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历史进程、向度与路径

2023-06-21刘卫民付涛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刘卫民 付涛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梳理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视听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整合、“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四个发展阶段,经过梳理提出,在历史演进中信息技术发挥了丰富和升级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能和改变教学主体生命形态、影响和转变课堂组织方式,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效的重要作用。通过探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活动“七要素”的嬗变与未来向度,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路径: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主体的信息化素养;搭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评”一体化平台;建构基于网络互联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空间;建构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档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活动要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教育信息化助力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CX2102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史及政策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2XXY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将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语言文字工作,应更多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推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1]。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技术加速创新,如何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已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梳理教育信息化辅助语言文字教学的历史进程,把握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结合的发展脉络,进而提出信息技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未来向度与实践路径,对于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丰富教育现代化内涵,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历史进程

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期间伴随着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进化,呈现出四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历史阶段[2]。

(一)视听电教阶段(1978—1993年)

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使人类语言能够脱离发声体,实现媒介承载信息的再现而被教育运用成为可能。在我国最早将录音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活动始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外语教学。1986年5月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初级汉语课本》配有标准录音磁带[3],录音媒体开始大范围运用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1978年教育部决定成立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化教育馆,成为国家推动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4]。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语言学习过程当作“刺激—反应”建立链接的过程,在教学中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线性设计课程,“课本+黑板+录音机”以视听媒体反复提供刺激,通过不断强化刺激来控制和影响学习者的行为成为语言学习的基本范式。录音媒体的广泛运用实现了标准语音的大范围信息化传播,在提高语音标准度、扩展信息传播范围、打破语言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上实现了一次飞跃。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1994—1999年)

1981年钱伟长首任理事长的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成立,开始研制汉字计算机编码奠定了汉字信息化的基础[5],计算机成为重要的教学媒体走进语言学习场域。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结合信息加工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人们将语言学习的大脑活动看做信息加工过程,认为语言学习不是语言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教学中开始注重情境营造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有意义联结。“科利华教学软件”“汉王笔”“汉王听写输入系统”等大批计算机辅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软件被开发出来,用于教授语言知识、组织练习、营造交际场景等,使学生能够个性化地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满足学习需要。以音频、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营造丰富教学情境的CAI课件走入课堂教学,帮助学习者将语音、文字、图像、语境并行加工并有效形成联结,进一步提高了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多媒体网络整合阶段(2000—2008年)

进入21世纪,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向网络化、虚拟化、社群化、交互化方向发展。《中国全景—初级汉语》《汉语情景教学》等一批基于WEB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课程和网络资源库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极大丰富了网络教育资源。这一阶段的语言学习理论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综合了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論,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学习者的角色从被动接受外部刺激转化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强调学习者对世界的经历、体验和主动建构。语言教学因网络的互联性、共享性优势,学习资源极大丰富,教学不再受到时空局限,随时随地借助多样化网络客户端开展多元互动学习,师资短缺、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得到缓解。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基建工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四)人工智能+智慧教育阶段(与多媒体网络整合阶段几乎同时出现)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各领域不断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进行结构性变革。这一阶段的学习理论综合了语言习得理论、生态体验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交际互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人机关系由静态封闭的信息系统向自组织、具有智能交互功能的动态资源转变[6],信息化媒体的角色从机械程序性的自动化呈现向自主代理、智能主体转变。信息化媒体通过创设虚拟仿真的语言交互环境和情境成为跨空间、全时间段进行学习协作的智能化主体,学习者在与智能主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语言知识[7]。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AR/VR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综合了前期所有信息技术优势,不仅将多种感官刺激以及语言情境与语言教学结合,还提供了个性化的语言学习和智能化交互反馈,信息化媒体既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四个阶段,信息技术扮演的角色从早期依赖手工操作的“手工工具”逐步转向自动化运行的“程序机器”,进而发展成为“系统、平台”,甚至超越“工具”范畴成为“文化”“世界”和“生产方式”[8]。伴随着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发挥了丰富和升级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能和改变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命形态、影响和转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堂组织方式等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

二、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向度

对教学要素的研究是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发生的深度变革实际也是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各要素的持续催化进而催生的系统性变革。李秉德先生运用系统论方法将教学活动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七个要素[9],在系统研究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活动要发挥最大的组织效能,需要优化教学中各要素在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通过优化教学要素的功能来整体提升教学系统的效能[10]。

