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2023-06-21王美萍

商场现代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回顾了2000—2022年发表的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文献,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见解。本研究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集数据,选择十本期刊的94篇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并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以及实践三个方面对样本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本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文献都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但使用的数学模型具有多样性。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方面,相关研究仍在不断发展,其中碳管理研究占据着较大份额。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这使得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和破坏。基于此,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环境因素纳入供应链运营管理中,以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情况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管理实践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扩大市场需求,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20年来,关于绿色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研究逐渐增加,并仍在不断发展。对此,本文回顾了现有的关于绿色供应链及其管理的文献,总结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根据概念、方法模型和实践进行分类归纳,并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未来发展提出见解。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将其用于检索文献,然后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局限性并给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数据识别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主题词为“绿色供应链”,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2022年12月,并选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作为样本初始数据的来源期刊,从而得到了428篇初始文献。由图1可知,绿色供应链总发文量从2000年开始到2011年总体呈增长态势,这主要与“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和绿色发展目标的提出相关。我们还发现,2012年发文量有所下降,之后便一直稳步增长。其趋势线也呈现增长态势,这充分说明关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而在CSSCI来源期刊上,绿色供应链的发文量较少,并呈现波动态势,但从趋势线可推测,绿色供应链未来的研究也会不断增长。

2.筛选初始数据

由于初始文献样本数量较大,且存在不符合研究目标的文献,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参照吴小节等的做法,我们根据权威性对初始文献进行二次筛选,选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部分期刊作为筛选条件,具体包括《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管理工程学报》《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预测》《管理学报》十种期刊,从而剔除与之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94篇文献分析样本。

二、研究内容和结果

本节对文献的最终样本进行梳理分析,并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 1996 年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或环境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至今没有统一说法,但相关研究在不断发展。在国内,学者们对绿色供应链定义的引用大多数来自但斌和刘飞,他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基于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目的是让产品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马祖军也论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集成特性和体系结构。而蒋洪伟和韩文秀基于供应链管理,将“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从而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观点。

2.研究方法与数学模型

在绿色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文献都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例如,张夏然等考虑供应商资金约束和政府补贴,建立了政府、制造商和供应商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绿色生产的最优策略。在文献分析样本中,只有9篇文献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例如,解学梅和朱琪玮考虑双元知识搜索和绿色社会资本两个变量,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此外,许多文献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研究问题。刘丽等考虑绿色技术创新和制造商竞争,利用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供应链的绿色投入决策。任宏涛等提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对资源约束下的铝供应链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证明了该模型在资源产业链进行多目标决策的有效性。周永圣等从绿色信贷视角出发,構建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三者的演化稳定策略。田一辉和朱庆华通过扩散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影响。

3.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根据Islam等的做法,本小节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进行分类总结,包括逆向物流、碳管理、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

(1)逆向物流

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种重要实践,逆向物流与货物正常流动方向相反。它是指产品、零部件和物料的回收过程,目的是节约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丁珮琪等研究了以旧换新下产品的定价和再利用策略,探讨产品耐用性的投资决策。研究发现,如果消费者支付意愿较高,再制造策略能让制造商获得更高的利益。王伟等考虑废旧产品的回收努力水平,探讨供应链在四种模式下的运营决策,并分析回收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中决策模式下,供应链能获得最高利润。林贵华等将回收商纳入供应链结构中,建立多阶段竞争模型,研究旧产品的转换比率,并发现该比率取决于旧产品的剩余价值。李海燕等建立废弃物再利用的关联供应链,给定废弃物供求条件,通过对比两种模型,探讨了主产品的最优产量和价格。

(2)碳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每年大概有510亿吨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导致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越来越多国家倡导“无碳未来”,各类企业实施低碳管理,促进绿色供应链实践的发展。郑清和阿布都热合曼建立由两个制造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两个制造商分别实施废品回收策略和绿色低碳广告投入策略来应对碳税。通过对比供应链成员及整个系统的利润,他们探讨了制造商应对碳税的最优策略。黄帝和张菊亮建立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了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两种权力结构,研究碳税对减排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税对减排水平的影响与制造商所处行业的排放量高低相关,且供应链在零售商主导下能获得更高利润。郭炜恒和梁樑基于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决策方式的碳减排水平和利润,探讨了供应链碳减排的成本分摊策略。徐贤浩等则基于碳排放约束和交易机制,研究了供应链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策略。

