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实施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建立与应用效果
2023-06-21刘莉喻翠英耿丽胡慧夏娟
刘莉 喻翠英 耿丽 胡慧 夏娟
摘要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MDT)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230例,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118例和试验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诊模式,试验组采用多学科团队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救绿色手术通道,记录两组病人急诊滞留时间、确诊时间、病人死亡率及手术救治率。结果:试验组急诊滞留时间、确诊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救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建立,优化了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救治流程,缩短了首次医疗接触到外科手术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救治率,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绿色手术通道;救治流程;护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3.07.021
基金项目 武汉市卫生健康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WX20Z19
作者简介 刘莉,主管护师,本科,E-mail:110614400@qq.com
引用信息 刘莉,喻翠英,耿丽,等.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实施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建立与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23,9(7):1255-1259.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血液通过血管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夹层血肿[1]。急性主动脉夹层按照破口位置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可分为2种类型,Stanford A 型与 Stanford B 型[2],其中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是最凶险的主动脉疾病[3],且最常见,占主动脉疾病的 60%~70%[4]。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主动脉破裂,致死率高[5-6]。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极具时效性,每小时病死率增高1%~2%[4],48 h内病死率高达 50%[5],而手术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主要手段[6],非手术治疗病人2周内病死率高达 74%[7]。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很容易误诊,目前国内报道初诊误诊率为28%[8],其诊治往往需要一个多学科专家小组来评估并决定病人的治疗决策[9]。多学科团队(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以急诊科、检验科、超声影像科、放射科、心外科、手术室为主的多学科团队的急性主动脉夹层专病急救绿色通道[10]。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学科团队在大血管疾病病人中的应用,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本研究针对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采用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的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救治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18例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2例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为试验组。纳入标准: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夹层最大直径>5 cm或夹层进展迅速,影像学有临床破裂征象;急诊入院,2 h内行主动脉夹层手术者;年龄30~80岁;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未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诊断依据不明确,其他各种原因不能配合者。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入急诊时收缩压、入急诊时基础心率、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疾病常规接诊模式。急诊分诊护士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按照病情分级分诊至急诊胸痛诊室或者抢救室,接诊医师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查体,结合临床经验下达相关医嘱及辅助检查,护士遵医嘱执行,拟诊大血管疾病病人,则行大血管CT造影,根据检查结果,请相关科室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后转运病人至相关科室住院。入院后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和手术指征,择期行主动脉夹层手术。
试验组采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具体如下。
1.2.1 创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
多学科团队组长为外科住院总医师,副组长为急诊科主任,每个科室由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成员包括急诊科、检验科、超声影像科、放射科、心外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血液科、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绿色通道的整体运行和督导质控,外科二线主任及时会诊,督导全局,尽早启动绿色手术通道。急诊科负责病人的早期救治、快速筛查、及时联系会诊。辅助科室接到总机值班人员通知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时,要启动应急流程,第一时间完成检查检验,及时汇报检查结果并將报告上传至医院SAP系统。SAP系统是一套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具有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优势。多学科团队成员要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术者要不断钻研最前沿的外科术式。团队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床边查房或新业务新技术等活动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水平和重视程度。
1.2.2 制定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救治流程
疑似主动脉夹层病人,急诊医护人员立即接诊,行床旁大血管超声检查,结合外院增强CT诊断明确者,入科1 h内将病人从急诊送至手术室行急诊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 床旁大血管超声诊断未明确者,立即行大血管增强CT检查,大血管CT诊断明确者,入科2 h内将病人从重症监护室送至手术室行急诊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病人在急诊突发心搏骤停,即行心肺复苏术,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方案挽救病人生命。经多学科团队反复探讨制定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流程图,见图1。
1.2.3 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应用
1.2.3.1 抢救关键环节的时间链管控
急诊科接诊病人初筛病情及呼叫外科住院总医师,需要入科15 min内完成;超声科技师到位时间10 min;转运至CT室10 min,CT 20 min内出口头报告;外科二线主任接到急诊会诊10 min内响应,5 min内完成评估;转运至重症监护室10 min;完成术前准备、沟通、手术费用、备血、麻醉体外准备60 min;转运至手术室10 min。
1.2.3.2 辅助科室的运行
总机值班人员24 h待命,随时接听转达电话,负责各部门顺畅沟通。外科二线主任24 h待命,督导全局。急诊科设置床旁心电图立即出报告,心肌酶谱化验项目在急诊科内完成检验,20 min出报告排查心肌梗死指标。超声科高年资技师24 h值班,随时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行床旁超声检查,立即报告口头结果,并在30 min内出正式报告。放射科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开通绿色通道,保证20 min内完成大血管CT检查,10 min内出口头报告。检验科30 min内出D-二聚体报告,60 min内出其他检验报告,并及时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配血。检查化验报告通过SAP系统传输,与急诊胸痛中心纳龙系统同步传输,胸痛中心微信群可随时探讨病人治疗方案。胸痛中心应用“时间管理系统”,实时跟进病人在急诊、CT室、监护室、手术室等滞留时间。经过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财务科等各辅助科室的保障,保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运行良好,辅助科室运行方案可行。
