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消费者时常会陷入骗局?

2023-06-21罗克研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3年2期
关键词:骗局骗子受害者

罗克研

为什么消费者总会掉进骗子的陷阱?

心理学上分析,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是独特的、非凡的,好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优越性偏见让不少人陷入骗局。而如果一个人正经历失业、离婚、伤病等让人感觉孤独、无助的时刻,他就更容易成为骗局的猎物。

经济学上有个术语——沉没成本,指的是那些发生在过去,我们无法去收回或改变的付出。这些付出包括且不限于金钱、时间、精力、感情等等。

當消费者在骗局里发现破绽的时候,前期已经投入太多,不管是感情、信任还是资金。沉没成本太高,他们已经无法抽身,只能寄希望于这一切是真的。

美国作者玛丽亚·康妮科娃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中就写道:“骗子的数量往往会被低估,因为很多受害者到最后都坚持自己没有受骗。”

这个结论有两个依据。

一个事实依据:2014年6月,英格兰出现了一份“笨蛋名单”,上面记载的是“多次受骗者”的名字,这份名单在非法组织中流传,被出售给别有用心的人。直到这份名单被执法部门掌握时,里面已经有16万个名字了。

可是,在当局联系名单上的人并核对受骗事实时,却意外受到了阻力,因为“受害者坚称自己从未被骗过,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一个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记忆是会选择的。当我们在回忆某件事,我们描述的情况与真实发生的情况并不一致,很少有人能准确记忆。特别是当我们感到“这件事意味着自身的失败”时,我们更可能会忽视、忘记这件事,而不是从中学习、反省。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数据,2021年有近280万消费者向该机构提交了诈骗报告,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这些骗局中约有25%导致经济损失,通常每个人损失500美元。

FTC表示,冒名顶替者诈骗是2021年最普遍的诈骗形式,占报告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通常受害者损失了1000美元。

在此类骗局中,犯罪分子冒充他人窃取金钱或敏感的个人信息。根据FTC的说法,它们可能包括恋爱骗局,以及虚假声称自己是政府官员、遇险亲属、知名企业或技术支持专家等身份。

纵观所有的骗局,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大部分受害者的都是奔着利益去的。身在骗局之外的人,往往会觉得骗子的骗局太明显,所以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上当。

有时候,在贪婪的驱使下,人们却轻易地忽略了以往的教训,放弃了理性逻辑常识和怀疑精神。

所以,掉入陷阱,骗子固然可恶,但是自身才是一切的源头。骗局反复重演,并不是骗子多高明,而是我们被自身的弱点俘虏了。

猜你喜欢

骗局骗子受害者
骗子?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骗子鸟
匀加速骗局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诚实的骗子
骗局
骗子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