(3)绿色采购

绿色采购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采购方式,以确保采购材料满足企业的环保目标或标准。何奇龙等从政府和企业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策略及其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绿色采购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污染治理,并为其带来额外收益。刘彬和朱庆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制造业绿色采购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采购能够推动企业各项绩效的提升,包括环境绩效、运作绩效和负面财务绩效。陈杰等探讨了生态供应链中绿色采购的信号博弈,分析了合并完美贝叶斯均衡、分开均衡和混合策略均衡的充要条件。

(4)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在产品设计、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处理的整个过程都考虑环境影响,以实现资源节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林志炳考虑网络外部性和消费者偏好,探讨了制造商的制造策略。结果表明,当制造商的绿色技术效率或网络外部性足够高时,制造商偏向于绿色制造策略。白春光和唐家福同时考虑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探讨了非合作决策和合作决策对环境投入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投入通过提高需求量来增加利润,且供应链系统在合作决策情况下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5)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在营销过程中注重环境因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尚文芳和滕亮亮考虑了政府补贴绿色推广的情形,并将其与另外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包括政府不补贴和政府补贴绿色研发。研究发现,当市场需求受到销售努力影响较大时,政府倾向于补贴绿色推广。金常飞等考虑政府补贴和消费者偏好,探讨了零售商绿色营销的最佳策略。

三、总结与局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环境因素纳入供应链运营管理中,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近年来,关于绿色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本文回顾了现有的关于绿色供应链及其管理的文献,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初始数据进行筛选。数据表明,绿色供应链在顶级期刊上的发文量较少,但其研究仍在不断发展。接着,本文基于样本分析结果,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方法模型和实践进行分类归纳。其中,供应链绿色管理实践可以分为逆向物流、碳管理、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文献都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但数学模型则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实践方面,相关文献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研究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我们也发现,随着碳减排的实施,碳管理的相关论文数量在绿色供应链管理论文数量中占据着较大比例。

但是,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而且只选择CSSCI作为初始数据来源,导致许多论文被排除在外,缺乏广泛性。其次,本研究只用一个主题词进行检索,并没有使用多个相近词语或者关键词等其他方式检索,容易导致数据产生偏差。最后,本研究只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没有进行可视化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多个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扩大文献来源范围,而后使用Citespace等软件进行深入分析。

在未来发展中,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现有的大部分文献都考虑同一个国家或地区间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只有极少数文献探讨了跨国绿色供应链管理。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碳排放量的增加,研究跨国供应链的绿色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其次,现有的研究并不是基于某个特定的行业来开展,缺乏适用性。每个行业的运营过程都有所差异,基于此,在不同行業如何进行绿色管理值得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小节,马美婷,杨尔璞,等.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5):81-95.

[2]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40-42.

[3]蒋洪伟,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4).

[4]韩同银,刘丽,金浩.考虑政府补贴和公平关切的双渠道绿色供应链决策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2,30(4):194-204.

[5]张夏然,王自然,蓝传晓,等.供应商资金约束下考虑政府补贴的供应链绿色生产决策研究[J].管理学报,2022,19(2): 280-288.

[6]解学梅,朱琪玮.创新支点还是保守枷锁: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如何撬动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22,30(5): 131-143.

[7]任宏涛,郭颖,周文戟,等.资源约束下绿色铝供应链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40(8): 2090-2103.

[8]丁珮琪,夏维力,杨柏.以旧换新下产品再利用及耐用性投资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22,37(5):701-720.

[9]李海燕,但斌,张旭梅,等.面向废弃物再利用的关联供应链合作决策模型[J].预测,2012,31(1):49-53.

[10]郑清,阿布都热合曼·卡的尔.碳税机制下考虑不同低碳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复杂性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22,31(4):55-60.

[11]郭炜恒,梁樑.供应链碳减排成本分摊的合作博弈研究[J].预测,2021,(2).

[12]何奇龙,唐娟红,罗兴.“政府市场规制+核心企业绿色采购”视角下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策略演化[J].运筹与管理,2022.

[13]陈杰,屠梅曾,孙大宁.生态供应链下绿色采购的信号博弈[J].系统工程学报,2004(2):202-206.

[14]白春光,唐家福.制造–销售企业绿色供应链合作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17(6):818-828.

作者简介:王美萍(1998— ),女,广东梅州人,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绿色供应链文献综述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建筑业工程管理优化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绿色供应链管理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