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1938,老舍与文艺大众化

2023-06-20陈荃

文史春秋 2023年2期
关键词:老舍抗战文艺

陈荃

抗日战争初期,离开济南到武汉生活的一年,是老舍人生中从思想到文学创作及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为保卫武汉进行文化宣传

1937年11月上旬,老舍還没有离开济南——那真是凄凉的日子,齐鲁大学的学生几乎已经走完,教员也走了一半,而老舍的妻子刚生下的幼女不满3个月,版税稿费已很久没有收到,家中存款仅够购买柴米。若独自逃亡,把家属留在济南,于心不忍;若举家逃亡,一路上危险不断,可想而知,不是沦为难民就是全家落难。

战事的消息越来越坏,在这样整日的矛盾徘徊之中,正如老舍在其自传中写的“一个读书人心中最珍贵的一点气节”,最终战胜了恐惧与不忍,使他于11月15日从济南动身,前往武汉。临行前,看着家中的痴儿弱女,老舍心中万般悲痛,并把这复杂的心情化作一首诗:

弱女痴儿不解哀,牵衣问父去何来?

话因伤别潸应泪,血若停留定是灰。

已见乡关沦水火,更堪江海逐风雷。

徘徊未忍道珍重,暮雁声低切切催。

“已见乡关沦水火,更堪江海逐风雷”大抵是这一时期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的文人心中所想的最真实写照,国家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个人的离别思绪、不舍牵挂,路途的万分危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离开济南,是老舍“八方风雨”流亡生活的开始。此后,老舍又从武汉到重庆、洛阳、西安、兰州……武汉,作为这段生活的起点,不得不说更是一种超越个人的、时代的选择。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武汉一时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最重要的区域。尤其是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武汉在文化上的领袖地位,是在武汉整个近现代史中任何一个时期都难以与之相比的。这种文化事业的空前繁荣,从武汉的报刊发展情况可见一斑——战前,武汉仅有报刊20余种,而截至1938年武汉失守前,各类报刊总数将近两百种。

因为时局的变动,上海、北平(今北京市)的文化人、文化教育机关、文化团体等不得不向全国各地移动。许多长期生活在书房、文艺沙龙里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报人,纷纷离开平、津、沪、宁等文化中心,来到武汉。他们准备把文化触角从沿海伸往内地,把武汉建成新的文化中心,从而推动抗战文化的发展。

截至1937年底,先后汇聚在武汉的学术、文化、艺术团体数有百余个,各类文化名人在千人以上。在这里,他们发起文化运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自发自觉地为保卫武汉进行文化宣传,号召长江中游广大的城乡群众支持抗战。老舍,正是这群文化名人中的一员,1937年11月18日,他抵达汉口。

用老舍自己的话说,他一向不关心政治。20世纪20年代中期,老舍到美国与英国留学,他最初的作品是模仿西方文学的短篇小说,关注的是北平满族邻里间的生活,他用地道的当地方言与独有的幽默笔触再现胡同街区的日常生活。这种关注是新鲜的、独特的、本土化的,但正是这种独特与本土化,使他的作品游离于五四运动以来主流作品之外。30年代早期,日军对北平的侵略深深地搅乱了老舍的生活,他也没有参加任何正式的抗议游行活动,但那时的不关心政治,大多是出于一种文人的清高。而离开济南,奔赴武汉,则纯粹是出于当时激荡在全国人民心中的“拼命保卫武汉”的爱国之情和坚持抗战的虔诚信仰。

初试抗战文艺:创办《抗到底》

在武汉,老舍先是住在汉口,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他既不习惯武汉冬天极冷、夏天极热的气候以及和苏州馆子相近的饮食烹调风格,也不习惯随处可见的蜈蚣、蚊子,更不习惯汉口浓厚的商埠氛围。不久,他便搬到武昌,在蛇山的梅林外吃茶,在珞珈山下荡船,在大学校园里散步,这让他感到舒适和高兴。12月,在冯玉祥的资助下,老舍与何容、老向(王向辰)等友人聚集在武昌千家街福音堂里一起活动,筹办通俗刊物《抗到底》。

《抗到底》创刊于1938年1月1日,发刊词中的“不抗战,国必亡;不抗战到底,难博最后胜利”,鲜明地表达了这份刊物的立场,即精诚团结,一致抗战,抗战到底。老舍曾说,这份刊物谁写的都欢迎,只要他写得明白;什么题材都是好的,只要它有益于抗战。在这样的办刊宗旨指导之下,每一期《抗到底》都既有政论,又有文艺;既有新小说,又有大鼓词。那时正当台儿庄大捷,“文章下乡”与“文章入伍”的口号喊得地动山摇。冯玉祥在该刊几乎每期都发表一两首“丘八诗”,如《可爱的伤兵》《上海游击队》《打麻将》等。冯玉祥文化水平不高,但爱写打油诗,他曾说他的诗粗俗到家了,和雅人们的雅诗比不了。他是个大头兵,把“兵”字上下拆开,就是“丘”字和“八”字,他写的诗就是“丘八诗”。

