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提升研究

2023-06-21彭荣毅疏炫玮黄斯泓

乡村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稳定性农户问卷

彭荣毅 疏炫玮 黄斯泓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0 引言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公司+农户”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模式,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保障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公司+农户”模式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公司与分散的农户地位不对等,合作中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合作过程中交易不确定性问题难以避免;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行为难以被观察与证实,合作过程中法律监督与约束有限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些现实问题与特性导致公司与农户合作中普遍存在违约现象,破坏了合作关系的稳定性,严重损害了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如何有效提升“公司+农户”合作关系,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和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关系营销活动,有助于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目前,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改善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上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如何发挥作用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农业经营主体间关系改善的研究。因此,笔者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出发,对“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公司+农户”合作关系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公司+农户”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支持。

1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1.1 企业社会责任与关系稳定性

在我国农业企业中,尤其是“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下的企业,其社会责任不仅具有一般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性,更具有产业特征背景下的特殊性,即包含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环境责任。在经济方面,农业企业不仅要向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发挥带动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作为农户的合作伙伴,农业企业还需要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按照购销合同约定收购合作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以及向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支持等。在伦理方面,农业企业需要生产安全及高质量的产品,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在环境方面,农业企业发展必须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企业要自觉提倡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经营理念,在农业的防污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获得竞争优势,进而实现社会与企业共赢。从消费者或农业企业员工的角度来看,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提高企业声誉、吸引顾客有积极的影响。履行社会责任的农业企业往往能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除了能传递公司经营状况、盈余信息以外,还能反映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心和契约精神。基于此,笔者认为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巩固和加强企业与农户的关系稳定性,提出假设1。

H1: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公司+农户”合作关系稳定性具有正向影响。

1.2 企业社会责任与关系质量

尽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治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有效手段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但其内在影响机制至今仍未厘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可能需要通过其他中介因素才能发挥出来[1]。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主要依靠合约治理和关系治理这两种治理途径,仅依靠合约治理无法应对“公司+农户”模式所面临的契约稳定性低的困境,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交易更多地依赖于关系治理措施[2-3]。

关系质量是评估一段关系的强度的核心概念,是衡量关系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关系质量最初被应用于人际关系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关系质量是管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核心,现有研究论证了信任、满意度和承诺等关系质量对提高消费者口碑、员工忠诚度等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作用[4-5]。

农户与农业企业关系质量的好坏,表现为农户在与农业企业进行交易互动时,对农业企业及其未来是否具有信心。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组织向外界传递的积极信号,有助于形成个体对组织的正向体验。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社会活动等行为与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关系质量是正相关的,对维持“公司+农户”的关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因此,笔者提出假设2。

H2: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公司+农户”的关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

1.3 关系质量与关系稳定性

关系质量是个体与组织间的情感联系,是基于先前的互动体验而形成的[6]。在实际应用中,万俊毅等[7]以“公司+农户”东进模式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关系治理能降低组织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合作的长期稳定。为破解“公司+农户”模式面临的契约稳定性低的难题,除了依靠合约治理,农业企业和农户还需要更多地依靠关系治理。作为关系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巩固和提升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质量能够提高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因此,笔者提出假设3。

H3:“公司+农户”关系质量对“公司+农户”关系稳定性具有正向影响。

综上,笔者在此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量表设计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都是不能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因此有必要设计观测指标进行测量。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对所提出的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抽样企业的基本特征,如企业规模;第二,5个结构变量,即企业社会责任、关系质量(信任、满意度和承诺)、关系稳定性及其测量项目,采用李克特7分量表测量。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笔者进行了一次试点测试,将初步问卷分发给20名参加培训的农业经理,回收18份有效问卷。笔者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对问卷进行修改,以提高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使用最终版本的问卷进行正式调查。

2.2 数据收集

在行业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受邀参加该部门组织的农业企业管理相关培训。在农业部门的协助下,培训期间专门组织了集中调研,笔者给每位代表发放调研问卷,邀请各位代表完成问卷,集中调研结束后回收所有发放的问卷。共计发放150份问卷,收回148份问卷;对回收的问卷根据“您所在企业是否为‘公司+农户’模式”问题进行有效性分析,对企业为非“公司+农户”模式的问卷进行排除,共剔除无效问卷31份,最后得到117份有效问卷。关于抽样企业和问卷调查应答者的基本信息见表1和表2。

表1 样本企业的统计特征

表2 受访者的统计特征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由表3可知,组合信度(CR)均大于0.700,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在0.909~0.941,均高于阈值0.7,表明该量表的可靠性较好。效度是指测量潜在变量的项目的准确性,包括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所有测度的标准因子载荷均高于阈值0.7,且各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均高于阈值0.5,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表3 信度与收敛效度检验结果

3.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笔者使用Smart PLS软件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企业社会责任对关系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43,P<0.001);关系质量对关系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745,P<0.001);企业社会责任对关系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14,P<0.01)。因此,H1、H2、H3得到支持,即企业有意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直接或者通过提高关系质量间接提高“公司+农户”关系稳定性。

图2 研究模型结果

3.3 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揭示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农户”关系稳定性的影响过程,笔者采用Bootstrap方法[8]检验关系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公司+农户”关系稳定性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笔者使用了一个包含5 000个样本的自助法程序来构建间接效应的偏差校正置信区间,检验步骤和结果如表4所示。关系质量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公司+农户”关系稳定性的间接效应(β=0.405)有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较低水平的置信区间(LLCI)=0.252,较高水平的置信区间(ULCI)=0.560]。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农户”关系质量部分介导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农户”关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表4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在农业产业领域,“公司+农户”合作关系的不稳定会严重损害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阻碍农业产业化进程。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公司+农户”的关系稳定性。同时,从农户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关系质量表明在农户与农业企业的交易互动中,农户对农业企业及其未来表现具有信心,即“公司+农户”良好的关系质量能提升“公司+农户”的关系稳定性。此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提高“公司+农户”的关系质量,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农户”关系质量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提高关系稳定性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质量及关系的稳定性,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稳定性农户问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问卷网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