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文本组元方法
2023-06-21邹正华
邹正华
摘要:文章结合实例,从同一主题,不同人生;文化传承,基因挖掘;写法一致,特质不同这三个不同层面,论证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文本组元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文本组元
在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文本组元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同题异读。“题”为学习主题,主要分为人文主题与写作手法运用两个方面。“异读”则是指在同一主题之下进行文本组元,选择多个属性相同、指向相同,且有相同阅读价值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落实“群”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古诗词中多有同一主题因作者人生经历的不同、人生追求的不同、艺术风格的不同,呈现出完全不同情感的优秀作品。这时,教师可以精选主题,联结作品,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诗人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的差异,以及时代的风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四季美景”“爱国情怀”“边塞风貌”等都是藏在每一篇古诗词课文背后的主题,但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体例,自主确定主题,做出创新的主题设计。
一、同一主题,不同人生
诗歌是最强烈表达作者情感的文体,想要了解诗人的一生经历,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会给出清晰的线索。而同一主题下进行文本组元,不同诗人的作品则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诗人人生经历与思想境界的差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同一主题,不同人生”的含义。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以“闲”字为主题的诗词作品有很多,教师可以将“闲”作为主题进行文本组元,开展同题异读。“闲”可以理解为有空闲的时间,但“闲”的意义各不相同,让人印象最深的有五种。
第一种,耕作之闲,百姓安居之乐。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绘了乡民欢庆丰收,热情待客的欢乐场景。腊酒虽浑情谊满,菜肴丰盛人好客,这个农闲时刻充满丰收的喜悦。这个“闲”是努力耕作之后的幸福时刻,充实而美好。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绘的是丰收前的场景,稻香蛙声在星与雨的交织下沉静而美好,是农人最喜欢的平和且充满期待的生活。
第二种,富贵之闲,时光难追之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将富贵之闲表达得非常准确。这种“闲”也是古代文人常有之事——作为统治阶层的一员,生活无忧,富贵悠闲是文人的特权。当然,晏殊从这本该欢乐的场景中离开了,因为他发现“夕阳西下几时回”,有些东西过去就是过去了,仿佛那时光一去便不再来,这就让整首词有了更高的思想境界,摒弃了富贵之闲的酸腐气。与此同时,教师不妨将一些诗人的无聊之作放上几首,引导学生批判性阅读,让学生明白“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荒诞腐烂。
第三种,贬谪之闲,壮志难酬之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最让人心痛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被贬官二十三年之久,青春年华易逝,人生又有几二十三年!这里的“闲”是有力无处使,有心无处用的悲苦。苏轼同样有这样的悲苦之作,最典型的就是《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代文宗将自己总是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化作短短二十四个字,这些字其实都是一个个“贬”、一个个“闲”。
第四种,军旅之闲,征夫思乡之曲。范仲淹《渔家傲》一词描写了将士的“闲”,“浊酒”“羌管”和思乡之泪,看似是闲,其实是保家卫国的将士战斗之余思乡的杨柳曲,这曲子是孤独,是思念,却更蕴含着壮烈,藏着伟大的爱国情怀。当读到此诗时,学生切切不可忽略“闲”字背后的刀枪剑影,所以教师可适时联系岳飞的《满江红》。
第五种,羁旅之闲,家国悲情之泪。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写尽了一个末代帝王的囚徒生活。“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一个“锁”字既是为了表达清冷的秋色笼罩了整个庭院,又是为了告诉他人自己的孤独无处宣泄,亡国之恨无处排解……这份“闲”里,孤独与悔恨达到了极致!李后主的痛苦源自自己的昏庸无能。同是羁旅之徒,却有文天祥的浩然诗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和李后主完全不同的表达,值得学生在课堂上细细比较,认真品味。
以上五首古诗词进行文本组元同题异读,能够很好地拓展古诗词中“闲”的含义,结合作者不同的生命状态与生活感受,学生也能从对比阅读中,更深层次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文化传承,基因挖掘
文化基因最早是在2011年提出的。对文化基因的理解,我们可以解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具有的信念、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基因是人类千百年来发展中人文历史的积淀,所以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达。可以说,文化基因其实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和理解”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又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所以探究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就能找到民族的文化自信因子。
教师基于文化基因传承进行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文本组元的方向有很多。例如,初中古诗词作品中有许多精彩的思乡诗,这是我国“游子文化”这一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人注重传承、重视文化血缘的重要表达。