(一)学生从区域原住民转变为信息时代原住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活动的根本要素,主要指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能结构、个性特点、能力倾向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11]。在信息化背景下,亟需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学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要聚焦民族地区、聚焦农村地区、聚焦普及率已达85%的省份[12]。这些地区自然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3],在过去相对闭塞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共同体闭塞发展形成区域语言,进而形成相对闭塞的信息孤岛,使青少年的语言习得、语言教育、语言交往先在地受到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业缘共同体的影响[14]。在信息化的作用下,青少年由区域原住民转变为信息时代原住民,体现出信息时代青少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根本特点,一是受到区域语言环境影响,二是信息时代原住民特征。

作为信息时代原住民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是成长中的人,其发展特点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特点,环境因素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因素在其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知能结构上,具有信息时代原住民的认知特质,分布式认知、碎片化认知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认知方式,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是其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15];能力倾向上,拥有信息时代原住民特有的信息技术和人机结合,运用信息化认知工具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力;在信息时代“搜索即学习”的学习方式作用下,学生进入课堂前既有能力完成课堂教学中知识性内容的学习。信息时代原住民拥有的这些特质,使得学生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多元的个性特质、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差异化的知识储备水平。认识信息时代学生特质的嬗变,合理运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手段,将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目的从工具性语言习得向语言的人文性化育延伸

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这是教学目的的规定性,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规定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目的,在原初意义上,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语言文字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音、语义、符号功能,具备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此目的导向下,传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目的限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获得,以会写、能认常用字词,听、说、理解日常用语的工具性语言学习为取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延伸至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人文性层面。

信息化背景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因信息化课堂的开放性、交互性、丰富性、沉浸性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得心应手的仿真虚拟环境,使得课堂教学不再受语言情境塑造的掣肘。教学实践不再局限于工具性语言要素的机械学习,而是在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追求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教学目的从工具性语言习得向语言的人文属性感悟深度延展,从而得以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人文性化育的功能,达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效果。

(三)教学内容从静态语言要素向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延展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在传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堂中,受限于匮乏的教学资源、难以复刻的真实语言场景等,只能從浩瀚的语言元素中抽象出最基础、最关键的静态语言要素,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指导之下,反复机械训练、记忆,学习的内容静态、枯燥,缺乏意义。学生在运用中虽然能够完成试题填答,但进入真实语言环境中时,往往张口结舌、词不达意[16]。因此,以静态语言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在其承载的内容上,难以呈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承载的丰富信息,也难以承载复杂多变的动态语言情境。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和简单生活情境,基于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以及信息技术跨时空模拟自然语言习得环境的优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将以开放多元、内涵丰富的语言情境塑造方式,承载不同语言情境下所能呈现的字词句等基本语言要素,同时将语言习惯、语言文化、思维创造等要素包容其中,使学习过程融合意义建构、思维方式培养、道德化育、文化探究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内容和内涵更加丰富。

(四)教学方法从单一讲练向多模态混合式教学范式转变

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内外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17]。传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课堂基于将语言作为知识实体的认知,其教学方法受限于线性排列的教学资源和狭窄的信息传送通道,局限于课堂上听、说、读、写等机械记忆为代表的语言符号、语法翻译等转换训练,课堂教学以简单线性方法为主。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建立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非线性多模态语料库基础之上,教学方法更加多元[18]。信息时代的教学不再局限在教室中、课堂上,而是线上线下结合基于多模态话语的多模态混合式教学范式。教学更强调学生为中心,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延伸出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更强调具身认知、多维互动的多模态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激励学习热情和动机,提升视觉、听觉单元信息加工共同承担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信息的储存和理解,更好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和绩效。

