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癸卯年说卯兔

2023-06-20黄华春

文史春秋 2023年2期
关键词:仲春龙抬头白兔

黄华春

天干地支(干支),源自先民对天象及万物变化规律的观察。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用于表示年、月、日,十二地支用于纪时、纪月,统称“干支纪法”。十二地支各配相应特点的动物,用于纪年,称“生肖纪年法”。2023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为癸卯年,生肖兔年(地支卯配兔)。

殷虚卜辞多见“卯几牢”“卯几牛”“卯几羊”之文,“卯”本义为“杀”,剖杀牲畜,借为地支用字后失去本义。《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说文·卯部》:“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卯时(5至7时),农人开始劳作,官署“点卯”(查点人员)准备办公。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讲求天时地利,信奉天人合一。《礼记·月令第六》称,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仲春卯月万物生发,为休养生息,需用心用情呵护民生,连司法也要收敛“杀气”。

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古人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之时,视为祈福、祭祀的重要日子。仲春初,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传说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诸帝王纷纷效法,周武王时还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亲耕一亩三分地。二月二也是民俗龙抬头节(春龍节),“龙”指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卯月(斗指正东)初,“龙角星”从东方升起,故称“龙抬头”。这一天,民间有龙剃头、吃龙食、放龙灯、围粮仓、祭灶、敲龙头、引钱龙等习俗,还有卯时面向东方“采龙气”的练功之法。

卯时的兔子,最为活跃,加上其胆小易惊、机敏、爱洁、贪吃等特点,与“卯”的万物生发初期兴而不固之“气象”颇为相应,故兔为卯兽。

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最早见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王充《论衡》里记录的生肖配地支与今完全一致。明末航海科普书《顺风相送》之《定太阳出没歌》有“二八出兔落鸡场”,即二月、八月,日出正东方(卯属兔,位正东),日落于正西方(酉属鸡,位正西)。

传统文化中,兔被赋予多重色彩:瑞。《瑞应图》称“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古代野兔赤兔极罕见,白兔也稀有,各地发现有白兔多要进献朝廷,以显示君主贤明、天下大治。

“敏”,言兔行动敏捷,所谓“动如脱兔”。“寿”,《抱朴子》称“兔寿千岁,五百岁其色白”。“狡”,言兔有忧患意识,《战国策》里冯谖劝孟尝君曰:“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伏”,言兔子善隐伏藏匿,古代车上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的部件,形如蹲伏之兔,名曰“伏兔”……

达尔文讲家兔起源时,首先提到中国,还说孔子认为兔可列为向神贡献的祭品。确实,先秦时兔被用于祭祀,《礼记·曲礼下》有“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古人认为兔视力超群,用作祭品可获得洞穿鬼魅的能力)。但实际上,兔不入“六畜、五牲”,对古人现实生活影响不太大,《道德经》《易》《论语》《黄帝内经·素问》等均不见有“兔”字。尽管如此,传统文化里,卯兔的精神寓意仍相当丰富,因“卯”为生发大象,“天门”开启,生机大发,此时彼刻人们有无限的遐思与期望。文

猜你喜欢

仲春龙抬头白兔
仲春明:谱写乡村旅游新篇章
白兔眼睛红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浣溪沙 仲春即景
二月二 龙抬头
仲春图
龙抬头
立足高考考点着眼化学平衡
二月二,龙抬头
白兔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