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一代消费观看他们为何被骗?
2023-06-21罗克研
罗克研
公开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将创造65%的消费增长。据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90后有1.88亿人次、00后有1.47亿人次。在这些消费主力军中,普遍都是朝九晚五的打工人,被各种费用支出支配着的他们已经不仅仅是月光族了,几乎都成为了超前消费者。
网上之前曾讨论过“被00后的消费观整懵了”的热搜话题,很多00后“又抠又壕”的消费方式引发网友热议。比如2000元的包包可以接受,20元的邮费绝对不行;自己可以吃土,但宠物一定要吃最好的;我的衣服可以便宜,我的玩具必须正版……
有人将这种消费方式总结为:对生存必需品相当敷衍,对精神必需品一掷千金。
当下的年轻人可能遭遇的情况是:“月工资过万还没捂热乎,交个房租、再还个信用卡,或者是工资刚发全拿去还债了,几乎所剩无几。”
此外,偶尔出现“报复式消费”的情况总会让人失去理智,当这样的消费方式遭遇到特殊状况的压力,恰恰为90和00后敲响了警钟,超前消费与过度负债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
不可避免的是,90以及00后的年轻人在消费过程里也开始遇到各种各样的骗局。
在一份《2022中国青年反诈报告》调研中显示,年轻人被诈骗的金额普遍低于1000元,数据显示超9成受访大学生被诈骗金额在1000元及以下。虽然学历和是否被骗没有明显关系,但数据显示,在被骗万元以上的青年中,博士学历占比28.57%。
据国家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在所有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35岁以下人群占比达67.5%。其中,身处校园内的大学生群体,成为诈骗重灾区。
公安部刑侦局梳理总结大学生群体最易受骗的诈骗类型:刷单返利类骗局;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骗局;贷款、代办信用卡类骗局;虚假购物、服务类骗局和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骗局以及冒充熟人类骗局。
网上的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
2022年2月,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成立四川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伙同17人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有培训需求的应聘人员,在求职平台上发布虚假高薪招聘信息,通过一系列套路陷阱,詐骗400余名求职大学生,涉案金额达131万元。
另据媒体报道,消费者小郭去年底网贷1万多元购买学历提升服务,甲方深圳某公司迟迟未履行合同,谋求退款遭拒。小郭出生于2002年,他表示自己一向希望通过线上学习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甲方老板回应,今年三月份之前解决入学,公司建议网贷缴费系为促成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网上一些所谓刷单、刷量这类“做任务”的兼职,本质上就是在灰色地带游走。
而年轻人在寻找兼职时还是要保持警惕,千万不可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迷惑。有了基本的心理预期,对于这些“奇奇怪怪”的兼职,自然就有了免疫,也避免自己被骗局围猎。
在《2022中国青年反诈报告》中提到一个问题,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的时候,会采取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该报告显示,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表示会联系父母、老师寻求帮助和报警,但会联系银行冻结账号的受访者仍不足半成。这说明经过多年反诈普法教育,大部分年轻人懂得“反诈”的基本技能,但到了追责阶段,仅一半人知道采取具体措施及时保护资产安全,仍有14.48%学生表示“放弃挣扎”、“佛系认栽”,还有10.95%受访者“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在智商方面碾压骗子。
被骗前都是“人间清醒”,被骗了却“佛系认栽”。这届年轻人或许内心也在充斥着矛盾。
心理学家亚科斯说过:“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为不甘心,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时止损的原因。”对于“90后”“00后”来说,他们也或许常常因为不甘心,所以当看到满199元减20元的时候,哪怕只是需要一瓶75元的洗发水而拼命去找另外的124元,于是不小心花了更多……
市场变着花样的营销模式,诱惑着没有判断力和缺乏理性分析的年轻人,在消费主义陷阱及营销套路前,购买“需求”,早就超出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