的发展,抽绎纷繁知识呈现出来的学术精华,特别关注事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发展理念、重大科学成果的知识内核,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国外最新学科知识的发展,以百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开放的学术襟怀,吸收、采纳一切有利于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有利因素。对于出版界,尤其是专注于学术出版的大学出版社来说,要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程中聚焦原创性的创新成果,要成为原创知识体系的“主推手”,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当西方知识的“二传手”,要做到中外有别、主次分明、以我为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以此作为参照和借鉴,“兼容”于自主知识体系之中。中国高铁的发展之路,就是科学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一个生动范例。中国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是迥异于西方的文明形态,西方的“圣经”撼动不了中国的“孔夫子”,它们具有不同文明的特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凭一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是硬道理”这些看似朴素简单,实质最具东方智慧的“理论”实践发展起来的,是依靠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多种经济发展体制共同发展起来的。我國目前已经是世界科技创新型国家,产业链正从低端迈向中高端,这也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型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纯粹依靠西方理论、西方科学,解决不了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实际问题。苏联正是全盘“抄作业”,以西方经济学的“休克疗法”来治理国家,最终走向崩溃,酿成普京总统所言的“世界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总结。

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次理论和实践的“长征”,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文化之旅、理论之旅,需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这需要理论界、学术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

大学出版社应将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新时代出版人的职责和使命,为新时代续写辉煌的知识和理论篇章。

(作者系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

猜你喜欢

特色化主体性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语文教师班级特色化管理“四法”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特色化更名后的现状与思考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如何编写个性与特色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