(五)教学环境从家庭、教室向开放的世界空间拓展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舞臺[19]。与“生产车间”等同的传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环境是封闭的、整齐划一的教室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划定了教师的讲台、学生的座位,通过课堂纪律的各项规范确定师生的言行标准。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因技术赋能,传播方式的拓展、虚拟空间的介入,大大拓展了“教学空间”的概念,使原本封闭、整齐划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师生关系由主从变为合作协商;交流方式从“一对多”转变成为多种方式的“多对多”,合作方式从讲授与被动接受转变为多方协作,信息来源从教师、书本拓展到几乎无限来源。信息化背景下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环境,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更多学习者与真实语言交际对象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机会,创造更多参与有利于接触和产生各种创造性语言的真实练习活动,创造更多有组织思想和有意识认知的机会,创造更多有理想的压力或焦虑环境[20]。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虚拟空间,大大拓展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为不同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开放虚拟学习空间。

(六)教学反馈从纸笔口述的手工低效模式向智能化的自动高效模式转变

教学反馈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教学中师生通过反馈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建立参照系数并反思和改进教与学的实践,才能不断改进教学工作[21]。在传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中,教学反馈更多采取纸笔、口述等方式进行,信息量有限、反馈评价过程耗时耗力,操作过程低效。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技术发展,更多数据采集方式、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教学反馈的方式更加灵活,获取的信息量更大,评价更加客观。教师获取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反馈更加及时、全面,从而能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使得课堂的生成性更加灵活,学习者借助信息技术获取感知反馈、认知同化、评价判断、采取行动、情感管理、动机调控等反馈要素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反馈理解与主观能动性,促进情感管理和动机调控,促进认知投入与评价判断,促进行动意识和执行过程[22]。传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课堂仅仅依靠教师与学生口头对话矫正,伴随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学习者语音的反馈更加精准客观,矫正、示范更加方便。图像识别技术使得纸笔测评的反馈更加便捷、及时。大数据的发展,使得学习者获取的反馈在经过科学、智能的评测和分析后,个性化的反馈更加精准科学,为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多帮助。

(七)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领者转变

在传统的赫尔巴特主义语言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语言知识传递、语言文化传授、语音语义互动的过程中居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大量讲解语法和字词句,通过反复操练、抄写让学生熟练掌握,再将字词句放回课文环境中进行理解消化。在这样单一程式化的教学中,往往偏重语言信息的浅层输入,却忽视语言的应用与输出[23],更忽略语言的文化性和对人格的塑造性。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获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和相关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知识信息的承载量急剧提升,组织课堂更加游刃有余,占用大量时间、精力的批改作业等体力劳动被人工智能替代。教师的角色发生颠覆性变革,教师不再是教材讲授者、知识灌输者,而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以及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学情把握,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可选择学习资源,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成为学习的引领者、辅助者、伴学者。教师的工作场域、教学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即时性、同步性极强的物理空间课堂,而是延伸到异步性、全时段、全空间的混合型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从属,转变为更加平等的教学相长互动共同体。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学“七要素”的催化,催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各要素的功能及相互作用系统优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系统的整体效能,是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向度,如下页图1所示。

三、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实践路径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于2022年3月28日上线,成为我国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背景下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其后,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平台的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机制,保证共享教育资源的高品质、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24]。2023年1月教育部发布《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为信息技术产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了规范标准[25]。国家平台的运行、系列规范的出台,为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主体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进程不仅仅是基础建设和硬件设备的简单堆叠,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实质是信息技术对教学各要素深度催化形成教学深度变革,进而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实现系统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人的信息化素养提升至关重要。

结合联合国教科文之2005年提出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过程“起步—应用—整合—创新”四阶段理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需要作为决策者的教育行政部门深度思考“乔布斯之问”[26],清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四阶段”路径及当前定位。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科技与教育正逐渐形成全领域、全要素、全链条、全业务的系统性深度融合新格局”,新格局的构建需要顶层设计者、教育行政决策者、校长观念的现代化更新,清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现代规划及推进思路,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路径。

教师作为教学“七要素”中的主导要素,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提供怎样的课程,提供怎样的办学条件,教育的改变都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知识的信息化加工能力。即在思想上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的信息化分解、传递、整合过程,这一认识既包含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语言学认知,亦包含对学习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心理学视角的认知加工认识,影响甚至决定教师对教学目的的感知、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二是教学的信息化运用能力提升。信息化背景下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信息化技能,从海量信息中心提取并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进程,组织和建构适宜的混合式教学环境,熟练运用智能化工具獲取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的策略;三是工具的人本化运用能力。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人和人的交际互动,其目的指向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信息化课堂绝不是信息化手段和工具的简单组合和堆砌,需要教师拥有站在技术工具之上,对信息化工具、手段的“合目的性”进行审视并做出人本化选择和运用的能力。