与其他刊物最显著的区别是,《抗到底》更重视士兵与老百姓的阅读体验,渴望把抗战文艺带到更广泛的群众中去。老舍和其他编辑不但为士兵和老百姓写稿,还邀请他们写稿。他们交了许多军队与难民收容所的朋友,使这些朋友既成为《抗到底》的读者,也成为《抗到底》的撰稿人。在武汉出版的14期《抗到底》中,就包含《抗日负伤将士作品专号》《抗日通俗文艺专号》等。在这些专号里,老向写出了《抗日三字经》;老舍写出了新《女儿经》等脍炙人口之作。以《抗日三字经》为例,把国人熟知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改写为“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同时还朗朗上口,这些尝试使《抗到底》成为当时人人争相购阅、畅销一时的刊物。

老舍在《抗到底》上的实践,为当时的报刊文学带出偏重通俗文艺的趋向,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艺形式充分地为抗日救亡服务。

文艺走向大众:创办《抗战文艺》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在汉口总商会礼堂召开成立大会,周恩来、郭沫若、冯玉祥、邵力子、胡风、郁达夫、丰子恺……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名人齐聚一堂。他们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这一共同目的而来。

会上,冯玉祥鲜明地表达自己对抗战文艺的主张,认为士兵的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是同样重要的,所以兵站不仅只供给军粮,也该预备文藝作品,大量的预备文艺作品。他还认为,武人应摸笔杆,文人应摸枪杆,文武双全,齐做抗战的好汉。这一点,与老舍当时“把文化带给大众”的思想无疑是相契合的。

文协第一次理事会上,老舍以最高票当选为常务理事,并担任文协的总务组组长。为了彰显“民主”的精神,文协的章程中没有会长或理事长,总务组组长事实上就是文协对外的全权代表。

1938年5月4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报《抗战文艺》在武汉创刊,这份刊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的、包括各抗日阶层的文艺界最广泛统一战线组织的会报。刊物号称“文艺工作的研究室,文艺运动的记录册”,设有论文、小说、通讯、漫画、歌谣等多个栏目。在发刊词里,《抗战文艺》号召全国的文艺工作者“清扫内部一切纠纷和摩擦,小集团观念和门户之见,而把大家的视线集中于当前的民族大敌……把整个的文艺运动,作为文艺的大众化运动,使文艺的影响,突破过去的狭窄的知识分子的圈子,深入于广大的抗战大众中去!”

这场文艺的通俗化、大众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具有革命性的新文学运动无疑是有冲突的。老舍自己也说过,制作通俗文艺最初给自己带来了工作与心理上的双重别扭——一个写惯了新文艺的作者,明白新文艺所要争取的是自由,它的形式更要力斥陈腐,现在突然要回到旧的创作模式中去,怎么受得了呢?只有抱着宁肯牺牲了自己的趣味,也要让教育程度稍低的读者读到一些可以懂得的新东西的决心,才能把创作通俗文艺的痛苦转化为乐趣。在这种决心的指引下,老舍号召试图创作通俗文艺的同行“忘了自己是文人,忘了莎士比亚与杜甫,而变成一个乡间说书人;不管讲什么故事,必须把故事放在个老套子中间”。

在“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思路指引下,老舍放下小说,开始创作鼓词、旧剧、民歌、话剧、河南坠子,甚至数来宝。他不仅自己练习旧文学体裁的创作,还将自己习得的创作经验发表在《文艺战线》《抗战画刊》《自由中国》等刊物上,力求给予更多有志于参与文艺通俗运动的作者鼓励与帮助。1938年一年内,他就创作了《新刺虎》《忠烈图》《王家镇》等京剧,虽然京剧在中国南部不甚流行,“真懂二黄戏的人绝不会买这路小本子”,但它们到底在武汉街头卖唱本的小摊子上兜售了起来;他参与创作的“七七”周年话剧《保卫大武汉》成为当时演出次数最多的剧目;他创作的《抗战一年》鼓词,在“七七”周年纪念日散发了1万余份。这种文艺通俗运动的结果,不仅使文艺深入民间与军队,更使得文艺本身获得新的力量,产生了新的风格,那就是:文艺应当关切它所在的社会;既要关切社会,便要走到民间,走到前线去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便认识了自己的同胞,便会设法令同胞们懂得我们的作品。

1938年7月,武汉的空袭越发频繁,文协成员在友人家中开晚会时,十有八九会遇上空袭。为保全文协的运营,避免想走也走不脱的境地,7月13日,老舍、何容、老向等文协干事带着文协的印鉴与零碎东西,辞别武汉。

来时,老舍对武汉的最初印象是“嘈杂混乱的汉口、又小又脏的汉阳、奇丑无比的黄鹤楼”;别时,文协的“穷而乐”,会员们在夜间空袭下摸黑开会的情境,已成为老舍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多少相识与不相识的同道都成了朋友,即便会中穷得连“清茶恭候”也做不到,大家往往能自动掏出稿费,请众人去喝酒,去吃便宜的饭食,在公园,在咖啡馆,在友人家里讨论关于抗战文艺的问题。

1938年老舍初到武汉之时,曾作《大时代与写家》一文,可说是这一时期齐聚武汉的文艺工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救国是我们的天职,文艺是我们的本领,这两者必须并在一处,以救国的工作产生救国的文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格言在1938年的武汉落到了实处,“文协”的成立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文艺成为军民必需的精神食粮,笔触所及,体现了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的民族韧性,看到了一个民族在血泊与烈火中傲然屹立起来的英雄形象。文

猜你喜欢

老舍抗战文艺
北平的秋
1942,文艺之春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我们家的抗战
老舍的求婚
□文艺范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