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2023-06-21李艳秋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越来越大,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主要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是否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術进步。结果显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此外,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均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正向调节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各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对外开放。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外投资获取技术外溢屡见不鲜,作为技术欠发达的国家,通过OFDI逆向技术溢出来促进本国的科技发展,对母国产业转型、经济跨越式发展都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Macdougall(1960)首次研究了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现象。任治君、高文玲(2013)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外溢显著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影响较小。吴晓波等(2013)基于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发现中国高技术行业OFDI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余飞等(2018)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于世海(2018)发现OFDI对高技术产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存在于地区内,也存在于地区间;OFDI与高技术产业TFP的增长呈正相关,但是由于吸收能力的不足,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较小。朴英爱等(2022)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效应显著为负,吸收能力不同使得各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显著性不同。
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疲乏、驱动单一的背景下,研究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希望对当今中国高技术产业解决创新难题、实现转型发展有所帮助。
二、作用机制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传统的开拓市场、寻求资源、追求利润等动机外,更关键的是期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入外国的研发和技术高地,并嵌入其高端产业链,打破发达国家高端技术的垄断,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图1展示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
投资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建立跨国子公司,聘用当地的科研人员获取先进技术,并通过多种渠道将其流回我国,提高自身企业的技术水平。母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东道国的知识技术称为逆向技术溢出。此外,跨国公司可以分摊研发成本,研发成果反馈我国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投资国企业通过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实现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母公司的技术获取、技术转化和技术再创新能力就是其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不同,母公司利用子公司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的效率不同,进而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程度不同,这就意味着,地区的吸收能力调节OFDI逆向知识溢出效应。
三、研究设计
1.基础模型设定与构建
本文借鉴L-P模型,将国际知识溢出的研究具体到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上来,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认为资本和劳动均促进产业的创新能力。最终以自主研发资本存量、研发人员投入和OFDI获取的R&D存量作为解释变量,设定的最终模型形式如式(1) 所示:
lnPit=α0+β1lnSitofdi+β2lnSitrd+β3lnHit+μi+εit(1)
其中,被解释变量Pit为第i个地区t年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Sitofdi表示通过OFDI获取的国际R&D存量;Sitrd为第i个地区t年的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资金投入;Hit为第i个地区t年的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人力投入;μi表示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干扰项。
在模型(1) 式的基础上,引入研发强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并与通过OFDI获取的国际研发资本交叉。具体模型如下:
lnPit=η0+δ1lnSitofdi+δ2lnSitrd+δ3lnHit+δ4lnX·lnSitofdi+μi+εit
(2)
其中,X表示吸收能力因素,分别以RDit、Hit、OPit、GDit表示研发强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
2.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1) 被解释变量。考虑到中国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存在滞后性,且缺乏高技术产业的专利授权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能反映创新活动所获得的市场价值。本文仿照张云等(2017),以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代表其自主创新能力。
(2) 核心解释变量。本文基于数据合理性,选取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9个国家和地区,以其R&D投入测算海外R&D资本存量。首先按照L-P模型,估算总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建立OFDI获取R&D外溢的模型,可表示为:
(3)
其中,Stofdi表示t时期我国通过OFDI获取的知识溢出,OFDIjt表示我国t时期对j国的OFDI存量,Sjt表示t时期j国的R&D资本存量,GDPjt表示t时期j国的GDP。然后计算各省市的OFDI逆向技术外溢,其公式为:
(4)
其中,Sitofdi表示在第t期i省市通过OFDI获取的R&D资本存量,OFDIit表示i省市在t时期的OFDI存量,OFDIt表示我国在第t期获取的OFDI存量。
(3) 控制变量。本文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各省份自主研发资本存量,选择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作为主要控制变量。由于吸收能力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本文选择各省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各省高技术产业R&D人员数、各省历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人均GDP分别衡量研发强度、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检验不同吸收能力影响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所需数据来自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国研网数据。
四、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 7.0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在实证分析之前,均对面板模型设定进行了检验。最后实证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见下表。
表中显示,国内研发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通过OFDI渠道获得的技术溢出都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影响,且都显著。但三者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国内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起主要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起次要作用。这与朱严林(201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具体来看,OFDI渠道溢出的国际研发资本每增长1%,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0.1336%;国内研发资本投入每增长1%,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0.35%;国内人力资本投入每增长1%,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0.7012%。国内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但OFDI渠道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逐渐显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为正,这和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寻求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关系,更加坚定了高技术产业的OFDI策略。
调节效应模型中,lnRD*lnSofdi的系数为0.009,且显著,说明研发强度每增加1%,将会有0.009%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lnHI*lnSofdi的系数为0.0046,且显著,说明人力资本每增加1%,将会有0.0046%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lnOP*lnSofdi的系数为0.0052,且显著,说明对外开放强度每增加1%,将会有0.0052%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lnGD*lnSofdi的系数为0.0091,但不显著,说明地区发展水平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的调节不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4—2020年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国内研发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通过OFDI渠道获得的技术溢出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作用最大、国内研发资本投入其次,相比前两者,OFDI逆向技术溢出带来的影响最低。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技术寻求型OFDI规模较小,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不足,进而影响这种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与知识能力未能完全接轨国际高技术产业,难以消化、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
吸收能力调节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调节最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调节效应不显著。原因在于高技术产业规模较小,地区经济发展对其影响较小,进而调节效应不显著。全国各地区不同的吸收能力,也可解释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区域差异性。
2.政策建议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关系到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阶段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驱动因素单一,必须拓宽其创新驱动之路。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给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第一,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一方面,政府应给予政策性支持,降低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寻求的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获取OFDI逆向技术溢出,促进国内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探寻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寻找更多创新驱动源,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加大产业自主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是其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研发人员投入的影响最大,这和我们人才强国战略不谋而合。此外,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影响高技术产业的吸收能力,自主研发投入的增加不仅提高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而且间接地提高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转化和吸收能力。所以政府部门应当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自主研发资本投入,留住高技术型人才,提高产业的创新效率。
第三,增强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增加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对于研发性强的小微企业,政府应给予税收优惠和研发奖励,提高技术消化能力和再创新能力;对于研发能力較强的大企业,政府可以给予研发注资,鼓励自主创新。扩大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利用东盟、APEC、WTO等经济贸易组织,加强沿边、沿线、跨境合作。增强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各地政府应积极招揽人才,各地区和行业促进人才流动、知识互补,培养高素质研究人员,从而快速高效地吸收先进知识技术,将它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治君,高文玲.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32(1):109-117.
[2]吴晓波,曾瑞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高技术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5):43-52.
[3]于世海.对外直接投资、空间溢出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8(8):86-91.
[4]余飞,袁志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OFDI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8,20(4):21-28.
[5]朴英爱,于鸿,周鑫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22,39(5):45-55.
[6]张云,赵富森.国际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7,43(3):94-106.
[7]MACDOUGALL G.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 a Theoretical Approach[J].Bulletin of the Oxford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conomics&Statisti-cs,1960(36):13-35.
作者简介:李艳秋(1994.07—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学位,助教,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