(二)建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评”一体化平台

“教—学—评”是一个完整教学的三个方面 [27],涵盖了教学活动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个层面,有利于以评价反馈为导向,引导教师和学生形成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师生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引导教师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从教学设计与实施入手,关注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并持续观察和评价,确保目标的达成。

当前,我国深入推进“童音同语”计划和全国范围三科统编教材全覆盖工作,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完善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监测和评价标准”;2022年《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及测试大纲》颁布,提出“两结合”“一衔接”,将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划分为6级,规定了测试的内容、范围、试卷构成和评分标准,体现了以评价促质量提升的政策导向。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针对文字运用水平的书面测评易于实施,而针对语言水平的测评存在人力测评低效、主观性强等难以大面积实施的实际困难。当前,针对国家通用语言运用水平测试的HSK(汉语水平考试)、HSKK(汉语水平口语考试)、YCT(中小学生汉语考试)等测评服务与日常教育教学仍然处于分离状态。这种教学评相分离的现状使学校欠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监测和评价的手段,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提升。

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评”一体化平台,逐步推进省市、国家层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大力建设覆盖城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所有教育行为主体的智慧教育平台,促进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测评评价、家校联动等各环节的智慧应用,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学习、评价随时随地伴随着教学过程进行,完整教学实施过程的“教—学—评”目标一致,将极大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效果。

(三)建构基于网络互联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空间

教学活动七要素中教学环境要素的变化是催生教学活动各要素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习是高度依赖语言环境的实践活动,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应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大量语料的地方,输入大量语料,输出的是语言的交际能力[2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语言环境建构是提升教学质效的重要因素。信息化背景下,VR、“虚拟人”“元宇宙”等虚拟技术的发展使得超脱现实环境桎梏,建构虚拟语言学习空间成为可能。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界定网络学习空间为,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认定的,融资源、服务、数据为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的实名制网络学习场所[29]。基于网络互联的语言学习空间分为正式的语言学习空间,如同虚拟教室,可以通过跨班级、跨校域的高质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提升薄弱地区的正式教育水平;非正式的语言学习空间是基于网络的社会学习空间,允许学习者聚在一起在非正式的环境通过语言交际获取学习机会促进语言学习[30]。由于语言学习空间具有显著的教育性,它的建立不应与时下广为流行的社交网络空间混同,而是经过过滤、净化,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水平分层级的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空间。

基于网络互联的语言学习空间应该具备智能化、个性化、动态化、泛在化的特点[31]。即能够实现实时的语言学习辅助,及时的提供学情分析和诊断,实现个性化精准导学、学业情绪识别、自动组题与批阅、学习空间仿真、仿真实践教练、身心健康检测[32],适应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与最近发展区平衡,开展智能评价,为学习者进行智能推送,实现学习信息的智能化输入;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服务;能够将学习资源、方法、目标及评价等进行有机整合,促进各学习要素的平衡发展;整合云端资源、学科工具等,为学生构建线上线下联通,无缝连接实体课堂、社区和家庭等学习场所,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的泛在化学习环境。

(四)建构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档案

基于大数据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档案评价是“档案袋评价”的信息化转化成果。档案袋评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建立,传统的档案袋评价主要针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用于评价、信息收集以及回顾学习过程,发挥两重作用:一是归纳学习者的学习、表现与交流及学习者的作品;二是对学习者和教师进行多元评价反馈[33]。

基于大数据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档案与“教—学—评”一体化平台相辅相成,记录学习者接受的教学内容、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记录过程性测评数据,不仅起到记录评价的作用,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还可以为学习者和教师随时随地提供反馈,提供调整教与学的个性化建议,从而引导教师、学习者、家长关注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教学实践。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档案有助于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对学习者做出综合、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宏观把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的整体水平和局部问题,进而调整不同层级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策略,不断精准的提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和水平。