针对这个主题的文本组元,教师可以选择李白的《送友人》。诗中有一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详细分析古人出行的交通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随后,为了解思乡诗中“杨花”“明月”“客路”“归雁”“夕阳”这些典型表现别离和思念的文化意象,教师可以选择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正是其典型表现。“杨花”在教材中注释为“柳絮”,教师可以提问:“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柳絮作为诗歌的意象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春末时节柳絮落尽,正好显示出凄凉的感觉吗?”显然不是。柳者,谐音“留”也。此时,教师顺势引入《采薇》,并解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告诉学生从《诗经》开始,柳出现在送别为主题的诗歌中就有了表现离别之情的作用。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柳永《雨霖铃》一词以作小结。词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正是借助杨柳所表现的离别之情、依依不舍之意刻画内心的感受,可谓点睛之笔。
三、写法一致,特质不同
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选有《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四首古诗,藏在课文背后的是以“情景交融”为主题的文本组元。
这四篇诗词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观沧海》中日月星辰尽在掌握的雄心壮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杨花齐飞、与清风明月相伴的愁思,《次北固山下》中春冬交替伴随春潮与朝阳升起的乡愁,《天净沙·秋思》中残阳下拉长的孤独,都是如此精彩,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品味,深入赏析。这些特点也正是教材文本组元的原因。对这四篇诗词进行同题异读,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情景交融写法所体现出的文本特质的不同上。
同样是观察景物,《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的视角是宏大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天净沙·秋思》则是细致入微的。《观沧海》整首诗写海,写山,写树木,写百草,写秋风,写日月,写星辰,着眼的都是大景,大画面,呈现给读者的都是富有生机、充满力量的壮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更是将壮阔之景与作者的雄心壮志融为一体。《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创作之时,正值冬去春来,旭日初升。面对江南春色,想到自己旅途孤苦,诗人心中油然而生思乡之情。思乡之情本是哀伤凄婉的,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希望、生机和欢喜的。诗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写出了眼前景色的壮阔,并将昼夜轮转、时序交替之际的独特感受和蓬勃的江南春色带来的喜悦相融合,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则不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固然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想象力,但其开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是从小处着眼的。从凋零的杨花、悲啼的子规鸟开始,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选择了最合适的意象,营造出动人的离别情境。而《天净沙·秋思》全诗所选择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均为乡村场景,均为日常所见,并不刻意求奇,而是用朴素的语言,高妙的意象堆叠的手法去创造动人的诗歌意境。
这四首诗在意境上的大小之分,在写法上的大小之分,能够让学生看到运用同一写法的作品也能具有各自的文本特质。
四、以人定题,借诗读人
深入探究一位诗人的生平经历,感悟其情感历程,能够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巨大作用。下面,笔者以李清照专题的学习为例进行解读。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出示问题:“有这样一位诗人,有这样四首诗《如梦令》《夏日绝句》《声声慢》《渔家傲》,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同时请大家思考:这四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历程?”
环节1:根据注释阅读以上四首诗,并说一说这些诗写了什么,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环节2:大家猜一猜,诗人写这几首诗的时候年龄大约是多少?在你们的阅读时,你们认为她分别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环节3: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作品反映出的情感跨度却是如此之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环节4:言由心生,这句话放在这里有何意义?
实际上,这样的同题异读已经是一个项目式学习的探究性课题了。这个学习过程更强调资料的收集,以及学生对资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在解读的过程中,师生应从诗词本身出发,更要从诗人成长经历和所处时代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论诗”。
纵观这四首诗,分别呈现的是一个娇憨的,养在幸福家里的女孩;一个回忆往事只剩痛苦的中年妇人;一个有着国家概念、历史责任感的女子;一个满怀痛苦无处宣泄,却无能力做些什么,只能将一切寄托于浪漫想象中的女诗人。而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家國的巨大变化是主因。
可以说,这几首诗其实反映的是一个能在青史留名的真正诗人的成长过程。是的,当一位有良知的诗人走近了百姓,走进了真实的生活,走进了民族与国家的命运长河之中,那么她的生命就将不再只为自己歌唱,而是要为更大的那一个“我”去歌唱,那个“我”是生活,是民族,是国家,是历史赋予她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这种创作理念体现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基因,而反映到文学创作中,则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传统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牟婕.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视野建构与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2020126。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