1.2.3.3 实施质量监督和绩效管理
急诊实施胸痛中心“时间管理信息系统”,检测病人各流程时效。胸痛中心定期提取数据,督查病人从入急诊到送入手术室各相关时间点的时效,作为科室和医疗组的考核指标,并与个人评优评先挂钩。医务处制定质量检测指标,从SAP系统中定期提取相应的指标作为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后勤保障部门的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指标,并与个人考核挂钩。定期分析质控数据,查漏补缺,持续改进。特殊情况下随时分析,及时改进,积极探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个性化的精准治疗,保证绿色通道手术的有效运行。
1.3 评价方法
从医院胸痛中心纳龙系统中提取病人信息数据,纳龙系统为医院胸痛中心智能管理平台,病人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急诊绿色通道APP,实现病人救治过程中重要时间点采集,支持医生一键开立医嘱,智能通知相关科室,检查结果自动反馈,智能评分,并自动形成专科评估结果。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的病人及2021年1月—2021年12月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通道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病人的入科诊断、入科时间、出科时间、确诊时间、死亡率、手术救治率等信息。①急诊滞留时间:从病人入急诊科到出急诊科的时间。②确诊时间:从病人入急诊科到完成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时间。③死亡率:病人从入急诊科到术后出院的死亡率。④手术救治率: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得到手术救治的比率。胸痛中心小组成员专人录入,双人核实,胸痛中心领导定期抽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快速准确的检查和确诊疾病,有效缩短了病人在急诊的滞留时间
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的急诊滞留时间(22.2±6.5)min,低于对照组的(250.1±138.2)min(P<0.001),試验组病人的确诊时间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对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模式,通过组建固定的治疗团队,针对某一疾病、某个病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11],可以快速诊断疾病,有效缩短病人在急诊的滞留时间,为病人尽早手术赢得了时间的先机,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提高生存率的基础[12]。
3.2 缩短了首次医疗接触到外科手术的时间,降低了病人死亡率
结果显示,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模式,对大血管超声及外院大血管增强CT诊断明确者,入科1 h内将病人从急诊送至手术室行急诊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诊断需大血管增强CT进一步明确者,入科2 h内将病人从重症监护室送至手术室行急诊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结果提示针对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尽早明确诊断并采用及时有效的个性化精准手术治疗,有效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因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紧急手术治疗是降低手术前病死率的关键因素[13]。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病人存活期明显缩短,最多不超过12个月[14]。
3.3 24 h手术绿色通道的开放,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手术救治率
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的手术救治率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1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中,1例在急诊科因夹层破裂而死亡,1例在术中因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突发心室颤动而死亡,其余病人均实施了大血管支架手术治疗。结果提示对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模式,保证24 h手术绿色通道的开放,能够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使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手术救治率明显提高[15-16],最终让更多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获得生存的机会。
4 小结
综上所述,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手术通道的建立与应用,对抢救关键环节进行时间管理,使各部门成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内容,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严格把控各时间节点,分秒必争,为病人提供了及时、有效、优质的救治服务。医、护、技及后勤多部门充分保障无缝隙连接,优化流程 1 h或2 h内行急诊主动脉夹层手术。制定了一套规范可实施的救治流程,提高了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多学科团队急救绿色通道团队的衔接水平,大大降低了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死亡率,提高了手术救治率[17-18],为危重急症病人赢得了救治的宝贵时机,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涛,段政萍,李树炎.41例主动脉夹层的院外救治及急救衔接[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3):264.
[2] 杨瑛,李瑞,何斌,等.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2):145-148.
[3] 杨爱花,胡刚.1例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护理应急预案的实践探索[J].全科护理,2019,17(31):3972-3973.
[4] 梁平,张向京,王颖.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2,36(12):2107-2112.
[5] AKUTSU K.Etiology of aortic dissection[J].Gener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19,67(3):271-276.
[6] GAWINECKA J,SCHNRATH F,VON ECKARDSTEIN A.Acute aortic dissection:pathogenesis,risk factors and diagnosis[J].Swiss Medical Weekly,2017,147:w14489.
[7] JANOSI R A,ERBEL R,KONORZA T F.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ortic syndromes[J].Expert Opin Med Diagn,2012,6(6):529-540.
[8] MAMURA H,SEKIGUCHI Y,IWASHITA T,et al.Painless acute aortic dissection--Diagnostic,prognostic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Circ J,2011,75(1):59-66.
[9] 田永仓,赵丹,柏本健,等.三种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8):2633-2636.
[10] 孙立忠,李建荣.我国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疗进展与挑战[J].中华外科杂志,2017,55(4):241-244.
[11] 王水云,馬润芬,黄志军,等.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断与误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9):619-621.
[12] 龚龙家,袁也,王家宁,等.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治[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6):1263-1268.
[13] 邓先锋,向莉,冯霞.主动脉夹层多学科联合专病急救绿色通道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9,34(3):17.
[14] 钱露.多学科联合诊治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全科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2):229-230.
[15] YANG B,PATEL H J,WILLIAMS D M,et al.Management of type A dissection with malperfusion[J].Ann Cardiothorac Surg,2016,5(4):265-274.
[16] 孙立忠.急性主动脉夹层——我国主动脉外科急需攻克的难关[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6):321-322.
[17] 李京杭,戚晓通.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1):95-98.
[18] 易定华,段维勋.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1-2.
(收稿日期:2022-07-25;修回日期:2023-02-23)
(本文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