(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行业多部门协作机制

教育信息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提升是全社会和教育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全域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可持续发展、系统推进的协同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协作机制。2022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意见》引导高校在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中发挥作用。承担对外汉语教育的各大高校拥有大批语言理论和实践专家,是语言文字教学与科研的人才高地和资源高地。各高校开发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助教助学系统,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语料库。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虽是对象和性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科研方法、语料库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推动国内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资源整合符合当前需要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

第二,建立引导社会课程资源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合的体制机制。基于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部分省市、部分商业集团开发了如“我要学国语”“阿里翻译”“讯飞听见”等一系列App应用和语言服务大数据平台,但缺乏针对中小学生教学需要的针对性设计,系统间存在不良商业竞争,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立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数字化资源进行分布式统筹的顶层设计,将各类App应用、数据库、语言平台按照“教学支持—自学支持—测评支持”需要进行系统整合,有机融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即有效利用资源,也丰富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

第三,建立教育信息化规划设计、语言文字推广、教育行政、学校之间的有机协作的体制机制。规划实施部门需要将信息化赋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纳入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通盘考虑,在标准建立、设施设备投入、平台建设中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作为重要的信息化对象统筹设计推进,在基础设施设备投入上向中西部、农牧区倾斜;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制度机制提升校长、教师、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建立“系统推广—人员培训—运用评价”的系列制度,引导信息化的高投入高效发挥作用;学校作为教育最前沿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末端,需要在学校教育目标、师生信息化能力提升、日常教学管理中保持目标一致,提高效能。各部门之间有机协作,有效沟通反馈,体制机制运行顺畅方能确保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国办发[2020]3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Z].

[2] 曹超.中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30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8):39-42.

[3] 宋木文,刘昊.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5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206.

[4] 杨改学.从信息化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功能与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5):24-27.

[5] 张普.步入信息社会的汉语和汉字(一)[J].语文建设,1993,(3):32-35.

[6] 杨宗凯,吴砥等.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教育研究,2018,39(4):16-22.

[7] 贾积有.教育技术与人工智能[M].长春:吉林大学术版社,2009.17.

[8] 余清臣.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力量——兼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力量发展原则[J].现代教育论丛,2022,(3):14-20+113.

[9][11][17][19][2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0] 李泽林,石小玉等.教学“要素论”研究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3):94-98..

[12] 刘晓琳,黄荣怀.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内涵、要素与测量[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1):85-91.

[13] 谢荣娥,赵洁.语言共同体的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6):20-25.

[14] [德]哈贝马斯.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11.

[15] 余胜泉.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16] 顾佩娅等.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8] 刘瑞.多媒体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语文建设,2016, (29):21-22.

[20] 顾佩娅等.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4-65.

[22] 董艳,李心怡等.智能教育应用的人机双向反馈:机理、模型与实施原则[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2):26-33.

[23] 宁苗苗.信息技术条件下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背景与现状[J].海外英语,2015,(24):95-96.

[24] 教科信厅函[2022]22号,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试行)[Z].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4号,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Z].

[26] 李芒,孔维宏等.问“乔布斯之问”:以什么衡量教育信息化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3-10.

[27] 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語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5):114-120.

[28] 孙红.构建学习者自主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电化教学,2004,(5):64-67.

[29] 教技[2018]4号,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Z].

[30] Garold MURRAY,Naomi FUJISHIMA.Social Language Learning Spaces:Affordances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3,36(1):140-156+159.

[31] 赵一婷,钟绍春等.技术赋能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生态研究——内涵、要素与架构[J].中国电化教育,2022,(10):126-133.

[32] 祝智庭,彭红超等.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4):13-24.

[33] 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20-24.

作者简介:

刘卫民:中学正高级教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理论与实践。

付涛:副研究员,新疆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援疆),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The Historical Process, Dimension and Path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iu Weimin1, Fu Tao 2,3

(1.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2. Audio-visual Education Center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92, Xinjiang; 3.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31)

Abstract: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This paper combs the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that have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namely, audio-visual education,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multimedia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wisdom education.” Through combing,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riching and upgrading educational means, improving educational efficiency, changing the life form of teaching subjects, influencing and changing the way of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rientation of the “seven elements”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with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improv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literac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eaching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Build an integrated platform of “teaching-learning-evaluation”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Construct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earning space based on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Construct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earning archives based on the big data platform.

Keywords: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element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責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信息化教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